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75部分

权倾大宋-第475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默淡淡一笑,摇头道:“你自己明白,何必来问我。”

有点怨气,王秀并没与计较,西北有利的形势让他心动,曲端能把握机会,对夏的战争能缩短一半时间。他稍加沉吟,似乎是自言自语道:“怎么女真人还没动静”

“本就够乱了,还想让那帮猪羊横插一杠子”沈默不满地瞥了眼王秀,言语中充满了责怪、

“乱才会有机会,不乱的话,反倒一潭死水。”王秀呵呵地笑了,也不再说边事,转脸对王卿苧道:“大姐,识之兄来了,相信咱们几家的扩张大计,应该有个筹划了。”

时令已近冬至,来自北方的寒流,让人们感到一丝彻骨的寒意,城中居民早已开始储备蔬菜过冬。

这年头可没有冰柜和高运输工具,能把南方的蔬菜运到北方,好在冬季也有菜蔬种植,再加上商人以夹层放冰方式,也算从南方运来瓜果。

不能不说,这个时节可是商人大好的时机,自运河而来的大量商船,运载着大量南方蔬菜、粮米,准备在入冬前再狠赚一笔,市面上还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贵是贵了点,尤其是南方的瓜果,可还是有人消费,啥时候都不缺有钱人。

当然,王卿苧可不能放弃赚钱机会,有王纪百货开封分店、江宁分店联合,组织内河航运船队,运送了大量的粮食北上,当然少不了海盐,还有产自南方的水果,来供应百余万人口的大城。

哦,不仅仅是开封城了,还有数十万人口的洛阳、郑州等大城市,都有王纪百货分店,组成商品流通的网络,效率是极高的,为王家赚取大笔的财富。

话说,开封有重兵保护,云骑军6续地调遣过来,王相公又坐镇城中,就算虏人陈兵河上又能怎样王相公可是真仙转世,未尝有一败,大家的心思也就安定下来,至少流言蜚语少了一些。

至于西北的那场战役,也就是在茶楼酒肆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物价。冬季的菜蔬保存不易,什么东西都涨价,这年头挣几个辛苦钱可不易,就算手头有几贯骚铜,也不能大手大脚的乱花,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时下,最出风头的当然是王纪百货,不愧是百货,柴米油盐,服装车子样样俱全,价格也很适中,号称赚良心钱。

至少,王卿苧做到了赚良心钱,秉承薄利多销的原则,王纪百货生意兴隆,被开封、洛阳等地的商人诟病,但架不住生民的认可,人家的货便宜,你能怎么办捣鼓点事出来不想活了,王大东主的老弟可是大宋的宰相。

再说,王卿苧那可是致命的女流,抛开王相公关系不说,就是那些贵妇也都与之交好,你敢动人家

王秀也有意把百姓的视线转移,宣抚处置司定期公布战报,吸引了各大小报的关注。每次公布的时候,他们都有专人记录,以最快的时间刊登,哪怕是行在也能及时登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在定期公布时,还组织小报的人当众宣布,适当回答他们的问题,颇有点后世新闻言人味道。

为此,两府还有不小的意见,好在朱琏出面平息,这也是王秀的意思,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公布,开诚布公地引导舆论,比让别人猜测强上百倍。

再说,他还真是可以扶持朝廷喉舌,也就是新闻言人,来引导政治风向,让舆论向有利朝廷方向展。

让人惊讶的是,就算是四十六旅镇失败,也没有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引士民的同仇敌忾,用刊登王秀的文章来说,为战死的袍泽报仇雪恨,不越贺兰决不收兵。

公布战况和引导舆论,是王秀的采取的舆论策略,应该说是成功的。开诚布公地告诉人们真相,引导人们宣泄情感,这都是宣传战的,他非常好地加以利用,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列,让某些有心人有心无力。

尤其是西侍军取得洪州大捷,那是初战告捷,还有对人物的刻意宣传,对士民的振奋是无以伦比的,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人物,来掀起人们的狂热血性,大宋沉寂的太久了。

就算大家依旧关心身边的时,却在闲暇时还是去议论,某某将校单骑夺旗,斩杀敌酋数十人,某某效用力战敌将,砍坏了三把六十炼钢刀等等。

这对于血性男儿来说,无疑是有着致命诱惑的,太长时间没有英雄可以崇拜了,西北战场无疑给他们塑造英雄,荡起了他们胸中建功立业的豪情。

对于士林来说,开局不错让他们满意,既然打的很顺利,他们也无话可说,甚至出现富家士子自带器械义征。

义征,在汉唐的盛世是存在的,汉家儿郎充满积极进取的血性,自备钱粮从军。

但是,在大宋募兵制的时代,早就是昨日黄花,今天能出现良家子的义征,王秀非常满意,直接证明他的成功。

不过,在他眼中还不够,作为北伐序曲的西北战事,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前奏,相对于侍卫水军的南征,他的关注性是不高的,西北重要性要在南海之下。

如今,他对征伐南海的期望和定位,摆在了新政同等的高度,只有国内初步建立资本展体系,海外构建千里疆土,才能达到他的真正目的,那是个再也无需担忧北方威胁,进退自如的生存环境。

王秀的宅院内,他非常轻松地享受上午的好天气,冷是冷了点,但胜在今个没有太多的事,让他有了几分悠闲。

宗良却很不自知地来了,手里果真拿了一封官塘,让他看了有点蹙眉,淡淡地道:“大哥,你来的好早啊”

宗良才想起来,今个是王秀的休沐日,大姐正好去了蔡州门,说好了不要打扰他。不过,他却还是递上官塘,正色道:“这份官塘从南边来的,先生应该看看。”

第934第934章王秀的汉联邦理想

王秀眨了眨眼,神色似乎一动,接了过来看去,脸色顿时大喜,也不去看火漆是否完好,立即拆开了去看,边看边欣喜地道:“总算是盼来了,好啊”

宗良呵呵地笑了,道:“先生不是惦记二哥他们,这不就来信了。不过,按照风信来说不应该啊应该是北风南下,大船怎能北上”

“说你不关心海外,还真是。”王秀瞪了眼宗良,淡淡地道:“要是在南海直接北上,那是肯定不行的,但要是从真腊或占城沿海北上,也不是不可以。”

宗良恍然大悟,是啊先生已经开始图谋交趾和占城沿海岛屿,上官谦的远征大军或许还没时间,但李长昇完全有时间派人北上,只是到了交趾艰难而已。

不过,船队要是走外海,交趾也就干瞪眼了,你那几条小破船,也敢和大宋的福船抗衡,简直嫌鱼虾太饿了。

“来的也不容易,交趾的李家狼子野心啊不,那就是个天生反骨的族群,真是浪费了大好的地方。”王秀悠悠地道,他的目光闪烁着精光。

宗良打了个冷战,每当先生有这种眼光时,恐怕就是有人要倒霉,显然是交趾。似乎,先生曾经提到交趾,在占据沿海岛屿的说法中,隐隐有大军灭国的意思。

交趾烟瘴之地,历来征讨无不是疫病横行,不得不放弃设置流官,加以安抚。不过,现在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能在南海站稳脚跟,不断展力量,水土不服的短板将会被克服,区区交趾不过是弹丸之地。

“先生,南侍军就是为了征讨交趾”

王秀一怔,旋即看着宗良笑了,让宗良摸不着头脑,不由地道:“先生,难道我说错了”

“也对,也不对。”王秀似乎有所思,语气尤为平淡。

“还请先生指教。”宗良大囧,作为王秀身边的人,搞不明白先生想些什么,那才是最大的不称职。

“南侍军是我寄予最大厚望的都司,区区交趾、占城哪有那么大的面子,搞定他们一个行营足够了,设置方向都司,太抬举他们。”王秀摇了摇头,他真的笑了。

只要能搞定了疫病流行,做好后勤保障和医疗服务,这些闹腾的猴子,在大宋武装到牙齿的禁军面前,简直就是一滩烂肉,不值一提。

宗良忽然明白点,却还是有些把握不准,只好眼巴巴看着王秀,希望能听下去。

“本来,西南夷很难征服,需要朝廷不断地渗透,以流官代替土官,没有几百年是完不成的。南侍军的设立部分是针对西南夷不假,但主要还是对南海的征战。”

王秀见宗良认真在听,又说道:“开始的时候,目标定的的确不大,甚至可以说保守,但事情要一件件去做,计划也是要不断完善。现如今,侍卫水军是要征战海外,要形成大片的海外军州,你认为如何管理”

“不外乎行政上是军州,甚至形成海外的转运路,军事上却不能放任,需要即统一军令,又要分割军政,侍卫水军不可能统辖马步军作战,最终只能用侍军司代替。当然,侍卫水军的南方海船舰队,是可以兼差侍军司的,但绝不能少了侍军司,南侍军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应付南海,甚至南州。”

“现在,我们的目光局限于南海,那百年后又如何南州,那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啊”

宗良算是明白了,先生的心很大,光是看先生描绘的地图,就能知道南州何其的广阔,设立南侍军的意图立现。人说侍卫水军征战海外,浪费钱粮财帛,要是看了南州的版图,那就不会再说话了。

有进取之心的人,必然会看到南侍军的作用,还有的是,大军在海外根本就是以战养战,除了精密的兵器制作,必须操纵朝廷手中,其它根本无需花钱。

“好了,现在说南州太远了,我们还是向看南海,好高骛远不好。”王秀一挑眉头,真正理解他的,还真的没有,宗良不是,李长昇不行,薄章差强人意,钟离睿算半个。

上官谦的能力毋庸置疑,数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数百艘强大的海船,再打不出一片天地,那真是废物了。

一旦在三佛齐彻底立足,下步就是扩张,以海船战队为纽带,在爪哇建立据点,最终再回头向北展,对占城和交趾形成战略合围,彻底解决大6和南海的交通联系。

他要求的并不多,哪怕灭不了交趾,征服不了占城,也要打通一条6地通道。确保南北6路交通,不单单依靠缓慢的海道。当然,最好是彻底征服交趾和占城,让他们融入华夏大圈子,一劳永逸地解决后世的问题,让汉家的触角在南海彻底成型,为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奠定地缘基础,汉家的海船可以直接进出两大洋。

如果,没有6地的通讯,大宋行朝很难控制南海,至少在蒸汽时代到来前,主要依靠风信来往,是绝对不可靠的。

最终结果是,几十年后的对海外军州掌控的消弱,百年后海外军州彻底成为割据势力,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哪怕成为半独立的王国,也要在大宋行朝的影响之下。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成为独立王国,只要是汉家人,那就能成为血脉相连的关系,按照汉家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传统,就算无法真正被本土控制,只要形成稳定的文化传统,就算形成割据势力,也会形成稳固的联盟纽带。

他已经对南海战略做了初步规划,南海的航道是大事,海船战队的威慑,还有大宗物资的来往,就决定侍卫水军必然还要展,南方侍卫水军海船舰队,还有不断地加强。

但是,6地通道的贯通刻不容缓,十年内必须要开始,南侍军在广南专门设置一个行营,也是唯一的行营,正在招募训练山民,编练成适应气候的部队,准备应付可能的征战。

第935第935章思想的微妙变化

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意图,有殿前司坐镇东南,侍卫水军在沿海有港口,南方根本不需要军一级的部队,占用本应用在北方的资源,简直就是浪费有限资源。

尽管,南侍军号称广南行营的第十一行营,下辖三个军规模并不大,有的军甚至不如上旅,但那些精巧的装备,还有大量山地、丛林技术性的配备,都是造价不菲的玩意。

不要说这些了,还有那些药品就让人心疼,还仅仅是训练用的,拉倒北方战场,这些步跋子能不能对抗马军,还是个揪心的未知数。

“可惜,很多人看不透啊”王秀轻轻一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宗良。

宗良颇为尴尬,他知道王秀的某些勾画,但要究其深层次原因,却还是力所不逮。

“好啊二哥在南海干的不过。哦,还有张改之,我真看不出来这小子是人才,平常不显山不显水的,看着是平庸无奇,缺点一大堆,放出去却是一条吃人猛虎。”王秀把官塘给了宗良,笑眯眯地道:“就是有点太狠了。”

宗良粗略地扫了眼官塘,事关张过的战绩,不过寥寥三十余字,却让人触目惊心,他也忍不住咂舌不已。

屠城,屡屡出现,动紥斩万级,他也不吝而寒,语焉不详额话点出,十万之众,这还是官塘上的保守数字,简直比王秀有过而无不及。

“这小子还真行,算得上杀伐果断。”王秀见宗良迟疑,不免笑着来了句。

宗良心下一颤,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