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257部分

权倾大宋-第257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足心理的,他心隐隐点燃压抑已久的火种,因为他是男人,是为成功的男人。

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风云之后都是骄阳。

“。。康王已经入城,秦相公差亲随来报,李大人对大人颇有成见。”钟离睿把唐格、秦桧迎接康王情形,详细向王秀细诉。他作为钟离秋的侄子,并没有完全沉浸在钟离秋殉难,而是重新安葬钟离秋遗体,默默来到王秀身边,那副淡然若定的神态,甚至让王秀有种错觉,太像钟离秋了

“张启元也回来了”王秀听着,渐渐神色肃然,目光闪烁不定。

“张大人倒是赞成天子巡幸。”钟离睿说着话,和一旁的宗良眼色交流,他们都是机宜字,身份地位相等,平时在一起公干,相互间的关系很好。

“我道为何他们如此反对迁都,原来是这样秦会之真是滑头,借着李伯记的嘴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谁也不得罪,你们谁怎么办”王秀即并不以为意,反而要考考二人,也算是正常的历练。

二人知道王秀考验他们的见解,宗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李纲不过一老儒,虽然学识渊博,风骨甚佳,但变通之术却很低劣。当今天下之事,虏人占据河北河东,开封孤城悬于虏人铁骑之下,一日夜能兵薄城下,天子怎能困守危城算勉力固守,岂不知非数十万大军不可,而调度转运之费,一日数警之劳,不出十年,天下臣民不堪苦楚”

“先生唱南幸,实际是应对时局之策,即可以解除臣民劳苦,又能利用水军之长,断虏人铁骑围京之弊,朝廷能可放心恢复,以备雪耻。可怜士人顽守旧制,对先生猜忌甚深,大丈夫问心无愧,何以多虑他事”

宗良之意,王秀心明白,是使之运用手兵权,强行迁都。如今,局势危机,朝大臣内耗猜忌,这样做虽无不可,但难免对他的声誉,造成无法弥补的打击。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强行南迁,肯定会遭到士大夫们的群起攻之,在外禁军将帅也会动摇,那可是强虏环视,内斗又起,经过虏人两次入侵的大宋,天下再也经不起内耗了

“大人,在下不甚赞同。”钟离睿淡淡地道。

王秀眉头微挑,兴致勃勃地道“说来听听。”

“在下以为天下局势,天子南幸势在必行,有识之士都明白,朝廷诸公才智阅历,又岂能不知。想必诸公早以心知肚明、洞若观火。为何诸公忌惮南迁李大人说的是过分,但也切诸公想说而又不敢说之心。大人在天下纷乱,天子蒙难之时,敢为人不敢为之事,使得天下生灵免受鞑虏蹂躏。如今议和已成,大人手执十万精兵宿卫开封,让天子行在远离宗庙,虽作者无意,但观者有心啊”

钟离睿双目直视王秀,沉声道“诸公所虑者,不过效法古之曹孟德事,张大人之所以赞同,是因先生交付兵权。但仍有人忌惮,应该是大人旧部个个兵权在握,恐怕黄袍加身,更有人嫉妒大人的功绩声誉。当初,大人先交兵权,再由秦相公提议巡幸,必然能得到朝野拥护。”

王秀目光流露出少有的赞许,宗良个性憨厚,做事却有一股冲劲,是一个难得的干练吏才,而钟离睿继承钟离秋的睿智,才思敏捷,看问题一针见血,直接说出士大夫的阴暗心理。

“你们所言,各有道理”他都不否认,模棱两可,殿前司精锐全部是他的旧部,交兵等于没交。

“如今,只有调诸位都校外放,或许大人才能如愿。”钟离睿望着王秀,在他看来王秀的兵权交了一半,李宝、官谦、王德等人不外放,群臣不会完全放心,一但强行实施南迁之策,对于整个国家和王秀本人,绝不吝一场灾难。

“大人,康王回京,在外众位大臣云集庙堂,此正是以诚意,示天下之大好时机,恳请大人以天下为重,做决断。”

王秀见钟离睿期盼的光芒,良久不语。引导一个大国,必须以身作者,率先做下不良的先例,只能遗祸千年,李世民翻看起居录是一例,他还不得前唐太宗,却也不想坏了规矩。但是,他又很不甘心,这群人明显是下山摘桃子、分果果的,算他们也出了力,但那又能说明什么

无论他之前是怎样的谋划,不管江山是谁家的,天下力挽狂澜的是他,这口气很难咽下去。

宗良偷偷咽了口唾沫,他还真佩服钟离睿,弱弱地道“也有几分道理。”

王秀看了眼宗良,切牙一笑,道“有钟离先生风采”“在下抛砖引玉,还望大人见谅。”钟离睿神色黯然。“朝大事自有两府决断,到时你们明白了大哥,你也辛苦一趟,随沈识之南下。好了,我想一个人静静。”王秀一阵疲乏,他像一个高旋转的机器,甚至来不及考虑父母丧葬,只能写书信请友琴莫言先安葬。其实,二老遭遇不幸,他又何尝不想去守丧,最终选择性地压下念头,该干什么干什么,因为他已经不能放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