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春闺记事 >

第353部分

春闺记事-第353部分

小说: 春闺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气得甩手而去,把顾瑾之晾在原地。
他就不相信,请不到大夫。
一个发烧的病,到底能有多难治啊?
宋言昭对这些大夫都失望透了。
顾瑾之看着宋言昭负气离开,也折身回了内院。
刚刚到院门口,她的丫鬟碧凡迎了顾瑾之,低声道:“表舅奶奶在东次间,哭了呢。。。。。。”
顾瑾之点点头,抬脚进了东次间。
胡婕果然在抹泪。
她见顾瑾之进来,连忙站起身,哭着道:“是不是你把我在这里的事,告诉了他,所以他找了来?我是不会回来的,他来求我也没用,除非他把那个贱|人卖出去。表妹,这次你要站在我这边。。。。。。”
她犹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
“你坐!”顾瑾之正色看着她,表嫂也不叫了,只说吩咐她坐下。
胡婕抽抽搭搭的哭,听了话,好半晌都不坐,只顾自己伤心。
见顾瑾之不在说话,脸色凛然,胡婕这才坐下来。
顾瑾之等她坐下,自己也跟着坐了。
“我七天前,就给他送了信。”顾瑾之严肃对胡婕道,“方才我问他,他也说收到了,但是他并未想接你回去。他今日来,是他的姨娘生了病,发高烧,没人医治,来求我的。。。。。。”
胡婕愣了愣。
她眨巴着大眼睛看着顾瑾之。
那浓密修长的羽睫上还挂在泪珠。
她似乎好半天,才把这些话听进去,脸色猛然惨白。
“什。。。。。。什么?”她似乎是自己的幻觉,又问顾瑾之。
“你没有听错。他知道你在这里,但是他并不是来接你的。”顾瑾之重复道,“胡婕,你不要再闹了。再闹下去,你在家里真的没有半点地位。我不能再收留你了,要是将来你们夫妻有事,我担不起责任。你是要找你父母来接,还是直接回家?”
 
第510节安置女儿

胡婕听了顾瑾之的话,整个人惘惘的。
她坐着默不作声,似还没有想好怎么表达情绪。
这次,她没有继续哭,也没有说什么顾瑾之容不得她、想赶她走之类的糊涂话。
虽然她脸色雪白如纸,唇都白了。
她藏在袖底的手,微微颤抖。
不知道在气,还是在怒。
过了好半天,胡婕才说:“你派个人告诉我哥哥一声,让他来接我们吧。。。。。。”
“好,我明早派人去。”顾瑾之安慰她,“胡婕,正作些。表哥和你是青梅竹马的感情,一个刚刚得势的姨娘怎么比得了?他现在对那个姨娘,就是个尝鲜。他在心思,都在新鲜上,你现在和他闹,难得取胜。镇定些,将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这话,并不怎么鼓舞胡婕。
顾瑾之自己都觉得这些话很虚假。
胡婕则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
顾瑾之让人扶胡婕回房,又叫人收拾好胡婕的东西。
一个包袱里,都是她在顾瑾之这边住的时候,顾瑾之给她添的衣物和收拾。
顾瑾之自己,则进了里屋,把方才发生的事,都告诉了朱仲钧。
朱仲钧在床上,斜倚着引枕打盹,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
他不怎么同情胡婕。
若宋言昭有五成不对,胡婕也有五成。
他们夫妻俩应该各大五十大板。
这件事。外人本就不应该掺合其中。
而顾瑾之,有点偏向胡婕。
“。。。。。。哪怕再生气,也是小两口的事。我让他来接胡婕,他居然大言不惭说没空,我真有点生气。不说胡婕,他连两个女儿也不要了吗?”顾瑾之道。
她有点心凉。
她总记得在延陵府,那个爱玩又聪明的表哥。
应该不是宋言昭变了。这个时期,哪个男人没有几房妾室。
所以,宋言昭这个根本不算作风问题。
是顾瑾之从后世的观点去评判他。
“他那位新姨娘,不是刚刚给他添了儿子吗?”朱仲钧不紧不慢说着。“站在你表哥的立场。你表嫂没有大度帮着操持孩子洗三礼、满月礼,还叫嚷着要把他心爱的姨娘卖出去,这是既丢人又气恼的事,胡婕简直不贤良。
平素疼着她。到了这个时候。一点也不体谅他。
胡婕要是高官达贵之女。宋言昭忍忍也值得。现在,凭什么再忍她?男人都是很精明世故的,他心里把什么都算计得一清二楚。你还想他来接胡婕?他不等胡婕灰溜溜爬回去道歉就不错了。闹就闹,他怕什么尼?”
官场上,虽然也有风评。
家庭失和,妻子和妾室争风吃醋,闹出来断然不光彩。
可做官的,不止是宋言昭。
还有胡婕的父亲胡泽逾。
宋言昭不怕胡婕闹。
真闹起来,哪怕宋言昭这里过得去,胡泽逾那边也过不去。
他这是诚心要治治胡婕,免得她以为家里没了尊卑,把以夫为天的大训给忘记了。
顾瑾之等朱仲钧说完,看了他一眼。
朱仲钧不以为意,道:“我说的都是实话。”
“就是实话,才叫人听了难受。”顾瑾之嘟囔道,“我宁愿听些好听的假话。”
说罢,她去净房盥沐更衣。
第二天,朱仲钧和顾瑾之依旧进宫哭丧。
早起的时候,顾瑾之吩咐秋雨:“上午派人去胡家送信。若我们没回来,你竟也不必狠留表舅奶奶,让她带着两位表小姐回去。”
秋雨道是。
胡婕和两个孩子住在这里,并未给服侍的人添什么累赘。
所以,她走不走,秋雨觉得无所谓。
既没有不舍,也没有高兴。
人来客往,乃是平常。
等朱仲钧和顾瑾之出门,秋雨就安排人去胡家送信。
接到信,胡婕的哥哥胡卓是很吃惊的。
他父亲哭丧去了,家里只有他和母亲、妻女。若是告诉了母亲和妻子,只怕她们先慌了。
胡卓就没跟任何人提及,寻了个借口出门,往元宝胡同这别馆来找胡婕。
“。。。。。。怎么在这里?”去送信的人,并未把事情始末告诉胡卓,他还以为胡婕是昨天来的,“妹夫没空接你?”
他见胡婕带着两个孩子,又叫自己这个哥哥来接,心里诧异。
胡婕垂着眉,其他话也没有,只是道:“咱们走吧。”
胡卓也不好当着王府下人多问什么。
他领着胡婕和她的两个女儿,出门上了马车。
“少爷,姑奶奶,咱们去哪里?”车夫问。
胡卓看了眼胡婕。
“回家吧。”胡婕道。
她现在想回娘家。
她的两个女儿,依偎着胡婕。
胡卓心里更是错愕。
他见妹妹神色惨淡,也不好直接问,只是旁敲侧击:“你回京城也快一个月了吧?上次你回去,我并不在家,都没见着你,只是听你嫂子和娘说了你的事。我也想去接你归宁,咱们兄妹说说话儿,而后又想着,你刚刚回来,家里一堆事,只怕也走不开。看你这模样,清减了些许。最近辛苦吧?”
胡婕咬了咬唇,沉默不答话。
胡卓素来疼妹妹,见她这么着,似满腹委屈,又问:“是妹夫闹别扭了?”
胡婕摇摇头。
两个女儿在场,她说什么都不适合,就索性什么也没说。
“等会儿到了家,你就说。是你接我回来的,别说我在庐阳王府那边的事。”马车快到了胡家门口,一路沉默的胡婕终于开口。
“好。”胡卓道。
胡婕点点头。
她有点呆,不知想什么,那么入神。
胡卓看在眼里,很是担心。
他也想到了宋言昭那个小妾的事。玉珠生了儿子,这件事胡婕并未派人告诉家里,还说父亲从别处听说来的。
当时父亲和母亲说:“婕儿的性格,自幼就刁蛮。咱们是穷人养骄子,她在女婿跟前。比郡主、县主还要威风。若女婿一开始求着她。问她要了玉珠,她未必不肯给。但是背着她偷偷摸摸的,她自然不高兴。但愿被闹出事来才好。。。。。。你看,她都不派个人跟咱们说一声。女婿添了儿子。这是多大的事啊?”
胡卓也是这样想的。
他也怕妹妹闹事。
马车到了胡家。胡婕没有再开口说话。
她领着两个女儿。跟着哥哥下了马车,往她母亲那边去了。
到了胡太太跟前,胡婕终于露出一副高兴模样。笑盈盈的。
“这些日子总是念叨你,你今日就回来了。”看到胡婕,胡太太更高兴,“你还带了池姐儿和浣姐儿来。”
胡婕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宋池,一个叫宋浣。
“想娘了。”胡婕撒娇似的,对母亲道,“她们也想外祖母了。正好今日有暇,就带着她们来给外祖母请安。”
胡太太搂了两个外孙女,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今晚,池姐儿和浣姐儿就在娘这里,陪着娘歇一夜,我明天再来接她们。”说了会儿话,胡婕突然道。
她要把女儿留在娘家。
她哥哥胡卓一直在旁边看着。
看到这里,胡卓眉头蹙了起了。
可胡太太并不知道,她也没有那么敏感。
反而是宋池和宋浣姊妹俩,听说娘要丢下她们,快要哭了,却又不敢。
胡太太见了,就笑道:“怎么,还不愿意在外祖母这里?你娘也不走,你们娘们都在这里歇一夜,可好?”
宋池和宋浣松了口气。
胡太太是很想留胡婕的。
她正想问问宋言昭那小妾玉珠的事。
胡婕却摇摇头,道:“我明日来接池姐儿和浣姐儿,再住吧。今日家里还有事。。。。。。”
胡太太不高兴,问她:“什么事?”
胡婕只是笑:“也没什么大事。。。。。。”
她在娘家吃了午膳,又陪着她母亲和嫂子说了会儿话。宋池和宋浣也跟着她嫂子的女儿跑去玩了。
胡婕就起身告辞:“我先回去了。我是真舍不得走,若不是丢不开手,断乎不想回去的。池姐儿和浣姐儿在这里住吧。我明日不来接,后日准来。”
胡婕嫂子也在场,胡太太不好贸然问女儿那个小妾的事。
看女儿的模样,也不像受了委屈的。
“也好。”胡太太道。
胡婕起身走了。
她哥哥胡卓放心不下,提出亲自送胡婕回家,胡婕不同意。
“不必麻烦哥哥。”她说。
胡卓去拦住了她,低声问她:“婕儿,你这是要回去大闹?别犯傻。”
胡婕抬眸,紧紧盯着胡卓,道:“谁要大闹,我凭什么大闹?我是他宋言昭的嫡妻,要闹也轮不到我闹!”
胡卓想到她早上是从庐阳王府来的,就知道她和宋言昭赌气也不是一天两天的。
胡婕又很任性。
“你心里有什么打算?”胡卓问妹妹,“这不明不白的,我是不放心。你怎么在庐阳王府,是不是早就和妹夫闹翻了?”
胡婕见她哥哥追根究底的,眼泪抛下来,道:“我出来三天了,他也不来找我。如今我回去,自然要说几句和软话,哥哥非要去看?”
她这是想回去求饶。
胡卓信以为真,高兴道:“就是这话。为了和姨娘和妹夫闹,这是傻。那小妾不过是玩意儿,哪里值得你着急上火?你能想得开,哥哥也高兴。那你回去吧。”
胡婕就独自上了马车。
想到娘家那些人,哪怕是疼她如此的哥哥,都看不出她的绝望。是真的没有眼色,还是都不关心她?
她现在心里一片灰暗,看什么都觉得是惨淡的。
她兀自笑了笑,笑容阴测测的,有几分豁出去一切的意味。
活不成了,她想。
 

第511节摆正地位

胡婕一个人回了家。
他们如今住在城西,一条幽静的胡同里。
他们的院子不小,当初是宋言昭成亲,延陵府宋家给的钱。
比起一般的京官人家,宋言昭是很豪阔的。
胡婕进了垂花门,直接往疏烟院去了。
疏烟院在正院的西北,临近后街。
后街并不吵闹。
疏烟院能开小门,不需要从正门走,这是为了方便。也是宋言昭说,若家里有客人来小住,有这么个院子不错。
胡婕去了延陵府,宋言昭纳了玉珠。
玉珠却说,想她父母常来常往,不能住在内院。如果住在内院,以后她进出,事事都要麻烦太太。这样给太太添累赘。
他们家里,喊胡婕叫太太。
正是感情浓稠的时候,别说要个有偏门的院子,就是要搬出去独住,宋言昭也是能答应的。
胡婕一路往疏烟院去。
路上有丫鬟婆子看到她,纷纷给她行礼。
然后,就有人偷偷跑去禀告宋言昭了。
当年胡婕陪嫁也有些人,可如今在这院子里服侍的却不多。现在用的这些下人,都是宋言昭重新买的。
他们对胡婕不够衷心。
胡婕也不怕报信。
她脚步不疾不徐。
四月中旬的风,温暖和煦。杏树枝头,花蕊凋零。香韵流散,结满了小小青杏。
胡婕想了很多,心里异常平静。
她看到这青杏,还能想到曾今宋言昭教她的宋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回时,流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情却被无情恼。。。。。。
想到玉珠。想到宋言昭。再想到如今的无奈和物是人非,胡婕眼睛猛然蒙上了雾气。
她不着痕迹将水光抹去,抬脚进了疏烟院。
宋言昭也是刚刚到家。
他去了宫里哭丧。
疏烟院倒热闹得很。
玉珠这里大大小小有七八个服侍得丫环。
宋言昭和玉珠在里屋。
丫鬟们纷纷行礼,叫了太太。替她打起里屋的毡帘。
胡婕尚未看清屋子里的情景。就有一个妇人上前。恭恭敬敬给胡婕行礼:“太太回来了?”
定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