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217部分

大唐天下-第217部分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在美艳、精通音律上再加上善解人意,对李隆基有着深情厚意,那就不同了。正是因为如此,杨贵妃才得到李隆基的欢心,成为李隆基一日不可或缺的女人。

“传旨,调集大军,与大食决心一战!”李隆基没有丝毫逃跑的打算,而是眼睛瞪大,眼中精光暴射,一双眼睛明亮如九天之上的烈日:“谁敢后退一步者,斩!”

声音并不高,却是透着一股不容置疑,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

“李昌国,你勇猛善战,朕命你为先锋。你打头阵,朕率中军立时就到。”李隆基目光灼灼,盯着李昌国,大声下旨,道:“以你之勇猛,定不会让朕失望!”

他对李昌国很是信任,这让很多大臣大为妒忌。

李隆基刚刚清醒过来,还没有弄明白情形,就把先锋这重担交给了李昌国,这是何等的信任?谁能不眼红?

李昌国一愣,忙道:“陛下,这事臣恐无能为力。”

“哼!”李隆基冷哼一声,脸上变色,喝斥道:“李昌国,你的胆子哪儿去了?你不是有万军不挡之勇么?区区大食就吓得破胆了?你若不去,朕就斩了你。去,还是不去?”

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比起牛眼睛还要大,厉芒闪烁。

手指着李昌国,气愤不已,脸色铁青,一副要是李昌国抗旨定诛不饶的样儿。

李昌国摇摇头,道:“陛下,不是臣去不去的问题,而是大食压根就没有打来,臣就是想杀敌,也没有敌人可杀呀。”

“大食没打来?”李隆基脸色极为不善,一步上前,冲李昌国吼道:“李昌国。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谎报军情,你可知这是何等的大罪?就算你立有破灭吐蕃的大功,朕要杀你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大食打来了,打到长安了,打到皇城了,还活捉李隆基了。唐朝危在旦夕,这是什么样的谎言?

任何一条。都是弥天大谎,这么多条谎言,就算李昌国再有十个八个破灭吐蕃的大功,也是死路一条。李隆基就是杀他十回八回,也不能抵其罪。

“陛下,你可冤枉李昌国了。”陈玄礼忙上前一步,为李昌国开脱。

李昌国是他最心爱的大将。他自然是要为李昌国开脱。

“朕冤枉他?陈玄礼,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朕亲眼听见李昌国谎报军情,这能有假?”李隆基很不爱听这话,冲陈玄礼就是一通怒吼。

“陛下,李昌国是说过这话,却不是谎报军情。”李林甫为李昌国开解。

“如此谎言,还不是谎报军情,李林甫,你告诉朕什么叫谎报军情?”李隆基双眼一翻,精光暴射。宛若九天之上的烈日,死盯着李林甫,杀气腾腾。

李林甫对李隆基很是惧怕,在他眼神逼视之下,不由得一窒,到嘴边的话说不出来了。

“父皇,你可知这几天发生的事?李昌国这是不得不为。”太子李亨上前一步,为李昌国解释道:“自从父皇得知杨氏一案后。就陷入了……群臣想方设法想唤醒父皇,却是没办法。李昌国想到此法,竟然奏功。”

“大胆。你竟敢污蔑朕。朕何时如此了?”李隆基呆坐了几天,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他当然不信太子李亨所言了。

“陛下,太子所言句句属实。事情是这样的……”安禄山大声为太子开解。

安禄山不把太子李亨放在眼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就是李隆基也是知晓,因为安禄山是当着他的面问“太子是何官?”安禄山竟然为太子开解,这让李隆基着实想不到,有些发愣。

就在他发愣之际,安禄山竹筒倒豆子般,把情形说了。

“安禄山,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骗朕。”李隆基依然不太相信,冲安禄山大喝一声。

安禄山历来都是得到李隆基的夸奖,几时如此被喝斥的?吓了一大跳,双腿差点一软,摔倒在地上,立时没了说词。

“陛下,安大人所言句句属实。”群臣上前见礼,为安禄山澄清。

“你们……”李隆基打量着群臣,嘴巴张大,再也没有了下文。

他是个精明人,转念间就想明白了,若这不是真的,就不会让群臣如此整齐,众口一词证实此事。

“杨氏一案处理得如何了?”李隆基愣怔了半天,这才缓过劲来。

“回陛下,都处理好了。只是……”李林甫打量着杨贵妃没有说话。

杨氏一门就剩下杨贵妃了。如何处理杨贵妃,李林甫还真不敢多嘴。留下杨贵妃是个祸害,最好是杀了。可是,李隆基舍得吗?

谁都知道,李隆基是离不开杨贵妃的,虽然短时间离开不是问题,时间一长了就不可能。要是进言杀掉杨贵妃,万一触怒了李隆基,这后果之严重,谁也都清楚。

不仅李林甫不敢说,就是群臣也不敢说,只是打量着李隆基,静等他处理。

“陛下,贵妃娘娘无罪,有罪的是杨钊这些为恶之徒。”安禄山为杨贵妃解脱。

杨贵妃是他的“义母”,如今杨钊他们已死,杨贵妃以后对他的依重会越来越大,可以捞到无穷好处,安禄山当然不会让杨贵妃死掉。

“陛下,杨氏作恶多端,死有余辜,臣妾痛心。臣妾请陛下允准臣妾出家,为杨氏恕罪。”杨贵妃跪在李隆基跟前,重重叩头。(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章洗心革面

第五十三章洗心革面

杨贵妃美貌无双,纵是跪倒叩头,仍是处处透着万千风情,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仿佛是在欣赏上帝的杰作。

“真是天生的尤物!”李昌国看在眼里,大是感慨。

然而,李林甫、太子李亨,还有群臣,脸上变色,颇为担忧。

要知道,杨氏之祸就是因为杨贵妃而起,正是因为她很得李隆基的欢心,成了李隆基的心头肉,这才使得杨氏崛起,满门富贵,仗势欺人,成为唐朝著名的恶霸。

若是留下她的话,焉知会留下什么样的祸根?杀掉杨贵妃,不留后患,是最好的处置之道。然而,谁有那胆子说呢?

有不少大臣看着李昌国,期盼李昌国进谏,要李隆基杀掉杨贵妃。依他们想来,李昌国胆子大,能说会道,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表现,由他来说的话,是再好不过了。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李昌国好象没看见似的,没有任何异动。

留不留吓杨贵妃,对于李昌国来说都不重要,只要杨氏灭了,杨贵妃留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祸端。因为仅凭杨贵妃一人,没有杨氏为爪牙,她又能做什么呢?

即使杨贵妃不甘心,要收买一些人做爪牙,岂是那么容易成功的?别的不说,有了杨氏为祸一事,谁能不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就是李隆基也得防了吧。

再者。李隆基是真的离不开杨贵妃。杀了杨贵妃,对李隆基的打击很大。在即将与大食大战之际,李昌国可不想节外生枝,让李隆基心思不宁,神不守舍。

“爱妃,你休要胡思乱想。”李隆基很是怜惜的看着杨贵妃,伸手来扶。

杨贵妃不愿起身,道:“陛下,臣妾罪孽深重。杨氏之祸,源于臣妾。臣妾百死不足以恕罪,可臣妾舍不得陛下,愿陛下给臣妾一所道观,为陛下祈福。为杨氏恕罪。”

对于杨氏的所作所为,杨贵妃一开始不信,眼下她是信了,全部信了。她相信后,方知杨氏为恶之烈远远超乎她的想象,让她心疼。这些罪恶,归根结底,因她而起,她深深的自责,一心恕罪。

“爱妃。此事万万不可。”李隆基哪里舍得让她出家。

“陛下若是不准臣妾出家,就赐臣妾一死吧。”杨贵妃丝毫不退让,抬起头,打量着李隆基,俏媚眼中尽是绝决之色。

看着如此绝决的眼神,李隆基一颗心在颤抖,在滴血。依他对杨贵妃的了解,她是真的下了决心,不出家便死。

“好吧。”李隆基不得不屈服,道:“你先去道观住一段时间。朕再把你接回来。”

杨贵妃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被李隆基看中,横刀夺爱。为了掩人耳目,李隆基先是以赐杨贵妃出家的名义,为她盖了一所道观。要杨贵妃住进去,赐名“太真”。是以杨贵妃又叫“杨太真”。

道观是现成的,杨贵妃要出家,是再容易不过了。

“陛下,臣妾此生不会再还俗。”杨贵妃的态度很是坚决。

依李隆基的想法,先让杨贵妃去道观住上一段时间,等风声过了,再把她接回来。要知道,杨氏为祸之烈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纵然李隆基不想治她的罪,却是难掩天下人之口。让杨贵妃去道观,让她出家,可以避避风头。

却是不料,杨贵妃是如此坚决,竟然有了不再还俗的想法。这对于李隆基来说,是无法忍受之事,忙道:“爱妃……”

“陛下,杨氏之祸源于臣妾,臣妾无颜见人,愿从此青灯相伴,了此余生,陛下保重。”杨贵妃站起身,冲群臣跪倒,叩头道:“杨氏为祸,玉环之罪,玉环向各位大人谢罪。自此以后,杨玉环不会再蹈红尘,更不会报复,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声音并不高,却是弃满绝决,让人心中凛然。

李昌国望着杨贵妃,大是感慨:“其实杨贵妃也是苦命人,是被杨氏满门所骗之人。她平日里只能看到好的一面,杨氏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她面前争宠,把光明的一面展示在她面前,却把阴暗之事暗地里做绝。她不过是杨氏的争权夺利的踏脚石罢了!”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说话。他们不知道杨贵妃所言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话,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似的,他们又留下了后患。然而,处此之情,又不敢揭穿,更不敢要李隆基杀了杨贵妃。

瞧李隆基那副痛苦样儿,谁敢去触霉头?

杨贵妃叩头极为用力,白净的额头上红通通一片,渗出细细的血珠,看得李隆基一阵肉痛,就象有人在撕裂他的心脏似的。

“陛下,保重!”杨贵妃冲李隆基福了福,快步离去。

“爱妃!”李隆基想要追将上去,只觉一双腿灌了铅般沉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贵妃离他而去。

杨贵妃的背影就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消失在视野中。

李隆基只觉心头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猛然间,他扭过头,打量着群臣,大吼道:“都是你们,都是你们,是你们逼走了贵妃,朕要治你们的罪,诛你们满门!”吼声如同雷霆,震得人耳鼓嗡嗡直响。

“嗡!”

群臣听在耳里,那感觉如同被雷劈中了似的,个个背上直冒凉气,浑身冷飕飕的。

杨贵妃是李隆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人,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武惠妃。想想当初,武惠妃病死后,李隆基茶饭不思,形销骨毁,差点整个人都毁掉了。后来,他遇到了杨贵妃,这才重新焕发出了活力,才觉得人生有了乐趣,有了追求。

如今,杨贵妃离他而去,出家了,沉重的失落感差点把他压塌。满腔的怒火,冲群臣发作,说要诛满门肯定是诛满门,谁也不敢怀疑。

“幸好适才忍住了,没有要陛下斩了这个女人。不然的话……”李林甫不断转念头,满头冷汗。

适才,是除掉杨贵妃的良机,他很想进谏,又硬生生忍住了。此时真的是庆幸,庆幸自己忍住了。要是适才没有忍住,李隆基的满腔怒火还不冲自己发作出来?那样的话,自己这丞相位置就不保了,甚至全家性命都不保。

太子李亨也是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明智,没有说要除掉杨贵妃的话。

“陛下英明!”唯有安禄山最是欢喜,留下他的义母杨贵妃,等于为他留下了一条富贵之路,以后,他就有说不完的好处。

“放屁!”李隆基正愁没处发火,安禄山这一出声,无异于引爆了火药桶,满腔怒火全冲他发作了。

“陛下莫要担心,母后是暂时离开,过段时间就会回来。”安禄山一颗心差点从胸腔中蹦出来,却是强忍着心惊,宽慰李隆基,大捞好处。

杨贵妃未被封为皇后,却是掌管后宫的人物,相当于皇后,只差一个名份罢了。平日里,所有人都是把她当作皇后看待的。

此时不拍马屁,更待何时呢?

不得不说,安禄山很会拍马屁,这话说到李隆基心坎上了,微微点头,怒火消了些。

“陛下请放心,这事包在臣身上。谁叫臣是母后的义子呢?”安禄山心想这马屁要拍就拍到位,拍个十足十,拍着胸脯,大保大揽了。

李隆基眼睛一亮,要是安禄山出马的话,以他那能说会道的本领,就不定真的说得杨贵妃回心转意,冲安禄山招手道:“禄山啊,你要多去贵妃娘娘那里,多与她说说话,让她解解闷。要她早日回宫。”

这是无上使命,若是办成了,这前途不需要想的,好得不得了,加官晋爵是必然,甚至有可能让他当丞相。

“陛下请放心,臣一定办成,一定办成!”安禄山一颗心颅点得如同啄米的小鸡似的。

李隆基挥挥手,安禄山退到一旁。李隆基冲群臣道:“这次,饶过你们。”

本就是他无缘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