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85部分

权倾大宋-第385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并不喜欢王秀,甚至愿意取而代之,却不妨碍他认识到政策的进步性。当然,他也有另一层打算,能成了固然是好,不成也能打击王秀,让其成为官僚士大夫厌恶的对象,你从人家的饭锅子里抢食,岂能不遭人嫉恨。

王秀诧异地看着张启元,他绝没想到竟然是这厮挺他,感觉人生最大的玩笑莫过于此。

不过,他隐约地猜测道张启元的用心,不是一般地毒辣,这是可进可退的策略,比竭力反对或是博取利益更可恶,他不能不多看张启元几眼。

。。。

。。。

第736第736章上清云霄观4

蔡易品了口茶,淡淡地道:“子初说的正是,要说正四品繁忙职事的公使钱,就达到一千五百贯,连清闲衙门的正四品官也有一千二百贯。天籁『小说虽说,朝廷严格控制官吏数量,确认然有增无减,在职的常参官有多少,每年需要多少公使钱就说不要说郡县官员了。”

各军州和县监官吏,公使钱是不多,但架不住地方上的猫腻多,一任郡县就算是清廉如水,光是明面上就能收入多少这是朝野上下显而易见的。

“话虽如此,但牵扯太大,不像是三省合流,重厘职事那么简单。”沈默看了眼蔡易淡淡地道,任重道远,他可不那么乐观。

三省合流是大趋势,逐渐形成执政内阁,当然没人反对,相反对他们也有好处。大家都是聪明人,仔细权衡都能明白,加强文官的权力,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朝廷每个职事,都要以律法形势定下来,无故不得随意变更,官吏设置就要负责本衙门事务,绝不以它官判本衙门事务。就算难度再大也决不退缩,从开封到江宁,还能退到何处难道真要去博望军”

王秀情绪有点激动,他决定要改变世情,大宋,不,是汉家退让的太多,最终连血性也化成烟云,他要从根本上去改变,官制或是公使钱,不过是一个比好重要的环节,甚至没让他放在心上。

李纲惊愕地看着王秀,毫有感于王秀迸射出的那份激情,他不含糊地道:“为天下谋,某又岂不尽绵薄之力。当年范文正公的新政,神宗大行皇帝改制,无不是无疾而终,文实若无妙招,断不可意气用事。”

王秀面色舒展许多,尽管李纲的话模棱两可,但毕竟是做出了承诺,这一步确实不易。

他能感受到李纲的善意,当年范仲淹和神宗皇帝锐意官制改革,面对的是整个大宋官僚集团盘根错节的抵抗,范仲淹主持的新政,可谓是万水千山,需要天子不遗余力地支持。

可惜,仁宗皇帝的退缩,仅仅三个月便告终结,让有志之士婉转叹息。

神宗皇帝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一个人艰难地推动着大宋官职改革,终究是阻力重重,换汤不换药,官制改革最终在未能触及官僚集团利益的情况下无疾而终,给有识之士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究其根本原因,是厚重的养士政策,生了某些偏转,让本来利于时代展的政策,产生了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想要去改变,必然触动整个既得利益阶层,就算你是天子,就算你是名满天下的大儒,面对庞大的官僚阶层,也是力所不能逮的结局。

其实,无外乎亢员和俸禄,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公使钱是其中的大头。

人非圣贤,公使钱一旦归衙门支配,将会让大臣个人利益受损,连李纲也不能释怀,就不要说沈默他们了。

就满朝文武来说,公使钱是收入的一部分,还是相当大的部分,十年寒窗苦和闻鸡起舞,无外乎就是为了荣华富贵,还有闻达诸侯,既然是自己应得的利益,为何要放弃

“我看公使钱还是暂时一放,如今虏人似乎要对朝廷不利,当务之急是要防秋。”吕颐浩也意识到僵局的产生,他不得不转移视线,公使钱废立可不玩的,搞不好大家一起玩完,王秀是他看好的后辈,不能倒在这个上面。

王秀也明白吕颐浩的好意,公使钱的改革是官制改良的三大要点之一,绝对的重中之重,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他也顺着话道:“虏人肯定要取河北的,然后派出使臣议和,没有多大新鲜事。”

李纲看了眼张启元,轻轻地颔示意,他和王秀的战略指导有些分歧,倾向于张启元。

张启元会意,慢悠悠地道:“文实,真要放弃河北”

王秀看了眼张启元,以沉默代替回答,放弃河北已经是两府的秘密决定,张启元提出来必有深意,他需要谨慎应对。

“放弃河北,对两府诸公的声誉打击太甚,不知文实可考虑过”张启元说的非常诚恳,无论他有私心还是秉公,河北的再次丢失,对两府的打击都是沉重的,这是实话。

“那也不得不舍弃。”王秀能感到张启元的真诚,他才说出真心话,无论他心中如何戒备,他们都有共同的敌人。

张启元目光复杂,却没有任何犹豫地道:“文实也是身经百战,难道就看不到一点希望”

王秀有点纳闷,还能有什么希望人家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河北各路可是大平原,大宋那什么去拼啊几十万步军北伐,到了大平原上任人宰割简直是笑话。

“子初可有良策”李纲淡淡地问道。

张启元双目闪过隐晦地光芒,很平静地道:“倒是有一策,不知成不成。”

“既然大家都在,何不说来听听。”李纲笑咪咪地道。

王秀感觉很不对劲,但也想不太明白,索性道:“子初兄有良策,还望赐教。”

“不敢。”张启元见王秀态度软化,眉头一扬,似乎颇为享受,朗声道:“既然虏人能攻伐我河北,那朝廷也能收复河东,一来一往平局。”

“妙啊”吕颐浩抚掌大笑,欣喜地道:“虏人主力汇集河北,朝廷大军自河东北上,必能拿下二路,一得一失,两府诸公也不会再被责难了。”

他是纵观全局,却不能不重视士民非议,河北的丢失很可能酿出乱子,进攻河东未尝不是好办法。河北是一马平川,河东却是关山险要,大宋很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

李纲颔捻须,笑吟吟地道:“子初的策略不错,只要西军和京西大军配合得当,完全能夺回河东。”

“河东有虏人数万大军,他们的主力南下,也会很快进入河东增援。”蔡易不太赞同出兵河东,实在是太冒险了,把女真人当傻瓜啊人家不能派马军西进吗

。。。

。。。

第737第737章上清云霄观5

“这就是关键所在。”张启元回答的干脆利索,朗声道:“北侍军在河北投入兵马,造成死守河北各军州的态势,河东方面化作佯攻,待虏人全部投入战场,一切都好办了。”

李纲不断点头,张启元的办法不能不说精妙,很有可能建功河东,正色道:“虏人主力被缠在河北,朝廷以西军为主力,必能收复河东。”

“这法子倒是不错。”沈默难得看了眼张启元,目光中充满了戏谑。

王秀遽然明白了,原来李纲和张启元来段双簧啊他们肯定早就算计好了,合着来说服他了。

不过,他也并不在意两人的算盘,而是算计张启元建议的可行性,自己竟然身在局里没想到。

利用即将爆的河北战事,对河东展开军事行动,不能不说是虎口拔牙,却又有很大的可行性。

连他也未曾考虑夺取河东,就不要说女真人了,恐怕女真没有几人相信,大宋行朝敢主动进攻,甚至密谋夺取河东,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们不去打大宋行朝,就是格外的开恩了,怎能去相信宋军的反攻

张启元的计划看上去很有可行性,他也有几分看好,却仍在有很大的犹豫。也是,关键点是河北如何缠住金军主力西侍军和北侍军怎样配合,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河东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投入到河北的兵力不能太多,要能吸引金军主力关注,投入河东的兵马又不能引起金军关注,至少在完成突破前,不能让女真贵酋现真实意图,否则绝对是场灾难。

他稍加沉吟,断定成功可能性只有四成,实在让人犹豫不决。

“很有建设性的提议,但我有两点疑问,先是朝廷必须向河北投入部分主力,造成北侍军甚至殿前司主力决战态势,到底要投入多少人合适还有,西侍军和北侍军一部,要怎样做才能让虏人相信,我们在河东动的是佯攻。关键点在当我军推进到一定纵深,有没有能力挡住虏人反扑”

对于王秀的反应,李纲和吕颐浩是赞赏的,两点疑问谁也绕不开。因为,战争绝非儿戏,一点考虑不足会导致满盘皆输,尤其是李纲对河东尤为敏感,当年他调度十八万大军解围太原,却遭到毁灭性的失败。

宋军反攻河东,固然能利用河北拖住金军主力,但人家以马军当先,调动度是很快的。你完成不了纵深突破,便无法遏制对方反扑,只有控制纵深的要点,才能延迟对方反攻,组织力量进行机动防御。

“还有一点,这场反攻就算能达到目的,以朝廷目前的财力,能不能支撑下去”沈默提出自己的观点,他站在经济角度来说,打仗就是烧钱,没有足够的钱财打个鸟啊

十万大军的驻扎费用,那就是一日千金,要是进行防御战,那会飙升到万金,还不算那些牛皮,牛筋和铜铁的消耗,简直让人受不了,这才是通俗的算法,真打起来又是一套计算方式。

“识之兄说的有道理,看规模是数千里战线,动用大军肯定过三十万,就不要说那些民夫了。现在,侍卫水军主力船队正向崖州大寨集结,虎翼两军全部南调,肯定无法给予河北有力支援,能出动的战船也仅有数十艘,无法对虏人后方形成威胁。”

蔡易从侍卫水军立场阐明观点,在侍卫水军的远征作战中,有担负支援北侍军的职责,还是在金军背后动登6战,在燕山东部实施袭击。

由于王秀坚持南海征服计划,李长昇率战队出海,李宝、上官谦立即组织第二波南下大军。

侍卫水军的主力舰船,几乎调走了大半,虎翼第一、第二军也跟随南下,作为征伐南海三佛齐的主力。人家三佛齐是方外藩属不假,却也是南海大国,动员后兵马达到十余万,没有相当的精锐兵力,是很难与之对抗的。

所以,随着虎翼军的的南下,留守侍卫水军除了要拱卫大河、淮水和大江,能够实施机动作战的部队,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更谈不上进攻燕山了。

张启元因此颇为为难,侍卫水军的牵制作用很大,能把相当的虏人留在燕山,但海船调归南方海船舰队节制,至关重要的虎翼军也跟随出征,北方海船舰队无法展开大规模行动,他的计划甚至出现瑕疵。

更严重的是沈默的话,打仗就是烧钱,那么大的兵力组织也不现实,那是直接打击他计划的啊

吕颐浩却在大家犹豫时,断然道:“识之,朝廷最大可以支撑多长时间”

“要是纯粹的防御,倒是没有无妨,无论是常平仓还是封槠钱都能只能大半年,一直到下岁钱粮征收完毕。但是,要动反攻,动用十余万大军,恐怕朝廷的钱粮撑不了太久,最多三个月就会消耗殆尽。”

沈默算了一笔账,朝廷是展了不假,也不像刚刚南迁时的窘迫,连皇家别院也建不起,

王秀知道沈默说的一点也不夸张,防御战和进攻战截然不同,十万大军进行高强度防御,也就是日费二万金,放到进攻作战简直就是流水的花钱,按照沈默三个月九十天算,那就是三百六十万贯钱,还不计大量的其它消耗。

要是战败了一场,很多甲仗器械需要重新增添,费用可不是万金能拿下来的。

朝廷的财政状况是逐渐好转,但花钱的地方也很多,无论是水军战船的制造,还是禁军甲仗和新式武器的装备,那都是钱堆出来的啊

朝廷官僚阶层的俸禄和公使钱,也是一块大头,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治水赈灾加上对生民的各项福利待遇,朝廷看是收入很高,平均摊下去,每年剩下的钱并不多。

“各项花费太大了,朝廷是不断的开源,却无法去节流,如今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王秀出黑色幽默。

。。。

。。。

第738第738章上清云霄观6

李纲、吕颐浩甚至沈默都是一怔,王秀是话中有话啊借着战事来说官制中的公使钱,大家的利益所在,谁也不想一块大蛋糕没了。天籁『小说

沈默不想,吕颐浩不想,李纲也不太想,变革是一回事,大家都想好,但牵扯到具体的实际,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大家却没有去想,如果能稍加截留,把到个人手中的公使钱,留在衙门中支用的话,朝廷每年会节省多少钱

虽说,依旧是大手大脚,但毕竟没到个人腰包里,只要加强财政监督,还会有大量盈余的,至少实行几年,能够合理地厘定衙门度支。

“无论再艰难,反攻河东谁都不能改变。”李纲咬咬牙,做出自己的决断,毕竟是一次机会,还是张启元提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