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93部分

权倾大宋-第593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征讨交趾的战略早就定下,现在进入倒计时阶段,那就没有停止可能,更不能失败。

多年来,大宋行朝横行南海,兵锋所指未尝一败,失败的代价将是诸国异心迭起,对朝廷的统治极为不利。

之所以规划准备那么多年,就是要确保万一,无论是邦交关系还是兵力部署,至关重要的物质医疗保障,都准备到了极致,甚至比灭夏还要谨慎。

第1191第1191章营救宇文虚中

无它,历朝历代对北方战争,损失虽然巨大,却总能建功立业,就算是战败也能维持,那是力量上的不均衡,不是以人力所能挽回,没有战马资源的支撑,汉骠骑也无法驰骋。

也就是说,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性,还有气候问题决定一切,你没有压制马军的绝对力量,就算组织了强大的马军,具备对抗北方的力量,却只能暂时让北方臣服,无法长期实施占领。一则是中原的马军无法长期保持规模,二则是北方的气候恶劣,汉家无法再大草原、大平原上构建有效防御体系,只能沿着山脉组织机动防御。

最重要的还是,汉家政权的周期性衰落,给了北方蛮族展壮大机会。

岭南烟瘴之地也有相同,汉家就算征伐成功,也往往难以守住,没人愿意久居烟瘴,最终便宜那些土司。

最可恨的是,汉家大军对南方作战,往往都是压倒性的力量,却每每败在疫病上,吏士多不是战死,而是染病痛苦死亡,大多是全军覆没,实在是可惜到了极点。

为此,他几乎病态地要求展医学,不仅钟山医堂展迅猛,连玉泉山也很重视医斋,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禁军成立七所专门性的学校,涉及辎重、战车、驿传、军情等,军医赫然在列,还是非常受到重视的。

为了灭亡交趾的李家,且不说给了真腊、占城多大利益,让他们暂时停止冲突,朝廷更准备最充足的药品,连换洗的衣物也一人多件,并有随军的杂役清洗。

解决了战略夹攻问题,又把后勤保障搞好,再打不赢就说不过去了。

李长昇明白王秀心情,更知道南海的局势,也相信朝廷充足的准备,南北夹击,中建折断,那是一场迅猛浩大的战争,可惜不再由他指挥,说不失落那是假的。

张过眉头一跳,自信地道:“交趾必亡。”

“我也那么认为,呵呵,明天商议南方事宜,你们也来参加。”王秀爽快地笑了。

“我。。。。”张过神色愕然,王秀嘴中的商议,那是枢密院级别的会商,说白了就是御前枢密会议,武官也就是枢帅、殿帅能够参加,他区区方面大将,哪有参加的资格?

王秀看了眼张过,笑眯眯地道:“缺了你,还真的不成方圆,呵呵。”

李长昇心里明白,朝廷对解决交趾,开始了最后的决断,现在绝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样去打的大策,看来枢密会议之后,对交趾的战争就要正式动了。

北方,上京路会宁府宜春县,距离上京会宁百里,是北方一座不大的县城,规模还算是比较大,在秦敏眼中却非常萧条,连大宋边地的县城还不如,窝在这里简直受罪。

天气那个寒冷,呼啸地扫过街市,灌入人们的衣领,好在北人多穿毛皮,御寒好过麻衣,就算有皮袄裹了几层,也没有几人愿意出来闲逛,商业是一片的萧条。

“这破地方还是人住的。”江云骂骂咧咧地,煨在火盆前烤火,身上依旧呵呵潺潺。正如中原皇朝不好控制北方,这种冬季漫长酷寒,夏季短暂的地方,汉家子民要是有口饭吃,谁愿意来受着洋罪。

随着南方的不断开,人们还真的不愿来一年一熟的苦寒之地,待在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南方,岂不是更自在?

“夏天还是不错的,冬季你就忍忍,我说你也真是,都上任两年了,竟然还受不了。”秦敏笑眯眯地,目光有几分幸灾乐祸。

江云忍不住打个喷嚏,鼻子吸了两口,不满地道:“燕山也没那么冷,早知道就不来了,谁能像你事事临阵节制,喜欢受罪的样子。”

秦敏摇了摇头,拿起一壶温酒喝了几口,咂咂嘴道:“有些事不来不行,我很看不惯宇文大人,却不能坐视不理。”

或许是王秀的蝶变,让这些历史人物命运有变,兀术依然活着,张启元的崛起,李纲照旧大权在握,秦桧没有登上相宝座,赵构也屈居藩邸,只是大势却依旧不可避免。

胡鲁接任右丞相的消息传来,王秀才想到这位资深死间,立即金字牌令北方机局伺机而动,能不能成功营救,就看宇文虚中个人命运了,毕竟太远了。

他接到了金字牌立即北上,正在蓟州的江云也不得不跟随,准备营救宇文虚中。

“几乎没有任何希望。”江云并不看好营救,又没有外人在场,索性直截了当。

秦敏何尝不知,上京会宁府是女真人的国都,四辅军帅可不是吃干饭的,就算能接应出来,向西、向东都有很多城池关防,艰辛程度绝不可想象,向南那就更不要说了,那可是层层关卡,金军密布的地方,硬来的话可能全军覆没。

他叹了口气,寂落地道:“不可为也得为,先生来的官塘,他也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不能随意抛弃任何的袍泽,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

“宇文老二不让人省心。”江云听到尽最大努力,脸色稍稍好看些,拿起酒壶灌了两口,捏着鼻子道:“这也叫酒,酸不拉几的,还勾兑了水,尽是黑心的商家。”

“你就将就点,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粮食也不够吃,哪有得余粮酿酒,能有这些算不错了。”秦敏撇撇嘴,上京这地方四季冬长,加上并没有高产作物,收获是很低的,地方居民多靠渔猎为生,种地倒是次要的。

你的农业不达,粮食产量低,酒水自然金贵的很,酿造水平也很低,全然没有南方的高度浊酒,那简直是用粮食堆起来的,现在还出现了蒸馏酒,更觉得这酒如同酸水。

“行,吃完酒我就出。”江云又灌了两口,倒是吸了口冷气,又骂了句无良的商人。

“不,你在外围负责接应,我亲自去会宁。”秦敏斩钉截铁地道。

“你身为机司使副,决不能以身犯险。”江云脸色一变,收起了戏谑脸色。

第1192章虞允文

中秋早去,元旦到来,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中,尽管对宫城的兵变仍在议论,却不想月前那么热切,随着王秀的强势手腕,参加叛乱的班直和内侍被全部处斩,大批牵连的家眷也被杀的被杀,流放的流放,人们并没有太大惊讶。。pbx。m

那么多的人被虏人收买,竟然丧心病狂地要灭皇室,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就是王相公仁慈,最后关头否决了寸糜,才让这些人受了一刀之苦,得了天大的便宜。

王秀之所以改变主意,放弃残酷的刑法,就在于给为子孙留点阴德。

当然,这也是表面上的文章,主要原因是为后世留个榜样,行刑不要太残酷了,处理事情手段要狠,却要带有仁慈。

不过,效果却是明显的,杀人立威,敢于谋逆者自个掂量,朝廷仁德,你还要叛逆,不怕死还有家眷宗族。

班直侍卫被重新编练,抽调皇城司军、殿前司六军部分吏士,暂时充入宫城宿卫,主要还是五百拱圣军吏士,人们议论两天也就接受了。

赵谌依旧在静养,外界只能传言他的身子越虚弱,引一些骚动不安。也是,长久的窝在宫中,没有流言蜚语才怪,何况涉及到大统问题,那是最受关注的。

缘由很简单,赵炅监国很出色,少年老成的表现,对待大臣尤为宽厚,再加上进退得体的风度,尤其是该问的坚持,不该问的看也不看,让群臣刮目相看,没有人不心中嘀咕的。。pbx。m

赵官家在位十余年的光景,那和监国简直没法比,赵炅让士人眼前一亮,这才是明主啊!试问,有抱负的士大夫,谁不想遇到一位明主,能让自己有展露才华的空间?赵炅的言行举止,还有和年龄不相符的睿智,显然符合士大夫的希望。

别的不说,除夕的江宁城一片欢庆,初一到十五,夜夜有鞭炮、家家一派喜气扬扬,就算皇室生那么大的破事,也不干老百姓的鸟事,大家热热闹闹地过个年,顺便走走亲戚,相互宴请轻松几天。

王秀依旧按部就班,对第三届万国博览大会,报以极大热情,让费苏全权负责操办。

虞允文也抵达了江宁,被授予给事郎,任命为校书郎,差充中书省都事,他来拜见王秀,恰好费苏和宗良在场。

“彬甫,可曾习惯琐事?”王秀看着虞允文,心情颇为兴奋,这位真正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他的语气尤为温和。

虞允文对王秀的善意,那是礼数有加,他本身就对王秀的施政很理解,也沉下心研读过学术,颇为敬佩王秀的学问,当下道:“诸多事务,还需要向诸公讨教。”

王秀对虞允文的低姿态很赞赏,矜持地颔,就在这不经意间,散出上位者的姿态,当然他也有资格,温声道:“虏人不断闹事,看来又要无风起浪了。”

虞允文也是睿智人,又接触到都事堂的事务,岂能看不到些许端倪,朝廷一边渲染悲情,极力煽动导向民间舆论,一边暗中整军备战,这话说的明显是找个理由。

明明是要拿人家开刀,还做出一副受气模样,不由地感慨万千,总认为自己才学甚高,处事颇为明达,相比重臣而言实在不值一提,应征召是对了!

他也不是迂腐之人,对王秀的作态心领神会,并没有任何的反感,朗声道:“相公所言极是,朝廷顾念苍生受战火之苦,刻意求全以保太平,不想猪羊得寸进尺,全然不顾朝廷苦心,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秀爽快地笑了,果真是文武双全的干才,全然没有迂腐的观念,难怪另一时空能被天子倚重,托付川陕北伐大计,寥寥几句话足见过人之处,应该多加历练才是。

他越看虞允文就鱼儿欣赏,不由地道:“彬甫说的有道理,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就不忍了。”

虞允文自然是倾向北伐,闻言大喜,道:“相公高论,他日王师踏破燕山,挥戈四郡,必能青史彪炳。”

“你才是高论,哦,彬甫和直翁可有书信往来?”王秀有感虞允文的心高,显然不把收复大宋故土放在眼中,而是要收复汉家故土。

“倒是有,却许多年不见,实在是。。。。。”虞允文微笑戛然而止,自从上次一别就没再见,多是书信来往,听说史浩被王秀所重,从玉泉山入仕,他应招来到行在为官,人家已经出使高丽,实在是遗憾啊!一番邦小国尔。

不过,能被王秀看重,作为大使出镇一方,也是老友的机遇,他只能感到高兴。

王秀莞尔一笑,蜀派文人豁达,却尤重番汉,想必虞允文对史浩的差遣不感冒,道“史直翁是邦国贤才,有化四夷为中华心胸,朝廷大贤如云,猛将千万,胸怀四海者太少。”

虞允文神色庄重,似乎有几分迷茫,正色道:“在下愚顽,却不知相公所指。”

“你要不知,天下还有几人知?呵呵。”王秀失声笑了,又道:“人心不古,大同治世已然过去,九州不足以养华夏,四方万里物产丰富,尽归我泱泱中国所用,四郡都太靠南了。

古君子以德治世臣服万邦,当今步入大争,为汉家争取一线生机,断不能取古制效今法。”

话是着实好听,虞允文却明白其中的血腥,玉泉山书院已故副山长叶梦求曾经注文,反对行朝在南海的暴行,要求善待土著,连刘仁凤也说,来自南海并非金沙,而是血沙。

费苏见虞允文沉吟不语,心下有几分不悦,他对王秀极尽崇拜,极力鼓吹大量移民,打通6路通道,彻底用汉人取代土人,这厮竟然还有不赞同,枉费山长的看重,不由地道:“山长说的是,我各路大军准备得当,一鼓荡平交趾,南海6路敞开,此秦皇汉武也不曾有的功业。”

虞允文对费苏的吹捧,心下有几分不喜,这位直天章阁,太府寺少卿权海事司事,似乎太功利了。

第1193第1193章联合倒王集团

“好了,浅显道理,不足道。”王秀洒脱地笑了。

“收复故土尚可说,征战藩国戍人苦楚,岂不有违圣人之道?”虞允文淡淡地道。

“百年后南海为大湖,四夷皆是汉家子民,正是圣人教化之道。”费苏冷冷地道,目光颇为不善。

虞允文诧异地看了眼费苏,这分明是歪理,看是仁义道德,实际满口杀伐,只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费苏说的蛮有道理,似乎无可辩驳。

据他的了解,侍卫水军的杀伐,实在到了人神共愤程度,动紥屠城灭族,肆意杀伐降人,只是国内生民知道不多,他们看到的是财富,却不是尸山血海。不过,正是这些财富,刺激了国内工商乃至农业展,没有这些财富,绝没有今天的展,谁也不能否认。

“万国博览会,准备的如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