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媚骨 >

第118部分

媚骨-第118部分

小说: 媚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家几个女人都笑。心里却都不怎么相信。她们也不表露出来,只是笑着夸宋欣怡厉害。 

宋欣怡就有了几分不好意思。 

她的心情极好。 

吃了饭,她就回了自己家。 

进门的时候。就碰到母亲宋二太太和几个平常总凑在一起打牌的几位太太出门。 

她们这是约着去听戏。 

看到宋欣怡,其中一个太太就热情问:“欣怡跟不跟我们去?” 

宋欣怡笑着道:“不了,我回房温书。” 

然后脚步轻盈进屋了。 

宋二太太很久没见女儿这样高兴。不由心里犯嘀咕:留学回来之后,再也没听她说去温书,今日这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会不会是又遇到了莫成林,当初带欣怡私奔的那厮? 

宋二太太后背一凉。 

她对几位老姐妹说:“我这身上突然有些不利爽,你们去吧。下次咱们再约。”就折身又回了家。 

她往宋欣怡的房间去。 

走到门口,就听到宋欣怡在房间里哼着小调。 

宋二太太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肯定是遇到了莫成林! 

要不然,怎么这样高兴? 

她心底的怒焰就腾了起来。 

她一脚踢开了宋欣怡的房门,冲上来就紧紧攥住了宋欣怡的胳膊,厉声问她:“是不是在外头又起了什么歪心思?你还要脸不要脸?” 

她的手劲很大,宋欣怡的胳膊都疼了。 

她被母亲吓住了。 

半晌回神,宋欣怡莫名其妙:“我怎么不要脸?” 

“这样喜欢,是不是又在外头见了那个男人?”宋二太太面目狰狞,“我养了你一场,得不到你半点好,只见你整日往外头跑,跟那些男人不明不白的!这哪里是大户人家的**,连戏园子的都比你有廉耻。” 

宋欣怡的心,被母亲的几句话说得抽搐起来。 

她身子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不争气簌簌落下。 

她和莫成林私奔的事败露之后,母亲一次次这样侮辱她,她都是默默忍受了。今日她心情真的很好,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可母亲的几句话,把宋欣怡心里扬起希望的风帆扯得稀烂。 

人真的不能犯错。 

只要犯错了,就要随时随地承受这样的处罚,哪怕她已经努力挽救、努力忘记。 

别人不会忘记你的错误,于是你就必须为你的错误付出无穷的代价。 

“还哭,还有脸哭!”宋二太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在她背上打了几巴掌。 

宋欣怡没有反抗,任由母亲的巴掌打在身上。 

有些疼。 

她的心重新被阴霾覆盖,整个人一下子就没了生机。好像被母亲戳破了皮的气球,眼泪就流出来,冷冷站在那里,任由母亲打骂。 

宋二太太见她像个木头人,只知道流泪,一声不吭,气的一下子就她推到地上。自己也跟着哭起来:“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我一生好强,偏偏你们兄弟姊妹几个,一个比一个没用。好歹他们都听话。可是你呢,既没用又不听话,你这是把我气死了,你才甘心啊!” 

欣怡的头发乱了。 

她甚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被又打又骂。 

打过骂过的母亲,自己还哭起来。 

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旁人可能难以置信,宋欣怡却是从小就经历。 

她觉得母亲有句话说对了:只有死了,才甘心。 

也许。只有她宋欣怡死了,母亲才能放过她。 

她从来不敢抱怨,她甚至说出来都没人会相信。她的母亲会这么突然的雷霆大怒,甚至不知道何事;她不敢抱怨,也是因为这个女人再怎么样也是她的亲娘,她的生母。 

也许只有死了,才是解脱。 

她名声已经臭了,反正是嫁不出去的。 

这一刻,宋欣怡心灰意冷。 

宋二太太的哭闹惊动了佣人,佣人连忙跑去找宋二先生来。 

宋二先生让佣人送宋二太太回房。又安抚着宋欣怡。 

“你妈……”宋二先生好半天都找不出好词来形容宋二太太,“你妈就是性格暴躁,听风就是雨。她心里疼你的。” 

宋欣怡默默擦干了眼泪,把零散的头发捋了捋,轻轻点头。 

父亲再也不知该说什么。伸手拍了拍女儿削瘦的肩头,心里发酸。 

“没什么事吧?”宋二先生还是问了。 

宋二太太这样突然发火,总有个原因。 

“赵嘉蕙开了家印刷厂,同意让我去做账房。我挺高兴的,在房间里唱歌,妈可能误会我是和男孩子约会回来……”宋欣怡低垂着脑袋,声音苍白无力。 

宋二先生听了,心里顿时就窝了一团火。 

那个愚蠢的女人! 

他更加心疼宋欣怡,道:“这是好事,你答应赵**。有份事做挺好。做账房……” 

大户人家**出去做事,总有些丢人现眼。 

可赵嘉蕙不也自己开厂吗? 

欣怡只是做账房,又不用抛头露面,宋二先生虽然一时有些难以接受,可还是尽量说服自己。 

如今社会不同了,新派女孩子有自己的追求,这应该赞誉,他这样安慰着自己,然后对女儿说,“……我还没听说过女账房。这样很好,账房可是个重活,你要用心。” 

宋欣怡却没有半点反应。 

她垂首沉思着什么。 

过了片刻,宋二先生轻喊“欣怡”,她才微微颔首,闷声了嗯了一下,算是回答。 

宋二先生见女儿真的被妻子伤了,叹了口气,起身走了出去。 

他回到房间的时候,宋二太太还在哭,骂宋欣怡丢人现眼。 

宋二先生对二太太平素多忍让,此刻却再也控制不住,一掌拍在桌上,怒喝:“欣怡是要去赵四**的厂子里做账房!你这样,迟早要把我们都逼死!” 

宋二太太的哭声一下子就扼住了。 

她不敢相信,问:“真的?欣怡她是要去做账房了,才那么高兴的?” 

宋二先生没有回答,无力坐在椅子上。 

多少年了,他和孩子们承受宋二太太这样的怪脾气已经多少年了?真的有些忍耐不下去了。 

宋二太太却不顾宋二先生,又兴高采烈去了宋欣怡的房间。 


第159章 见面

阿蕙不知道宋欣怡家里发生的事。 

只是到了第二天,宋二太太带着宋欣怡,亲自拿了糖果点心,来向阿蕙道谢。 

她还把宋欣怡到阿蕙厂里做账房的事,嚷得茂城人尽皆知。 

阿蕙无奈笑了笑。 

旁人只是看热闹,却把阿蕙的二婶给惊动了。 

她单独跑来找阿蕙,非要阿蕙把二叔和小五安排到她厂里做事。 

阿蕙不同意:“没有适合二叔和小五的差事!” 

二叔和小五不在场,阿蕙说话也就不客气。 

跟二婶含糊,她根本听不懂。 

“瞎讲!”二婶笑着拍阿蕙的手,以为她在说笑,“宋家那丫头不是在你厂里做事?听说工钱一个月三十多块银元?给你二叔和小五的差事,要跟宋家那丫头的一样轻巧,工钱也差不多就行了,二婶不挑的。” 

“我没有瞎讲,二婶,我不会请二叔和小五的。”阿蕙心平气和回答,“公司里没有适合他们的职位。” 

二婶这才觉得阿蕙没有说笑 

她也收起笑容,一副教训孩子的口吻:“小四,你这样就不对。肥水不流外人田,怎么有了好事不想着你二叔和小五,偏偏便宜了外人?” 

“公司里有公司里的制度。”阿蕙说。 

“还不是你定的?”二婶霎时不悦,“你是东家,用谁不用谁还不是你一句话?” 

“的确是我一句话!”阿蕙道,“我也说了,我不想用二叔和小五!” 

阿蕙没有笑,表情很认真。 

二婶豁然站起身,指了阿蕙道:“小四,你不能这样对你二叔!你二叔和你是血脉亲人,你难道见死不救?你这样,天理不容的!” 

“没有这样的天理!”阿蕙被二婶的话逗笑,“我厂里暂时没有适合二叔的差事。所以我不请他和小五,跟旁的事扯不上。二婶,您这样厉害,怎么总舔着脸求我们帮忙?” 

二婶的脸刷的紫涨。 

阿蕙就起身告辞了。 

身后还听到二婶厉声的叫骂:“赵嘉蕙,你这样对自己的亲叔叔,迟早会遭报应的!” 

二婶来找阿蕙。是直接到阿蕙的院子,没有和大太太等人打招呼。 

等她气哄哄的走了,还骂了阿蕙,佣人们才把这些话传到老太太和大太太等人的耳朵里。 

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纷纷来安慰阿蕙。 

其实阿蕙并不难过。 

二婶的性格她了解,跟二婶生气。岂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阿蕙不想让二叔到厂里来做事,一来是亲戚,不好管理。二来也是怕二婶将来再闹事;第三,也是因为阿蕙借了一大笔钱给小五,二叔一家人生活不成问题,她不需要担心。 

当然,阿蕙觉得小五肯定没有让她妈知道那笔钱。 

况且,二叔真的想到阿蕙的厂子里做事吗?他不像二婶,他有他的尊严,阿蕙感觉让他到自己厂里。他会无地自容。 

阿蕙兄妹俩一个开印刷厂,一个出版社,很快就成了茂城大街小巷的新闻。 

不是因为这件事有什么可谈性。而是因为阿蕙本身就是茂城的新闻人物。 

只要和她搭得上边的,都能被小报记者杜撰出很多桃色新闻,有时候阿蕙看了都惊艳不已。 

她不会生气。只是想,这位主笔去写小说稿的话,一定能热卖,比这小报的主编有前途,因为他太有想象力。 

十月初九,宁雍给阿蕙打电话,他的人“接到”了姜锦华,直接送到了阿蕙指定的乡下地方。 

阿蕙跟宁雍道谢。 

然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哥大嫂、老太太、二嫂,问他们,家里谁去和姜锦华谈。 

大哥不想去,他冷哼一声。 

大太太拙于辞令。 

老太太不适合出面,那是她妹妹。 

大家就目光投向了阿蕙,希望她能去。 

却没人看二嫂。 

姜锦华的事,赵家众人都感觉有愧于二嫂。 

“那我去吧。”阿蕙说道,“不管谈成什么,都由我说了算,你们同意吗?” 

大嫂连连点头,大哥又是冷哼,老太太垂首沉默不语。 

二嫂却突然道:“我跟小四一起去!” 

她话音一落,大家都吃了一惊,满屋子里人面面相觑。 

“乡下路不好走,颠簸得身子疼……”大嫂劝二嫂。她不想二嫂去面对姜锦华。 

设身处境的想一想,二嫂和姜锦华的关系的确够尴尬的,何必自己跑去找不痛快? 

“不是分家了吗,她的事是我们二房的事,我应该去看看她。”二嫂淡然微笑,对大嫂说道,“不是还有小四陪我吗?” 

老太太平素也口齿伶俐,且和二嫂感情好,此刻却一声不敢吭。 

不管她怎么说,都是错的。 

这种情况下,语言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老太太唯有沉默来忍受这些。 

最后,确定了二嫂陪着阿蕙去乡下的老宅,去“看望”姜锦华。 

姜锦华住的乡下祖宅,是茂城西边郊外的叫陈家庄的庄子上。 

这庄子叫“陈家庄”,因为姓陈的人最多,人丁繁茂。 

姓赵的人不多。 

赵家的祖宅修在庄子最东边,有宽阔的院子,外面有口偌大的池塘,栽种了垂首。 

细条似丝绦迎风招展。 

十月初十的茂城,不太冷,阿蕙和二嫂都是中袖旗袍,玻璃丝袜和高跟皮鞋,头上戴着宽檐帽。 

她们的车子进庄子开始,不少人在看她们。 

直到她们姑嫂两人下车,远处偷偷打量她们的人们还开始嘀咕:“是那个老财主赵家的人回来扫墓了吧?” 

赵家从前在庄子里很有钱。 

虽然叫陈家庄,可是土地都是阿蕙的曾祖父的。后来祖父进城做生意,才买了一大部分做本钱。 

阿蕙的曾祖父曾经中过进士,在翰林院人过职,后来娶了位富商的女儿,赋闲后就回想买宅买田地,置办下了偌大的家业。 

老宅已经快四十年没人住,只是每年祭祖的时候回来歇歇脚。 

父亲在的时候。派了两个佣人在这里照顾。 

看着门口干净整齐的小径,刷的粉白墙壁,阿蕙便知道家里这两个守老宅的佣人很用心。 

听到汽车鸣笛声,屋子里有个穿着绸布短衫的男子快步跑出来。 

他自称自己老周老三,是宁雍的人。 

“四**,二太太。人关在西厢房……”周老三给阿蕙和二嫂带路。 

老宅里面也很干净,不似阿蕙想象的杂草丛生。因为祭祖,女孩子是不能参加的,阿蕙这算是第一次来乡下老宅。 

以前都是听三哥回去炫耀。 

很普通的乡下房子,天井下摆放了一张藤椅。两面是木制的房子,散发着古木幽香。 

二嫂轻叹一声,低声和阿蕙说:“这房子真不错。将来明尔和明芜长大了。我就来乡下住。这里真舒服。” 

乡下的确舒服,静谧安详。 

“嗯,我也喜欢。”阿蕙笑着,挽了二嫂的胳膊。 

走廊也是铺着木板,高跟鞋踩上去吱吱呀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