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34部分

权倾大宋-第734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王相公。”赵训并没有怯场,非常有自信地看着。

“你说是渊圣小大王?”王秀也拿不准了,和尚他是百分百认为假冒。那个时候女真人防范最严,又有熟知的历史佐证,他毫不犹豫地否定,今个就犹豫了。

“正是,还望王相公明鉴。”赵训态度很恭敬,却有着毫不示弱的气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气质,依然有几分做作。

王秀吸了口凉气,他几乎可以肯定,眼前这位年轻人,八成是赵桓的儿子,任何东西都能假冒,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举止不仅有赵桓影子,甚至还有某些宫中的礼仪,绝不是随便是谁就能冒充的。

虞允文见王秀出神,心下也是骇然,难道对方真是渊圣的皇子?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你是怎样南下的?”王秀不经意说了,立即意识到不对,自己在潜意识中,竟然认同了对方,这可不是好现象。

“在下也算是因祸得福。。。。”赵训摇了摇头,一一道来。

原来,当年女真人把赵桓从五国城南迁,他却在路途中病倒了,没有跟随抵达大兴府,女真人把他就地看押。

不久,就生了营救赵桓事件,让女真人错误地估计,大宋行朝依然不死心,想要迎接回太上皇,甚至要营救皇子。他们立即亡羊补牢,把赵训扣押在大定府。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朝廷大军北上,显然并不在乎皇族生死,女真人也没有精力严加看管,壮丁都被抽调打仗去了,几个汉儿看管他,被趁了空子跑出来,还是几个汉儿协助跑的,人家跟着南下,一路上只剩下两个人。

王秀对赵训逃跑路线深感怀疑,却也没有难,毕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认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还有人真的幸运完成,何况有人协助,逃出来的几率会更大。

“河北、河东兵荒马乱的,真是难为你了,千里迢迢抵达开封。”他没有直接承认对方身份,却也有三分松口了。

赵训眉头微蹙,似乎听出话中的异样,道:“王相公,在下要是在河北窝藏了不少时日,要不是大军杀过来,恐怕还逃不过打套司的追捕,至于向将校投奔,呵呵。”

王秀不置可否,战场上投奔将校绝非上策,他可以理解对方的意思,人家率军攻伐哪有功夫理会别的,估计也就当成那次和尚冒充,直接给咔擦了。

不过,他倒是诧异赵训的心思缜密,还有出逃的胆量,那么多皇族子弟也没见逃回来,这厮还真的能折腾,心智明显过人一等,不太像是皇子。

虞允文见王秀脸色变换,明显有问不出口的话,他眼珠子一转道:“敢问,其它小大王何在?”

“在下幼时跟随太上居均州,自太上驾崩,他们散居各地,有些不知所踪,至于藩王宗室,多被充作奴仆。”

“哦,关山万里,真是不易啊!”虞允文悠悠地道,话语中充满了疑惑。

却见赵训脸色一变,急促地道:“难道大人在怀疑?我自幼跟随太上身边,居人篱下历经诸多苦难,还要受到使臣责难,要说讨生活,恐怕大人也不如在下,区区千里山水,又怎能挡得住我?”

虞允文没想到赵训飙,一时不知如何说是好,毕竟对方说的太凄惨了。

王秀也很为难,对方说的有情有理,实在让他已经接纳,只是藩王回归事关重大,他总是觉得不妥,隐有隐有异样心思。

第1499第1499章接纳

当赵鼎、陈东到来,都惊讶万分,不能十分肯定此人是渊圣小大王,却双双果断地闭嘴。笑话,牵扯到皇室贵胄,朝野上下相当的敏感,搞错了就是一身骚,反正有王秀在场,他们还是谨慎点好。

“二位大人。。。。。。”王秀看着他们神色可笑,不免产生恶趣,逼迫着他们表态。

赵鼎是经过和尚冒充渊圣皇子,还有福国大长公主事,眼看这位年轻人,自然是拿不定主意,打定主意不受王秀刺激。

陈东更不用说,他是无缘看到赵桓和郑夫人,自然不能辨别真假,不免苦笑不已。

“哎呀,远道而来,先下去沐浴更衣。”

王秀打赵训下去,面对赵鼎、陈东正色道:“刚刚说的有无可疑处,二位看怎样?”

赵鼎那是脑袋大啊!苦笑道:“都什么时候了,突然出现这种事,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说。”

“他是说的不错,却不能证实真伪。”陈东不同赵鼎,政治方面还有些嫩,直接说出王秀和赵鼎不愿说的。

王秀看了眼赵鼎,既然有了陈东破口子,也就没有好谦让了,玩味地道:“元镇兄,你看怎样?”

赵鼎是何等人物,事关皇子的事情,哪能轻易表态。也是,官做到他这个层次,两次进入中书门下,别的都是假的,还是四平八稳当官来的实在。

眼看王秀问话就不怀好意,他自然不会上当,沉声道:“哎呀,自然是事关国体,还是要太皇太后、太上拿主意。”

最熟悉先朝宫廷的还是朱琏,话说的相当有道理,却依然透着世故滑溜。

王秀就知道这厮滑头,果真把事一推三二五,其实他并未寄希望两人解决问题,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既然赵训来投奔朝廷,作为参知政事的赵鼎不参与,知开封府的陈东不知道,那是绝对不行的,要是出了什么事,还不得乱上天去。

陈东似乎也反应过来,果断地闭上嘴,他可以在朝廷政务上评论得失,坚持自己的主张,却不能再皇室事情上随意抨击。

当送走了赵鼎、陈东,王秀陷入了沉思。

如果,赵训真的是赵桓的儿子,他应该怎么办?刚刚趁势除去了赵构,又来了位大王,还是名义上的皇叔,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就算接纳赵训回去,那也是没有根基的野路子藩王,他完全不用担心闹腾。不过,任何事都没有绝对,这小子一看就是精明人,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这种人往往具有不可抑制的野心,更不会按着规矩出牌,铁定会给你闹出点破事。

阴沟里翻船的典故,史册上比比皆是,他必需要谨慎对待,绝不能因为其起于微末,就掉以轻心。当年,他何尝不是起于市井,周旋在名臣将相之间,最终笑到了现在。

当虞允文再次进来,他心下有了主张,淡淡地道:“晚上设宴款待,我要亲自陪这位小大王。”

虞允文一怔,设宴款待是何意?还要亲自接待,岂不是要承认对方身份?却不知王秀打的什么算盘。

“怎么?”王秀见虞允文目光怪异,咧嘴就笑了。

“大人,为何要亲自宴请?”虞允文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半点的掩饰。

“呵呵,你去安排就行了,到时候就知道了。”王秀没有明说,反倒是一阵大笑。

虞允文无奈地摇头,事关皇子的破事也不愿参合,沉声道:“刚刚到的官塘,韩太尉击败乌禄部,斩四百余级,虏人仓皇撤退。”

“不错,就等着子睦北上,率领第七旅镇参战了。”王秀心情不错,又道:“现在,高丽那边不知情形,其它都是一片大好,看来我们大有可为。”

虞允文眉头微蹙,沉声道:“大人,唐大人留两军主力不去河西,反倒是镇压生羌,恐怕会贻误战局。”

“不,唐圣任不愧是老边臣,无论是眼光还是手段,都是一等一的毒辣。”王秀并不同意虞允文的话。

“还请大人指教。”虞允文不明就里,越想越是糊涂。

“契丹欲孽不过边患,不足为虑,党项才是心腹大患啊!”王秀说着话,笑眯眯地看着虞允文。

“大人是说。。。。。”虞允文豁然明了,就算契丹人战胜了,那又能怎样?他们不过在河西肆虐,最多也就是打到灵州,最终还是要力竭而退的。

党项人可就不同了,几百万人的大族,朝廷的怀柔政策,让不少大族实力庞大,拥有不少私兵,闹腾起来可不是玩的。

就算击溃了人辽军,那些党项人乱起来,他们对各军州的熟悉和煽动性,绝对能让西侍军陷入泥潭,最悲剧结果还可能导致另一个李继迁的崛起,当今是有这个条件的。

当然,朝廷当时的政策并不是养虎为患,而是在强敌狼顾下的策略,必须要快安抚党项人,不能让女真人煽动乱局,又得给党项大族利益,把他们稳定住,专心和金军争夺河西,一切都是策略。

“好了,准备晚上的宴请,正六品之上正任官全部到场,不许有任何推脱理由。”

虞允文嘴角猛抽,默默点点了头。

却说,李纲和钟离睿,甚至连王秀也不关心的高丽,被金军打的屁滚尿流,四万金军入风卷残云,一路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直接逼近开城。

话说,四万金军几乎都是契丹、渤海还有奚族各部组成,放到河北也是一等一的主力,哪里是弱小高丽所能抵挡。

高丽王公那是乱成一团,有的要求坚壁清野,有的要国主赶紧上船,去江华岛寻求大宋庇护,也有的主张顺从女真人,直接开门迎接人家进城,共同把大宋行朝驱逐出去,反正是乱成一锅粥。

新登基的高丽国主王晛,显然没有想到金军来势猛烈,他压根就来不及调兵,整个防线就瓦解了,金富轼、任元、李之等亲金派大臣趁势难,要求归顺女真人。

王晛也被吓破了胆子,金军游骑已抵达开城六七十里处,再不做决策就来不及了。

第1500第1500章控制高丽

很显然,亲宋派面对金军暴风聚雨般地进攻,也是手忙脚乱,崔濡已经慌了手脚,在金富轼面前几乎无法抵抗,就别说阻挡凶悍的金军了。天籁『小说

就在王晛不得不做出决策,准备要拿下亲宋势力,对女真人妥协时,却突然生了大变故。

就在消息传来第三天,驻扎江华和其它外岛的宋军,在海船战队的护送下,突然在开城西海岸三处登6,甚至连崔濡、李仲等人也不知道,完全的蒙在鼓里。

由三千女真族战士,五千余侍卫水军和侍卫马军组成的部队,分成几路进入开城,高丽军也有相当部队起事,响应宋军的到来,迅控制王宫外围,解除国主卫队的武装。

这是一场快,前期几乎没有抵抗的战斗,顺利的让陈庆孝吃惊,倒是史浩理所当然。

金富轼、任元、李之等人反应过来,正要抓捕亲宋派人物,制定了周密的杀戮计划,却没想到人家先动手了。

由于,事情生的太突然,谁也没想到宋军强势登6,任元的亲信组织数千人反击,却在宋军强悍的攻势下,不到半个时辰就土崩瓦解,各部纷纷放下武器。

原来,这场突然生的兵变早有预谋,甚至可以说,早在两年前,挞懒、史浩和陈孝庆等人就计划好了,甚至以虎翼第五军九十六旅镇为核心,多次秘密推演成败。

而且,他们的行动极端保密,各种的部署都采取小而多的动作,不断增加外岛的力量。就在月前,一支庞大的商船队抵达,中间混杂一支不显眼的转运船队,上千弓箭手秘密下船,还有整船的甲仗箭矢,足以支撑高强度战争。

就在金军奔袭高丽消息传来,挞懒和史浩、陈孝庆没有等待亲宋势力求救,直接就进入了战时戒备,然后出其不意地动。那些亲金高丽大臣组织的抵抗,怎能是强悍宋军对手,哪个不是一触即溃。

挞懒是宣慰使,却只能直接调动三千本族战死,好在儿子斡带来到他的身边,为他分担了不少压力。

话说,活离胡土、鹘懒和乌达补都沉浸江南繁华,几乎不可自拔,对他并无半点阻力,好在大儿子一直在军中,曾经参加西北战事,又在河西与金军作战,早就成为经验丰富的将领,让他如虎添翼。

说起来也很尴尬,挞懒作为宣慰使,并不控制大宋海外驻军,反倒是史浩有着一定权柄。

陈孝庆是侍卫水军第二军都指挥,也是江华水军大寨寨主,自然是听从史浩的命令,早就想拿下开城了。虽然,第二军并没有全员抵达,依旧有着强悍的攻击力,对付区区高丽那就是牛刀

王晛原本是脚踏两只船,他也明白自己的份量,夹在两个大国间的日子并不好受,被两个大国所拉拢,却得不到人家的重视,随时可以被抛弃。

所以,他才不得己用崔家女儿嫁给大宋行朝,本意能让王秀给收了,却没想到人家就不理会,反手给了宗良。

好在宗良也是前途看好的人物,又是王门势力核心,总算是物尽其用。

当然,金、任两家女儿也嫁给合剌为妃,算是平衡国内尖锐的两派势力,保持一种不得己的平衡。

后来,大宋侍卫水军抢夺外岛,几乎半强迫占领,并命名江华,不断增添水寨、船只,甚至修建了小城,形成对开城的军事威慑,等于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他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实。

毕竟,大宋侍卫水军太强大了,而且人家还每年给五万贯,高丽离开大宋的商船贸易,几乎是一个一穷二白,这笔钱让他欲罢不能,应该说是他老爹王楷认同。

哎,小国也有他们的难处,夹在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