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812部分

权倾大宋-第812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王秀戏虐的神情,张启元恨不得给对方两巴掌,明明能给他体面的结局,却不咸不淡地羞辱他,一点点地打击他的自尊,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程度。

他深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看着王秀,冷静地道:“我说王大郎,你何时把我明正典刑,又或许送到行在?我真的等不及了。”

王秀摆了摆手,淡淡地道:“你都说了两年,烦不烦人啊!要是让你轻易死去,岂不是太便宜了,哦,你可以自杀,先秦两汉的士人风骨,都被我们丢弃了,张二哥可以重新捡起来,为后世文人树立标榜。”

张启元一头黑线,王秀说的没错,他有上万个机会自杀,也曾经正式地考虑过,甚至去尝试过,却没有勇气走出那一步,真是抓住了她的软肋。

不免在气势上弱了几分,悲愤地道:“戏耍别人,难道士人都堕落到这种地步?你是堂堂的宰相,士林的领袖。”

“那是你自找的,看看高五哥,明知不可为,就义无反顾赴死,武人还是有血性的。”王秀看了眼张启元,充满鄙夷地叹息,他时常和对方交谈,甚至允许其参加高升葬礼,就是给对方个机会,毕竟他们是同乡,只要其能横下心,他是不会出手阻拦的,可惜他又很了解对方没有勇气自杀。

张启元脸憋得通红,强忍王秀的羞辱,却又无法反驳,人家给他机会自杀,他却没有勇气,又能说什么是好?不由地叹道:“你回归之日,就是我丧命之时,你却能坦然回归吗?恐怕连你自己也不会有数。”

王秀眉头一挑,玩味地道:“不是跟你说了,都是些弱不禁风的蠢物,官家不会为其所动。”

“呵呵,你和李伯记他们君子之约,随着战争结束也结束了,李光倒是支持你,却也要看何时何地,秦桧就不用去想了。老儒小人而已,蔡易更是不堪大用,沈默独力难支。”

张启元看着王秀,幸灾乐祸地笑道:“学院出身的大臣,尚没有进入高层,又有分裂的迹象,尚书六部和九卿多是非议者,你想怎样回去,难道真想封王?”

“你的消息倒也灵通。”王秀瞥了眼张启元,他可从来没有主动提过,看来是宣抚司胥吏说话时,被张启元听去了,这厮点评的非常到位。

“封王爵何曾荣耀,难道大郎不想?”张启元仿佛占据上风,戏虐地看着王秀。

“大丈夫在世,无非是功名利禄,名垂千古,要是不想那是假的。”王秀根本没有否认。

张启元倒是一愣,他早就想好王秀不在意声誉说法,甚至组织了最犀利的言辞奚落,却像是一拳打到棉花上,产生阵阵地无力感。

王秀冷眼看着张启元,心下讥笑这厮蠢货,他的心思又岂能是别人所能了解,道:“算了,不说这些没用的话了,我倒是叫人去请陆家三姐,咱们吃杯酒如何?”

“你,你好生无聊。”张启元发现王秀真损,看样子真是闲的没事,拿他开玩笑。

“难得相聚,别后恐怕再无相见,还要珍惜。”王秀不经意地道,充满了浓浓地沧桑意境。

第一六六二章 解密家事

钟离睿北上时,沈默前来送行,面色相当凝重地道:“你要好生劝诫文实,断不可出任何差错,官家,恐怕起了疑心,再滞留陈州不妥。”

“大人放心,我必然不负使命。”钟离睿不以为意,他和沈默的想法,压根就是南辕北辙。

就算天子猜忌又能如何,以王秀今时今日的声望,天下还有谁能比肩?但需振臂一呼从者如云。

沈默算是松了口气,却不知道钟离睿没有体谅他的苦心,还以为对方记住他的话,只要王秀能及时回归,一场危机必然会化解无形。

正如沈默所料,赵炅再信任和敬仰王秀,也对其久不南下有所思,又有那些忧心忡忡大臣们的上奏,竟然还有赵谌的警示,让他内心深处升起些许的忧虑。

毕竟,他是天子。

赵训的话让他愣了半天,最终闷闷不乐地闭门半天,那是去给赵谌请安,恰好赵训也在场。

赵谌是失败的人,突然有了兄弟到来自然是非常高兴,经常地邀请赵训来宫中聊天,关系是相当的不错,有时候甚至把赵训留宿北内。

赵训本就对王秀印象并不好,自然慢慢受到潜移默化,兄弟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抱怨,太上和藩王之间,说实在的也起不了打的风浪,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不过,关键是在节骨眼上,他们的话触动赵炅敏感的神经,没有一位天子,能大度到漠视威胁的存在。

“就算王公无心,官家能防备别人?要知道开国元勋是何等吸引人,恐怕很难让人拒绝。现在,拱圣军控扼城北沿江,侍卫水军占据要道,王公到来怕是被人披上黄袍,任他千万不愿也无奈。”

几日来,赵炅忧心忡忡不思茶饭,做事也是顾虑重重,一副患得患失的模样,早就被朱琏看在眼中,她也是下了狠心,道:“青君,你去把官家请来。”

“娘娘,你可要再想想,兹事体大。”青君忧虑地道,她见朱琏几天来茶饭不思,铁定的要作出决定。

“无妨,早晚都要知道的,这是官家必须承受的事实,我们都要面对。”朱琏坚定了心思,早总比晚好,趁着赵炅没有滑向对立面,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哎。”青君幽幽地叹息,一脸的无奈。

“官人还不回来,恐怕别有所思,眼看十四娘就要出嫁,他也没有半点焦虑。”朱琏语气尤为埋怨。

话说,王新真已经芳龄十八,属于那种年纪稍稍偏大的小娘子。夏玮也比较争气,中了龙飞榜一甲二名进士及第,也算是士林名流了,堪堪能和王家十四娘班配,得到了友琴莫言和王卿苧的默认,也让士人颇为赞许,这可是草根逆袭的节奏,让读书人在艳羡嫉妒的同时,有了激励人上进的例子,颇受士林大儒的关注。

由于夏玮没有家人,王家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等王秀回归才能迎亲,拖了又大半年,连友琴莫言也急了,毕竟王新真岁数不小了,再不出嫁恐怕闹笑话。

所以,友琴莫言明面上连连催促王秀回来,朱琏是暗中劝说,从儿女婚嫁中必须要王秀妥协。

现在,针对王秀的势力很复杂,笼统归纳起来有三类,用两府执政来形容。赵鼎代表强烈反对王秀的势力,要求给予王爵,彻底离开权力中枢,这些人主要有守旧大臣组成,还算是比较有策略性。

李纲代表的是中规中矩阶层,他们是王秀新政既得利益阶层,却又尤其维护皇权,可以说是既要限制天子权势,又要改变现状的团体,平心而论是最具杀伤力的势力。

因为,这群人最广泛,势力也最大,足可以改变朝廷权力格局,让人不能不重视。

李光代表的势力最弱,毕竟他前期很支持王秀,虽说有防范的心理,却只是维护正统。平心而论,他们应该属于李纲那层势力,只是态度更加委婉温和。

刘仁凤却异常活跃,几乎形成了第四极,只是在钟山书院没有市场,只能依靠玉泉山部分力量支持。

不过,叶梦秋的病故,让疑惑王秀向背理论派势力大损,他则时常受到费苏的责难,就像是在钟山书院。今天,他收到邀请讲学,同样还有太府寺卿费苏,却发生了争执,就差抡起老拳了。

闲话少说,却说赵炅来到慈寿殿,却还不明就里,只是隐约猜想朱琏为王秀说话。

“官家来了,快尝尝新鲜的荔枝。”朱琏尤其宠爱孙子,里外都透着关切。

赵炅也不客气,大吃了一通荔枝,才在青君端来的水盆里洗手,笑眯眯地道:“多谢小姨。”

“官家,是娘娘准备的果子,谢我作甚。”青君翻个白眼,她的身份比较特殊,是朱琏娘家陪嫁的贴身侍女,在宫廷中的身份很高,也是赵炅的长辈,甚至连皇后也要礼让三分,当得起和天子玩笑。

“小姨说的是,我怎么糊涂了。”赵炅笑眯眯地道。

“看官家说的。”青君溺爱地剜了眼赵炅,轻轻笑这下去了,她需要把时间留给朱琏。

赵炅见青君退出,立即明白朱琏有话要说,也就端正了姿态,静静等候说话,心中却是忐忑不安。

“官家,当年十二娘,也就是你姑姑出海,我曾给她说了天大的秘闻,今个官家也长大了,却到了给你说的时候。”朱琏慢悠悠地道。

“十二娘,姑姑?”赵炅一怔,不免睁大眼瞪着朱琏,明明他只有一个姑姑,皇室枝叶凋零,怎么就排到十二了?

“其实,当年我还是朱家小娘子时,最先遇到的是相公,那天。。。。。”朱琏回忆起了从前,陷入对往昔的怀念。

赵炅听的眼皮子颤抖,没想到王秀和朱琏还有这种往事,虽说没有听到别样往事,心中却也明白许多。

“我和相公两情相悦,却不能不委曲求全,好在有曼陀罗花,让太上终日迷醉,得以用你三姨娘替代,可怜她却未能逃脱厄运。”朱琏依旧是风淡云轻地道。

第一六六三章 王家代赵

“娘娘,这么说。。。。。”赵炅有思想准备,却依然被震撼了,李代挑僵?他忽然意识到问题所在,那爹爹和姑姑是何人子女?这可是要翻天的大事啊!

却在看朱琏那柔和的眸光,遽然明白了。

但是,他实在无法接受,虽说他对王秀非常崇敬,却无法接受是自己祖父的现实,从法理上否决了自己的地位,天子的血脉岂能是他人所有,赤裸裸的谋朝篡位。

“娘娘,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他突然坐在高背椅上,甚至软绵绵地,半点力气也没有,脸色是苍白的,目光尤为地恐惧。

“官家,这就是事实,我想给你说的是,朝野上下的诸位大臣,官家最不该怀疑的是相公,只有他才是真正关心你,任谁都有可能有野心,相公却绝对不会。”朱琏并不在意赵炅接受不了,有些话必须要说,当机立断比犹犹豫豫要好。

“可是,娘娘,真不是真的。。。。。。”赵炅依然没有回过神,摇着头想否认此事。

“官家好好想想,多年来相公如何,你应该看在眼中。连你姑姑本该是在劫难逃,最终也被他放过。”

朱琏看着赵炅,知道孙儿一时半会无法接受,却叹道:“很多事情并不如人意,却又无法避免,你姑姑承受下来,认了他的爹爹,官家是男儿,应该有所担,不应该去回避,天下还是你的。”

“娘娘,难道真是?”赵炅深深吸了口气,天下还是他的,似乎给了他打了针强心剂,让他的精神振作许多。

“官家,现在是朝野上下针对相公,无非是怕他黄袍加身,你还如此去想?”朱琏肯定了赵炅的疑问,却反问了句。

赵炅强迫自己逐渐冷静,依然是甚至轻轻颤抖,低声道:“我知道王公忠诚,却不想竟然是这样。”

“官家不用担心皇室正统,相公自有办法解决。”朱琏见赵炅脸色迟疑,话语中不免带有几分狠辣,有些事情既然说破了,那就应该有决断的措施。

“娘娘万万不可。”赵炅吓了一跳,立即明白朱琏想要怎样。赵训虽是浅薄粗鄙,却也是自幼生长环境造成,他可不想下手加害。

“官家不要多想,相公是要通过分封,把赵家子弟放到海外。”朱琏见赵炅还想说话,又道:“不要认为是流放,这可是我家必然的道路,官家的子嗣也要分封海外,逐渐构成王国、公国、侯国,作为朝廷的血脉屏障,庇佑我家千秋万代的鼎盛。”

赵炅的思绪被转了过去,却承认海外封建相对先秦有类似,却又有着根本不同。

中央皇朝和血脉方国关系,并非本土相争,而是内外相济,海外无法直接和本土相争,本土对海外约束也不是单纯武力,而是建立在文化和经济上。

海外有事,本土可以救援,本土有事,海外可以支撑,大批的皇室子弟就国,减轻生民的供养负担,也让皇室子弟有了体面,一举两得。

当然,既然给了你机会,要是在朝廷支持下守不住国,那你也别怨别人,只能说自己无能。

不过,这并非现在所能考虑的,他压了口气,沉声道:“娘娘,此事太过惊人所闻,我。。。。。我。”

“官家,你也不必惊讶,相公为了你父子呕心沥血,才有了今天的盛世,那些所谓的士大夫却不肯放过他。”朱琏不等赵炅说话,说道:“你可知道,他们的想法有时也是对的,如果依然是赵家天下,恐怕内争早就结束。”

赵炅应该说是王炅,惊讶地看着朱琏,毫不怀疑王秀会消灭赵家,市井传言很离奇,却依然可以判断些许真相。

当年,王秀的确在陈州按兵不动,也没有积极营救流落北方的皇族宗室,甚至连福国大长公主事,也透着浓浓地疑点,原本的隐隐怀疑,现在总算是彻底明了。

他镇定下来,转瞬间想了许多,低声道:“就算是,那也不能说明什么,爹爹不是同样吗?”

“不同的,那是不得不处置,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