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匣心记 >

第147部分

匣心记-第147部分

小说: 匣心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算什么?一位最挑剔、最难取悦、最精刮上算的嫖客?”

齐奢被挑起了怒火,连鼻翼都扩张,吁吁而喘,“你放肆!”

而这时,青田反倒亮出了一副玩世不恭之态,嘴角曼斜,一缕散发轻拂着颊边,“王爷记性好,我的记性也不差。我记着王爷曾说过,您是从地狱里爬上来的,您何苦费这个神呢?自管在地狱里好好待着就是了。眼前您所到之处皆成地狱,您自个,就是活生生的魔王!”她冲着他喊起来,喊声里有一整座炼狱喷薄而出。

“闭嘴!你给我闭嘴!!”齐奢怒不可遏,一手直指住青田厉喝。

青田改颜一笑,“这就忍不了啦?我可忍了好久了。每回见到你,我只想和你说一句话:你头一次夜不归宿,我生怕你是出了意外,遭人行刺横尸街头;现今你每一次夜不归宿,我只怕你人好好的,却躺在另一个女人身边,而我甚至不知道,这两种滋味哪一种让我更好受些。”

日出了,金光洒在湖水上,如万顷烈焰。窗边的齐奢就立在熊熊的焰火中,被灼得嘶哑难堪,“段青田你咒我?今儿是我四十寿诞,你大清早的诅咒我?!”

青田报以一笑,笑容哀凉而凄清,“不是我诅咒你,三爷,我真希望你能从我的眼睛里看看,看看你自己是受了什么诅咒才堕落成眼前这副模样。你的模样我曾百看不厌,可现在只要多看一眼,就会让我做噩梦。”

齐奢的嘴角扭曲了,露出刀锋一般的牙。他连连地点着头,“好,好,你既不愿看见我,我又何必留你在身旁?来人!”

周敦领着头,十多个太监一拥而入。齐奢反剪了双手,看也不再看青田一眼,“把这女人给我遣送回京!”

之前的争吵声早就传出屋外,周敦情知事态严重,直接就率众跪倒,“嗵、嗵”地叩了两个头,“王爷息怒,王爷息怒!娘娘,娘娘您快跟王爷认个错,还来得及。”

谁知青田单冷冷地一笑,也扭头向外间唤两声:“莺枝,莺枝!去,收拾行李!”

周敦向前跪一步,摇动着齐奢的衣摆,“王爷,请王爷三思,请王爷收回成命!”

齐奢同样冷淡不已,只抬高了下颚一扬,“叫她滚!”

连长发也未及绾起的青田就这样被逐出了静寄庄,踏上回京的马车。三刻钟后,齐奢则蟒袍玉带,由卤簿请驾来到取欢园,接受各位亲王、郡王、世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文武大臣、翰詹科道……的贺寿之礼。

同时被他们遗留在身后的,是清淑斋的这一间小厅。厅堂里有着古书玉鼎、花樽春瓶,还有着一字字、一句句的挥之不去、绕梁不绝。曾抵死缠绵的嘴唇一翻脸就变作了刀与剑,情深处的细语皆已成锋刃的犀利。湖光静映着这一切,映着恬然的皇家庭园,与修罗场的凄艳无边。

注释:

句出(明)李渔《笠翁诗余·风入松十四首》:“醒来疑在雪中眠,莹质最堪怜。”

汉献帝被迫将帝位禅让给曹丕,晋惠帝被权臣毒死,二人皆是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

由战国时阴阳家所创的一种五行间循环往复的理论,又称“五德终始”。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蕃。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平水韵》的韵部。

这一出描写十一郎一时粗心,在白水滩误助官兵打败了青面虎的故事。

建筑上“勾连搭”的一种做法。前廊为悬山卷棚顶,中大殿为悬山五脊顶,后窑殿与前廊相似,结构大于前廊,小于中殿,浑然一体,但从外观看却好像是三座大殿,故称“三卷殿”。

(唐)张籍《吴宫怨》:“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茱萸满宫红实垂,秋风袅袅生繁枝。姑苏台上夕燕罢,他人侍寝还独归。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

第234章 剔银灯(1)

1。

那是一座六曲红桥,欹欹斜斜地接着对岸的一片松林,林中黛色参天,只听得几声清风荡漾,就自某株苍松下钻出了一头梅花鹿来。它朝前探过身,叼住了一束苜蓿草。

草被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抓在手中,她朝旁歪过脑袋,娇声细气地问:“仲瑶,今儿十几了?”

叫做仲瑶的少女比同伴高出半个头,脸盘略带着英气,伸出一手轻抚着梅花鹿,“今儿已经七月二十了,今儿立秋。”她说完这句话,就将目光投向了前方树杪所露出的朱楼一角,“佩瑶,自从娘娘回京,还一次都没有传过咱们唱曲吧?”

这仲瑶和佩瑶均是北府所豢养的伶童,穿着一式的白纺绸衣裤配二蓝摹本缎半臂,双双立于林下,仿佛娇娜的树精。

佩瑶叹口气,低眼瞧着鹿吃草,“我要是娘娘,我也没心情听曲。”

仲瑶扁一扁嘴,“那也不好说。虽然王爷把娘娘从静寄庄赶回了北府,可到底接下来也没再对娘娘有什么严重的惩罚。没准就是两个人闹闹别扭,回头等王爷回京见了面,也就好了。”

“怕没有这样轻易。咱们俩是今年才进府,好些事儿不知道。我听他们讲,王爷宠段娘娘宠了十来年,一向是如胶似漆,竟不像个妻妾成群的王公,倒和民间挑葱卖菜的穷人一般,只守着这一个老婆过日子,除了十天半个月回那头王府的继妃詹娘娘跟前点个卯,没一天不和段娘娘一起的,待她更是千依百顺。可这一年开春以来,情景就大不相同了,王爷非但时常夜宿在外,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冲娘娘大呼小叫的,就花居里里外外都听得见,要不私下里都议论娘娘失宠了呢!原本五月份去静寄庄避暑,王爷仍像往年一样携了娘娘相伴,大家伙还有所疑虑,如今却看娘娘居然在王爷四十大寿的当日被遣返回京,那不正是应了失宠的传闻吗?想咱们被师父献进这北府,原以为是巴结上了好差事,现今看起来却是前途堪虞啊。”

“不至于吧,你不说王爷和娘娘都好了十来年了,怎么会突然一下子说不好就不好了呢?”

“也许就因为好了十来年了,段娘娘算起来也该有三十多年纪了,姿色定然衰减,不如以前受宠也是平常。”

“可那几次进就花居唱曲,我瞧娘娘美貌得很呐,一点儿也瞧不出是三十多岁的人。”

“嗐,这种事情怎么说得清?就是再美貌,看了这么多年也会看腻了。再者——”佩瑶把手中的苜蓿丢给鹿嚼着,回脸凑近了仲瑶,“外头都在传,王爷已经把皇上关在南台五六年,做戏也做够了,就是这两年便要自个登基称帝了。你想想,段娘娘从前是槐花胡同的妓女,成年累月地和她腻在一处,若是王侯勉强还称得上一句‘风流狷狂’,可有哪位明君圣主会同妓女牵扯不清的呢?宋徽宗可是亡国庸君!王爷要做皇帝,第一紧要的自然就是同这位段娘娘撇清关系。我瞧呀,她这野路子的娘娘算是当到头了。”

“谁给你们的胆在这里嚼舌根?!”

凭空而来的一声喝问,惊得那头梅花鹿拔腿投入了林中。佩瑶和仲瑶同时一抖,旋过了身来,“莺、莺枝姑娘……”

但瞧段娘娘的贴身侍婢莺枝由林间的青石羊肠小道上步步逼来,一双原本端庄可亲的杏眼闪出吓人的利芒,而她身畔则正是段娘娘本人。

这一下,两个小戏连跪也跪不直,瘫软在地求告着:“娘娘!娘娘恕罪,娘娘恕罪!”

莺枝满腔怒气地把她们拿眼剜一剜,话说出来一个字是一个字,比平日里更慢、也更亮了几分:“我当谁呢,原来是两位‘角儿’啊!怎么,演《长生殿》演腻了,在这儿演《相约》?我今儿倒要唱一出《拷艳》。听着,你们俩去找管家郑文一人领一百杖,这便去吧。”

一百杖下去,人就是不死也要成了残废。二人惨无人色,不住地叩头,“莺枝姑娘,我们错了,求您恕罪,求娘娘恕罪!”

莺枝将嘴角往上干巴巴地一抬,“恕罪也没什么不行,我也是学戏出身,我跟师父的时候,有个师兄对师父不敬,师父指着一只炭盆叫她把烧熟的炭吞一块下去,就饶恕了她。你们现去茶房要一盆炭来,一样照办吧。”

双瑶眼泪直流,也不敢顶嘴,单是一个劲地磕头,发间沾满了根根松针。

相隔一丈处,青田一身青绉镶花的素衫素裙,恍如远在世外,发出了一声遥远的叹息,“莺枝,好了。你们俩是仲瑶、佩瑶,对不对?我瞧你们才和鹿玩耍来着,那就调去鹿棚吧,随你们爱说什么,只管同畜生说个够。”

“娘娘!”莺枝犯起急来,“怎能如此轻纵了她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人一顿板子是免不了的。”

青田色淡如菊,“你还记得萃意?”

莺枝一愣,忆起了昔年如园里咄咄逼人的大丫鬟萃意,也忆起了在其面前瑟瑟发抖的一对小戏。她咬住牙,把绣鞋朝地下一跺,“娘娘宽善,你们行了大运了!去吧,到郑管家那儿领罪去。”

双瑶尽管逃过一死,可一想到从此只能在鹿棚餐风露宿,由不得哭做了风欺杨柳一般,却也只得磕个头,趔趄着相将而去。

几株老松掩没了她们的身影,莺枝这才调转眼目,目光中既有怯意,又有怜惜,“都是奴婢的错,非劝娘娘来花园中走走,倒撞上这一对儿,说的都是些什么话!”

“实话。”离近一些看,青田更瘦了,简直是形销骨立,神情则冷淡而自洁,“自始至终,我都无法想通王爷为何性情突变,听了这一席话方觉醍醐灌顶,她们所说的原无半字虚言,只不该叫我听见。”

莺枝有些语塞,忽见高低曲折的一带红阑间,琴盟飘飘地走来。

“娘娘,娘娘,”她拢起手向这边喊道,“可找到您了!宝气轩的赵家太太来了,在就花居等着娘娘呢。”

莺枝忙在一壁做出了笑脸来,“呀,暮云姐姐来看娘娘了呢。”

青田挑动一下嘴角,轻掣挽于双臂的勾花披帛,返身走向了来路。

2。

路上处处杂花满地,又有一个方塘,塘中层层叠叠半残的荷花,花间系着几只锦舟。再绕过一片垂杨,上几级石磴,就有十数间楼榭半隐半现于古树青藤间。过一座垂花门,迎面便是就花居的牌匾。四面花树碍首、香草勾衣,满庭芳。

庭中,四五个大小丫头正倚廊做着针线,一道立起了身来,“娘娘回来了,赵太太在那边静殿里呢。”

琴盟替青田打起了细银丝所穿的帘栊,殿中水磨楠木的花罩下,暮云的背影就立在璇几玉案旁,摩弄着案上的一架瑶琴。

“暮云。”青田出声相唤。

先是暮云身边的婢女晶儿、钿儿等人赶上前行礼,青田笑着抬抬手,“坠儿呢?总不见她,病还没好吗?”

“好不了了,已送回乡下老家了。”暮云扭回身,一件夹花长褙下,肚腹高高地鼓起,塞了只箩筐似的。

她紧攥住青田的两手,青田抽出一手来,含笑抚了抚她的小腹,“呦,你这肚子,一个多月不见就大成这样了。你倒还顾不顾里头这个,快临盆了也往外跑,疯了不成?”

暮云没有一丝笑容,只扯住青田不放手,“我真快急疯了,小赵那个死人瞒着我,昨儿我才听说姑娘被王爷遣回京了,这是出了什么事情?”

青田光是笑,把她拉着摁去椅上坐下,“琴画,拿个鹅羽垫子来给赵太太垫上。”自己也在对面坐了,把送上的茶信手搁在一旁,语调漫漫,“就是你听说的那样,七月初九那天清早我们大吵了一架,他就把我赶出了静寄庄,叫人送我回来了,迄今已过去了整整十天,也再没给过我只字片言。”

暮云听后,忧色布满了脸容,“那,姑娘,那你还好吗?”

青田低下头,拧动着指上的一只银錾花嵌珠戒,垂望花心托出的一粒大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半年多我们是个什么景况你也知道,有今天没什么奇怪的,我心里早有准备。没什么不好,真的一切都好,不说欢天喜地,可也吃得下、睡得着。你不用操心我,只一心一意调养好自己的身体,安心待产。”

暮云正欲说什么,却看琴画手里抱了个蚕丝织面的软垫来,一壁为她放去腰后,一壁偏过脸向青田低询:“娘娘,大理寺少卿左夫人在外头求见,娘娘见还是不见?”

“左夫人?”暮云把一手撑去腰间,另一手在额角一拍,“冯公爷的孙女不是?”

青田点点头,“正是。”

第235章 剔银灯(2)

“嗬,据说冯老爷子前两天刚刚过世,她虽是出室女,也该大功九月,这时候正在服丧,没事儿跑出来做什么?”

“就是呀,奇也怪哉,”琴画也鼓起了嘴嘟囔着,“自打娘娘回京,来探望的就只有晓镜她们几个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