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西方哲学史第八版 >

第20部分

西方哲学史第八版-第20部分

小说: 西方哲学史第八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做〃审慎〃(circumspection),它显示了这个东西的目的。我们选择一个工具或器具,并不是首先观察它的属性,然后从这些属性中推出它的目的,相反,我们首先看到它的目的。这意味着决定某物是一个器具还是一个纯粹对象的,并不是物的属性。毋宁说,我们筹划这样一个关联,其中的每样东西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作用,这种作用就解释了我们对那个东西的不同看法。而且,一个东西,比如一把锤子,只有在与某个包含一些其他目的的任务的关系中,才有一个目的。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东西具有揭示其他目的的属性;例如,在这把锤子中没有任何性质表明,要用它将钉子钉在屋顶上还需要一架梯子。任何特殊的东西,只有当它与其他目的相联系时,才有意义。正是这种目的之间的网络关系,在我们同作为器具的事物打交道之前被揭示出来,并使我们能理解作为器具而存在的东西。发展这种目的网络或关联属于我们的本性。由于个人筹划〃他们的〃世界的方式不同,甚至可以由相同事物组成不同的世界。

    此在拥有三重结构,它使我们筹划这个世界的方式成为可能。第一是我们的〃理解〃,凭借这种理解,我们筹划对物的关系和目的。事物正是通过这些被筹划出的交互关系而具有意义的。第二是我们的〃情绪〃(mood)或〃态度〃(approach),这影响我们如何与我们的环境相遇,在失望或高兴的心境中,我们的任务将会作为失望或高兴敞开,这些并不仅仅是态度,它们描述了我们的存在方式和世界对我们的存在方式。第三是我们的话语(discourse)。只有能在语言中表达出来的东西,才能被理解,才能被我们的情绪所左右。

第八部分 10。译者跋

    《西方哲学史》第8版的翻译工作是我的导师邓晓芒教授于2007年9月交给我的。翻译进行期间,他也一直在关注和指导,最后又亲自进行了十分严谨的校改。英文第八版是对第七版的补充修订,因此第八版的翻译也是在第七版中译本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形成的。本书原著的优长与缺憾、两个版本的异同、此番译事的甘苦,邓老师在中译本序中已经剖析分明,毋须本人多加置喙,只抛砖引玉地和青年朋友谈一点学习心得:

    疆村居士在《宋词三百首·序》中说:〃能循涂蹈辙于三百首之内,方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文学如此,哲学又何尝不然。哲学史著作其实就是概括描绘了这些〃涂〃和〃辙〃的一幅思想地图,如果能以一种真正历史的眼光、一种客观平正的心态去写、去读、去想,山川大势就能尽收眼底,接下来寻幽探胜、洞隐烛微也就有了基础;反之,如果一叶障目、成见塞胸,就难免感到支离破碎、一片茫然了。固然,人不可能不受视野局限,也不可能毫无成见,但是我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我们的某种看起来是〃唯我独尊、不假外求〃的成见,往往并不真正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反倒是不自觉地被外部强加给我们而并不为我们所理解的东西,因此,惟有认真地、心平气和地去阐释和理解别人的不同见解,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理解和升华(并不是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成见,也才能渐渐地找到真正的〃自己〃,所谓从循涂蹈辙到取精用闳,我想不外乎就是这个意思。青年读者们如果能抱着这样的念头来阅读我们所译的这部哲学史,也许就能更好地利用它的优点,扬弃它的不足,从而有得于真正的爱智之学。

    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朋友特别是编辑马春华的出色工作。

    最后,需要交待的是,我一直是把这件翻译工作当成邓老师交给我的一项〃功课〃来完成的。哲学史的翻译,需要细致耐心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学问和比较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锻炼和考验。所以把稿子交给老师审阅的时候,我也像等待考试成绩一样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等待着老师的评价。尽管邓老师在序言中热情地肯定了我的工作,但我深知,自己并无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能耐,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也并不觉得自己青出于蓝、后来居上——其实,能以专注、谨慎和细致,换来一份〃踵事增华、与有荣焉〃的欣慰,也就知足了。第七版译者们的辛劳所提供的良好基础,邓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反复校正,这都是我受惠良多、感念不已而决不敢贪天之功的。能够最确凿无疑地归到我名下的,就是本书中还可能存在的一切错误和疏漏,这是我作为最后定稿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一切评断权都交给读者了,我怀着同样忐忑的心情,等待着自己的最后成绩。

    匡宏谨识

    2008年6月

第八部分 11。出版后记

    美国学者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和詹姆斯·菲泽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自1966年初版以来,在英语世界非常流行,畅销四十余载而不衰,而且多次修订再版。时至2007年,此书参照当代哲学的发展,经过七次修订已出至第八版。

    这本《西方哲学史》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很适合作为大学生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入门教材。如此长时间的历练,原不用我们多说,足可以证明这是一部好书、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之所以在此赘述,主要原因是想让更多的人理解原书作者的哲学理念,领略译者严谨的翻译风格,在此基础之上,用〃大视野〃的眼光去认识哲学家的思想脉络和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从内容的连贯性上来看,这本《西方哲学史》可称得上是一部哲学通史。本书既没有国内多数哲学史家在编撰哲学著作时的时段局限性,也没有西方学者或严谨枯燥,或随心所欲难为信史的不足。相反地,本书作者兼采两种写法之长,试图通过对哲学史资料的编排把其对哲学史、对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见解表达出来。这一优点对青年读者尤其是大学本科学生来说,是有所裨益的。这种编排方式可以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史的源流,真正了解每一个哲学家在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以及他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考虑到哲学这一学科本就有些枯燥的特点,本书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述,简单的堆积知识,而是像为读者讲说哲学故事,同时言语间也渗透着启发性的意见或是问题,娓娓道来,有条有理,从容不迫,一段终了,总是会令听众感觉受益匪浅,启发思维。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读,去听,去思考。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西方哲学史》,原书严谨又不失轻松之感的风格,使我们对此书有了如此高的评价。除此之外,此书的译文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一中译本虽是以第七版译文为基础,但译者却也是颇费了些功夫。除了要修正第七版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处理、翻译、润色最新英文版本中增删的部分。通览全书,我们看到,第八版除有整章内容(如第12章〃启蒙哲学〃)增加外,还存在大量散落于文章各处的有所改动的部分,这样算来,工作量不可谓不巨大。对这些内容反复推敲处理之后的第八版译文,可以说是精湛、准确、流畅优美,而且更具可读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发现原书个别错误,为使内容更加准确,译者对此加以纠正,〃以使读者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国外学者的学术观点,而不是盲从〃。以上这些,读者在阅读时定会从中体会到译者的辛劳。

    为使本书更加符合学术规范,同时也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与以往译本不同的是,这一中译本我们增加了英汉词汇索引。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部分,对一部哲学通史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用邓晓芒教授的话说,〃读者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和查到整个西方哲学发展中那些重要的术语的来龙去脉,极为有利于从思想发展线索的角度理清西方哲学的源和流。〃

    即使有诸多优点,即使多次修订几近完善,即使每次修订都会加入时新的哲学内容,但是正如邓晓芒教授所说的,〃只要作者健在,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的哲学史问世〃。相信读者也会和我们一样,有所期待!

    欢迎采用本书做教材的老师与我们联系,以便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教师手册和章节摘要等相关教学资料。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服务热线:139…1140…1220133…6631…2326010…8161…6534

    教师服务:teacher@hinabook

    服务信箱:onebook@263

    世图北京公司〃大学堂〃编辑部

    2009年1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