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嫡女纪事 >

第53部分

嫡女纪事-第53部分

小说: 嫡女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慧娴深吸一气,不能这样任之由之,要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得愿如偿才是。

第二日起来,纪慧娴去了老夫人处请安。待众人都行了礼。老夫人脸色便有些阴郁的对韩氏道:“听说大姑娘昨夜里跑了出来,去刘氏的院子里闹了起来。我本不想管这些的,可她这样不守礼,却是要管教管教,免得日后闹出更大的事情来。”

纪老夫人虽明着把家事都交给了韩氏,可她的威严一直都在。这府里只要她开了口的事,那都不是小事。

韩氏忙起身恭敬道:“是使了银钱出来的,我已经一大早便把那守门的婆子打杀出去了。这样见钱眼开的奴婢,却是留不得的。是我用人不对,日后却是会把眼睛放光些的。”又道:“正想让娘拿个主意。大姑娘关了这么个时日,眼看罚得也差不多了,我才想着是否要把她的罚撤了下来。可昨夜里又出了这样的事。我这心里就没有了谱了。”

“哼,这样目无尊长,满脑子的小心计,放她出来做什么?继续关着,直到她真正懂事为止。”老夫人又道:“你要管家。这些小事难免有些忽略,这次却算了,下次却是要看顾着些。决堤的大坝,都是小蚊蛀成的。”

“娘教训的是。”

“回去吧,三姑娘就留下陪我用些早饭。”

纪慧娴听到这话,应了一声。心里却想着留下来她来的用意,怕是跟昨晚夜里的事有些关系。

屋里的人都走了后,老夫人便朝纪慧娴招了招手:“好孩子。过来,扶我一把。”

纪慧娴忙上前扶过老夫人:“祖母这是要去哪,不先用早饭吗。”

“刚起来,倒没有什么胃口,你陪我到院子里走走吧。”

夏日里的清晨很是凉爽。院子里的花草上还残留着露水,深得地方是不便去的。免得弄得一脚的露水。纪慧娴扶着老夫人在小路上慢慢走着,她第一次与老夫人如此亲近,闻着她身上那淡淡的檀香味道。忽然觉得,她有时也是可亲的。

“这些年,把你一个人丢在私宅,任你独自长大,时常想起,我这心里也是有愧的。却是不知,娴儿你心中可也有怨恨?”不等纪慧娴回答,纪老夫人又自顾的说道:“就算有怨恨,也是正常的。只是,希望娴儿你也能明白。当年你外祖家的事,不是我们不帮,只是其中关系复杂,并不是一个帮忙就能解决之事。纪府树大,虽能供子孙后代庇护纳凉,但也容易招风,一个不小心便可能连根拔起,弄得子孙离难,愧对先人。所以,当年并没有帮到你外祖家,也是我们力不从心。至于你,你应该也明白,那是要顾忌着官家的心思。如今官家可以容你,我们也是高兴的,这纪府也就是你的家。”

待有事时,这个家也随时再把她抛开吧。纪慧娴心里想到,脸上却是不显:“我能平安长大,若不是有纪府在,哪能如愿?又道:“祖母说的这些我虽不是很明白,但却是知道祖父祖母爱惜我的。”

“好孩子。”纪老夫人摸了摸纪慧娴的头:“你是个懂事明理的,这我就放心了,也不枉你姑姑也疼爱你一场。”

“姑姑对我自是好的。”

“所以有许多事,她不避着你,甚至还让你知道个一清二楚。”纪老夫人慢慢说来:“只是有些事,娴儿你也要明白,是不可往外透一点口风的。你姑姑的名声自是要紧,可纪府的体面更是要顾及。你是不知道,如今太子病了,身子一直不见好。官家只得太子一个儿子,如今朝堂后宫风云诡谲,是一点差错也不能出的时候。”

纪慧娴心一紧,明白纪老夫人跟她的交待,但却不明白为何会扯上太子一事:“太子身子不好,跟我们有何关系?”

“说这些,你也不太懂,我们妇道人家也不好太过议论这些。只是希望你能明白,宫里已有了淑妃娘娘,虽她是我们府上庶出,可说到底是纪府里的女儿。后宫与前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淑妃娘娘也关系着纪府的命运。”纪老夫人语言隐晦,说到最后也没有说个清楚。

但纪慧娴心里却是明白过来,若真是太子有个长短,那太子之位却是要另立他人。如今真宗除了太子一个儿子,若是这个儿子不在了,那么后宫必起风云。就看到时,是谁孕上,又是谁先生下儿子。

纪老夫人这是担心纪华荣的命运,后宫本就是美人冢,若是一小心,便会葬送了身家性命。纪华荣这样的心性,若是进了宫,怕是步步艰难。再说她一进宫便可能要面对谁先生下儿子这样的大事,官家宠爱她,她自是能得更多雨露,若是到时,她一旦有孕

纪慧娴不敢想像下去,她如今只盼太子早点好,可看着纪老夫人神情里的担忧,怕是这回太子的病来得凶险。

“祖母,姑姑是非进宫不可吗?”纪慧娴想像得出纪华荣进宫后的危难,她忍不住把话挑明了说。

纪慧娴的话显然是吓了纪老夫人一跳,她环视了下院子,见丫环仆妇都没有跟上来,这才轻声道:“你这孩子,我说得这么多还不就是让你要慎言,你怎么就这么没大没小问了出来。”

“这里不是只有我与祖母吗,我心里实在是担忧姑姑。”

纪老夫人拍了拍纪慧娴手:“吴家都来退了亲,这事却是板上钉钉之事了,到时只看寻个什么由头了。”

说话之间,那初升的太阳已经有一丝光芒照进了院子,露水也已经悄悄滑下了枝头。后头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纪老夫人便又再拍了拍纪慧娴手:“你是个聪慧的孩子,有些话祖母便不再多说了,你心里也是明白的。”

纪慧娴点点头,就看到有丫环的身影走了上前来,朝她们行了一礼:“老夫人,早饭已经摆好了。”

纪慧娴扶着纪老夫人的手回了屋里,纪老夫人却是拉着纪慧娴坐了下来:“我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你怕也是饿了,便陪我坐下来吃些早饭吧。”

待吃完饭,服侍老夫人漱了口,纪慧娴正当要起身回去,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动静,然后听到院子里传来刘氏的哭喊声:“老夫人,请你做主,便不要再罚大姑娘了吧,她已经知错了。”

若是这样一直关着,到最后便会草草找个人家嫁了,虽忠国公府就算嫁庶女也不会太差,但定是会少了许多体面,若得了老夫人或是主母的欢心,日后嫁得却会是更好。

刘氏出身低下,这些年小心谨慎的生活,倒也是过得顺风顺水,她唯一的指望却是在儿子,女儿身上。儿子虽是庶出,但怎么说也是男儿,日后府里却是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女儿却是不一样,说嫁了便就嫁了,这嫁得好不好却是关系重大的。她虽不想有李姨奶奶李氏那样的好气运,可也不想就这样无了指望。

纪老夫人眉头一皱:“让人拉下去,这么个清早来闹,成何体统。看在她生儿育女的份上,对她多有宽容,却是越发的无规矩起来。”

黎妈妈听了这话,忙出了屋子,不一会便响起她劝刘氏的话语来:“老夫人是疼爱姑娘的,她是好心让大姑娘学些规矩,日后也好找个好人家。姨娘这样闹起来,却是让老夫人的一番心意踩在了脚下。姨娘快别哭了,在丫环婆子面前失了身份。再说姨娘还有大公子,若是姨娘如此,他的脸面又该往哪里放。”

刘氏似乎还要再说些什么,却是显然有人捂住了她的嘴巴,只听黎妈妈又道:“还不快将姨娘扶下去,这样冲撞老夫人可是不行的。”

接着院子里便无了动静,不一会,黎妈妈便进来回话,她容妆一如出去时整洁:“一时蒙蔽了心神,才会如此。老夫人也别见怪,劝劝就好了的。”

95韬光养晦周王爷

孙静蓉孙氏虽身为王妃,却是深居简出,在家侍候丈夫,养育子女,轻易不会跟其她仕大夫家的夫人们攀交情。所以虽有王妃的殊荣,但却并无太多表面的风光。她心知官家的顾忌,也知自己丈夫的心思,对这如普通官家夫人的生活并无太多的怨怼。

她的夫君风雅有才,气度宽广,只是他韬光养晦,他的才情不是一般人都知道的。

看着坐在桌案后,那道清俊的身影,想着这些年压抑着自己,一直在众人面前这样默默无闻的丈夫,她的心里有时也是酸楚的。她把一杯热茶放在书案前,就是再热的天气,周王爷也是喜欢喝热茶的:“王爷,从太阳升起,你就捧起了书,这都多少时候了。喝会茶,歇息会吧。”

周王爷赵元俨抬起头,看着孙氏,笑了下:“放着吧,我再看会。”

“夫君可是有心事,我看你这几日都眉头紧皱,虽说是看书,却不见你翻一页的。”

赵元俨放下手中书册,探手把孙氏放下的茶盅拿了起来,喝了一口,不答只是问道:“熙儿这会可是从宫里回来了?”

孙氏摇头;“往日这时都回来,这几天却是要晚上许多。”又道:“听说太子身子不好,怎么越发的迟了。”

“许是陪着侍疾,太子身子不好不得出殿,更是要有人陪着说话的,熙儿自小与他感情要好,这时怕是会多陪他一些时候。”

“王爷,我这心里总是不安。若是太子身子一直不好,那熙儿”

孙氏心中的担忧,虽是没有说出来,但赵元俨也是清楚的,他宽慰道:“后宫嫔妃众多。皇兄又正值壮年,往后会还有许多子嗣。你不必担忧,熙儿不会有事的。”

若是太子有个一二,真宗又是身子不好,孙氏的担忧倒还是有些可能。毕竟为了唯持大统得以继承,真宗对宗室子弟会所举动也不奇怪。

“我就是心里不安,宫里那位对我们可都是没有真正放心过的。熙儿一懂事起,便就召进了宫里,却是让我整日里担心。”

“最是艰难危险的时候都已经过来了,如今这些都无大碍。再说熙儿心里也是清楚形势的。他虽是聪慧,但那孤傲的性子还是让他安全许多的。官家要顾虑的也是心思活络之人,熙儿还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王爷这几日难怪不是忧心这个?”孙氏听了周王爷的宽慰。心里这才好受些,但却很快疑惑的问道。

赵元俨摇头:“无论如何,当今局势却是都无法伤害我们半分。我最近听到辽人大有进侵之势,心里有些担忧。”

“不是有杨业老将军镇守?”

“老将军年事已高,又有隐疾。这次辽人来势汹汹实在让人心忧啊。”

“王爷不要想太多了,你如今早已远离朝堂,这些事情自有大臣们去担忧。若是让人知道你还这份忧心,却又要旁生波澜了。”

“这不是小事,是关乎国家江山之事,若是辽人来侵。伤得是我们大宋的根基。到时,我们这些大宋子民,哪还有现在的安生日子过。”赵元俨站了起来。双手负在身后,他走到窗边看着照在院中那傍晚时残留的日光:“近日看着皇兄却是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个上面,实在担忧啊。”

孙氏知道自己丈夫心中那为国为民忧思的心情,自也不好多劝,问道:“可是要叫延昭进府来一趟?”

赵元俨摇头:“他如今心情沉痛。哪还有心思去想这些。再说如今辽人只有这势头,却还未真正的侵犯。延昭也不好去请命到边境去。”

“当时。王爷不劝延昭交回兵权,如今却是无这些顾虑的。”

赵元俨摇头:“杨家已出了杨业老将军,若是延昭再握兵权,只会招来皇兄顾忌,到时只会若出祸事。我那计策,杨老将军与延昭也是同意的。我如今却是担心,延昭心情无法振作起来。毕竟当年,他如此拼命取得战绩,却是为了能娶幼娘,如今伊人已逝,却是将他的心性怕也是磨灭了不少。”

孙氏叹了一气,想起那位体弱多病的女子:“王爷得空要多去看望延昭才是,你是他的恩师,他自是会听你的话的。若是就此沉沦下去,也着实可惜了。”

赵元俨点头:“熙儿若是回来,让他来我这里一趟。我亲自去将军府,会让人说些闲话。便让熙儿带些话去,更是妥当些。”

孙氏听了,走到赵元俨身后,说道:“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延昭身边还需有人侍候才是好的。女子的温柔体贴,才能真真正正的安慰一个男子。”

“何偿不是如此,可延昭要为幼娘守三年,如今倒是不好说这些的。”

“王爷,我倒是听来了一些事,不知该不该讲。”

“夫人也会听些闲话了?”赵元俨有些意外:“倒是说来听听。”

“王爷不许笑话,这也不是什么闲话。是有关延昭之事的,若不然,我也不会管这些的。”孙氏说道:“听说幼娘临终前几日,却是特意见了一面忠国公府里纪三姑娘的。”

“那又如何?”

“城里早就有传说,说幼娘中意纪三姑娘,却是有意把她在她逝去指给延昭。”孙氏一字一句慢慢道来:“当年幼娘刚来城里,我就送有去丫头。派人找那丫头打听了下当日那纪三姑娘在幼娘在屋里的事,那丫头说她守在门外,却是没有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