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26部分

权倾大宋-第726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就是地理位置而论,也让人有韩世忠节制两河战区的感觉,让岳飞心生嫌隙。

他索性不再去考虑,车到山前必有路,先让韩世忠稳定局势,恢复十一行营攻势,其他事情以后再说,稍加沉吟又道:“密切关注赵州和河西动向,官塘要第一时间报送,不得有任何延迟,还要传檄辛大人,请他赴永兴军和唐大人商议对策。”

第1481第1481章西事

永兴军,西侍军都指挥使司。

节堂内,唐重、邵兴和副都指挥刘惟辅、都参军王胜、都虞侯张子盖,还有副都参军王权,他们围在沙盘地形旁边,一起商议着目前的军事形势,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人人都是眉头紧锁,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契丹早就灰飞烟灭,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贼心不死,不过也算是个人物,战前准备做的神不知鬼不觉,看来,他们是势在必得,萧里仁是西域名将,我们不可大意。”唐重扶着长须,话虽说的相当严肃,却一脸的不在意。

他是常年作为边臣的存在,半辈子和夷狄打交道,什么阵仗没有见过,连强悍的党项人也灰飞烟灭了,区区苟延残喘的契丹余孽,还能闹腾出多大的风波?

“契丹正兵七万,是有十四五万兵马,可以说是倾国之兵,凭借河西很难抵抗。”刘惟辅为难地道,他和唐重观点角度不同,从纯军事角度来看,河西面临的压力很大。

此言,并没有引起别人蔑视,甚至让人起了共鸣,河西两个常备军,一个架子军,就算全部齐装满员,也不过四万余人,还有相当的步军部队。

各军州乡军不算少,每个州有五六千人,校阅乡军却非常少,又得监控党项人和吐蕃人,真是分身乏术,在龙骑、飞骑军参战前,一切都让人感到前途灰暗,就算两大军司参战,胜败还是不能确定。

更何况,现在是举国关注北伐,河西之地只能靠现有力量防御,连西侍军也不可能全力增援。

“唐大人,你看。。。。。。”邵兴看了眼唐重欲言又止。

唐重何尝不明白,守住河西乃至灵夏陕西,辽军并不是最可怕的,关键是党项和吐蕃大族,没有这些人的牵制,契丹人并不那么可怕,宋军完全可以利用河西拦截,并调遣各地守军参加会战,因此他才看不上契丹余孽。

现在,为了监控那些大族,牵制了相当多的兵力,甚至要保留禁军部队。哎,不保留是在不行了,朝廷对党项、吐蕃人的拉拢政策,让那些大族依然保留广大的领地,有些人还为文武地方官,不仅有自家的奴隶私兵,还掌握一定数量的边军,实力不容轻蔑,万一乱起来可不是玩的,那可是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头。

邵兴的意思他非常明白,无外乎是先声夺主,实施武力镇压,让他有几分犹豫。如此,固然能抢占先机,却容易引起中立大族的反弹,就是忠心朝廷的大族,也会心生寒意。

“大人,要是在平时倒也罢了,朝廷自然要安抚为上,只是事关紧急,决不能祸起萧墙。”王胜淡淡地道。

他可是军中赫赫有名的猛将,一直在北侍军韩世忠部下,号称王黑龙,对金军作战屡战屡胜,是因将星荟萃时代,把他的光芒掩盖不少,官职升迁并不算太快,属于第二梯队的都校,去年才调任西侍军都参军。

王权也是眉头一挑,朗声道:“契丹余孽大军压境,要是那些生羌在各地叛乱,恐怕我军必须撤到陕西境内,我意决不能姑息养奸,坏了朝廷大事。”

张子盖作为都虞侯,本不应该随意表意见,却还是开口道:“乱局,当用重典。”

王权也是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年是绝对的猛将,作战冲锋陷阵舍生忘死,被韩世忠所看重,只是近来慢慢趋于保守稳健。张子盖更不用说,那是张俊的侄子,却绝不是纨绔子弟,在沿河屡次对金作战中立功不小,只是有了叔父原因升迁颇快,被军中所轻,毕竟是大帅子侄。

几乎是一边倒的局面,唐重是颇为谨慎,作为朝廷的大佬级别人物,实际上对待党项、吐蕃人的政策,他也是参与其中的,并挥很重要的作用。

按当年,照王秀的主张就是,彻底打败女真人,稳固北方统治前,要尽可能安抚党项人,这是两府的秘密公议。

以事论事,此时不强硬的话,恐怕会引起大乱子,谁也承担不了责任,缓缓地道:“那就另各地守臣严密监视,一旦觉苗头立即镇压,绝不手软。”

“嵬立、息玉两族可用。”王胜作为都参军,可不是仅仅管协助大帅作战,还要兼顾安抚党项和吐蕃。

自从息玉利理、嵬立啰率军投奔,这两家人就死心塌地跟随朝廷,多次组织私兵协助军州镇压不臣,算是可以信赖的力量,两家子弟也有在地方任职,可供朝廷驱使。

当然,朝廷也不曾亏待他们,家族的水草地是最好的,给予的优待是最好的,子弟升迁也很快,也算是王秀秘密定下的计策,分化拉拢部分大族,做好最后决算准备。

“既然唐大人决定,西侍军各部必然配合,现在龙骑、飞骑紧急西调,却不能延迟对乌剌海城的攻势,这关系到整个灵夏的稳定。”邵兴并不放弃进攻,哪怕放弃袭击天德军,也不能不拿下乌剌海城,对于灵夏乃至陕西来说,这座城池太重要了,必须要不惜代价拿下。

“吴唐卿有干略,必然不负众望。”张子盖淡淡地道,他和吴璘关系并不太融洽,却依然给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吴璘风头正胜,西北战事以来升迁很快,再加上兄长吴玠的病故,朝廷也是照顾吴家忠烈,让他进入枢密都参军司三年,又任了一任军都指挥,现在是兼差第六行营都统制,进攻乌剌海城的主帅。

“唐卿是干才,乌剌海城虏人不过万,自然无需甘心,我倒是担心河西,董摩柯孤军难支。”唐重语气深长地道,蔑视契丹余孽,并不等同于战场的轻视,作为老边臣的他,自然分的清清楚楚。

自西北战事结束,陕西依然有四大行营,第五行营在陕州遥控河东战场,随时准备增援,第七行营和第八行营是架子,暂时没有调拨军司,也只有第九行营在河西,属于那种常备部队。

第1482第1482章河西战事开启

也就是说,他现在补足一个行营,负责支援第九行营作战,甚至可以说对董摩柯不太信任,这绝对是某种程度的羞辱。

邵兴却是董摩柯的老上司,当年一同征战河西,对其有相当的了解,所以唐重的话让他很不高兴,不悦地道:“第九行营兵力单薄,董摩柯却是持重老将,只要把龙骑、飞骑编入行营,河西局势不用担心。”

他的倾向很明了,根本不需要用别的行营,直接把两个军编入第九行营,实现统一的指挥,好过两个行营协同。

这也是军中的常识,两个平级的行营协调作战,总会出现磕磕碰碰,严重者会耽误军情,造成战事的失败。当年,石包寨大战,就是因为封元没有明确行营都指挥,实际等同于各部的协同作战,引了王德的不服,要不是北侍军诸多将帅识大体,恐怕那仗胜败还是未知。

刘惟辅也是参加过西北战事老将,自然对董摩柯印象颇深,也非常信任这位吐蕃人,道:“西帅说的是,河西征战需要统一节制,一个行营就足够了,我看只需副都参军坐镇监军便可。”

王权眼前一亮,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他作为副都参军能够深入前方,天大的功劳有他一份,立即道:“那是应当,某家自然是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朝廷所望。”

邵兴很是欣赏的点了点头,他对王权也颇有了解,这厮还算是勇猛,应该能应付河西局势,至少能够配合董摩柯。

“也罢,那就快快启程去凉州,不要贻误了战机。”唐重叹了口气,西侍军态度相当坚决,看样子要董摩柯为主帅。

“也好,副都参军随唐大人西去,我在此调动兵马增援。。。。。。”邵兴说着话时,一名更戍官快步进来递上官塘。

“什么云捷军在瓜州战败?”邵兴大吃一惊。

众人急忙观看官塘,逐渐了解了战事,原来是云捷军马军部队前出,在肃州和瓜州交汇处,突然遭遇数千辽军,他们没想到敌人度那么快,没有完全拿下沙州,就直接深入腹地,可以说是仓促应战,结果被打的大败,军都指挥使许世安阵亡,副都指挥戚方率军列寨死战,向行营请求援兵。

“战事到了肃州,不能再等待了,要断然行事。”邵兴看着唐重,口吻尤其语重心长,从官塘抵达的时间来看,戚方已经坚持六天之上,谁知道会出现怎样的状况。

唐重默默颔,顿时下定了决心,是时候彻底解决党项人问题了,不然整个河西都会糜烂。

河西的战争正是激烈十分,面对辽军的大举入侵,董摩柯用现有兵力支撑,他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以第九行营都统制身份下达军令,云捷军残部死守肃州,绝不能让辽军越过,河西军坚守沙州、瓜州。

此时,辽军东征消息闪电般地传播,河西的某些吐蕃人和党项人,纷纷聚集起事,到处袭击宋军辎重大寨,聚众功绩当地官府衙门,给河西路和第九行营造成很大麻烦。

唐重的檄文还没有到达,董摩柯就下令各地驻扎兵马,全力围剿造反的吐蕃、党项人。

他并不是一味的镇压,而是联合亲宋的党项吐蕃势力,依靠对大宋行朝亲善的回鹘人,对反叛势力进行残酷镇压。

回鹘人历来亲宋,哪怕是被党项人征服百余年,也在宋军进入河西时,表示了对中央帝国的善意。各回鹘大族纷纷组织本部落壮丁,配合官府和驻军剿灭叛逆,一时间各军州刀光剑影,逐步向灵夏蔓延。

谣言四起,甚至有第九行营全军覆没,辽军正向凉州挺进的传言,灵夏才是党项人的聚集区,不少对朝廷不满或队嵬名家流恋的党项人,趁这机会起兵反叛,增加了官府的困境。

凉州还算是好些,这里是优良战马产区,大宋行朝非常关注区域,五十二旅镇就驻扎此处,还有隶属兵部的马监,力量相当的强,几个吐蕃大族想要造反,被官府调兵强行镇压,五十二旅镇就是主力,战车出动围剿,任谁也难以抵抗,杀了几千人,那血淋淋的人头把他们震慑住。

不过,夏州、灵州、兴州党项人造反声势颇大,有的占据了县城,形成近万人规模的队伍,对当地官府形成威胁,险些让第六行营回军镇压。

一地鸡毛的乱局,让唐重大光其火,连续出三道檄文,严令各地官府不用顾忌,只要敢于叛乱甚至有迹象的,立即强力镇压,逆贼财产半数归协助朝廷镇压的人。

这就给了某些人甜头,也让地方官脱开枷锁,不用顾忌朝廷善待羌人的政策,启动了封藏的屠刀,更让那些亲宋的大族看到了机会,他们不遗余力地镇压叛逆。

当然,也有人趁机打压异己仇敌,冤枉了不少人,当此危难时期却是小节。

却说,玉门关依然在坚持,七十五旅镇不愧是河西军精锐,他们依靠坚固的城防,利用神臂弓、床子弩、抛石机组成强大的防御体系,城内储备颇为丰厚,顽强地抵抗进攻。

玉门作为边防重镇,储备有大量的火器,大范围的火器应用,把辽军打的晕头转向,让他们辎重部队不敢靠近城垣,铁砲弹的运用,让笨重的攻城器械很难安全到达城下。

河西很难找到高大的树木,辽军攻城器械都要从后方运来,艰难的地理条件造成器械的珍贵,让他们谨慎投入战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嵬名理成越焦急,辽军并没有把主力放在玉门关,而是穿过小道直接对敦煌动进攻,又深入到瓜州乃至肃州,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又让他的兵力越单薄。

当这次进攻被神臂弓瓦解,他大为惊怒,立即亲赴前沿率领督战队压阵,传令敢于后退的一律射杀。

辽军进攻部队被逼到了绝路上,他们别无退路,只能再次鼓起勇气,红着眼睛动进攻,冒着城墙上雨点般地弩箭,顶着呼啸而来,时不时落地把人炸成碎块的铁砲弹前进。

第1483第1483章董摩柯

这些可怜的人有的死于非命,有的侥幸继续往前冲锋,等待他们的是更加密集的弩箭,等他们有人侥幸冲到了城垣下,才现自己要用最简陋的云梯,面对最坚固的城池,他们的攻城器械在弓弩威胁下,很难挥应有的作用。天籁小说

党雄根本就不担心玉门关得失,他是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又有非常坚决的信心守御,这是一座大型的堡垒城市,经过几年的加固改造,主关城有双墙,储备可用一年的粮草甲仗,他把步军用作坚守,马军分散出去,两者相互支援,让辽军师老城下,以等待援军的到达。

相对于党雄的镇定自若,嵬名理成已经受不了,他之所以逼迫士卒没命进攻,就在于受到萧里仁的怒斥,连续三次官塘质问,隐隐对他指挥才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