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之风流无边 >

第72部分

明宦之风流无边-第72部分

小说: 明宦之风流无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土生突道:“各位大人,以我看来这个天地是不能拜了!”
众人登时哗然。福王忍不住道:“易公公,你这是……”
易土生正色道:“天地本来是很尊贵的,但是有皇上在这里,即便是天地只怕也要退居末座,依我看,奴才只要拜皇上就可以了,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福王也趁机站出来拍马屁:“陛下乃是万民之主,地仙之祖,万乘之尊,比天地要尊贵的多了,理应拜皇上!”
小皇帝看了福王一眼,嘿嘿笑道:“说得好,朕爱听!”福王心中大喜,知道这次的马匹拍对了!
于是,司仪的口号就改成了:“一拜皇帝,二拜皇帝,三拜皇帝,礼成,入洞房!”
“入洞房好,朕也跟着去看看!”小皇帝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往里闯!
魏宗贤又把他拦住了:“不合适,不合适!”
“朕开玩笑的,这入洞房的事情,朕还是明白的。朕是不会抢小易子的老婆的,来吧,咱们君臣同去喝酒!”





大明 第一百二十四章形势危急
 更新时间:2011109 13:00:41 本章字数:2250

初四,阳光普照!
一大早层层叠叠的皇宫金顶,在日出的余晖下近乎溶解的流淌着道道烈焰。重重高大的朱红殿门一进进洞开着,红色的油漆浓郁欲滴犹如已经凝固涂抹均匀的血。
皇宫内外,旗幡林立,人山人海,流溢着一种喜气洋洋而又庄严凝重的气氛。在奉天殿前的宽阔广场上,百官云集。皇宫之外,拥挤着成千上万的民众。大家都在等待着给大明朝的天启皇帝祝寿呢。
上午辰时,在一片悠扬的笙歌,嘹亮的号角中,由锦衣卫担任的皇帝的依仗,侍卫大队,准时入场。缓缓的穿过白石广场,进入奉天殿接受百官和各国使节的朝拜。
锦衣卫卫队由易土生率领,队伍骑甲鲜明,整齐划一,全部穿飞鱼服骑枣红马,绣春刀高举过头,赫赫声威。
锦衣卫之后是一队队体态婀娜的年轻宫女,她们挑着宫灯,捧着御香,举着盖伞、素伞、双龙扇,左右护持,引着小皇帝的明黄色龙辇缓缓而来。
庄严地祝寿仪式开始了。小皇帝在十六名身材魁梧的锦衣卫高手簇拥下,步履沉稳有力,登上了奉天殿上的黄金宝座。
大明首辅叶向高担任了祝寿大典的大礼使,主持一应仪式。他用庄重严肃的声音宣布:“大明天启皇帝,圣驾驾临,各位王公大臣,各地藩王使节,依次上前……祝寿!”声音一层层的经由太监传出去,整个皇宫被震得晃晃悠悠的。
霎时间,万岁之声犹如浪涛拍案般轰响着,不绝于耳。文官武将都喜气洋洋,朝廷上下一片祥和。
魏宗贤安排了大场面来拍皇上马匹,就在各位大臣上前祝寿之前,五城兵马司的十万御林军,身着新盔新甲,排列十个方队,跪倒在地上,山呼万岁:“祝,大明皇帝陛下万寿无疆,万寿无疆!”那场面真是相当的壮观!
御林军退下去之后,轮到各国使节,各国使节之后才是外地进京的藩王,藩王之后才是皇帝手下的文武大臣。这一程序基本上遵循了远来是客的道理!
罗刹国、准噶尔、蒙古察哈尔、车臣、安南、苗疆、高丽、后金、包括易土生从来没见过的神秘的东瀛幕府代表德川秀忠一个接着一个的单膝跪倒在大明皇帝面前,对着提前写好的奏章唱祝寿词,然后献上珍贵的礼物。易土生虽居高临下,但距离祝寿人太远,也只能看到德川秀忠的轮廓。
这老小子是所有使节中唯一拒绝下跪的人。他长的不很魁梧,梳着东瀛男子的标准发髻,没有佩刀,大概是被收走了!眼神如鹰,人中上有一瞥小胡子。
由于德川秀忠的身份比较特殊,小皇帝也没有跟他多做计较,不跪就不跪吧。程序仍然在一项一项的进行,丝毫不受影响。念过祝寿词的各国使节全都散落在两边,观看大明朝的人一个个祝寿。这是个枯燥而无趣而且很累人的过程,但没办法再怎么没有耐心也要忍下去。没过多一会儿易土生的腿就酸了。为了应付今天的事情,昨晚他根本就没“正式”的入洞房!
整个仪式结束的时候,已经日落西山了,所有人的饿着肚子,听叶向高做总结性发言。叶向高说的话,概括一下,其实和现代会议结束语差不多,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总的来说,这次祝寿还是成功地,大人都很认真……云云。
别人不说,小皇帝第一个就受不了了,坐在宝座上来回晃悠,极度躁动。
仪式结束之后,是皇帝在广场上赐宴,款待各位使者和大臣。大家都饿了一天肚子了,吃的还是很给皇帝面子的。
与此同时,一匹口吐白沫的驿马从顺天府郊外的官道上绝尘而来,来到门前高声断喝:“四川来的紧急军报,守城卫兵速速开门,速速开门!”
由于皇帝的大寿,最近京城内外的盘查非常严密,天一黑立即紧闭城门,任何人不得放行。城上的守军军官,跨刀带甲,向下一看,厉声喝道:“皇上有令,天黑后任何人不得进出京城,你还是明天再来吧!”
城下那位登时火了:“明天再来成都就没有了,你能付得起这个责任吗?速速打开城门,我要面见兵部张大人!”
“张大人在宫里给皇上祝寿呢,你见不到,明天再来吧,别往前来了,再过来,我就放箭了!”军官挺死心眼。
“嗨,这位将军,无论如何你要让我进城,四川出了大事了。你不让我进去,恐怕要吃死罪呀!”那人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军官是个资深军官,知道紧急边报的厉害,寻思了一下说:“等着,我去兵马司请祖将军来!”说着下城,飞马而去。
祖大寿听到消息后,连想都没想,骂道:“你也太迂腐了,四川的边报何等重要,怎么能不让进城,赶快把人带来!”
军官这才知道犯了大错,回去开城门。这一来一去的又浪费了两个时辰。张鹤鸣正好吃完饭回家去了。刚一进门,祖大寿就领着那人闯了进来。
“启禀大人,四川来了急报,出了大事了!”祖大寿脸色煞白的说。
张鹤鸣不敢怠慢,忙问:“出了什么大事?”
那人从祖大寿身后上来,噗通跪倒在地上,大声道:“启禀大人,陕西总督王三善在成都城外中了叛军的埋伏,损兵折将五六万,自己也阵亡了!末将奉了总兵秦良玉之命,冒死杀出城来,求大人速发援兵,成都将破矣!”
张鹤鸣差点坐在地上,失声道:“王三善也死了?!”祖大寿叹道:“为今之计,一定要快发援兵,听说城内只剩下两三千残兵坚守,叛军不日破城,川陕一代将不复为国家所有!”
张鹤鸣倒吸了一口冷气:“本官这就去见皇上!祖将军请跟本官一起来!”祖大寿拱了拱手,带着报信人跟了上去。
三人骑马直奔皇宫。
小皇帝喝酒喝多了,已经睡下了,易土生刚好当值。
“易公公,大事不好了……”张鹤鸣简略的说了一遍。
易土生也吓坏了,赶紧进去,冒着惊驾的危险把小皇帝叫醒了。小皇帝听完奏报,吓得酒醒了一半:“快,传六部九卿十三科道,内阁辅臣,速速前来西暖阁议事!”
“嗻,奴才这就安排!”易土生躬身退下。





大明 第一百二十五章临危受命
 更新时间:2011109 13:00:42 本章字数:2293

各位大臣接到通知,心头都是巨震,赶忙进宫来见皇帝。小皇帝一扫从前的昏聩,忧心忡忡的说:“各位爱卿,朱燮元和王三善都战死了,叛军夺取四川之后,必定席卷关中,这可如何是好?!”
韩扩眼珠一转,站出来说:“皇上,前些日子易公公不是说军费已经都凑齐了吗?那还等什么,赶紧派兵救援吧!”
“小易子,军费的问题到底怎么样了?”
“启禀皇上,一个月以来通过奴才的努力,国库已经有了一千五百万两的盈余,这笔钱足够供养一只平叛大军了。”
“好,小易子办事儿就是让朕放心。银子的事情解决了,众位爱卿,下一步怎么办?”
叶向高站出来说:“请陛下下旨,调集京畿一代驻军,然后派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统兵出战,消灭奢崇明!”
“派谁出战,派谁统兵?你们倒是拿个主意呀!”小皇帝站起来在御桌后跺脚,来回踱步。
“启禀皇上原浙江巡抚潘汝桢是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现在正赋闲在京,不如让他挂帅!”张鹤鸣道。
“不行,不行,潘汝桢是个有勇无谋的,他当了四年的浙江巡抚,连境内的几股小土匪都消灭不了,怎么能指望打败奢崇明呢!”叶向高反对。
“皇上兵部侍郎王之宗可以担当重任!”高第站出来说。王之宗和他交情甚密,这老小子像趁机给他捞个官做做。
王之宗自己却不乐意了,他可不想到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去送死,站出来说:“启禀皇上,臣最近偶感风寒,全身无力,只怕难当重任!”
小皇帝冷哼了一声,挥挥衣袖,示意他退回去。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举荐贤能,有的说应当派孙承宗去,还有的主张从皮岛调回大将毛文龙,又有人举荐洪承畴,全都有人站出来反对。
最后还是田尔耕大人站出来忠心了一把:“皇上,以臣看来刚才说的那些人都不太合适,这次出征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必须派一员忠心耿耿有勇有谋战功卓著的虎将去,眼下满朝文武之中附和以上条件的,恐怕也就只有……只有……”
“说呀,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臣怕皇上舍不得!”
“社稷存亡之秋,朕有什么舍不得的,快说!”小皇帝急了。
“恐怕就只有武威侯易土生大人了。易大人曾率大军击溃后金大军,以少胜多,威震天下,将士归心,百姓崇拜,派他出战那真是最合适不过了。皇上您说是不是啊!”
小皇帝一愣,然后拍脑门,然后笑:“呵呵,呵呵,朕怎么给忘了,朕身边还有一位盖世的骁将,小易子,你说你也是,朕不找你,你自己也不知道站出来,这次统兵,朕认为非你莫属,你愿不愿意去?”
“启禀皇上,能有机会为国效力,奴才万死不辞!”易土生赶忙跪下来。心里把田尔耕他们家的列祖列宗挨个问候了一遍,这老王八分明是借题发挥想把自己排挤出京城去!这下如愿以偿了。
“好,你去,朕最放心了。张鹤鸣,命你立即传旨两日内调集京畿十万人马,不得有误!”
叶向高咳嗽了一声道:“皇上,眼下四川和陕西群龙无首,地方军队七零八落,必须有人辖制才行。十万大军一天所需的粮草无数,从京城运肯定是鞭长莫及,只有从陕西运,可是陕西巡抚王三善已经战死了,需要再委派一个巡抚?!”
这时候,兵部侍郎王之宗的“偶感风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眼神一亮,跳了出来,大声道:“臣也愿意为国家出力,请皇上派臣到陕西去吧!”
“下去,下去!”小皇帝看了他一眼,气不打一处来:“你不是偶感风寒吗?朕看你就是贪生怕死,给朕立即滚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你,滚!”
王之宗吓得浑身哆嗦,刚忙跑出大殿去了。
小皇帝沉思了一下说:“传旨,命户部侍郎易土生兼任‘川陕总督’,总管前线一切政务军务,钦此!”说完转身就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一齐跪倒山呼万岁。
“这么大的川陕,全交给一个人,皇上也真是放心!”出宫门的时候,田尔耕对高第说。
高第和易土生有仇,当然不想看着他掌握这么大的权利,叹道:“四川和陕西是多事儿的地方,南面有西藏,北面是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兵源雄厚,从没有过一个总督治理的先例,易土生是走了狗屎运了!”
“易土生的势力越来越大,恐怕不是什么好事!”田尔耕眯缝着眼睛说。
高第叹道:“这也没什么法子,谁让咱们不能领兵打仗吗?皇上要是派你去前线,你敢去吗?”田尔耕冷笑道:“最好让姓易的战死沙场,咱们就少了个心腹大患,呵呵!”高第也笑道:“本官每天回家焚香祷告,盼着他早点死!”
易土生对这个超级封疆大吏川陕总督的头衔倒是没多少兴奋,他是知道奢崇明的强横的。不然朱燮元和王三善这些人怎么会随随便便的战死呢!
张鹤鸣和易土生在西直门外分手,赶回兵部调兵遣将。易土生则立即回家,安顿一下诸位老婆。
夜深了,新婚妻子柳如是还坐在大厅里守着两只快要燃尽的红烛,不时的走出来向外张望。一阵马蹄声传来,易土生大踏步的冲了进来,她赶忙迎出去:“老爷,您回来了,皇上为什么深夜召见?”
易土生拉着她的手进了大厅,满头大汗的说:“夫人,为夫的恐怕要离开你一段时间了……”然后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柳如是听说易土生当了川陕总督又喜又怕,此女是个爱国主义者,且早就崇拜易土生的英雄无敌,激动地说:“老爷您临危受命,为国杀敌,我这个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