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03部分

权倾大宋-第303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王记百货的,难道。。”白衣青年眉头微蹙,似乎想到什么。

“还,文娘子是王相公的侍妾,王娘子顾名思义,那可是王相公的长姐,王纪百货的大娘子,别看王娘子徐娘半老,但生的是天香国色,多少人打她的主意,却生怕得罪王相公,只能望而生叹。”

“好大的来头,一位是长姐,一位是侍妾,难怪由此成就。”白衣青年明显有一丝不屑。

吴宣摇了摇头,道:“你不知道,当年王相公出身微末,家道中落,到了典卖家产的时候,他得到有琴娘子家收留,从白糖开始家,从此一不可收拾,今个吃的菜,全靠白糖当作料。王相公中了进士,诺大的家业由王娘子撑起来,看看京东铜铁商社,就是王娘子一力开办,说是沾了王相公的光,也是无不可,但人家展到今天,绝对不没有侥幸,”

“至于文娘子,似乎和王娘子。。”

如果王秀在此,定是大吃一惊,吴宣名不见经外,但那白衣青年是仁寿县人氏虞允文,年长些的却是史浩,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啊

史浩浅浅一笑,玩味地道:“你倒是万事通。”

吴宣眉头一挑。颇为自得地道:“当年,东京五大楼,以樊楼名气更盛,以李师师为行。其下,就要数清伶秦献容和这位文娘子,当然才有蔡紫马的夫人。当年,文娘子在东京开封就很出名。往来都是达官显贵内眷,小丰乐楼的规矩众多。绝对是店大欺客,但文人雅士、南北客商竟然趋之若鸿,让人情何以堪啊”

虞允文眉头微蹙,双目闪过些许失望,寂落地道:“不想,王相公也不能免俗。”

“难道二位不知,王相公和秦娘子的故事”吴宣颇为得意地道。

“连蔡夫人也出身樊楼,小丰乐楼艳冠江南,自是不在话下”史浩不咸不淡地插了一句。

“原来是如此”虞允文淡淡一笑。

“蔡夫人在蔡紫马危难时。不离不弃,卖艺赡养家小,此情此义,古之烈女不过如此,直翁兄太不厚道了。”吴宣白了眼史浩,对其讽刺蔡易纳歌姬为夫人,很不太满意。

“时值世风日下。士大夫不是碌碌无为,便是争权夺利,这位蔡夫人出身微贱,却也当得诰命。”虞允文仰叹息,感慨良多。

史浩玩味地看了眼虞允文,呵呵地笑道:“彬甫就留在行在。反正明年就要举贡了。”

虞允文点了点头,叹道:“在下以父荫入官,实不堪与士人同列,家大人应允辞官,正有问鼎明岁贡举之意。”

“彬甫志向远大啊”史浩忍不住赞叹。

虞允文瞥了眼吴宣,淡淡地道:“季叔说王相公、李相公外放,不知属实否”

“当然。宗大人病故,李相公权五路宣抚使,王相公出知杭州。小弟我虽然粗鄙,但也有几分门路,朝廷大事少有瞒过我的。”吴宣一阵卖弄。

“果非空穴来风。”虞允文点了点头。

“昨天的传出来的,反正就那点事,只是王相公出知杭州,小弟要紧随其后。吴宣双目出炙热的光芒。

“季叔不说,愚兄倒是忘了,你是不屑龙飞黄甲,想要扬帆出海,取陶朱之富。”史浩笑眯眯地道。

吴宣黑脸涨的通红,好在看不太出来,他瞪了眼史浩,不服地道:“直翁兄不要取笑小弟,小弟自知才疏学浅,皓穷经还不如奋手一搏,总好过赏赐同进士出身。王相公一向倡导海事,水军船队频频远赴南海,海船归航无不获利巨万,王娘子和沈家之所以巨富,就是把持了海路。小弟家中勉强有几艘海船,日后也不输于万户侯。”

虞允文浅浅一笑,道:“季叔好志向,我等却做不来。”

吴宣越说越兴奋,道:“王相公重视海事,设立水军大小学校,正是我辈用武之地,彬甫文武双全,何不投身水军,也可建功立业。”

虞允文稍稍诧异,摇头淡淡一笑,闭口不答。

史浩白了眼吴宣,不悦地说:“行朝文治天下,武人只供驱使,以彬甫才学,区区进士及第手到擒来,就算走上舍也在举手之间,岂能和粗人为伍。”

吴宣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道:“直翁兄错了,文武状元郎李盈叔投笔从戎,踏波而行,屡立奇功,区区数年已是一方大将,以彬甫兄之才,若投笔从戎,他日功业必不下于李长昇。”

“季叔过讲,李盈叔是当世豪杰,我岂能与之相提并论。”虞允文谦虚一句,但他脸色颇不以为然。

吴宣瞥了眼虞允文,长长一叹,道:“王相公门下的王门九子十五杰,哪个不是知名的干才,当初就该托大人,拜在王相公门下。”

“天下能人贤士层出不穷,季叔要沉下心读书,何愁进士出身。”史浩不满地瞥了眼吴宣,淡淡地道:“王相公门下杂学不少,也不一定都出名。人自有天命,名师座下功成名就者也聊聊。”

虞允文颔笑了,道:“人各有志,季叔有意海疆,他日或可立名异域,取个博望侯。”

吴宣朗声大笑,道:“南海博望侯诚不敢受,大丈夫相交贵在知心,咱们兄弟就别再恭维。王相公启程之日,就是我南下之时。小弟在行在的陋室,就让给彬甫兄攻读,他日二位进士及第,还是小弟做东。”

说着,饮下一杯酒,脸面泛红,一双眼睛更加炯炯有神。。

。。。

。。。

第五五四章谋划杭州10

史浩淡淡地笑道:“好你个吴季叔,最会拿人取笑。”

“我哪里取笑你。”吴宣翻个白眼,但他的笑是戏虐的。

“我自幼束苦读,两场都无缘登科榜,明岁若再落下,也只能求个同进士了”史浩有点兴趣斑斓。

依循朝廷开科取士定制,天下量无余才,贫贱皆能披红挂紫,各军州举子五次不中,特恩赐殿试。也就是说你十五年,五次解贡举人,都没有过礼部试,朝廷会恩典你成为特奏名,殿试不黜人,也只能搞个同赐进士出身。

不值钱是不值钱,却好在有个微末的出身,能让吏部选派个州县小官,好过那些村秀才。

他想想自己那么倒霉,军州解试都是高名,到了礼部试却屡屡碰壁,仍旧义无反顾地执着,真不知为了什么不免以筷击碗,轻轻地唱:“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的鹤冲天,读书人无人不知,落榜的举子多到青楼楚馆中听这曲子,或是自己饮酒高歌,解名落孙山苦闷,史浩十余岁便参加贡举,两试不第,又不屑同进士出身,心中苦闷,禁不住自唱解嘲去闷。

吴宣和虞允文默然,他们体谅史浩胸中苦闷,却不知如何劝解才好,只能以沉默代之。

“大官人何须烦扰,怎能不知金榜题名,东华门外披红挂彩。”一名身穿紫苑,绝代铅华,抱着琵琶款款进来行了万福。

“原来是紫苑小娘子,何须如此多礼。”吴宣笑眯眯地起身,咸猪手就伸了上去。

“谢吴大官人。”紫苑轻轻闪动腰际,不失得体地闪过咸猪手,落落大方地坐在琴座旁,美眸闪过一抹不屑。

“紫苑小娘子,今个准备了什么曲目”吴宣扑了个空。捏了捏鼻子笑了,一双贼眼,直直地盯着紫苑,似乎眼馋这块美鲜肉。

“小丰乐楼多唱王词,不知三位官人想听哪曲”紫苑落落大方,招牌式地微笑也很温柔。

“小娘子来曲柳三变的佳作,如何”史浩气色不佳。

紫苑莞尔一笑。倒是正色打量眼史浩,轻声道:“不好。柳三变是白衣卿相,说的是风花雪月,拼的是美酒佳人,看三位大官人个个器宇轩昂,都是家国栋梁,两府的备选,岂能做花间的宰相,所以才不好。”

吴宣大喜,史浩也精神大振。就是虞允文也面有得色,话恭维到一定程度,绝对无人拒绝。更何况,紫苑说的恰当好处,拿柳永做背景衬托,说的是那么的顺畅,让人感觉心旷神怡。不是一般地舒坦。

“那就选几王词,王相公是当今大才,诗韵多变。”史浩心情好了许多。

吴宣眼珠子一转,笑眯眯地道:“小娘子是头牌行,怎么来三楼了”按照紫苑的身份,她绝不可能在三楼弹唱。而是在更高的楼层,这就行头牌的地位,你不服还不行。想要她们这些知名小娘子唱曲,好啊你就去顶层最奢华的房间,吃最好的酒宴,拿出更多的赏钱才行。

有时候,名声和读书人是好用不假。但那也要分什么时候,对待哪个层次的读书人,想王秀、范宗尹、沈默那个层次的读书人,名声肯定比金钱好用,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已经产生质变,史浩、虞允文他们显然不能。

“大官人有所不知,秦相公设宴为王相公送行,范中司、蔡紫马、沈大著作、何枢眼作陪。”紫苑抿嘴一笑,那勾人的眸光,简直要人老命。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酸酸地道:“既然相公来了,自然有大掌柜亲自把盏,哪有奴家的事。”

“王相公在此”吴宣眼前一亮,机缘,如果能遇到王秀,绝对是好机缘,放过去实在太可惜了。但是,他不过是已故宰相的侄子,哪有资格去拜会王秀,何况还有诸多重臣。

虞允文眉头微蹙,淡淡地道:“王相公常来”

“不常来,要不,王词流传的那么少。”紫苑悠悠叹息,如水微澜般地眸子,闪过一抹失落。

“王相公是当今名士,自然不可能留恋酒楼。”吴宣下意识地帮着说话,也算是存有一份念想。

虞允文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对王秀没有直观印象,只是通过外界传言和王秀的事迹,来判断此公善恶,印象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是为知进退的能臣。

史浩摇了摇头,举杯道:“不跃龙门成就天子门生,总归是看他人笑谈风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十余名舞姬载歌载舞,尽情施展才艺,檀香升起袅袅轻烟,旋绕轻歌曼舞,轻纱飞舞、高鬓彩萜,看的王秀等人醉眼迷离,连声叫妙。也是,有王秀、秦桧等人在场,不消说朝廷重臣了,单单可能即兴挥毫的诗词,就能成就他们的艳名,怎能不拿出十二分地好。

“李易安的佳作”王秀心念一动,才想起遗忘的人物,婉约派的领袖,名女李清照,秦桧老婆的表姐,却不知佳人身在何处

“易安,嗯,赵明诚的妻李氏,倒是取了雅号。”蔡易有些心不在焉,赵家和蔡家不太对付,他自然没有好气,要不是顾念秦桧在场,恐怕他的口气会更硬。

秦桧连平静,看也不看蔡易。

王秀放下玉杯,笑道:“早就久仰李娘子才华,无缘相会,匆匆数年间,亦不知这位女大学身居何处”

“呵呵,赵德父自从青州南下,本有弃土的罪责,但孙相公、唐相公认为他颇有才华,又是已故赵相公的衙内,才重新任用其为知郓州军州事。不想虏人临郓州前夕,赵德父再次弃城而逃命,实在太不像话,还好两府优容。大中建炎三年,蒙诏谕行在另行委任,不想半途病故。”。

。。。

。。。

第五五五章谋划杭州11

“前些年,李娘子倒在行在,去年南下杭州,或许文实在杭州能有缘相遇。『”蔡易知南京顺天府五年,对北方南下避乱的名人知之甚祥,他对赵明诚是没有好话。

王秀默然点头,他对赵明诚并不了解,金军每年小规模骚扰,沿河各军州大小有事,四年前金军南下规模稍大,几个知州弃土逃亡。当时,他极为愤怒,要求严惩弃城逃循的守臣,被孙傅、唐格等人坚决抵制而不了了之,还是异乎寻常的坚决。

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赵明诚,孙傅、唐格才会放过几个守臣。当然,他对赵明诚并不感兴趣,想想李清照的处境,不由地叹息红颜命薄,沉声道:“李娘子当世才女大家,不能让她沉寂民间,我要好生讨教。”

蔡易眼皮子一跳,真心的多看杨王秀,这厮太推崇李清照了,难道另有想法不会,李清照是年过四旬的半老徐娘,王秀再怎样也不会那么龌龊,不由地道:“一个女流之辈,何须谦让。”

“不说了,既然会之兄做东,咱们不能为他省钱,要吃个够本才行。”王秀哪里知道蔡易想法,要知道蔡易的龌龊,恐怕他要给这厮一记老拳,尼玛,老子有那么无耻吗

“可惜赵元镇未到”范宗尹不合时宜地来了句。

何为眼皮子一跳,淡淡地道:“说不得,人家正和张子初把酒言欢,哪有那心情来这里吃酒。”

王秀眉头微蹙,这几年来,赵鼎和他远走越远,反倒和张启元相善,引起他的警觉。这可不是好兆头,自从张启元来到行在,一反常态地低调,联络那些士人,声望日渐清畅。话语声就越地有力,让他警惕不已。

好在借着朱琏用宗泽的病故,让这厮不能呆在行在,就算做个判官,也算离开中枢,算是他再次打压,至于下一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