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嫡女纪事 >

第85部分

嫡女纪事-第85部分

小说: 嫡女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朝文在意的是纪慧娴,她的一举一动他都留意着,纪慧娴转身,他自也跟着扭过了头,也是正好看到了对面那一幕。

纪慧娴收回目光,不愿再看,却是转头间看到了林朝文注视她目光。她便一笑:“也不知兄长去哪里,都不见他的身影。”

“前头有一间书屋,怕是进了那里面。”

140哪个少女不怀春

纪慧娴正与林朝文说着话,林碧华这时凑上来说道:“难得出来走走,他倒是一时都不忘看书的。”

“听说过他的才名,怕是因这努力脱不了关系。”郑玉素这时也回过头来,接了林碧华的话道。

“把扇子拿好。”林朝文却是没有再说下去,叮嘱了纪慧娴三人后,便回头对那王姓青年公子问道:“一共多少钱?”

待把东西拿好,林朝文付了银两后,韩子康不知从哪冒了出来,走在众人身前问道:“买了什么好东西?”

“你去了哪里,怎么一时不见你的身影?”林朝文问道。

韩子康只是嘻嘻一笑,揽过林朝文的肩膀去了一边,隐隐听到他的声音传了过来:“有个姑娘长得好跟着去看”

这时赵玄熙陪着韩灵秀也从对面走了过来,纪慧娴看到她头上的那枝珠钗,一晃一晃得只觉得有些刺眼。

在回去的马车上,纪慧娴看着那晃眼的珠钗对韩灵秀道:“你这钗子倒是漂亮,与你也相配。”

韩灵秀便一笑:“以前不觉得这些小摊里的东西好看,如今才知道里面也是有好东西的。”

“只是你若进了宫,这钗子便不能戴了吧。”林碧华问道。

韩灵秀摇头:“也是可以的,我并不是宫女,也是可以穿戴自己的东西。”说完,又道:“只是进了宫我会拿下来包好,免得弄丢了。”

晚上时,纪慧娴便与林碧华歇在了同一张床榻之上,林碧华把手放在纪慧娴的腰上,转过头附在纪慧娴的耳边轻声说:“阿娴,趁韩灵秀在宫里。你要早下手才好。”

“我还没有及笄,却是要等及了笄才能说这事。”

“那你如今便好好的哄着王妃娘娘,只要她同意了,凡事就好说了。”

“你也看到了世子与灵秀,却是两情相悦,我怕是轻易不能挤进他们的中间去。”

“这有什么呢,若是王妃娘娘让世子娶你,他难道还能不同意。大不了,若真与韩灵秀情深意切,到时再抬她做个姨娘什么的。”

纪慧娴听到这里。却是心一跳。让韩灵秀做姨娘?先不管韩灵秀与世子是否同意,就算真是做了姨娘,她怕也就是守了个正房的位置。其他的什么都是没有的。

从林府回来后,纪慧娴心中更是多了一层心事,若只是如愿嫁了进去,却又得不到世子真正的喜欢,那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似乎讨王妃的喜欢。不如讨赵玄熙的喜欢。只是赵玄熙这样心智坚定之人,绝不会朝三暮四的。他若是喜欢韩灵秀,那定是打从心底里喜欢,若没有出现什么大意外,却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她对他的心思,所以他就算知道。也是无动于衷,看不进他的眼里。

五月过去,渐渐的到了六月。天气是一日比一日热了起来。也就在这个忙着避暑的时候里,听到了纪慧娴从未看到过的三叔纪海民,从边关回来的消息。

纪海民之所以从边关回来,是替杨老将军回来面见皇上,禀报边关军情。上次打了胜仗。再替边关三十万将兵受奖。

虽是庶出,但有了如今这样的军功。却是把他的出身完全盖住了。也让许多人不得不感叹,忠国公府的好气运,就是一个庶子也是这么有出息。

上次忠国公纪泰开不同意皇上嘉奖纪海民,如今看到纪海民回来,却是再无一点反对之声。他的心思,不难猜测,就是因太子的逝去,皇后的病弱,后宫里也眼看就会一场天翻地覆。纪华荣进宫本没有那么光鲜,朝里大臣们的反对声极重,若不是真宗真心喜欢,却也不可能顺利进宫去。有些言不正名不顺,若有一日真有了尊荣的机会,若是外家没有能力,绝不可能有更多的富贵。但若是父亲手握重权,庶兄掌有兵权,如此一来,却是可以更顺利一些。

所以如今的忠国公不再低调行事,小心翼翼,而是看准机会,让忠国公府更加强大。

纪海民三十上下的年岁,但因常年生活在边关,又加上经历过许多的腥风血雨。脸上的坚毅与沧桑却是要比活在城里的男人显得更多些,但也因此他身上更多了男人的阳刚之气。他身穿盔甲,骑着高头大马从城外进来时,便就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那些年轻的女子看到他时,虽觉得他不太好看,但那身上不怒自威的气息,却是让她们心神震摄之余,又心生涟漪。

再又听到纪海民还未婚配之时,却又心里感叹,这样的男子,若是可以嫁给他,却也是人生美好的一件事。

纪海民骑在马上,面对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热烈目光时,他却是无动于衷。紧抿着嘴角,绷着脸,熟练的提着缰绳从人群中穿过。只是看到熟悉的街景时,他的心神还是有些恍惚。眼前似乎出现了那张他从来没有忘记过的脸庞,虽不艳丽,但眼眸却是温柔至极,嘴角噙着浅笑看着她。

这样一张脸,每每都会出现在他的眼前。如今回到了京城,这脸庞似乎更清晰了一些,他隐约似乎还听到了她柔软似水的声音,她对他有些惊喜的说道:你回来了啊。

忽然人群里发出惊呼声把纪海民的心神拉了回来,眼前并没有那熟悉的身影,却是不知几时出现了一个身穿粉色绸衣的年轻女子,她拦住了他的面前,眼看就要被马的铁蹄踏到。

纪海民心一惊,忙拉紧缰绳,马忽然受到大力,有些不甘的嘶叫一声,收起了前蹄,然后向后退了几步,慢慢的停了下来。

纪海民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那正盯着他看的大胆的少女,他扬起左手让身后的人马停了一来,与那少女对视着。

“喂,听说你还没有成亲是吗?”少女不但大胆,而且似乎还没有什么教养。一张嘴说起话来,隐隐还带着娇蛮。

纪海民不解的看着她,却是没有回话,女子那眼里的光芒让他有些明白过来,她拦着他的原因。

“喂,你怎么不说话?”似乎对纪海民的沉默有些不满,少女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不过就是个庶出,打了两场胜仗就如此目中无人么?”

听了这话,人群中有人倒吸了一气,也不知这是谁家女子,竟然大胆说出这样如此无礼的话来。

“你拦着将士的马队,可知犯了什么罪?”纪海民慢慢的开了口,他的嗓音有些低沉嘶哑。

“我没有偷没有抢,能犯什么罪?”少女高昂着头回道:“你还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不真的还没有成亲?”

纪海民看着她沉声回道:“是的。”

听到这话,那少女脸上便就绽放出笑意来,只是她的笑意还没有收回去,就听到纪海民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可我早已有了喜欢的人,若是这辈子无法娶到她,下辈子一定会娶她的。”

“什么?”少女脸色一僵。

纪海民的声音虽低沉,但还是有许多人听到了他这句话,却是在他说完后,都齐齐惊呼一声。纪海民这样一翻表露心迹的话,却是大出所有人的意料。

“我已经回答了你的话,现在你可以走了吗?”纪海民居高临下的看着那少女眼中的震惊与失落,他的神情并无一丝变化。他早已过了那激情高昂的年岁,如今的他心如死水,却是轻易不会再起一丝波澜。

人群中跑出一位侍女装扮的女子,忙拉过那站在马前发愣的少女,把她拉进了人群中。马前再次空荡起来,纪海民一扬缰绳,轻促着大马再次朝皇宫的方向前去。

尘土微扬,人声沸沸,纪海民听到声后,那方才少女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她大喊:“喂,我要嫁给你。”

如此大胆,毫不知羞的话引来街中大伙的哄笑,纪海民没有停步,没有回头。

纪海民进了宫,在朝堂之上面见了真宗。而真宗当朝便就颁发了封纪海民为三品平狄将军的旨意,还嘉奖了边关所有的将士。

待退了朝,真宗便就把纪海民留下,让他跟着他去了内殿。

“杨老将军身体如何?“真宗进了内殿问纪海民:“朕已经多年未见他了,心里甚是想念啊。”

纪海民恭敬回道:“杨老将军也心念着皇上,只是他身上旧疾复发。不说上战场,就是连走路都难。这次本想回来面圣,但他却是半步也走不得啊。”纪海民说到杨老将军,神情满是哀痛。

真宗听了也是担忧:“边关平静,都是杨老将军的功劳。如今他身体不好,朕深感伤痛。如今有了六郎,也有了你,待他身子再好些,朕就召他回来在城里安享天年吧。”

“皇恩浩荡。”纪海民行礼道:“若是老将军能回来,身体定可以得到更好的休养,却是能好全也说不定的。”,

真宗听了便就点头,然后满意的打量了一下纪海民:“朕倒知道你是忠国公的儿子,可却是第一次见你,不错,很有出息。可要记得,日后要为我们大宋立更大的功劳。”

“臣听命,定不让辽人铁蹄踏入我们大宋一步。”

“好。”真宋抚掌笑道:“我们大宋有你们这样英勇之士,却是可保千秋大业的。”

141分离多年再相见

正当真宗与纪海民说着话时,有宫人来禀报说淑妃娘娘前来。

真宗听了,恍然一笑对纪海民道:“你与淑妃乃是兄妹,她也是多年没有见过你,怕也是想念的紧啊。”说完,便就对宫人道:“让淑妃进来吧。”

淑妃纪华槿朝真宗行了一礼后,便就看向纪海民,她的神情有些激动,眼眶微红,唤道:“阿兄。”

纪海民面对自己的亲人,神情也有些动容,但他却还是保持礼数,朝淑妃行了一礼:“娘娘。”

见到他这个样子,淑妃心里就有些难受,哽咽着就又道:“多年不见阿兄,却是与我生分了许多。”

淑妃轻易不得出宫,真宗也体谅她便就道:“淑妃请将军去你殿里坐坐吧,你们兄妹多年不见,定也有许多话要说的。”

淑妃听了,便就感动的朝真宗行了谢礼。

但到了殿外,行到花园处,纪海民却是没有跟着淑妃去她的宫殿里:“虽是皇上的恩旨,但我却还是不去娘娘的殿堂了,毕竟一个年轻男子出入后宫还是不妥。”

“兄长变了,何时变得这般小谨慎?那是妹妹的宫殿,怎么会不妥呢。再说,还有两位小公主,她们定是也很想看你这个英勇的舅舅的。”

“妹妹有什么话便就在这里说吧,我不时还要出宫去,城外还有许多将士,我还要去跟安置他们。”

“他们难道比我还重要?”问了这话,纪华槿看了看纪海民的神情,便就又点头:“好轻,只是难道兄长不回府吗?”却是问得有些谨慎。

“这次回来停留时日并不能太长,歇息好便就又要再次启程回去。但府里却还是要回的,毕竟娘还在府里,别的就算了。她我还要去看看的。”

“原来兄长还记得娘啊。”

纪海民神情沉重,他紧抿着嘴角:“我这些年没有尽孝,但并不表示我不孝。”

“你若娶妻生子,对娘就是最大的尽孝。”淑妃纪华槿紧逼着说道:“娘不需要你有多大的出息,却是希望你可以成家立业。”

纪海民哪有不知这个道理,有哪个男子到了他这个岁数还没有成亲的呢。若不是在边关,他又怎么可能逃避到这个岁数,他缓缓说道:“你不用为我担心这个,皇宫的的艰难不比边关少。这里虽不见鲜血,但同样会为此付出性命。”

“兄长还担心我么?淑妃听了这话。露出一个安慰的笑意:“如今兄长有了这样功劳,对我就是最大的帮助呢。我有一个手握兵权的兄长,任谁也不敢看低我一分的。就是连皇上对我也会更敬重两分。若我再生下一子,后半辈子怕是还会有更多的荣华呢。因此,兄长也不必太担忧我的。”

“槿儿。”纪海民直到这时听了淑妃的话,才有些动情的唤了一声她还在闺中时对她的称呼:“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去烟,你不要太过去强求。至于其他一些的东西。你更是不要去想得到,不然待利欲熏了双眸,等待你的便就是万劫不覆了。”

淑妃听了这话,脸上的惊喜退去,她变得激动起来:“兄长怎么这样说我,你如此拼命。不也就为了今日里的荣光。我们当年庶出的命运无法改变,但我们如此努力不就是想过得更好,好让那些曾经看轻过我们的人。都统统伏在我们的脚下?”

“我是男子,自当挑起重任。可你是女子,理应当相夫教子,过着天伦的生活。不应该如今日般,绞尽脑汁只为那些荣华富贵。听阿兄的话。我会为你们争光,你就不要再费心力图谋了。”

“不。身在这后宫,若不图谋,那只有被人踩的份。不,我不要再过那种看人眼色,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