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嫡女纪事 >

第71部分

嫡女纪事-第71部分

小说: 嫡女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倒也是顺了皇上与太子之意,忠国公府也吃了个哑巴亏,皇后娘娘能够成为后宫之主,却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算外界把她传得再大度温良,却也只是表面的。只有真正接触过,才知道她的手段。

纪慧娴回到府中,把这事立马告诉了纪华荣:“姑姑你看,可还有什么法子可想?”

“皇后把婧姐儿接进了宫里,于情于理,没有错处。这事怕一时之间却是无法子解决,而且这事还不能告知皇上,他知道二哥想让婧姐儿进宫,他已经允了。若是再出什么是非,却是显得我们贪心了。”纪华荣也是愁苦:“这事,最大的赢家却是皇后,她还真是不容小看。”

“能否让淑妃娘娘看顾一些?”

纪华荣摇头:“因婧儿一事,皇后更是恨极了淑妃的。若是淑妃去看顾,婧姐儿处境怕是更难过了。”

“可这事她也有份的。”

“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帮二嫂嫂,其结果定是对她有利的。若是无益之事,她怎么会做?如今这事到了这样的地步,她更多怕是会袖手旁观。”

120嫁与不嫁随她去

纪娇婧被留在了宫里,她的命运充满了不定数。关心她的人,却也只能无能为力。纪慧娴在感叹她的命运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祈祷,若是可以,她望能与那人白头偕老。

但偏偏事与愿违,赵玄熙与韩灵秀之事虽迟迟下不定结论,但世子执意娶她之心却是显而意见。似乎是因捅破了这屋含蓄的纱纸,大家对这事倒也清楚明白起来,如今只剩下看王府对这事的态度。只要王府一点头,这京城里便就多了一桩喜事。

但这事在不知情的人眼时,却是疑惑哪里出了错,王府里一直没有明确表示要让韩灵秀成为王府里的世子夫人,这事被拖了下来。

秋天很快过去,当寒风吹起,府里的人们都换上厚重的棉衣时,宫里也终于传来了太子妃的人选。是皇后娘娘娘家里的一位姑娘,是郭氏嫡亲兄长的女儿,闺名唤作顺玉。听说为人温柔和气,虽没有过多的名声,但出身却是高贵。与太子是表亲,却也是般配。

还有两位妃子,是出自员外郎谢家的姑娘与中散大夫宋家姑娘。都要是五品官员家的闺秀,门弟虽是低了些,但听说容貌却是上等。

没有纪娇婧,也没有韩灵秀,欢喜的都是别人家。

太子的婚礼自是隆重的,纪老夫人是命妇,因有诰命在身,在太子大婚当日,都有进宫去观礼。纪慧娴自是不得去的,她看到纪老夫人回来后,神色间却无太多欢喜。不过也是,本来纪府里若是无人入选,虽不至于高兴,但也平常就好。可如今为了太子选妃一事,却有个姑娘进了宫。可这进宫却是无名无份,就连生死也未卜。

王氏也在太子大婚后被纪老夫人从院子里放了出来,纪慧娴在去老夫人屋里请安时,见到了有段时间不见的王氏。见她神色憔悴了许多,但骄傲自得的性子却是一点也未变,她对纪老夫人道:“婧姐儿到底还是进宫去了,这事皇后娘娘是赖不掉的。如今她年岁是还小了些,过两年那成为太子嫔妃却是有可能的了。娘也不要总怪我,若不是这么一出,婧姐儿也不能进宫去的。虽有了波折。但好事总是多磨的不是?娘”

“够了。”纪老夫人打断她的话:“到了这时,你还想不明白婧姐儿的处境,我实在不知该说你什么好。你出去吧。这事你也不要再操心了,我自有主意。还有二房的哥儿姐儿的婚事都由我作主,你就不要插手了。”婧姐儿的事,让老夫人彻底对王氏失望了。

“娘,这可不行。我可是他们的母亲”王氏自是大急,儿女的婚事,她却还要图个利益的。

“难道我的话,还不能作数了不成?若你不同意,我便去直接跟海泉讲,你这个当家主妇也不要再当了。”

“娘。好好,媳妇知道了,不管就是了。哪还用得这么严重。”王氏心急之下才反驳了老夫人,待回过神听了她的话,便就忙急着改了口。在心里却是打着另一主意,做主便做主吧,待到了日后。看谁熬得过谁。

不单王氏被解了禁,就连纪娇娟也从小院子里走了出来。纪老夫人似乎从纪娇婧的事情中受了一些打击。对子孙却是更宽厚了些。对纪娇娟的怒气消散了去,终归是差不多要嫁出去之人,也就不太过严厉了。

纪娇娟虽不再爱罚,但她积存已久的怒气却是一点也没有消散。每日里见到纪慧娴都是怒目相对,但似乎对处罚还心有余悸,有时虽在言语上会挑衅,但举动上却是不敢再作出什么来。

纪慧娴对这些自是不担心也不在意的,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年关临近时,纪华荣被抬进了宫里,被封为良妃。以寡妇之身进到深宫,成为皇上的宠妃,如此一步登天,让宫里的许多旧人都红了眼睛。

一时之间,朝堂城中都是议论纷纷。站在忠国公府对立的大人们,都上递奏折,说此举于理不符,让皇上废弃良妃。

真宗是凭自己手段登上大位之人,自是积威许久,对大臣们这样无关重要的奏折,自是不批,只是对上折的大臣们道:“你们说于礼不合,是指责朕不懂礼数吗?”

大臣们自是不敢应,只是说良妃纪华容狐媚惑主,不是妇德良好之人,当不得后宫妃子。

真宗便就又道:“我只知她是朕喜爱之人,难道朕贵为一国之君,与心爱之人在一起都不准,还要大人们来管束不成?若是这样的家事,大人们都要管,朕这皇上还当来何用?”

这话一出,反对的大人们自是不敢再多讲。虽没有再坚持,但却要这样放弃自是不肯的,只得暗中再寻机会。

一时之间,忠国公府再次被推上了风头浪尖,一门出了两位妃子,这样的荣耀,除了皇后一族外,却是再无人可及。至于道德不道德,纪华容究竟有没有妇德这些,有许多人都不再去研究,反正忠国公府的风光是少人能及得了。这也说明,皇上对忠国公府是多么的信任。

忠国公府大门前的马车便日渐多了起来,那些有心奉承巴结之人多不胜数。渐渐的,忠国公府里的少爷姑娘们,都成了香饽饽。有许多的目光放在了他们的身上,若是能与忠国公府结上亲家,却也是件好事。

就连着纪慧娴也有人打听上了,直到韩氏拉着她去见了几次夫人们后,纪慧娴却是更心急起来。她把她的心事告诉了纪华荣,可如今纪华荣刚进宫,身处在步步艰辛的后宫,只怕是要把她的事耽搁下来。

纪慧娴知道她的处境不好,虽有皇上的宠爱,可这宠爱在这后宫中,却是如把锋利的匕首更容易把人割得头破血流。在这个时候,纪慧娴不敢去催她。

只是这样,她实在担心她的婚事会被定下来,如此一来,她的愿望便不可能再实现。

于是,再见那些夫人们时,纪慧娴却是不再注意细节,尽量表现平平。甚至还有一次,在听夫人们讲话时,听到好笑处,竟不禁的笑出了声。形象有些不雅,一瞬间便就让有些夫人皱了眉头。暗道,终归是在私宅里长大,少了些教育的孩子。就连笑不露齿这样简单的礼数都学不全。于是,在心里便就暗自思量着,究竟要不要为了富贵,娶这么一房媳妇。

“娴姐儿你不应该这样失态的,看样子,你更像故意为之。”在夫人们都告辞后,韩氏便留下纪慧娴,目光定定的看着纪慧娴:“娴姐儿,你可是对我为你见的这些夫人不满意?”

纪慧娴恭敬的回道:“的确是好笑的事,那位夫人讲到说那位公子为了见一面心上人,却是翻墙进去,哪知一翻进去下面是个池塘,结果掉进了塘里。”说到这里,纪慧娴忍不住还是露出一个笑意:“母亲不觉得好笑吗,如此鲁莽的人,我还是第一次听呢。”

韩氏面色这才缓了缓:“虽说是好笑的,但娴姐儿了也不该是这样失控之人。”又道:“我看你今日里打扮也素净的很,跟侍女站在一起,却是分不清彼此。”

“娶妻要娶德,我以为这样会让夫人们更觉得我好。若是因这嫌弃于我,那这亲事不要也罢,说句不好听的,她们就是国了忠国公府里的名声才娶得我。”

“罢了,你是个聪慧的,其他的我不用多讲。只是娴姐儿,哪家的人娶媳妇不是要先看家世,然后才看人品,特别是京城里的贵人们。若是这家对他们有帮助,就算是个痴儿也会娶的。”

“那母亲难道是想把我指给一户这样的人家?那我成了什么?难道母亲不是想给我找门真心实意对我的?”纪慧娴说到这里,双眸有了泪光:“若我是母亲的亲生女儿,母亲定不会像二婶婶一般对子女的。”

韩氏一听,神色一僵:“娴姐儿,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不然是什么呢,明知道她们是冲着忠国公府里的家世来的,母亲还让我见她们。”

“她们中间也有高贵品格的夫人,与我们门当户对,这没有什么不好。”

“可怜我的娘亲早已不再世了,若不然,如今我也不会受这些委屈了。”纪慧娴这话,却是有怪责韩氏之意。

韩氏第一次听到纪慧娴对她这样的怨怼,她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若是传出去,说她对纪慧娴不好,那她这当家主母的名声也就坏了起来:“娴姐儿,我对你如何,你心里不是有数?怎么今个儿说出这样伤人的话来,真是让我失望。罢罢罢,你的婚事我不再管,让老夫人为你做主吧。”

纪慧娴心里也有些愧疚,若不如此,只怕韩氏会继续让她见夫人。只是同在屋檐下生活,话还是不能说是那么绝:“是我的不对,说这样的话让母亲伤心的。我是母亲的女儿,我的婚事自还有母亲作主的。我只是觉得我还没有及笄,若就说婚事是太早了些。再说还有大姐与二姐都还没有婚配,我却不能越过她们,失了规矩。”

韩氏听了纪慧娴方才的一番话,却是心里谨慎了许多,知道面前这个人并不像表面那般柔顺。如今对她让她见夫人的事有了不满,所以才会如此。她的意思是及了笄之后再论婚嫁的意思了?那便如此吧,若是错过了好婚姻,那也是她的事。只要她嫁出去,至于嫁的是何人家,又跟她有什么关系呢。韩氏在心里打定主意,便就点头:“是我太心急了些,既然你觉得还早了些,那便等你及了笄再说吧。”

121良苦用心养不熟

“夫人,你如此费心为她选择好亲事,可她却是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呢。”刘妈妈在韩氏耳边轻声说道:“都说白眼狼跟继子继女最是养不熟的呢。”

“呵呵,既然她有主意,便就随她去吧。有个万一,我并无什么责任。”韩氏并不在意,她嘴角噙着笑:“越是不需要我管,我便就越乐得轻松。天下最不好当的是继母,最不好做的事便就是保媒。不要我做主,我却是很愿意呢。”

“三姑娘虽是聪慧,但毕竟还小,不知这个时候,靠着忠国公府里的名声媒个好婚事才是紧要。错过了,以她的名声,再想有此好事便就难了。”刘妈妈叹息一声。

“也不要太小看她了,她与宫里的贵人关系亲密,说不得好运还在后头。对她还是关照些吧,事事难料,表面做得好不会错的。”韩氏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水后淡淡的说道。

“是的,夫人。”

过了几日,宫里传出旨意,说太后娘娘身体违和,心境不佳。身边的都是一些宫人,说不得什么体已话。却是特召侍郎韩家姑娘韩灵秀进宫作陪一段时日。只因韩家姑娘有才德,却是希望她能够多陪太后娘娘说话。

这样一来,虽说不上是宫女,但却也不能在宫外多走动。若是得太后之意,怕就可能要留在宫里好一段时日。

这是一件荣耀之事,对任何一人来说,有这样一段经历,日后若再嫁人,无非可以嫁得更加富贵些。毕竟是太后娘娘身边呆过的人,体面却不是一般人都能比的。

但对韩灵秀来说,却不是件高兴之事。只因这样一来,她与赵玄熙的事可能就会被拖上好长一段时日。只要一日不定下来,那么,便就可能会有变故。若等她出宫来,怕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谢氏接到旨意后,却是高兴,她对韩灵秀道:“王府一直不肯点头你与世子之事,不外乎更多的在意的是我们韩家的门第低了些。如今你进宫陪了太后,再等你出来时,身份地位却是不一样了的。到时你再嫁入王府。却更是风光,王府也不敢低看你一眼去的。若是得到太后的欢心,让她直接指婚便就更是如意的。啊哈,这真是上天给来的好气运呢,灵秀。”

“娘,”韩灵秀却是不太乐观:“娘难道没有想过,若是在这中间王府给世子另指了婚事。那又该如何?”

“只要你抓住世子的心,那便就没事的。只要世子的心在你身上,那你世子夫人的位置便就跑不了。”

“婚姻之事,哪能自己做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