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媚骨 >

第12部分

媚骨-第12部分

小说: 媚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因为……”

“别说那是因为宁嫣然拉着不放你走!”阿蕙堵住了他的话,“你平日里想甩开宁嫣然,至少有一千种法子。你今晚却寸步不离,不过是怕那些男生靠近宁嫣然。三哥,你都二十二岁的人了。大哥二哥像你这么大,孩子都有了。你总是怕承担责任,不肯和宁嫣然谈婚论嫁。你觉得女孩子有多么青春和耐性等你?等宁嫣然等得不耐烦,你就去哭吧!”

赵嘉林怔住。

怎么句句话戳到他的心窝?

说他赵嘉林喜欢宁嫣然?可想到要和她结婚生子,赵嘉林就放佛身上有了层枷锁,令他踹不过气来。他自己还像个孩子似的,怎么能给一个女人当丈夫、给一个孩子做父亲?

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还没有准备好呢。

可说他不喜欢宁嫣然?好像也不是。至少他不讨厌宁嫣然在他身边,也不介意她的大**脾气,反而很喜欢。女孩子嘛,贪享受、脾气躁、性格直算什么毛病?赵家这样的门庭,又不是养不起佣人。

这样的女孩子不做作,像阿蕙一样直爽痛快,赵嘉林觉得挺好的。而且意识到今晚的宴会是替宁嫣然相亲,赵嘉林就看在场的每个未婚男人不顺眼!

他是喜欢宁嫣然,却害怕责任,所以能躲就躲。

被阿蕙这样犀利分析出来,赵嘉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反驳不了。

“咳……我和嫣然……”赵嘉林很努力狡辩,阿蕙一个白眼球丢过来,他顿时就偃旗息鼓。

阿蕙他们的车子走在最前面,最先到了赵公馆。

门口的大红电灯笼,烘托着氤氲的古息。淡红色阴影里,几个佣人立在一旁等候。

阿蕙诧异,家里的佣人一般都在门房里,直到有车子鸣笛,才会跑出来迎接。像这样等在门口的情况,还真不多见。

等再看过去,便看到一个纤柔身影。

她看到赵家的车子陆续停下来,就朝他们走了过来。

光线很淡,有些模糊,阿蕙看这女子的身段,仿佛哪里见过,却没什么印象。

直到赵老太太姜锦妍下车,那女子愣了愣,娇声喊道:“大姐!”然后迈开小步,跑向赵老太太。

阿蕙猛然一个激灵,她才想起这女子是谁来。

她是赵老太太的亲妹妹姜锦华。

阿蕙的继母赵老太太姜锦妍今年才三十五岁。她嫁给赵先生的时候,才二十岁。她是北方人,家里有些家资,兄弟姊妹三人,老太太姜锦妍是老大,还有个弟弟姜锦天、幼妹姜锦华。后来父母双亡,他们跟着叔叔过日子。

姜锦妍的叔叔好赌成性,没过几年就把姜锦妍父亲留下财产输的一干二净,还带着姜锦妍姐弟三人千里迢迢搬到了南方的茂城。

到了茂城之后,姜锦妍的叔叔不顾他们姐弟几个,一个人跑去了英国。

姜锦妍那时才十五岁,一个人养活弟弟妹妹,就去了赵家的百货公司上班。

那时的百货公司上班女职员,不是**转业就是离异妇女,很受人轻待。姜锦妍就是那个时候被赵父看上,娶进来做了继室。

一个落魄女,能混成茂城大户赵家的继室,可见姜锦妍对付男人的手段。

姜锦妍嫁到赵家,赵父也照顾她的弟弟和妹妹。等她弟弟长到了十八岁,就到了赵家公司上班。

后来她弟弟结婚,赵先生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回老家做点小生意。

姜锦妍的弟弟姜锦天那时就从茂城离开,还把他的小妹妹姜锦华也带走了。

赵家的孩子们就再也没见过继母的兄弟和妹妹。

若不是阿蕙重生,也不会记得这个姜锦华。

前世的时候,她就是这个时候到赵家来的。刚刚阿蕙一时还没有往她身上想,就没有记起。

现在,记忆的闸口放佛打开,洪水滔天般汹涌而至。

姜锦华,她继母的妹妹,果然还是来了。

“是谁?怎么喊老太太叫大姐?”赵嘉林还在状态外。

阿蕙狠狠瞪了他一眼。

赵嘉林吓一跳。他妹妹那么可爱,何曾有过这等凶狠眼神?他说错了什么不成?

“她叫姜锦华,是老太太的胞妹,小时候还在咱们家住过。”阿蕙静静说道。

可赵嘉林愣是有种阴风扑面的感觉。

他茫然看着阿蕙,却看到阿蕙满脸堆笑,朝姜锦华走了过来,笑道:“是小姨吗?”

那语气,何等亲切!

***********************


第十一章 姜锦华

   姜锦华不认得阿蕙。

她比阿蕙大八岁,今年已经二十六。她从前随着跟着姐姐姜锦妍住在赵家,可她跟比她小很多的赵嘉林和赵嘉蕙并不熟。

况且她离开茂城的时候,阿蕙才十岁。那么小的阿蕙,和今天亭亭玉立的少女截然不同。又是夜晚,更加看不清。

听到阿蕙亲切喊她小姨,姜锦华愣愣没有回答。

她从前在赵家住,赵家的孩子们没一个尊称她为“小姨”,就是锦华、锦华这样喊她的,赵先生听到了也不反对。特别是老三赵嘉林和老四赵嘉蕙,更是不喜欢姜锦华。

“是小四……”赵老太太姜锦妍在一旁提醒姜锦华。

姜锦华眼眶已经湿了,看到姐姐的激动让她唏嘘不已。阿蕙突然热情上来打招呼,让姜锦华措手不及。她胡乱拭了泪,勉强一笑:“四**……”

“我七八年没见到小姨,时常也想起你呢。”阿蕙甜甜笑着,像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从前小姨总是给我们做桂花酥。自从小姨回了北|平,我就再也没吃过那么好的桂花酥糖了。小姨,你这回不走吧?”

赵老太太姜锦妍一手好厨艺。姜锦华还小的时候,就跟在赵老太太身后学着烧饭。她对做饭很有天赋,总是弄些新巧的点心给赵家众人尝鲜。阿蕙的两个大哥哥都很喜欢。

只是每次三哥和阿蕙见大哥、二哥看到姜锦华两眼放光的模样,就心里不爽。那时他们小,并不明白为何大哥二哥总是爱围着姜锦华转。只是不太喜欢姜锦华让他们的两个哥哥围着她打转还乐此不疲。

因为姜锦华,阿蕙和三哥都有被大哥二哥冷落的感觉。

赵老太太姜锦妍大约也是意识到了,才让赵先生给她兄弟一笔钱,让她兄弟带着姜锦华回北平。

要是闹出笑话,将来老大或者老二娶了姜锦华,那赵家还不被人笑死?哪有姊妹俩嫁给父子俩的道理?

若是不娶,姜锦华的声誉又被这两位公子败坏了。

“小四,锦华才来,你就让人家给你做吃的……”阿蕙的二哥赵嘉俊站了出来,走到姜锦华身边,笑着说道。

看到姜锦华,二哥眼睛里放出惊喜的光。

大哥赵嘉越一向正经且懂得照顾旁人的感受,他小时候虽然爱慕过姜锦华,可如今已经成家立业,而且妻子就站在身边,自然不好对姜锦华热情,只是轻轻点头微笑。

二嫂则撇了撇嘴,烦躁就浮现在脸上。姜锦华长得和赵老太太姜锦妍很像,是个妖娆妩媚的佳丽。想想当年赵老太太是个落魄千金,被比她大二十多岁的赵老先生娶回来做正经太太,就知道赵老太太的美貌和聪慧。

这个姜锦华没有赵老太太那么聪明,可美貌更胜一筹。

就算自认为长得很好看的阿蕙,站在姜锦华面前也失色不少,何况原本就不是极其美丽的大太太和二太太。

大太太没什么感觉。一来是老太太的妹妹。老太太性格如何,婆媳俩好几年,大太太自认为是了解的。她信任老太太,自然不会对老太太的妹妹心生怀疑。而且她的丈夫没有殷勤上前去和老太太的妹妹聊天啊,她更加信任自己的丈夫。

二太太却气的半死。

二太太嫁过来的时候,姜锦华早就从赵家离开回了北平,可二太太还是不止一次听人提起她。

如今再见到,而且二爷巴巴贴了上去,怎么叫二太太不气?

当她这个正妻是死的吗?

二太太不止气她丈夫一副谄媚相,也气阿蕙那么热情。她这个小姑,平日里就不喜欢二太太,总是跟二太太抬杠。如今姜锦华来了,不会借机用来打击二太太吧?

二太太既生气又委屈。

她站着半晌没有挪脚。

那边,阿蕙和二爷已经热情拥着姜锦华进了院子。

老三赵嘉林平日里嘻哈又不太爱承担责任,可他心思细腻。他也不怎么喜欢二嫂,大概是二嫂这个人平日里傲气得很。可看到大家都进了大门,二太太还愣愣没有挪脚,就走到二太太身边,笑道:“二嫂,小心脚下……您走这边。”

说罢,就绕到了二太太的左边,把二太太请了进院子。

二太太微愣,继而淡笑,说了句“多谢三叔”,就跟在进了院子。

赵老太太姜锦妍没有想到她的亲妹妹姜锦华会一个电报都不打就突然出现,心里一直暗暗揣测何事,反而对姜锦华显得冷漠些。

阿蕙和赵家二爷赵嘉俊就很热情,一个叫“锦华”叫得很顺口,一个喊“小姨”喊得忒亲热,让姜锦华宾至如归。

特别是二爷赵嘉俊的热情,让姜锦华不由脸上发烫。

当年要不是姐夫和姐姐……

姜锦华不得不承认,赵家二爷赵嘉俊比年轻时更有魅力。赵家的孩子都长得英俊,其中二爷的容貌最为出众,风|流又不失世家风范,倜傥雍容,最容易让女孩子沉迷。

如今他年纪大了些,减少了几分年轻时的青涩,添了岁月的成熟,放佛那陈年的酒,越沉愈香。

哪个女子不为他心动?

“……大家也累了,都各自休息去吧。锦华今晚歇在我的院子,明日再跟大家说话。”赵老太太见大家要陪着姜锦华去客厅做的架势,忙劝住大家。

二爷对她妹妹的热情,让老太太特别不安。

听到老太太这话,众人也不多说什么,纷纷让姜锦华好好歇息,各自回去了。

赵嘉林和阿蕙同路,路上拉着阿蕙的袖子追问:“你跟我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小姨小姨叫得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阿蕙收起方才的笑容,表情有些安静。

赵嘉林不停的烦她,她也可以视若不见,把赵嘉林气得不轻。

“小四,你今天不太正常……”赵嘉林不停念叨,“老太太的妹妹,你以前不总是说她是个狐狸精吗?”

阿蕙已经到了院子门口,笑道:“多谢你送我,回去吧。”

巧儿听到敲门,最快速度跑来替阿蕙开了门,阿蕙冲赵嘉林笑笑,就把院门关上,把憋得胃疼的赵嘉林关在门外。

今日的事的确挺多的,她也累的够呛。

而赵老太太的院子里,女佣服侍姜锦华洗了澡,她穿着浅色真丝睡袍,半躺在沙发上,玉腿纤长白皙,舒服叹了口气:“阿姐,还是你这里舒服……我在哥哥那里,看那女人的脸色,日子真难过。”

那女人,就是她哥哥姜锦天的妻子。

赵太太微微一笑,又吩咐女佣给她端了杯水,问她饿不饿。

“这么晚了,不想吃……”姜锦华摸了摸盈盈一握的腰,笑道,“我都长胖了。”

“比从前还要苗条。”赵老太太笑道,跟姜锦华唠家常,希望姜锦华能主动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何事。

姜锦华已经出嫁了,嫁到了天津贺家。

贺家和姜锦华的哥哥姜锦天做生意。姜锦天看贺家大少爷为人不错,就定下了这门亲事。只是,赵老太太去年就听说姜锦华趁着丈夫出门经商的空隙,和家里的佣人胡来,把贺家老太太赶了出去。

后来是她哥哥姜锦天去说项,给贺家赔罪,才让姜锦华回去的。

不知道如今又是怎么回事。

赵老太太看不惯妹妹仗着漂亮不守妇道,可每次说她,她就哭得凄惨;转身照样不改。当年若不是她在赵家两位少爷之间斡旋,惹得两位少爷都对她春心暗许,甚至兄弟相争,赵老太太也不会让弟弟妹妹回北平去。

赵老太太也希望妹妹在自己身边,对她教导,将来替她寻个好人家。

可她的妹妹偏偏惹她的继子,这让赵老太太痛心疾首:难道妹妹从来就没有想过她这个做姐姐的处境?

妹妹和继子闹出笑话,叫她这个当家主母怎么做人?

这是姜锦华这个妹妹的自私。虽然妹妹很自私,可从小的情分,让赵老太太对她恨不起来。妹妹刚刚五岁,母亲就病死了,过了一年,父亲也出了意外,在进货的路上被劫匪杀了。

赵老太太他们只得跟着不成器的叔叔生活。

赵老太太是长姐,就像姜锦华的母亲一样。

哪有母亲会怪女儿的自私?

两人说了半天的话,姜锦华还是只字不提到底为什么突然南下,赵老太太看时辰不早,只得直接问了:“……是不是又跟婆婆置气?”

不提这话还好,一提这话,姜锦华突然愣住。

片刻,她嘴一撇,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打湿了衣襟:“我和那个畜生离婚了!他在外头养了个小的……”

“啊?”赵老太太彻底愣住。

虽说现在很多人家离婚,甚至成了一种妇女自强的时髦。可赵老太太还是遵循老式的三从四德。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妹妹居然会离婚!

离婚在赵老太太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