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801部分

权倾大宋-第801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叹了口气,岳飞的行径无所谓对错,他也不想太过苛刻,寒了众将的心思,又道:“至于龙骑、骁骑军,就看岳鹏举明智与否了。明天开始攻城,召集行营和军以上大将会商,侍卫水军就不必了,让他们火速北上。”

张宗颜点了点头,大战后召集众将会商是必要的,至少能统一下个战略目标,让各位将领心里有数。

待张宗颜下去传令,虞允文眉头轻蹙,低声道:“大人,岳太尉桀骜不驯,恐非家国之福。”

话说的相当诛心,文人伎俩,王秀看了眼虞允文,知道其很不满岳飞行径。也是,这是对宣抚处置司权威的轻蔑,说的严重些就是挑战两府,作为士大夫的虞允文,自然不会有好感,不上点眼药都说不过去。

他笑了笑,温声道:“也算是武人立功心切,大战恐怕是少有了,海外之地都让侍卫水军占了,外军插不上手的,人家的心情可以理解。”

虞允文明白王秀看出他用心,却没有太过在意,给岳飞上眼药而已,也是文人对武将的防范埋在士人眼中并不过份,反倒是理解王秀的说法,军人凭借战功升迁,打败了女真人,还真的没有太大战事,升迁之路更加艰难。

“对了,燕山府城高大坚固,也不容易拿下,城里还有不少残兵,做事情要一步步来,尽量减少伤亡。”王秀摇了摇头道。

“大人,知燕山府事可是蔡伯坚啊!”虞允文悠悠地道。

“蔡松年?”王秀脸色有几分古怪,或许是他搅动历史太深,本应病故的兀术,晚了两年才撒手西去,当金军南下抵抗大宋行朝,以左司员外郎蔡松年知大兴府。

蔡松年可是蔡确的儿子,当年蔡确知燕山府,蔡松年未机宜文字,父子投靠了女真人,确切地说是蔡确以燕山府投降,现在蔡松年知大兴府,乐子可就有耍头了。

虞允文见王秀脸色古怪,似乎明白所想,轻声道:“他要是能献城,不吝于史家绝笔佳话。”

“你可真损啊你,不过,真的很有意思,呵呵。”王秀被虞允文逗乐了,父子献城投降,还是同一座城池,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的确是史家绝笔佳话,不由地笑道:“可有把握?”

“先打打他。”虞允文一扫斯文,像是市井泼皮地献策。

“恐怕是撑不住,呵呵。”王秀忍不住长笑,心情快慰了许多。

第一六三八章 女真的新一代阵容

几天来,攻城的架势拉开,战场也打扫的差不多了,斩首六万六千余,俘获十三万余人,获番人首级两万余,战马万三千匹,甲仗辎重十五万件。

战马是有些少了,却代表着完好无损,随时能充军军中的马匹。激烈的战斗中,对抗马军往往是先射杀战马,能够完好无损俘获战马,是相当的困难,万余匹的数量绝对罕有,毕竟女真人是渔猎民族,并非真正的游牧民族,战马的储备量并不算太大。

岳飞却亲自指挥龙骑、骁骑军,越过玉泉山追击金军,乌烈和乌延蒲卢浑也不是弱者,他们迅速整编各部,以败兵保护乌禄先走,免得未来郎主有任何意外。

乌延蒲卢浑率三千骑侧翼掩护,乌烈则为殿军部队,在玉泉山西麓小战,遏制龙骑军攻势。

第二天,乌禄退到昌平东南温榆河,岳飞令龙骑军火速追杀,却被乌烈诱敌深入,乌延蒲卢浑出奇兵拦腰截断,击溃龙骑军主力旅镇,战死马军两千余人,都指挥也重伤被救回死亡,要不是岳飞率骁骑军赶到,乌烈、乌延蒲卢浑主动撤出战场,恐怕龙骑军会付出更大代价。

徐庆要求迅速调整,以两个军齐头并进,不给金军个个击破机会,校阅乡军迅速跟上,只是速度慢了许多。

按照他的计划,以少量马军快速缠上去,让金军回身来战,再以马军主力拖住对方,形成主力决战态势,最终让步军部队赶到歼灭金军,想法是妥妥地不错。

可惜,人家根本不跟你斗,直接正面反击、侧翼切断,得便宜立即闪人,实在让人头疼不已。

岳飞也感到不妙,越往西北走地形越是崎岖,眼看着就要到山地,真让金军入了南口进入居庸关,恐怕他只能等待步军强攻,两各马军主力再也没有作为。

话又说回来了,要是让人家进入居庸关,那真如王秀所言,你无法捕捉金军主力决战,最终打成了攻坚战,让人家主力从容撤退,里子面子都没了。

他不愧是百战名将,没有采纳徐庆主张,立即调整部署,骁骑军分出四千骑,左右各两千,以车兵营在中间,相互支持快速前进,龙骑、骁骑军主力紧跟行进。

第三天,行进到温榆河捕捉到乌烈,两军展开马军作战,金军参战达到五六千,对宋军轮番进攻,把骁骑军的进攻数次打退,却没有完全击溃宋军,当岳飞率主力抵达才撤退。

这仗开始相当的激烈,双方都有很大损失,却是金军赢得了战略胜利。

乌烈就是迟懈战,根本不和宋军陷入真正的战斗,每次都是阻碍对方前进,等到主力抵达立即撤退,绝不拖泥带水。

岳飞也意识到对方的目地,绝对是延缓他的进攻,为主力争取时间。金军逃出去的多是马军,却依然有不少山北精锐步卒,还有大量的阿里喜,人数足足有五六万,他们的行军不可能太快,能够抵达温榆河早就疲惫不堪,想要大规模抵达南口进入居庸,恐怕还得几天时间。

他立即把龙骑、骁骑军集中,分成四路大军捕捉乌烈的主力,寻求金军决战。

虽说战略上处于有利姿态,乌烈却是有苦说不出,他的两万大军战场损失些,有要分兵给乌禄、乌延蒲卢浑,自己只有五六千人,还不能全部投入战场,岳飞这招相当的毒辣,等于放慢了速度,却把网子撒开逼迫他决战。

他是很想结结实实地打一仗,却又不能不强忍战意,最重要的是让宋军放慢步子,等乌禄进入居庸关再作打算。

忍耐是痛苦的,战术运用也是相当的艰难,几次差点被岳飞给抓住,每次都拼尽全力才没有被缠住。要知道宋军可是有两个军的马军,每次都是从几个方向包抄,只要他稍有判断失误,就会陷入对方的纠缠,最终演化成决战。

就这样来回到了第五天,成了关键的时刻,岳飞已经无法忍受,乌禄大队率过了南口,已经靠近居庸关,他绝不能眼看着对方逃走,平白在王秀面前没了面子。

几天来,他也想了很多,王秀的策略是很正确的,这股金军经过大战的洗礼,活下来的都是百战精锐,无论是乌烈还是乌延蒲卢浑,都是优秀的马军将领,他们的战术指挥能力高超,用兵极为老练,是不容易对付的敌人。

宋军的优势那么明显,却被对方在有限空间内,频频甩开尾巴,反倒是几次短促的袭击,让他们讨不了好。

不过,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再次率军全力压上去,要凭借实力压垮金军,两万校阅乡军加快行军,力图打一场会战。

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人家都快逃走了,再不做最后打击就没机会了。

乌烈面对沉重的压力,不得不一次次反击,保护乌禄主力尽快过居庸关,逐渐陷入了被迫硬抗的地步。

也是没有办法,宋军根本不跟你讲道理,人家凭借实力推进,连步军都到齐了,形成巨大的包围圈,你还没有完全进入居庸,要真没马军杀过去,将是一场残酷的屠杀。

第五天,岳飞是相当的满意,乌烈不得不改变战术,从正面狙击宋军的前进,各部校阅乡军也逐渐接近战场,只要击败了面前的金军,他将在最后一步路程,完全歼灭敌人。

人生得意的顶峰,往往是悲剧的开始,用王秀的认识来看,岳飞固然是名将,也很善于用兵,却依然并非全能,另一时空历史上,就曾经有战金军不胜记载,这绝不是谣传。

闲话少说,正当宋军凭借实力压迫,让乌烈无可奈何实际,消失多日的乌延蒲卢浑突然出现,还是出现在龙骑、骁骑军后方,直接对宋军步卒发动了袭击,足足有三千骑。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袭击,乌延蒲卢浑再次展现出他对战场精确掌控力,还有那果断狠辣的打击力,下手又快又狠又刁。

第一六三九章 岳飞领受好意

宋军殿军登州乡军首先遭到打击,只有一次冲击就全部溃散,随即就是金军不断进行点打击,引发各乡军部队的惊恐,完全无法控制的溃败。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京东乡军战斗力本就不高,更缺乏精神上的准备,本以为马军扫荡了金军,自己就是去打扫战场的,本就是轻松惬意,几乎等同于跟着玩。

却哪里想到会突然被袭击,连军阵还没来得及列成,就被如狼似虎的马军来回抄掠,不败是无天理。

岳飞也是大为吃惊,军情显示乌延蒲卢浑回兵居庸关,却哪里想到瞒天过海,出现在后方袭击步军,登州两千七百校阅乡军溃散,连都指挥也战死了。更可怕的是对方不断冲击步军,造成哪些乡军极大地恐慌,很有可能会崩溃。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选择,调动大队援救步军,绝不能让步军被摧毁,否则就算他抵达居庸关,也不可能全歼金军,充其量就是两败俱伤。

乌烈并没有趁机掩杀,他也不是傻瓜,宋军留在战场的部队依然非常强大,他没有战胜的把握,只要拖住宋军就是胜利,没有必要在次要战场死磕。

乌延蒲卢浑也是这个心思,他没有歼灭宋军步卒的打算和实力,当骁骑军反身来战时,立即有组织的向北撤退。

来回间,乌禄全力运作,金军数万人终于抵达居庸,开始了出关,乌烈和乌延蒲卢浑同时车兵,左右监控宋军。

此时,岳飞已经没有办法了,就算对方还没有入关,那也是正在进入关城,一夜间就能闭门自守,他就算以马军杀过去,人家以军阵抵抗步步撤退,你也没有办法,战机已经没有了。

居庸和昌平东南平地不同,那可是真正的燕山关口,地形不利于马军进攻,面对金军马步军反击,他有可能战败。

战争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验丰富的名将,也不可能面对不可能而可能。步军被敌人一举击败,并无太大损失,重新集结却浪费整整一天,往往是关键的时间被浪费,让战机永远地丢失,不想承认也不行。

“居庸,本应是抵御胡虏所在,今日竟成阻碍朝廷关隘。”看着严阵以待的金军军阵,两翼游弋的马军,还有近在咫尺的居庸关后关城,岳飞真的很不甘心,却又有几分无奈。

“大兄,战机失去。”徐庆有几分垂头丧气,现实胜于千言万语,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却还是让金军跑了。

岳飞相当的纠结,现在已经形成僵局,他是骑虎难下,最好的办法是撤退到南口、昌平转入防御,他却碍于面子进退不得,生怕被宣抚处置司笑话,真是不知进退如何!

徐庆相当的沮丧,心情颇为沉重,他想劝说岳飞也不知如何开口,只能闷闷不乐地等待。

正当他们闷闷不乐时,一封官塘到了岳飞手里,却在看时脸色遽然变化,也不言语地递给徐庆。

徐庆匆匆浏览,当真是又惊又喜,抬头盯着岳飞道:“大兄,王相公请大兄去节制收复大定,这是好机会。”

岳飞不禁苦笑,分明是王秀给了他台阶,明面上调骁骑军归第一行营建制,由他节制两大行营北上,实际让解脱他的尴尬,让他能堂而皇之离开居庸,算是成全他的脸面。

人家给的理由充分,把他面子全部照顾了。

“大兄,我看还是走吧,王相公让十一行营接管,也有他的道理。”徐庆不想让岳飞难堪,只能把事往王秀身上推。

“算了,既然宣抚处置司的命令,那就遵照执行。”脸面是丢尽了,要不遵照王秀意图,恐怕会更加尴尬,岳飞也不是撞到南墙不回头的人,不是原则性问题,他还是比较灵活的,稍加思量就顺杆子下来。

“大兄,那就撤下来。”徐庆真心不想打了,闻言自然是大喜。

就在岳飞追赶金军时,王秀也在休整兵马,第二行营的校阅乡军拉上来,对着析津县就是几次大规模进攻,看是凶猛异常,却并没有下达多大力气,倒是向城内射入大量的招降印信,并对族群进行挑拨离间。

不过,却让城内一夕三惊,蔡松年惶惶不可终日,靳尚也是肝胆皆裂,不知如何抵抗是好。

城内金军依然有两万余人,却都是败退进来的残兵,并没有强有力的统率,短时间内你要想整合,简直比登天还难。

更何况,某些将校见宋军并没有屠杀俘虏,反倒是打起了招降,私下里密谋挟持高层官吏投降,好歹能搏取个出身,这就让蔡松年、靳尚等人也是心知肚明,却没有任何办法,任何的骚动都有可能引起各部火并。

某些女真、契丹没有逃出去的将校,那可就急出火了,签军蠢蠢欲动简直是要命

。要说这些炮灰般地签军,平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