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飞豹出击 >

第22部分

飞豹出击-第22部分

小说: 飞豹出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峰看了看大屏幕上的时间:1950年11月1日19时30分00秒。回答道:“可以起飞“

空警2000年以和他那庞大身躯很不适衬的敏捷,冲出起跑线,腾空而起。

2分钟后两架J10战机全付武装;也随之轻盈的起飞;为其保架护航。

【第三十一章:飞豹出击】

空警2000的起飞;拉开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一战役〃捣巢行动〃的序幕。

吴迪副司令员今天亲自率队出征;他将代领A组6架歼轰-7飞豹。4架护航的J10歼击机;向日本海朝鲜东海湾方向出击;攻击目标:美军〃拳师〃号和〃福吉谷〃号大型航空母舰及护航航母〃培登海峡〃号。

B组由歼轰2师参谋长代领4架歼轰7和2架护航的J10歼击机。向黄海朝鲜西海湾方向出击;目标:〃菲律滨〃号及〃西西里〃号护航航母。

C组由JH2师一团团长代领6架JH7和4架护航的J10歼击机。目标:南朝鲜汉城金浦机场。

D组由JH2师二团团长代领6架JH7加4架护航的J10歼击机。目标:南朝鲜水原机场。

今晚24架JH7飞豹战机;除两架留在作预备队外;其于全部出动。机场上灯火辉煌;笼罩着大战前的紧张的气氛。在机场西面端面的起飞线上。6架JH7飞豹战机组成的两个〃品〃字;前后2两组;其余16架停在起飞线两边的引道上;所有JH7飞豹战机的座舱双盖呈45角度向后折翻,等待着自己主人的到来。每架飞豹战机下;站着2名机械师;表示每架战机已检查完毕等待着自己战友前来验收。22名飞行员;22名领航员兼武器操作员;排着整齐队列;从南北引道跑步来到自己的坐骑前;迅捷的登上了飞机前后串列的双人座舱。22名飞行员坐在前座,22名领航员兼武器操作员坐在高于前座的后座上。大家入坐后;紧张有序的检查着机舱内的各种设备。

吴迪和自己多年最佳搭挡-领航员兼武器操作员年仅第一个〃品字的中间的那架JH7飞豹战机旁;快速的跳进了前后舱内;吴迪熟练接通电源对驾驶舱设备进行检查:增稳数模混合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正常;打开了大气数据计算机;迅速的阅读屏幕上的天气数据;然后检查了航向姿态指示系统;正常。安全高度预警系统;正常;多功能单色液晶显示器;正常。他向下面的机械师伸出了大拇指。同时大声的说:〃辛苦你们了!军功章肯定有你们的一半!回来我请你们喝酒。〃

坐在后排的扬哲少校;同时也在仔细的检查各种装备;多用途火控雷达;正常。平视显示器含火控计算机;正常。舰空导弹火控系统;多功能单色液晶显示器;正常。多功能彩色下视显示器;正常。综合数据总线系统:正常。多普勒导航系统;正常。无线电罗盘;正常。雷达高度表;正常。信标接收机;正常。IFFATC应答机;正常。微波着陆系统;正常。仪表着陆引导系统:正常。最后他戴上了头盔;放下了瞄准器;正常。〃

〃一切正常〃扬哲大声的向吴迪报告。随后也向机械师微笑的伸出了大拇指。笑着说:〃伙计;你们真棒!〃

吴迪对扬哲说:〃向指挥部报告;一切正常;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等一下;还有两架没检查完。还没到起飞时间。〃

常乾坤陪着刘亚楼一行看着这紧张的宏大的场面;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都感到了机场上那种肃然的杀气。这种杀气会让军人感到异常的兴奋;让人感到血脉喷张;热血沸腾;漏*点燃烧。常乾坤向他们颇为自豪的介绍着:这种飞机长22。3米;翼展12。7米;停机高度6。57米;最大起飞重量28。5吨;最大外挂重量6。5顿;作战半径大约为1600公里;能够进行1。7马赫数的超音速飞行;最大升限达到15200米;能够在0。7~0。9马赫数下进行投弹;导弹投放最小高度为300米;采用全复合材料平尾;从而大大的减轻了飞机的重量;使强度和寿命都提高一倍。〃

吴法X问:〃他的火力怎么样?〃

常乾坤说:〃火力那是相当的强大;他上面装着1门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300发;看着没有;吴迪副司令员驾驶的那架JH7飞豹;机身下那个外挂点上挂的是瞄准吊舱、翼梢挂梁上挂的那两个小的是2枚PL—99C型近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机翼下其他的那6个外挂点挂的那四颗大的是C803反舰导弹。这种飞机有能打有能炸。两种攻能。所以叫歼轰机。

随后他们把目光转向为今晚行动护航的J10歼击机上。

为A组护航任务的4架J10。停在机场距东端面500米靠南侧的跑道上他们将率先起飞。

为D组护航的4架J10。停在距机场东端面1000米南侧的辅助道上;他们将在A组起飞五分钟后第二批起飞。

为C组护航的4架J10。停在距机场东端面第三批起飞。

为B组护航的2架;J10停在距机场东端面2000米南侧的辅助道上;他们将最后起飞。平时看宽广的机场。此时停满了飞机整装待发的飞机。

常乾坤领着大家到了最后一组护航的歼-10前。他首先向那2架飞机的机械师问好;接着抬起头和坐在机舱待飞的飞行员招手致意。

他向身边30年代在苏联学过航空机械的王弼部长说:〃这是一款单发轻型多用途战机,从机腹进气、双三角中单翼加三角前翼鸭式气动布局,优点是既能发挥三角翼飞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又通过前翼增加升力,保证中低空亚音速格斗的机动性并大幅缩短起降距离。J10歼击机强调低空空战格斗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机动性,同时兼有对地攻击性能。一机多用。

常乾坤指着J10说:〃你看他多漂亮;翼身融合体饱满,我第一见到邓峰驾驶他就被他深深的迷住了。你再看这前起落架为双轮,是考虑了着陆的力量太大而设计的。还有那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让出了机翼下方空间,这样便于携带更多外挂武器。

〃真完美呀!〃王弼感叹道。

吕黎平张开两臂比量说:〃我看他比JH7小差不多13;〃

〃嗯;你的眼力不错;差不多。他机长14。6米,翼展8。8米,机高:5。3米,后掠角50-52度,高空的最大速度:2。0马赫,低空最大速度:1。2马赫〃

〃喂;我说老常呀;你总马鹤马鹤的这马鹤到底有多快?吴法X问道。

〃嗯这个这个马赫吗就是‘物体速度与音速之比值‘〃

常乾坤有些吱呜;〃你暂时可以这样理解;1马赫相当一小时1473公里吧。〃

常乾坤接着向吕黎平介绍说:〃他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可达12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9。3吨,载弹量7吨,外挂11。个你看〃说着常乾坤指着J10的下面的外挂点说:〃机身下5个现在挂的是PL-12远程空对空导弹,每侧翼下3个是PL-99C近程空对空导弹。歼-10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十分的卓越,甚至可以在空中格斗状态下毫不费力地垂直向上爬升。常乾坤一面说一面用手在空中作了个向上飞行的曲线。

他上面装了一个雷达,可搜索距离100公里~130公里目标,攻击距离80公里~90公里内的目标,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并选定4个加以锁定摧毁;机上还装有一门23-3双管机炮;备弹300发。〃

他向上指了指飞行员的头盔说:〃飞行员头上戴的是离轴发射角达120度的瞄准头盔快看那边要起飞了!〃

此时从机场的东面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第一组4架J10前后两组双机起飞;在夜色中。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从飞机的后面喷出漂亮的火焰。

紧接着西面的JH7在吴迪的率领下呼啸的相继冲上了天空。

接着是C组。

D组

最后B组相继冲上天空;

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空袭开始了。

【第三十二章:捣巢行动-第77特遣舰队沉没】

刘亚楼一行回到了作战室,看到大家都在紧张的工作着。反而邓峰一脸轻松,看到刘亚楼一行进来;他迎了上去;把大家让到了后面的沙发上。“这大机群起飞真是太壮阔了!〃坐下后刘亚楼很感慨的对邓峰说。

这一行人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撼中走出来。显的格外的兴奋都为自己能亲眼目睹中国空军第一次大规模出征而激动。刘亚楼有些奇怪的问邓峰:“你怎么不在指挥位置上?〃

“我现在把一切都交给了老王的空中指挥部-空警2000了。整个空中的指挥调度由他们完成;全部过程都会在大屏幕上显现出来。〃邓峰很轻松的说道。

一位参谋为他们每人送上了一杯速溶咖啡。刘亚楼他们坐在沙发上很快就被作战室的大屏幕上所吸引;屏幕上B组战机编队飞行高度在不断下降、下降。高度显示,从600米迅速下降到400米、200米,最后突破了100米。此时的4架飞豹和2架J10;几乎是紧贴着黄海海面飞行,如海燕一样的敏捷,机群密切配合,直扑朝鲜西海湾。真是扣人心弦;大家不断的喝着咖啡以缓解由于紧张而造成的口干。邓峰为大家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飞。

而吴迪带领的A组6架“飞豹”战机和4架J10歼击机的组成编队,在夜色起飞,扑向茫茫夜空。他们经安东,朝鲜的介川,长兴里,随着地势的高低不断的起伏飞行;象猎鹰在追逐自己的猎物一样凶猛的低空斜穿朝鲜半岛的蜂腰部,直扑朝鲜东海湾。更是人看的惊心动魄;常乾坤是飞行员出身;他更知道这样的飞行有多么的危险;他不自觉的纂着拳头;时不时的擦着额头上的冷汗

对于A组这条出击线路的选择大家是颇有争议的。因为要经过很长一段敌占区上空,可能会遇到敌人高炮的袭击或战斗机的拦击。不如先从中国境内向北飞,到达东经128度线后;南转沿128线飞。

吴迪认为敌人的空中拦截根本就不是威胁,敌人的飞机一起飞就会被发现,没等它看到我们;自己就先被打下来。第二,敌人也不可能发现,我们对敌人雷达的位置了如指掌。加上我们超低空飞行,他们没有可能发现。对于高炮就更不用说了。没有雷达的早期发现,高炮有用吗?第三;敌人知道我们没有飞机。人民军的那几架破飞机,都跑中国躲着呢。就是美国人求他出动;他也不敢出。所以老美根本就没有防空的概念。我们正好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王鲲鹏也支持吴迪的意见。走东线要多绕6百多公里。效果也不见得好。东海湾由于靠近苏联;是敌人防空的重点地区。敌人的防空部队主要集中在港口和指挥机关所在地及物资集散地。A组的线路上不经过这些区域。最主要的是我们了解敌人的情况,能先敌发现;对敌远程精确打击。敌机就是起飞;我们是打还是避。我们自己说了算。就是打;不用导弹他们也不是对手。我们的23毫米航炮射程6000米,敌人现在飞机的航炮射程仅有2000多米;怎么说都不足为虑。

在夜幕的掩护下吴迪带领的A组,悄然的临近了攻击位置。吴迪把手放在了操纵杆上解除了地形跟随雷达自驾系统。命令A组迅捷的由飞行编队转为攻击编队。6架飞豹迅速分成2架一个攻击编队。四架J10也向四周散开对战区周边进行空中警戒。

此时空警2000;传来了目标方位的信息同时也下达了攻击命令:〃A组注意:1号目标方位;北纬39度12分37秒;东经127度13分28秒。

2号目标:39度;14分12秒。东经127度23分34秒。

3号目标:39度43分59秒。东经127度54分39秒。

目标附近此时2级海况。

各组按既定目标;打开雷达;搜索目标;锁定攻击。〃

接到攻击命令后。各个攻击编队;如离弦之箭扑向预定的目标。

吴迪把战机轻轻的拉起;在距1号目标95公里处,扬哲少校按空警指示的方位;打开了火控雷达;迅速的捕获到了自己的1号目标;快速的和计算机进行了核对;完成了对目标的识别、然后牢牢的锁定了目标、果断的按下发射按钮;完成了攻击的4个步骤;行如流水;一气哈成。

1950年11月1日20时58分23秒;两枚导弹离开了挂架;拖着漂亮的尾焰;以0;9马赫向前飞行;打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战略反击的第一枪;同时也宣告了志愿军空军前线指挥部第一战役-〃捣巢行动〃的战斗正式开始。

两枚C803空对舰导弹;高度逐渐的下降到20多米;疾速的飞向预定目标。扬哲紧紧的盯着火控雷达计算机的平视显示器

此时停泊在朝鲜东海湾的美军〃拳师〃号航母上;官兵们正在享受一天中难得地轻松;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以被列为了1号目标;自己的的生命以进入了倒计时最后的读秒阶段。人们在酒吧里;喝着酒和咖啡。兴趣十足的谈论周围的趣闻轶事;时不时的发出开心的笑声;充满自豪的谈论着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家庭的温馨;十分幸福的谈论着自己的女友多么的漂亮;回味着爱情的甜蜜;带有一些淫荡色彩谈论着日本女人床上的温柔一些人在休息室中很惬意的玩着纸牌耍点小钱;尽管外面的天气已经很凉但还是有一些人站在甲板上吸烟;神侃;吹牛;聊天

在雷达机房值班的詹穆斯中士是一位很合格的军士;他一直全神贯注的盯着雷达信号显示屏。他发现了几个时隐时现很不清晰的信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