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58部分

权倾大宋-第358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逐利的天性。让他们认定一件事,哪怕仍然存在危险,但风险和利益共存,又有大笔的利息收入,他们便果断地购进,没有任何的犹豫。

三百六十万贯被抢购一空,皇宋银行不得不增加二百万贯,才让商人们的热情降下来。

大量的钱财支撑了京东和殿前司的作战,加上来自太湖和两浙路的粮米,宋军坚持下来了。因为充足的后勤保障,京各军州的乡军得以武装,禁军也补充大量器械,又让殿前司将士有米饭、鸡鸭猪羊吃,还有丰厚的功劳赏钱,他们自然士气高涨,拿出百倍精神卖命。

每天让他们吃陈豆看看,鬼才给你出力。

“我又不是仙真,哦,你对下步的构想,说说看,毕竟五百六十万贯啊”王秀一阵揪心,为期两年的债券,年利息在二厘半,想想都让人牙疼,打仗可真让人头疼。

“现在,是到了天下推广的时候了”沈默没有磨叽,也没有具体的说法。

王秀深以为然,但还是谨慎地道:“还要斟酌一二,先实施几个路再看,这和其它的不一样。”

“文实太谨慎了”沈默能理解王秀的小心,但还是有点不以为然,两浙路的成绩有目共睹,王秀已经得到士民的承认,好事定要趁热打铁才行。

“不谨慎不行,一步错满盘皆休。”王秀可不敢托大,各地的情况不同,可以肯定的是,大半的军州没有两浙的条件,实行起来还不知怎样。

“看来,文实那么谨慎,是要对官制动手了”沈默是王秀势力核心人物,又岂能不知官制才是真正的难题,无论是经济还是军制,都离不开人的推动,选人还有制定合理的制度,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王秀默默地颔,他已经开始考虑官制改革,但并不想有太多的改动,大宋的官制已经很合理了,呈现出文官分权的雏形,缺少的是真正的内部制衡。

一旦出现强势人物,现有的合理制度显得非常脆弱,也就是说达到二元君主制,才能最低限度制约权臣。要是能进行合理的搭配,有了坚韧的约束制度,必然引起某些的反对,面对可能的困难,他需要团结更多的人。

两府相是唐格,但早就锐气尽丧,除了坚定维护皇室,已经难有作为。能和他分庭抗礼的,有李纲和赵鼎、张启元三人,甚至连张浚也能算,那位深居简出的大王也不能轻视。

想到赵鼎,王秀不禁苦笑,看挟公正之名权任刑部尚书,成为自己的一个潜在的敌手。

张启元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已经具备和他抗衡的资本,想想真是可笑。尽管遭到女真人的打击,但守旧势力仍然很强大,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撼动。

当然,大宋的官僚阶层很庞大,一旦被人有意操纵,将会爆出令人恐惧的力量。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存在的现实,更是王秀很忌惮的所在。。

。。。

。。。

第678章女真的变局

沈默见王秀不语,道:“李相公不愧国士,与国有利者必然不会加以阻挠,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却又另当别论。:。”

王秀听沈默话有所指,倒是颇感兴趣,侧身玩味地问道:“腐儒为何等人”

沈默半笑不笑地道:“赵鼎、张浚非辈。”

王秀听罢,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并不认为赵鼎、张浚等人迂腐,相对而言这些人走在时代前列都是当代俊杰人物。只是和他希望相差太远,他真正使用的人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是他可以培养起来的,还不他尽他的意。

新的一代,能秉承他思想的人,现在有的刚刚走出书院,也有的正在读书,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的磨练,甚至百年的累积,还真不能成为主流。

他已经等不了了,当代俊杰两两三三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是相互争斗,却无一例外对他戒心很重。

却见,沈默犹豫一下,又道:“难道文实不担心”

“担心什么”王秀神色古怪地道。

“燕邸新安大长郡主回归,朝野上下传言纷纷。”沈默的话点到为止,倒是底留下余地。

王秀眉头微蹙,他听出沈默的意思,淡淡地道:“无外乎打击我有异心,另外上上眼药,将我一军,都是老生常谈,没有太大的新意。”

沈默点了点头,奉迎二帝并不是谁说了算,女真人绝不会放人,朝廷重臣心知肚明,把新安郡主和二帝北狩联系一起,明显没有安好心,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也没有去深究,就把市面上传言说了一遍。

王秀一阵叹息,觉得很可笑,缓缓地道:“传言对谁最为有利”

沈默懵然惊秫,暗骂自己为何没有想到这层,不由地失言道:“难道朝中有人暗中结构文实”

王秀咂咂嘴,冷笑道:“政见不同你就说出来,却用卑鄙伎俩,实在过分。”

“有何人会对你如此构陷,此人不除,假以时日,文实必然会受其害。只是此贼藏于暗处,要设法将其挖出,绝不能姑息养奸。”沈默忧虑地道,他心中早就圈定了几个人,只是不好直接说出来。

王秀冷冷一笑,道:“利用新安大长郡主将我一军,好啊既然人家出招了,我们不能不解。好了,会之他们也该到了,今日聚饮,识之兄定要多喝几杯,咱们不说这些不高兴的话题,太没意思了。”

就在大宋行朝一切如常时,远在北方的上京,吴乞买在上个月就走完人生历程,合剌继承了大金皇帝宝座。

粘罕做为国内最大的守旧贵族,更无一人可与之比肩,连吴乞买也无可奈何地迁就,就不要说刚刚继位的合剌了。

当年,吴乞买为了控制新征服的地区,以汉制设立枢密院,辅佐都元帅府左右副元帅掌握大军。

天会三年,吴乞买迁枢密院于燕京,由刘彦宗担任枢密使辅佐斡离不。粘罕为了分权奏请在云中另建一所枢密院,由时立爱主管院事,人称之为东朝廷、西朝廷。

天会六年。刘彦宗病死,东枢密院由他的亲信韩企先把持,斡离不死后,他趁机把东、西枢密院合并,由韩企先与高庆裔二人担任正副使,将这重要衙门控制在手中。

应该说是,即控制都元帅府征战,又掌握枢密院的调兵,集大金的兵权于一身。

他作为守旧人物,是不顾吴乞买传位蒲鲁虎意愿,联合斡本、希夷等人迫使吴乞买不得不传位合剌。当合剌才继位的几天,又对合剌向慕汉化不满。

合剌也不是软柿子,他有兀术等人的支持,又是阿骨打的嫡亲孙子,毫不理会自己是粘罕推上去的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趁着兀术率军回京对粘罕下手。

方法非常简单,采用相位易兵权策略,以太保、晋国王授予粘罕,请他入上京受爵位。

老伙计是喜出望外,根本就想不到,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会对他下狠手。当他刚刚到达上京,就被解除国论勃极烈和都元帅的职务,随行两猛安被打乱编入侍卫亲军。

之后那是快刀斩乱麻,韩企先、高庆裔、萧庆6续调回上京,又利用蒲鲁虎对粘罕的怨恨,重用汉化派代表人物斡本,一致打击粘罕势力,从中层力量截断粘罕的气焰。

就在七月份,蒲鲁虎在合剌的纵容下,斩杀粘罕亲信高庆裔、刘思等人。

到了这时候,粘罕才明白过来,合剌是年轻不假,但手段要比吴乞买更果断狠厉。但是,他想要反抗的时候,已经是虎落平阳,毫无还手之力,只得请求免去爵位为高庆裔赎罪,希望能拖延时间。

合剌占了上风,哪里容粘罕有喘息之机,仍然果断地斩杀高庆裔,粘罕明白大势已去,上京的侍卫亲军又不在他控制中,让他跑了跑不出去,心情郁闷下,不吃不喝饮酒忧郁而亡。

他在整个行动中快刀斩乱麻,却也借重了蒲鲁虎的力量,不得不人名蒲鲁虎为尚书令、太师

当蒲鲁虎掌握朝政,比粘罕掌权时更加骄横,甚至在合剌面前拔刀要杀斡本,合剌甚至无法阻止,幸亏被侍卫亲军都点检萧仲恭喝止。

在兀术的建议下,合剌启用守旧势力代表的讹鲁观为左丞相,不久又升太保,领三省事以分化蒲鲁虎权势。

哪想到没有两天,这对难兄难弟竟然勾结反对他,简直瞎了眼,完全没有他处置粘罕的风范。

时,讹鲁观、蒲鲁虎把持朝政,勾结掌握重兵的左副元帅挞懒,与倾向汉化的斡本等人势成水火,看似强大的金国,已经到了四分五裂的动荡边缘。

合剌自幼喜好儒学,穿着打扮均是汉族服饰,被那些保守派贵酋称之为汉家少年,他在粘罕的支持下顺利登上皇位,马上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利用蒲鲁虎打击粘罕,让这位战功卓越的金军统帅饮恨而终。

但是,他却大权旁落,任由讹鲁观、蒲鲁虎等人把持朝政,迫害主张汉化改革的大臣而无力制止。

。。。

。。。

第679章南安北乱

讹鲁观、蒲鲁虎二人越肆无忌惮,已经威胁到女真人的国本,他深知兀术立场中立,立即和兀术商议。

当合剌屏去左右,直接向兀术说明用意,兀术大为震惊,当即道:“郎主切不可操之过急,还须稍事忍让才是。”

他并不倾向汉化,但经过和王秀的接触,深深了解大宋恢复的恐怖能力,逐渐转变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再持续战争了,大金迟早要被对方拖垮。

合剌摇了摇头,沉声道:“蒲鲁虎、讹鲁观仗着余荫日益骄横,不除之,我大金必然不保。”

讹鲁观是阿骨打第八子,蒲鲁虎又是吴乞买的长子,两人都不是易与之辈,掌握权力后立即亮出獠牙,合剌直接痛斥二人,话语中露骨地闪出杀机。

兀术目光复杂四看着合剌,叹道:“他们做的是太过分,不过都是家人,似乎可以调和。”不到最后,他还是没有起杀心,讹鲁观是他亲弟弟,蒲鲁虎的父亲吴乞买对他也不错,仓促间要断然出手,仍旧有犹豫不决。

“高庆裔之事,我每每想起,都有刀俎加颈的危机,寝食不安。”合剌看向兀术的目光更加复杂,除了掌握万余侍卫亲军的萧仲恭,他只能依靠兀术了,这位叔父可是实权人物,掌握元帅府的重兵。

兀术暗自叹息,终于到摊牌的时候了,他当然明白合剌的用心,作为大金狼主,绝不容许危机统治的存在,讹鲁观、蒲鲁虎实在太过分了。

你强制汉人锥,穿女真服饰就行了,他没有任何意见。但危机大金郎主统治地位,那就另当别论了。合剌是嫡长孙,继承皇位是合情合理。

经此南下,无论是淮上会战还是徐州会战,打的他心惊胆战,几次差点没回来,让他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有了王秀的大宋恢复太快了,隐隐有追赶上大金的势头。

但是,女真贵族却沉迷眼前成功,完全丧失阿骨打士气的团结一致,陷入毫无原则的权力斗争中,自取败亡之道。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蒲鲁虎借口战事太多,女真主力消耗巨大,要把女真猛克谋安军打乱编制,编组大量别族士卒,这绝对是他不能容忍的。

不可否认,几次南下作战,损失了相当多的女真族战事。但是,他认为必须保持八万女真族组成的猛克谋安军,形成对国内外的威慑,才能取得战术上的鸭子,混合编制只能让女真族逐渐势弱,最终被契丹人占了上风。

可以说,蒲鲁虎触犯了他的逆鳞,让他不能不做出抉择。

合剌见兀术沉默不语,心中亦是孜孜不安,他明白自己面对手握重兵的王公大臣,实在是不堪一击。

如今,他手中最有利的王牌,也是最可靠的支撑,就是身为右监军的兀术,对方的态度决定一切。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他面目悠闲,实则紧张万分地看着兀术,心里十分的憋屈。一个不能掌握命运的君主,实在是悲哀,油然而生的是强者之心。

兀术沉吟半响,沉声道:“郎主,蒲鲁虎、讹鲁观势力庞大,部族内很得人心,又有左副元帅支持,断不可与之争一日之长短。时下最为紧要的就是不动声色,静观其变,暗中收其兵权。”

合剌摇了摇头,叹道:“旧族势大,此虽为正理,可又谈何容易啊。”

“可以引外援。”兀术淡淡地道。

“外援”合剌一怔,惊讶地看着兀术。

“对,南朝宰相王秀,可以引以为用。”兀术斩钉截铁地道。

合剌被吓了一跳,任何人他都不感到意外,兀术竟然提到了王秀,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十余年,兀术几次险些丧命王秀手中,能有什么信任可言

“他是南朝的宰相,对大金是仇敌。”

“邦交无常势,王文实非常希望大金内乱,岂能不横插一缸子。”兀术非常自信地道。

却说,王秀身为副相,自然非常忙碌,但他依然分出精力投身钟山书院建设,洪真扣准了他的命脉。

话说,因是王家投资办学,王秀从一开始就侧重理化,他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要把钟山书院办成理工综合大学校。

当然,必不可免地还要设诗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