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26部分

权倾大宋-第326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滦州沿海新桥镇港口,那是一副热火朝天气象,大海是风平浪静,波澜不起,海边的那些船厂人来人往。远远看去,一处处大型海船正在敷设骨架,各处码头停泊者五六十艘型海船,正在进行层建筑的修饰,一旦完成配武器,将成为海利器。

作为燕京留守的银术哥,自然要来巡视海船建造,只是高升赫然在列。

“度太慢了,各地征召的士卒,训练也跟不,一出海七荤八素的,完全无法达到实战要求。”高升忍不住抱怨,金军的水军吏士,让他大为失望,能把船掌握好不错了,至于打仗根本不能指望。

如今,他凭借赫赫战功,从汉将脱引而出,成为世袭猛安,昭武大将军,燕京副统军,绝对是一员有地位的悍将。

“不慢了,他们又不是神仙,咱们女真人最拿手的是马打仗,海泥鳅都是南人。”银术哥也是金军一员悍将,随着年事增高,日趋保守,最致命的是不善水战。

不要说他了,金军没几个会水战的人,兀术要展水军,他没有反对也没赞同,却难得来巡视一次,又显得漫不经心。在他的眼水军根本不了台面,打仗还需要猛安谋克军,千军万马的奔腾,肆意冲击宋军的队列。

高升撇撇嘴,不悦地道“郎君,想要南下征服赵宋,不展水军实在不行,左监军郎君未雨绸缪,实在是高明的举措,十年后能看到效。”

十年见效银术哥眉头微蹙,他很不喜欢高升的态度,更不在意水军长远打算。但高升是兀术的爱将,而今兀术继粘罕、娄室之后,成为仅次于讹里朵、挞懒的第三人,掌握河北各军,风头正盛,高升这厮也因勇冠三军,颇有用兵计谋,被高层所看重。

近年来,他逐渐退出行伍,不得不重视高升,毕竟人家处于升姿态,到了一定的层次,原从汉人和女真人的区别,在最高统治者眼,相差并不算太大。

“我们造船训练水军,恐怕南朝已经知道,现在我最怕他们偷袭。”高升非常忧虑地道

银术哥不以为然,轻蔑地道“那些步跋子,让他们过来是,杀他个片甲不留。”

“郎君,王大郎成立侍卫水军,已经初具规模,我怕他们越海袭击,郎君还需要调兵防备。”高升并不认为宋军能打过来,但大宋的海船战队,却能直接抵达岸边,金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从海来不要说万里海疆,凶险莫测,算他们到了岸边,又能怎样,下船跟我们打”银术哥更加不屑一顾,水军下船作战,别开玩笑了,还不够马军一个冲杀的。

高升对水战也一知半解,他还真不好劝银术哥,人家该做的都做了,无论是岸边防务还是器械部署,层次递进、防御合理,还有一支规模的打的马军驻扎,体现出名将风范,让人无话可说。但是,他总感觉不踏实,王秀给他的压力太大,总觉得王秀不会任由女真人展水军,一定会采取防范措施,最好的防范是进攻。

不过,宋军想来攻伐,还真不容易,可以说堪一场大规模会战,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让他非常的烦恼。

“今年,咱们的大军没有南下,让他们放松了戒备,我要请命再次出征,定要拿下开封。”银术哥很不甘心,他要再次披挂阵,最后的风光一回。

“几位郎君也有谋划,当务之急要造出大型福船,一旦咱们南下,水军能直抵大江,动摇他们的防线。”高升咂咂嘴,但还是信心不足,到了大江还能回来

银术哥翻个白眼,并不予以评价,直接给过滤了。

在滦州某处,一身商人打扮地秦敏,坐在小酒肆的角落里,静静听着一名蓝衣年商人的话,半响,低声说道“好,看来高五叔倒是全才,竟然能造出近百艘海船。”

“大人,他们招募的两万水军,已经开始训练,最可靠的消息是两年内成军。”

“我知道了,你先去吧哦,对了,最近注意外围虏人动向,记下他们的军旗。”秦敏不以为意地笑了,大宋招募渔家子弟,真正的海船水军才几万人,女真人太搞笑了,一位海船水军使步跋子啊

“是。”

年人快步离去,秦敏把玩着白瓷酒杯,眉头紧锁,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真的,高升预料的没错,王秀断然采取反制措施,他绝不容忍女真人展水军。

女真人造船,展水军,显然是为南下所用,他开始还非常惊讶,甚至有点惧怕,旋即又恢复心态。

自古北人善马、南人操舟,绝对不是诳语,至少在短期内,女真人是能造出足以装备数万人的舟师战船,但绝不可能拥有精锐的水军将士,尤其是熟悉天海事的水手,绝无法和大宋水军抗衡,仓促训练的旱鸭子,能和自小在大海成长的人想显然不可能的。

但是,他绝不会因为短期内不能形成威胁,会放任不管,如果给他们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呢危险一定要扼杀在幼苗状态,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海船,一笔天大的财富啊放在那不去拿是要遭雷劈的。

玉泉山书院山长公厅

李宝、邵青和李长三人,目光非常热切,他们注视着沉思的王秀,没有怀疑王秀的决心,他们在意的是谁去,因为王秀已经决定出兵。

“我要听听,侍卫水军可以出动兵力和海船,大概的数目行。”王秀凝视李宝道,既然要出战,还是听取侍卫水军将帅意见。

李宝点了点头,朗声道“侍卫水军海船现有三班船队,轮流出海当值。但是,沙门岛大寨还没有完全建成,那里仅有小型海船十二艘,无法对虏人造船地形成致命打击,江口可以抽调大型海船十艘,小型海船六十艘,在沙门岛汇集,横穿大海,直接攻击造船地。”

。。。

。。。

第608章权知杭州军州事50

“对了,我的建议你们觉得怎样”王秀看和邵青和李长,态度是很温和的,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尊重。:

“可以从大江制置使司抽调船只。”邵青目光闪烁地道。

“也可以征调民间福船,搭配刀鱼船。”李长不失时机地道。

“一旦成了规模,按大人的建议办。”李宝回答的很自然,没有半点犹豫。

“好,现在有了能出战的兵力,你有没有信心千里北,一举拿下。我要的不是击溃是全歼,还要把那些海船,尽可能俘获回来。”王秀目光闪烁,充满了强烈地意志力。

“沙门岛大寨是不完备,但好歹能够从莱州补充,只要京东东路支援及时,我亲自率军阵,绝对全歼虏人船队。”李宝回答的非常坚决,等同立下军令状。

王秀瞥了眼邵青,却有意识地避开,他对侍卫水军有明确的规划,李宝任副都指挥使,总揽水军事务,但却主要负责行在和北方,官谦为知杂事,主要负责南海事务,邵青担任侍卫水军江淮驻扎兵马都指挥使,兼差沿江东部制置使,负责江水、淮水的水军战船,各人的任务侧重点不同。

还有,在他的规划,侍卫水军最重要要成立两支大型船队,分别负责南北两个方面,地位在军之,只是现在规模无法达到,只是草拟了两支船队的架子,但大家都明白,绝对是令人垂涎的职事,船队都指挥使和知杂事平级。

“那好,邵太尉主持暂护水军军务,子兄率船队北,二哥也同去,你要们多带黑药铁,务必建立全功。嗯,大船一字排开支援,型海船尽可能靠近打击,再用刀鱼船突击,虏人是没法抵挡。”王秀很畅快地笑了,早想着一票,现在终于成行了。

“先生放心,虎翼第一军虽说没有全额,但也有四千步跋子,只要靠近冲去,必能夺取战船。”李长信誓旦旦,他相信他所部的战斗力。

王秀很满意,他不认为李长傲慢,虎翼第一军是他建议改编,形成侍卫水军的6战部队,第二军正在组建。在他的观点,水军可不是光在海、江面打仗,他们要占领城寨,没有马步军怎么行,那可是海军6战队的雏形啊未来的大宋水军,需要伸到6地的拳头。

邵青脸色很不好看,憋了半天才道“相公,末将也要请战。”

王秀看了看邵青,摇了摇头道“不要忽视江淮,我有预感,虏人绝不会甘心,他们很有可能大举南下,到时候江淮是行在最后屏障,太尉不要轻视。”

邵青一怔,脸色缓和许多,谁不想建功立业,积累往爬的资历,在淮水、颍水等河流作战,也有不小的功绩,既然有功劳可拿,那也没什么可说了。

“对了,也不能无缘无故挑起战事,咱们也要师出有名,把船队集结在沙门岛,一旦他们敢骚扰沿河军州,我们立即灭了他水军海船。”

李宝慢慢颔,他不太赞同王秀主张,却不好去违背,只好道“好,我会密切监视。”

“算算,官敬叔也该把崖州大寨建好了,第二批护卫船队应该正在回航。”

李宝不假思索,道“每次回来,都有不少吏士生脚气病,船带了粗粮,还是没办法根治。”

这玩意是很难根治的,海湿气大,环境恶劣,饮食也很单调,自然容易患病。时下,治疗脚气病没有特效药,但食用粗粮是很有效的办法,至少能减少病恶化。

他建议船队出海,必须根据规模,空出一船或几船携带牛羊鸡鸭,还有大批的粗粮,但效果还是不算明显,毕竟船生活条件恶劣。

“这样,凡是大军出海,必须每天更换布袜,把生蒜切成片放在鞋子里穿。还有,一旦有了条件,必须每天用盐水泡脚,没有话的,那用布触盐水擦脚,每天必须吃一半粗粮。另外的方子,能用尽量去用,尽可能保持脚干爽。”

王秀把治疗脚气的法子说了,真菌这玩意不好对付,几乎无法断根,他每天也是吃一定数量的粗粮,朝廷的大佬,不少人有脚气病啊

李宝点了点头,脚气病的确是一大难题,他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海行船条件有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不过,一切都在研究,甚至连青霉提取还有疫病研究,都在玉泉山书院进行,这些事不能焦急。

“对了,我会知会京东,向沙门岛硝石木炭,在沙门岛配药,如有可能,尽量让第一军岸历练。”王秀稍加沉吟,做出让虎翼第一军6战决定,不经历风雨的部队,很难有大用,虎翼第一军注定要成为侍卫水军的拳头,金军是最好的磨刀石,他详细制定的登6双轴进行战术,需要实战的完善。

李宝他们告退,宗良拿着公进来,王秀不等他开口,问道“各地盐场、茶场与矿山经营的如何”

宗良稍加沉吟,道“大多经营倒还不错,有些还不尽人意,毕竟是刚刚接手。”

王秀点了点头,冷笑道“虽说盐茶牟利巨万,但创业艰难,点滴来之不易。你要注意,一旦有官吏欺诈工商,立即报严惩不贷。”

宗良明白,王秀对工商的保护,简直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三番五次严令官吏扰乱工商,不得以任何名目摊派捐税,一经查出必严办。并允许商人直送诉州衙,让下震动。

“各位知县也严加约束官吏,欺辱工商的现象基本绝迹,先生放心。”

“对了,本地有谁家堪称巨富”

“杭州最大的家族是施家和王家,当然了,新进来的沈家和谢家实力也不小。”宗良是机宜字,自然要熟悉当地状况,尤其是豪门世家,但他没有说王纪百货。

“沈家不用说了,沈家老祖虽然驾鹤西去,家主仅是守成之人,但沈识之却是精明的很,但这谢家又是怎么回事”王秀有点怪地问道。

。。。

。。。

第609章权知杭州军州事51

“商水谢家。”宗良一阵切牙,脸色是很不好看的。

“哦,谢家,很有意思啊”王秀眉头一挑,并没有说话。自从二老亡于战火,谢家也受到冲击,谢氏胞兄谢那一支迁徙到了行在定居,也算是跟定他这棵大树,其他的谢家人自然还在商水,不过是没落了许多。

那么多年了,王卿对谢家的恨也淡了许多,看着舅舅再想起母亲,也顺手帮衬一把,算是缓和王谢的怨恨。不过,这也是当年王家遭难,谢一时心软,打给了谢氏点小钱积下的善缘,让王卿有了安慰自己的借口。

能得到王卿的帮助,谢真是真是走了大运,王纪百货的已经是巨无霸,级商业巨人。不管王秀愿不愿意,它已经形成钢铁托拉斯雏形,还兼顾商业、海外贸易和银行,并逐渐向银行转移,吐一口残渣都够谢家生存了。

谢也不是傻瓜,他知道王秀始终没有原谅谢家,或许也不会原谅谢家,自家先看不起王家早的孽,躲在家里埋怨一下行,面子可不能触霉头。

好在王卿的暗帮助,对他来说足够了,至少有了绝佳的商机和人脉,外来户辛苦创业强千百倍。这样,经过几年的展,谢家精力放在行在和杭州,主要是海外贸易和丝绸生产,积累了十数万贯家资,有了不小的底气,成为等的商贾家族。

“是大娘的主意。”宗良很没义气地卖了王卿,这时候他可得站稳立场,算是无伤大雅。

“大姐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