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90部分

权倾大宋-第390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贡品和买进的物品的登记留底,想想都让人双眼光。

最让人眼红的是,还负责皇族的赏赐和每月的例给,宫内修造和举办宴会等事务。

不要说全部了,单单每月从手指缝掉出来的一点,就够他奢华半辈子了。还有大猫腻,赏赐和例给的大宗物品,是人家自己用脚力来运,还是内东门司送过去,其中雇佣脚力、驴车的钱财,用脚趾头都能算这笔账。

“那都是娘娘的恩赐,咱不是也如履薄冰嘛”

“你知道就好了,娘娘知道你喜好,只要不太过分,也就任你享用,你却别忘了娘娘不计较,可不代表别人不看着。”青君半笑不笑地打量张泉,讥笑道:“就你那模样,还纳了七八个小娘子,犯贱不是了。”

。。。

。。。

第747第747章战争准备

张泉被青君奚落,也只能苦笑不已,他是朱琏最宠信的宦官不假,也因破围去陈州请兵,受到赵谌的重用,如今已经是入内内侍省都都知,遥领团练使,权内东门司、领后苑造作所,还有大小三五个差事。天籁小说

可以说,他是从五品的最高等级宦官,在文官面前都不遑多让,多少文臣多少结交他。

但是,他在青君面前真的不够看,大家都是从五品,他的含金量可以说是万足金,只是人家青君是白金,人比人气死人,谁让人家跟皇太后自小玩大的姐妹。

朱琏没有去考虑,让他同时掌握两个让内侍疯狂的衙门,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哪怕行宫别院的宫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可以说是亲信的宫人,却难免不会有人有别样心思,希望自己能抓住他小辫子,让自己顶上去,青君看是奚落他,实际却在提醒他,这份恩情是要记下来的。

“尚宫就不要奚落咱了,明个我就拿座小钟给尚宫,你说说看,尚宫的住所,晚上没个看头怎么能行。”他舔着脸巴结青君。

“切,留着给你讨小妾欢心去,我才不在乎这些玩意。”青君翻个白眼,转身就走。

“一点心意,尚宫可要笑纳,不要驳了咱的脸面。”张泉在青君身后,拽着屁股小跑跟上去,却没有现在某个角落里,一双阴郁充满震惊的眼睛,正盯着他们离去。

尽管,南京江宁府和当年开封没有区别,也是夜不闭城的不夜城,城内大街小巷挂满了气死风,到三更天也不断人。

王秀并没有回到城中,而是直接去了别院。当然,不是去文细君靠近丰乐楼的豪华宅院,而是去了湖东的宅院,那是赵福金和林月姐的住处。

随行护卫徐中的娘子李云漪和丈母娘刘氏,都住在这所别院,也算是照顾徐中,让两口子聚聚。

王秀没有打扰林月姐休息,直接进了赵福金的绣楼,他是有心事啊今个得给赵福金说说,看看赵福金是怎样打算,自己才能做下步的筹划。

见到了赵福金,他心中却在犹豫,捻转几次想说却又不知怎样去说。那么多年了,再提起前程往事,恐怕会引起赵福金的痛苦回忆。

但是,有些事却不能不去考虑,又怕让美人担忧,实在让他格外的烦恼。

“官人似乎有事,难道在庙堂有难处”赵福金很体贴王秀,觉他心事重重。

“是有点小事。”王秀还是决定说出来,至少能看到赵福金的态度,也影响到他可能采取的对策。

“哦。”赵福金很精明,她从来不问王秀的政务,本本分分做好她的小女人,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哪怕是无法自由行动也在所不惜。今夜,却隐隐有些不太好的感觉,总觉得王秀心里有沉重的心思,那么多年绝没见过。

“我觉得有件事,必须要让你知道。”王秀叹了口气,深深看着赵福金,总算是下定了决心。

“什么事”赵福金感受到王秀的怪异,越地感觉不好,心情有些紧张。

“蔡鞗要回来了。”很简单的六个字,王秀似乎搬了千斤巨石,几乎是一字一句。

赵福金娇躯一僵,美目睁的大大地看着王秀,闪过一抹迷茫,她几乎不能相信是真的。

“一点不错,虏人放蔡鞗回来,千真万确的消息。”王秀再次强调,默默等待赵福金的回应。

一夜,真的无眠、无话

关于张通古携带蔡鞗南下,对朝野来说是件大事,但对两府却无所谓,两府的诸位大佬,关心的是金军入侵时间。

尽管,张通古的到达,意味着战争越迫近,但具体时间却让人更感兴趣,京东京西京畿宣抚司早就密切关注,无论是机司还是职方司,都在全力刺探金军动向,判断对方的突破口,或是窃取他们的进军计划。

等待是最让人焦虑的,王秀既然支持了张启元,那就认真地做出规划,让刘光世拿出陕西、沿河各路防御计划,河北是注定被丢弃的,却不能不去打一场。

可以说,沈默是最头疼的大臣,本来和金军打上一仗,就够财政头疼的,你还要带上陕西六路,简直让朝廷财政崩溃不是玩人也不带这样的,这个财政部副部长没法干了。

王秀提出了折中办法,陕西六路的军费就在当地解决,而且反攻河东的大军费用,也由蜀川赋税解决,尽可能不动用户部库,朝廷酌情让出部分利益,两年内不在解运陕西军州钱粮,或是以优惠条件,减免蜀川绢帛外运的税赋三年。

他的打算是能让人接受的,各军州财政都由转运司上缴户部或太府,但边远军州都采取核算用度和军费,现场拨给钱粮,其余才由转运司运缴京城,就近补给也能让人接受,也不算违反朝廷制衡地方的制度。

至于减免蜀川绢帛税赋三年,就像是戳了马蜂窝,苏杭一代的纺织大户,立马就不愿意了,杭州施家叫的最欢。

本来,蜀锦就非常出名,无论是质地还是工本,一直压着苏杭的绢帛,只是蜀锦关税较重,又要长途运输,到达中原或江南等地,价格就不具备优势。

要是减免三年税赋,蜀锦肯定会大规模外运,到时候占据了市场,可就不好挤出来了。

不过,为了家国的战略,王秀乾纲独断,决定支持蜀川,杭州和温州王家,还有王纪百货、沈家万事兴参与蜀锦外运。

商人是逐利的,既然有利可图,那就直接跟风,区区苏杭地区丝绸大户,哪里是天下大商贾的对手,哪怕是杭州施家,在一场短兵相接中,也不得不沉默下来。

当然,王秀绝不可能打压苏杭绢帛,权宜之计而已,他和沈默早就制定纺织业展计划,对苏杭绢帛、江南布匹的扶持,也正在勾划中。

说白了,就是平衡各地纺织业的差异,更好地增加竞争力,让生民得到实惠,间接消减商人的暴利。

但是,北方的局势越严峻,大有一夕三惊的势头。

。。。

。。。

第748第748章谣言起

王庶和王渊也行动起来,王庶那是精神百倍,坐镇开封纵览全局,王渊则坐镇孟州,亲自调度北侍军驻泊京西大军。:efefd并签各州保甲乡卒,秘密集结六万大军,准备在西军的配合下,对河东实施反攻。

预备反击河东的十万大军,也算是强劲有力,要是指挥得当的话,很可能会有所建功。

至于河北各路,他也心知肚明,完全支持两府的意见,反正是守不住,何必劳心费神,还不如打河东来的方便,哪怕拿不下太原,只要拿下南路各关堡,也能确保开封的安全。

张启元时意气勃,他既然提出反攻河东战略,孙傅和李纲不约而同建议,让他主持北方反攻事务,王秀不置可否。

人家被来就是枢密直学士,协助枢密使主持军务,也是无可厚非的,王秀并没有一点阻挠的权力,甚至建议宰相唐格为名义上的主持,以威望弹压各处率臣,张启元实际负责。

李纲当即表示同意,唐格有点疑惑王秀目地,却也勉强接受下来。毕竟,没有人能拒绝功名声誉,十万大军的反攻,再不济也能拿下几座军州,为他的履历再添浓重的一笔。

张启元也么有多想,王秀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他本身资历就稍显浅薄,遽然主持北方军务,恐怕几位宣抚使不服,有唐格在上面顶着,还是按照他的主张办。

有功劳大家平摊,这也是朝廷的潜规则,哪怕是王秀也要分出利益,何况是他啊

由于需要部署战事,他向宫中走的次数很多,这是两府之下大臣都不曾有的。

这天,他按惯例要去崇政殿觐见赵谌,去禀报战前各项准备,却见崇政殿外遇到了赵构。

赵构自从交出兵权自今,本本分分做他的藩王,那是深居浅出,也不和大臣有过多交往,受到朱琏和赵谌的礼遇。

赵谌甚至以硕果仅存的亲王为由,免君臣之礼,在家礼上更为特殊,赵谌甚至要向他去行晚辈礼,还时常被召入宫中,也算是春风得意。

他是深居简出不假,却不代表消息闭塞,知道张启元这段时间颇为得意,实际主持朝廷北方军务。

两人在应天府也有段善缘,张启元曾经投效他,甚至激了他隐藏心底的野心,一直藕断丝连,既然遇到了,自然要上去打个招呼。

张启元早就看到赵构,急忙迎了过来,拱手道:“臣见过大王。”

“子初何必多礼。”赵构温文尔雅地笑了,虚抬起张启元,淡淡地道:“你是朝廷重臣,断不可对藩王用臣。”

“是在下孟浪了”张启元很虚心承认错误,但他心里却不以为然,赵构是什么人他早就心知肚明,用区区几个字交好藩王,这笔账傻子也能算明白。

赵构很满意张启元的态度,笑眯眯地道:“子初,最近公务很忙,很少去钟山书院吧”

张启元不知赵构何意,只得道:“大王说的是,简直团团转,哪还有功夫讲学,连王文实也顾不上了。”

“呵呵,我倒是去了两趟听学,是很不错。”赵构笑呵呵地道

张启元一怔,淡淡地道:“难得大王清闲,书院的辩论着实新颖。”

赵构眉头一挑,笑眯眯地道:“呵呵,闲来无事,去书院倒是消遣,还能听到辩论,那是一种享受。”

张启元觉得赵构在透露某些信息,至于什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他却升起某种想法,似乎可以利用这位大王的不满意,达成自己的某些目地。

赵构见张启元神色游离,不由地笑道:“官家在里面,别让久等了,子初还不快去。”

“大王,在下有件事想改日禀告,不知大王可有闲暇”张启元直视赵构,目光闪烁。

“我是江宁第一闲人,自然有闲暇了。”赵构玩味地笑了。

不几天里,南京的大街小巷传出流言,王秀和皇太后有私情,宫中的都都知张泉是穿针引线的人。甚至,传出王秀夜半进出玉阳宫。

这消息可是劲爆啊几天时间就传到朝野内外,人们挥最丰富的联想,没看到太后那么宠信王秀,甚至时常单独召见,原来两人之间有私情,一切都好解释了。

只不过,一切只有在私下议论,登不上大雅之堂,谁也没有当场捉奸,当面指责太后和宰相,那才是活的不耐烦。就在这股子议论纷纷中,隐隐又有升级版传言。

不紧、不慢,一切都在悄然酵中。

当天,王秀和张启元在睿思殿面见赵谌,张通古已经到了开封,正乘船继续南下。

各地使臣的官塘不断汇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金军已经完成兵力展开,不仅在燕山有一支强大的部队,河东也有庞大的兵力,张启元的战略似乎有点不恰当了。

嗯,也不能完全说不恰当,战场的形势万变,不到结束谁也不能说变数。

赵谌沉默半响,沉声道:“王公,虏人在河东驻扎马步军六万,岂不是说收复无望。”

王秀摇了摇头,淡淡地道:“现在形势仍不太明朗,不好说成功与否。”

简直是笑话,六万马步军在河东还算个事充其量也就有两万精锐,不到最后谁能说结果。

赵谌目光非常复杂,隐隐有一股子怒火,显然知道朝野的传言。但是,今日大宋的局面,可以说是王秀所开创,能同王秀抗衡的李纲,似乎并不太排斥王秀,两人在某些观点上,甚至有惊人地一致,这就让他心中毛了。

他已经是二十岁的青年,早就明白制衡的重要性,看是低调的王秀,其实是非常强势的,两府重臣的不断契合,对天子来说并非好兆头。

至今,说的大政归还,但军国重事仍由朱琏把持,跑不过王秀手中一点,让他感到格外的不满。

深感王秀很虚伪,明明操纵外朝,表面上很尊重他的威仪,实际自己一点也说不上话,外朝政务几乎贯穿王秀的意志,天下是谁家的

。。。

。。。

第749第749章父子的矛盾

“张卿家主持北方战事,不知河东能有多少把握”赵谌脸色毫无表情,一双空洞地眼睛,直直看着张启元。天籁『小说

王秀能感觉赵谌的不满,甚至对他的怨恨形成的逆反心理,他是很无奈的,他尚未真正开启权臣之路,就已经是这种结局,鱼与熊掌或许真的不可兼得。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