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23部分

权倾大宋-第423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819第819章青君的规劝

朱琏默默听着这段已经听腻的话,无奈地洒笑,她并不担心其它言论,而是忧虑王秀的根基所在。『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随着张通古出尔反尔的讹诈,在士林中引起一片哗然,尤其是太学生和钟山书院,反对声音最激烈,她隐隐地感受到一切尽在王秀把握中,似乎正在筹划更大的谋算。

至于内情如何,她也无法知道。

“二姐,婢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青君低声道。

朱琏诧异地看了眼青君,稍稍颔示意她说话。

“二姐,相公似乎有意拖延,好像正在策划更大的事,一切都是官家和张大人造成的,只要官家服个软,相公肯定不会计较,二姐不用太操心。”青君脸色很不自然。

张泉嘴角一阵抽缩,青君矛头竟然直指天子,说好听点这是胡言乱语,往坏里猜想是高等女官离间两宫,居心叵测、意图不轨,当诛之。

他还是把脸转过去,决定不再趟这趟浑水,以免再受无数的洋罪。

朱琏目光复杂地看了看青君,又转到张泉脸上,没有说话但也没有呵斥,神情间充满了浓郁的忧思。

张泉咋看朱琏目光扫过他,吓的不敢抬头,心底扑嗵、扑嗵地直跳,生怕一个不小心,平白卷入这场莫名其妙的宫廷争斗。

他也是太过于小心谨慎,做为朱琏的亲信内侍,他就是不想卷入是非漩涡也不可能,除非他能够急流勇退,但他还想成为留后,又怎么甘心放弃。

青君却快步转到朱琏身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不言不语等候朱琏的玉音。

“好了,起来说话吧”朱琏眸光冷峻,口气有些微颤。

青君犹豫再三,很坦然地站起身来。

朱琏紧紧盯着青君,一字一句地道:“说下去。”

张泉眼皮不住地跳动,暗自为青君担忧,毕竟他们在一起十余年,曾经共患难,在宫中又相互扶持,关系也较为融洽,他可不想青君倒霉。

青君迎着朱琏凌厉的目光,决然道:“难道娘娘看不出来,官家和相公隔阂日甚,君臣不合,国运岂能昌盛,再说官家似乎另有打算,娘娘若不及时调和,后悔晚矣”

朱琏何尝不明白,青君是知道底细的,父子两人关系不能挑明,儿子不断挑衅老子,还那么的过分。

现如今,老子已经忍无可忍,开始着手反击,实在让她有种无力感。她没有怪罪青君的意思,只是下意识地紧张,表现出强势的作态。

张泉是亲信不假,但也仅仅知道朱琏和王秀事,还达不到全部知晓的程度,眼看朱琏目光锐利,顿时吓的浑身哆嗦。

不由地暗怪青君多嘴生事,主仆共患难不假,情如姐妹也不假,但说到底还是主仆关系,触及到主人的底线,主人还是会毫不留情地处置奴仆。

“奴婢言尽于此,全凭二姐处置。”青君一张清秀的脸颊高高仰着,全无半点惧色。

出乎张泉意料的是,朱琏并没有动雷霆之怒,却是笑眯眯地道:“好了,我知道你的小心思,你们陪我去钟山书院。”

“娘娘”张泉几乎不敢相信,惊讶地看着朱琏。

“哦,去书院女斋看看,张泉啊你身子有伤就不用去了。”朱琏看着张泉笑了,心情显然好多了。

张泉实在有点糊涂,不明白朱琏倒底在想些什么,急忙道:“奴臣这点伤不碍事的。”

笑话,他又怎能不去呢这可是最佳的表现机会,傻瓜才不做出一份忠心为主的模样。

钟山书院也设女斋,由李清照担任斋长,她还同时出任玉泉山书院的女斋斋长,可以说是非常繁忙。

女斋的设计和玉泉山差不多,都是的学区,清一色的高大红墙明瓦,楼台房舍间多花草树木,每一处精致的颜色,都处处透露小女儿的情调。

最重要的是,女斋的女学生都是房舍,拥有个人的空间,这是男生所不能比拟的。

今个,是王秀讲学的时候,女斋学生并不算多,但也能去听讲,不过有专门的听讲区,不和男学生混在一起,还用凉席给隔开,也算堵上某些人的嘴。

朱琏是轻车简从而来,名义上回玉阳宫,其实也就是转道过来,自然有李清照接待。

此时,王秀正在讲学,正是他所熟知的世界地理,他并没有照搬硬套,而是结合山海经,一点点扩展来讲,把这个球星世界慢慢灌输给人,让学生们能够坦然接受,认为他们的山长并非凭空杜撰,而是讲述古人的学识,也显得不那么突兀。

当然,其中穿插很多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以宣扬汉民族的种族优越性为基础,讲述取万邦之力的必要性,重点对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做了论述。

在他的讲述中,哪怕是天子也不得越过律法行事,以律法为基础的道德培养,逐渐养成既有血性又文质彬彬的民性,这才是天下的未来。

他以学术交流方式,公开宣扬二元君主制的必要性,把皇室和两府分开,也就是内外朝分离,成立上下议政会的行事,以求彻底杜绝朝代轮回。

不能不说,大宋的今天,已经具备实施二元君主制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基础。

经济基础自然不用说,工业化革命的各项元素已经形成,就差了一个引子;政治基础很好说,外朝性很强,哪怕没有天子也能正常运转,王秀的横空出世,并不是生性,而是让原有两府性更加完善。

至于思想那就更加成俗,大宋士人与天子共治天下,分明是文人集团的强势,他们甚至能左右天子的废立,这不是玩笑更不是意淫,绝对是现实存在的潜在能力。

士人所奉行的是天下,理想中的境界是朝,而不是狭隘的国,这就让二元化君主制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士人可以接受不动摇国本下的变革,甚至支持弱化皇权。

不过,没有历经鲜血的变革,恐怕会带有先天不足。

。。。

。。。

第820第820章钟山书院的讲学会

王秀的思想,尤其是上下议政会引起人们兴趣,对于在野士人来说,那是绝对有致命吸引力的,而且定位在代表大宋士民,凡事律法大策制定、家国财货度支都要经过议政会批准才行,绝对是加强士人力量的举措。

聪明人立即就想到,王秀知杭州搞的那一套,各县由乡老名绅组成的议事会,看来是一场预演啊

不要说那些讲学意动,学生们更加兴奋,天下的官位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都能当官吧商人也需要诉求权力,议政会、议事会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就算大家退隐朝野,那也能议论事务,表达自己的政治述求。

无论是支持王秀的人,还是反对王秀的人,对待士人议政议事上,主流观点毫无疑问是一致的,因为利益决定一切。

根据王秀的主张,官制还要再变革,外朝保持相对性,三省彻底合流,形成两府向天子和议政会,共同负责的政治格局。两府中的枢密院,原本是天子的内官衙门,先期不可能裁撤,却必须要从内官中分离出来,权力逐步向兵部转移,慢慢地成为元老重臣的参预军机机构。

这堂课真是热烈万分,面对学生甚至讲学提出的疑问,王秀一一代为解释,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但大家都有一个心思。如果能实现的话,我能得到怎样的利益

可以说,王秀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人心的无止境的,都会向往权力。在律法约束下,给予大家同等竞争机会,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有不同的权力可以争取,至于某些旁枝末节,大家有意识地淡漠处理。

“真君高德,如此,天下士民将和天子共为一体,阴阳循环不竭。”一身羽衣,道门高士打扮的云浩道人,先对王秀表示赞叹,并向王秀行稽礼。

“真人何须如此,在下不过是凡俗人,岂敢劳真人赞誉。”王秀很有礼节地回礼,眼睛却是闪烁的。

“真君乃仙真,出自太上门下,此通元冲妙先生寄语。”云浩真人态度非常谦虚,姿态也颇为到位。

“冲妙先生好酒,那日一别,又不知在哪里逍遥快活,倒是在下不能有一点清闲。”王秀有点懒散地道,也就变相承认自己是仙真。

有很多人不知道,但那些讲学却历经宣和年,自然知道张虚白是何方神圣,那是连女真人都要恭敬的得道高人,听说北上三年羽化成仙。

但是,金军南下却有传言,说是冲妙先生飘然而去,人不能追,女真郎主求之不得,是有点匪夷所思,大家都那么说,也就传开了。

听王秀的话意思,难道张虚白在行在

“冲妙先生是散仙,自然是逍遥世间,我辈凡俗小道岂能相望,也只有真君才能和先生交杯畅谈。”云浩真人说得非常真诚,并没有半点做作。

王秀浅浅一笑,并没有回答,倒是一脸的淡然,心里却颤悠悠地。

一些学生去私下谈论当年事,开封的那场大水,差点漫进了城里,王秀登城做法就退了大水,似乎有点玄乎。他们听到云浩真人的话,好像明白了点,这年头鬼怪仙真都有说法,还有很大的市场,一些人不觉间有点信了。

大峰和尚看着王秀,那张消瘦的面庞暮气沉沉,但他的目光是清澈的,似乎在做最后的抉择。

王秀的目光扫过大峰和尚,他知道这位高僧和云浩道人不同。云浩道人醉心凡俗事物,说白了就是一位士人,大峰和尚是真正的大德高僧,亲自操办路桥修建,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能把他请来,钟离睿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山长,冲妙先生即为仙真,为何不谈笑退了虏人”一名学生义气激扬地喊了出来。

云浩真人的脸当即不好看了,王秀的目光转过去,嘴角挂着一抹讥笑。

在女斋大堂正厅内,李清照正陪着朱琏说话,她也是名门秀女,名声更是誉满东南,当然可以陪太后座谈。

“居士,哀家都看了,女斋这些孩子不错,居士教导有方啊”朱琏接过奉上的香茶,温言细语的。

李清照浅浅笑着,道:“娘娘过讲了,这些孩子多是聪慧,虽然有时刁蛮任性,却也是天性使然,妾身不过善加诱导而已。”

女斋名为钟山书院的堂斋,实际上比玉泉山书院女斋更有性。王秀和洪真根据朱琏的意见,招收贵族大臣子女的课堂,还设置宫人的讲堂,她让皇后韩氏颁懿旨,大内招收的宫女必须在女斋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予女史等级的低级女官职务,对贵族官僚的女眷倒没有强制性。

不过,玉泉山女斋的成功,让不少贵族大臣送女儿来学习,反正和男生分开,内部进行严格管理,出来的小娘子都是知书达理,又能顺便巴结皇太后,一点坏处也没有。

李清照也很头疼,宫女倒是好管束,多是来自底层官吏或是平民家中的女儿,没有与生俱来的矫持。

她们最大的希望是,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女官,而不是最低层次的宫女,为日后的前程打下良好基础。

那些来自贵族大臣家的小娘子,可不太好管束。如果说,玉泉山女斋的仕女,多是来自商人家族的小娘子,已经不太好管束了,那这些来自大臣家族的小娘子,绝对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才几个月就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简直让人头疼不已,几位女讲学整天地抱怨。

好在,李清照出身名门,又是前宰相儿媳,更是当今婉约派文人的领袖,威望还是在的。她在朱琏的支持下,着实下了重手,让那些世家娇女、将门虎女收敛许多,又把两个刺头赶了出去,才堪堪压住那些小娘子。

朱琏品了口茶,才道:“本想让长公主也来受业,聆听居士教诲,无奈不久又要下嫁,甚是可惜啊”

。。。

。。。

第821第821章家国辩论

李清照自然见过楚国长公主赵柔嘉,曾赞赏她的美貌与聪慧,也挺喜爱这位皇室娇蕊,笑咪咪地道:“是妾身福浅,无缘教授长公主,实在是遗憾。天籁『小说”

“居士言重了”朱琏的口气很客气,又转看着一旁侍立的红衣女子,温声道:“羽萱,那些小宫人学业怎样”

“仕女们倒是勤勉,学科成绩越乾院。”红衣女子很爽快的回答,并没有半点做作,甚至有几分自豪。

她正是当年朱琏和王秀,在商水救下的几十名孤儿之一,险些被当了两脚羊的林羽萱,没有李采薇的幸运,却也进入梅花山小学校一段时间。

许多年来,她又被收养在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宫女,几年间长成亭亭玉立的美人,被朱琏带到了身边,成为尚仪局司籍司掌籍,成为掌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之事的正八品宫廷女官,也得到青君的喜爱。

由于,要成立钟山书院女斋,她幸运地被朱琏重用,担任李清照的助手,负责选拔宫人,因她性格温顺,处事圆滑,深得女孩子们的喜爱,更被朱琏器重。

李清照很满意林羽萱,但她知道朱琏前来肯定有事,慢悠悠地道:“好了,你去陪张大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