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84部分

权倾大宋-第784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刚刚打响,宋军前进的相当迅速,第一回合胜负至关重要,下手决不能软,他们需要尽可能打击金军,为马军创造机会,间接支援王秀的反击。

八十九旅镇不负所望,他们的进攻坚决而犀利,一举就打垮签军军阵,整个行动简直就是行云流水。重步兵的攻击力相当惊人,不要看他们负重不能快速推进,以小队为单位的重步兵缓缓推进,甚至连强弩也无法组织。

当然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军阵多次遭到骁骑军两个营的袭击,早就是残破不堪,在遭到重步兵的打击,仿佛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再也坚持不住了。

孔彦舟是相当的悲剧,北部有党项人的背叛,南部又被宋军出击,还要面对六千马军的数路打击,成了风箱里的老鼠,简直水深火热。

随着南北军阵不断被打破,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正面是清朔军掩护重骑兵不断冲击,侧翼又是骁骑军和拱圣八十九旅镇,真的不让人活了。

金军步军军阵不断地被济压,逐渐的扭曲,前排的弓弩手纷纷逃跑,几个军阵陷入兵溃边缘,那些签军士卒要不就是投降,要么直接抛下兵刃跑人。

“不行了,我们要收缩防线。”接到了前方不断传来的战报,活女脸色明显难看,不要说别的战场,就是振武军的全军进攻,六十六旅镇不断压迫,爆发出的战斗力让人惊讶。

六十六旅镇不愧是振武军核心,邱云带出来的铁血王牌,敢打敢拼义无反顾,吏士哥哥剽悍无比,可以说没有六十六旅镇,绝不会有振武军。

统军李青也被宋军斩杀,郦琼不断地告急,要求马军反击,整个前方都弥漫着血色,他哪里还有马军可调。

“要不,撤回城里坚守。”张启元脸色苍白地道,他的信心真的动摇了。

“现在,还能撤离战场吗?”活女也没有办法,人家是大举进攻,你怎么撤退,难道要四处溃逃任人捕杀?要知道人家已经发动外线攻势,还有整整一个马军军司未动,现在下令撤退,无疑是找死的行为。

“乌烈,他为何不上?”张启元想起了乌烈,那可是有两万马军,投入战场必然能改变不利局面。

“恐怕,他已经出兵了。”活女知道随着宋军两个军北上,驻扎玉泉山的乌烈,必然会出兵拦截,那又是个战场。

战场,相对正面来说,他最担心的是十一行营,对方封了两个军北上,明显要展开迂回包抄,只能寄希望于乌烈的拦截,至于其本阵还有两个军一个旅镇,也是让人忌惮的。

张启元脸色铁青,沉声道:“如何是好?”

“当务之急是稳住正面,传我军令,让郦琼发动反击,马军集中力量抄掠振武军。”活女还是下达了正确军令,十一行营是危险不假,要是能打退正面宋军,战局就能稳住。

第一六零一章 决战之稳定右翼

战斗相当激烈,随着活女的调兵遣将,出战马军开始向振武军集结,他们以猛安为单位,分为数个谋克一队,不停地穿插抄掠,试图拖垮这支队伍。

郦琼也从失败的情绪走出来,他也明白要遏制不了对手,今个绝对讨不了好处,咬牙指挥部众全力配合马队反击,这些被宋军打的抬不起头的签军,也看到了击溃宋军的希望,他们被宋军压迫的太憋屈了。

当这群几乎绝望的人,只要不愿被杀戮,只能拿起武器拼命,当他们重新我回了抵抗的勇气,往往爆发出旺盛的战斗力,为了生存拼命地对宋军展开疯狂进攻,不生就死地残酷战场上,他们没有选择地余地。

金军的拼命反击,导致振武军不得不转入局部防御,刘正彦万分恼火,好不容易有了扬名立万机会,竟然会被阻挡。

此时,匹夫之勇在马军作战时,或许有些许奇效,但在步军作战的时,面对潮水般的人群,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生的希望,宋军转入防御无疑是正确的决断,他也不是傻子。

尽管,他们处于防御姿态,精锐的六十六旅镇,依然处于进攻状态,他们在整个部队最前方不断出击,那些身披重甲的步卒,每次打击都留下大量签军尸体。

尽管并不算强大,振武军也有马军和车兵,他们毫不犹豫地出动反击,马军营和车兵营,冒着金军密集的弩箭,发动短促冲击,迫使对方不得不迎战,削弱对防御军阵的打压。

两支马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刚刚接触的瞬间,就有几十人倒落马下,任由后面的袍泽从他们身上跨过。

这是汉人和女真人之间的碰撞,彼此间没有半点迟疑的念头,都带着必杀的信念。

并不宽敞地战场上,没有轻骑兵的迂回侧击,更没有马军特有的箭矢战,彼此间只能硬碰硬地对面决斗,看谁地勇气更坚定,谁的钢刀更犀利。

由于金军的马队西调,牛皋压力不算大,三千余马步军掩护重骑兵,不可能形成太大威胁,却实实在在收割生命。

王秀已经取得胜利,至少稳住了右翼溃败局势,让常宁军溃兵逐渐汇集起来,让乌延蒲卢浑的攻势落败,连拦截擒戎军的马军,也面临腹背受敌尴尬局面。

不过,他却听到不好的消息,常宁军都指挥王忠值战死,成为自从朝廷大举北上,第四位阵亡的军都指挥,可见战事相当的惨烈。

军主的地位相当高了,甚至能兼差行营,战死一人都是莫大的损失。

噩耗不仅如此,甚至连副都指挥、都参军全部阵亡,不能不让他叹息,常宁军真是运气很背。又不得不承认乌延蒲卢浑厉害,以少量兵马掐准宋军死穴,牢牢把握战术主动,常宁军之所以几乎全军溃散,与金军打掉主要将帅有直接关系。

“乌延蒲卢浑是个人才啊!”王秀刚刚退下战场休息,听到了令人震撼的消息,明白常宁军真是完了。

李道快步向王秀走来,很远就拱手道:“末将见过王相公,多谢相公冒险解围。”

诚然,李道有殉国的决心,他把都参军行辕设在常宁军第五军阵,准备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卒。

或许,真是他的幸运,第五军阵是辎重部队为主体,有辎重大寨可以依靠,又收罗了不少溃兵,补充进入大寨防御,倒是打退几次金军马步军进攻,再加上第五军阵向后十里左右,就是宋军驻扎的营寨,金军不敢过份逼近。

很简单,第一行营不可能全部出寨,他们宿营地是一片联营,距离战场并不算太远,自然要留守部分兵马,还有大量随军民夫,出击不足自保有余,要是打这些大寨,以乌延蒲卢浑实力来说,无异于以卵击石,他绝不会犯傻把力量用在无用的地方。

综合上述缘由,李道选择了正确位置对抗,总算是坚持到王秀的到来把金军迫退。嗯,应该说是王秀率军掩杀,把金军不断赶出关节节点,看到竟然还有军阵坚持,立即率军驱散金军,让他大大松了口气。

王秀看了眼李道,淡淡地道:“虏人开始败退,战场却尚未恢复,太尉应该全力出击。”

李道自然明白该怎样做,立即道:“相公,我全力打通擒戎军南下道路。”

“有没有困难?”王秀很满意李道的聪明,只有让擒戎军南下,才能彻底稳住第一行营战线,这是个有眼光的人才。

“还请相公监军。”李道玩了个花招,请王秀参战说成监军,这是对上位者的恭维,无形中也抬高他的地位。

王秀听到耳中却也舒坦,温声道:“也好,你率军吸引虏人,我再发动袭击,必然能破了他们。”

“那末将就去准备。”李道大为兴奋,先不说击败金军的战功,光是能和王秀并肩作战,就能够和这位权贵攀上关系,至少让其对他有印象,对今后的前程大有好处。

王秀点了点头目送李道离去,感觉此人还是有眼色的,更重要的是颇为才略,能够让其再上台阶也无可厚非,当下摆了摆手,高声道:“传令各队不要追击,赶紧过来汇集。”

乌延蒲卢浑率残部北撤,他知道宋军下个目标必然北上,三千马军要应付擒戎军,又需要对抗北上宋军,绝对没有战胜的希望,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眼看常宁军整顿几千人,正分为三队开来,西面还有对方的马队,经验丰富的他立即明白,对方是要给他绝杀。当王秀发动进攻时,他就意识到遇到了对手,急忙向活女告急,要么继续派援军要么让他撤兵。

可惜,活女和合鲁索没有任何回应,让他成为夹在刀斧中间的肥肉,再不撤退恐怕就走不了了。

同样,王秀也非常担心,乌延蒲卢浑不是一般的对手,定然会做出最佳选择,他不怕金军激烈反击,就怕对方逃走,增添随后战事的艰难,几千人好打,上万人难缠啊!

第一六零二章 决战之右翼的反击

整个战场全面开打,岳飞冷静地观望,仔细倾听每名急脚子的军情,不断地勾画战役的全景图,他有点不敢相信的是,王秀竟然以千余骑,成功挽救了第一行营,稳住大军右翼的局势,是奇迹还是必然?他只能摇了摇头不做评论。

“大兄,这样打下去不成啊!虏人尚没有出全力,我们已经尽力了。”徐庆无不担忧地道。

岳飞摇了摇头并不认同,金军是没有完全投入,他们同样也没有尽全力,无论是拱圣军主力还是十一行营,都保持着强大的预备队,当下淡淡地道:“他们没有出全力又能怎样?人力和物力我们占据绝对主动,王相公已稳定右翼,不会有太多意外了。”

“没想到,哎,但愿如此。”徐庆没有岳飞的那份胆气,做为副都参军对战场的细节考虑很多,越是细节越是能看到不利因素,所以才忧心种种,生怕出现意外发生。

他却忘了战争是充满偶然和冒险的领域,谨小慎微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想取得辉煌的胜利,除了要有实力外,那就是付出和胜利同等的危险。

“无论如何,必须要坚持,谁能要压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岳飞毫不气馁地道。

徐庆没有说话,显然是认同岳飞的观点。

同样,王秀也在坚持,他主导发动了对乌延蒲卢浑的进攻,开始是相当犀利的,因为有迹象表明金军要跑,让他直接放弃步军前出,马军袭击的想法,亲率千余骑扑上去。

果然,乌延蒲卢浑不是迂腐的人,他并没有愚蠢地等军令,白白牺牲他的部下,而是果断地分批撤离,把他的精锐先拉了出来。拦截擒戎军的有三千马军,还有两千刚刚到的步卒,以及溃逃汇集的士卒,这里面有精锐的山北汉人谋克,也有战斗力低下的山南汉人。

他的做法无外乎常用惯例,驱使那些山南汉军挡住擒戎军的反扑,让自己人逐步撤退,保存金军翻本的本钱。

王秀凭借千余骑直接来个对对胡,战斗惨烈程度比正面主战场有过而无不及。不过,他的兵马太少,不可能拦截全部敌人,三队马军以不同形式对抗金军。

李道也率常宁军两千余人抵达,参加了围堵金军的战斗,导致金军面临生死考验,在生与死的快择下,他们自然而然地拼死力战,每个人都在坚守自已的阵地。

对方的拼命,让宋军付出不小的代价,战斗也是艰辛无比,尤其是乌延蒲卢浑善于捕捉战场机会,不时地指挥马军反击,让常宁军灰头土脸。

不过,金军陷入背腹受敌尴尬境地,北有擒戎军上万人,南有常宁军数千人,还有王秀的卫队和骁骑军数千骑,他们能够轻松摆脱步军,却无法绕过马军的纠缠。

当他们被马军死死缠住,无法对实施机动作战,被压缩在一定的区域内,又被步卒上来猛打,近况相当的危机。

战斗是相当惨烈的,失去机动性的金军只能拼命,一面全力拦截擒戎军,一面拼命要打开缺口。

很多人都打红了眼,毫无理智地扑向自已的敌人,毫无章法的打斗,增添了战斗的残酷性,也增加上很多令人无奈的伤亡,就算精锐的宣抚处置司卫队,也出现大量伤亡。

乌延蒲卢浑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王秀的卫队凭借强悍的战斗力,成功牵制了他的撤退。

平心而论,他的战术不可谓不精确,每次进退都非常有章法,奈何事与愿违,当他即将瓦解宋军右翼,取得成功的时候,却遭到王秀迎头痛击,就像是阵法一样,人家玩的是精确打击,把你的阵眼逐个消弱,让困顿的吏士给你破了,你还真没有脾气。

“都统,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我们必须要全力突围。”一名猛安脸色疲惫,甲胃上血迹斑斑,几乎在大吼对喊叫乌延蒲卢浑吼叫,他的部队伤亡了五成,再打下去铁定全军覆没,那可都是来自本族的儿郎,看着心头滴血。

乌延蒲卢浑又岂能看不出当前局势,已经是相当的危机,搞不好真的会全军覆没,撤和不撤根本就不用想,战场上哪里还讲脸面,被宋军死死的拖住,丧失机动性是绝不可想象的,真的集中部分力量突围,还是大有希望的。

换句话说,他已经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