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669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669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沈千秋是一个聪明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了。

“皇上,这长安城坐镇关中,乃是龙脉聚集之地,山河险固,乃是上等的都城所在,你为何要选涿郡那个地方?”与沈如燕和南阳公主不一样的是,萧后却是听出了李信的潜在之意,有些惊讶的询问道。

“关中虽好,但不是我李信地盘,在这个地方,和关东世家纠缠甚深,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朕这一代没关系,但是朕之后就说不定了。”李信摇摇头说道:“涿郡虽然不如长安险要,但是正因为如此,就要提醒历代帝王,不能死于安乐之中,要有忧患意识,天子守国门,自古以来,就应该如此。”

“就怕那些世家大族不同意啊!”南阳公主迟疑道:“大家在这长安城生活的好好的,恐怕很少有人会去涿郡苦寒之地吧!”

“先建了北都再说。”李信不在意的说道:“朕以后每五年都会发动一次对外战争,只有这仗大多了,世人才知道这个世界之大,国都选在在长安,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唐的威胁还是在西北之地。”

“涿郡,没想到以后还是要到涿郡去!”萧后深深的长叹了一声:“陛下,迁都一向是大事,朝中未必有些人同意迁都,尤其是那些关中世家,这些人恨不得长安永远都是都城。”

“朕这一代自然是算了,每年去一次就可以了,就当做避暑吧!真正的迁都,就等以后再说吧!等承宗生了第一个儿子,朕就去涿郡定居,细心见到朕的皇孙,相信,不管出自什么考虑,朕的皇孙会将都城迁到涿郡的,那个地方才是他的根基。”李信不在意的说道:“相信朕做了决定,也不会有人反对的,世家,不久之后,将不会有大型的世家出现了。朕的爵位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西北局势'

武德殿内,杜如晦望着眼前的沈千秋,面色平静,没有任何表情,整个武德殿内,气氛比较凝重,作为首辅大臣杜如晦,沈千秋感觉到自己的压力比较大,这个掌控朝政近五年的人,在朝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就算是李信,对他也极为信赖。※%頂※%点※%小※%说,

“陛下真的决定兴建北都?而且将北都定在涿郡?”杜如晦忽然淡淡的说道。

“正是。当时沈夫人和杨娘娘也在现场。”沈千秋最后还是没有将萧后在现场的事情说出来,他低声说道:“杜大人,末将当时看的出来,皇帝陛下是经过是深思熟虑的,并不是一时兴起。恐怕陛下已经有其他的考虑了。”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啊!陛下没有和群臣商议,就定了此事。”杜如晦叹息道:“这样一来,还要我们这些大臣们做什么,那陛下也就能乾纲独断了。幽州本身就是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市面也不怎么繁荣,陛下将京城迁移到那个地方,恐怕有些大不妥当啊!”

“大人,那这件事情?”沈千秋有些担心的说道。

“既然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自然就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去做了,只是眼下朝中用钱的地方很多,陛下还准备调遣大军进攻吐蕃,涿郡的事情,先让阎立本等人去涿郡考察一下,先画出图纸来。然后让裴老将军、郭将军、王将军调遣高句丽、草原人马去修建城池,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了。”沈千秋也不是笨蛋,从杜如晦的一番话中,就明白了杜如晦的打算,分明就是将这件事情暂时拖着,等到众人劝说李信放弃这个观点之后,正好就能停工。

“皇帝陛下迁都自然是好事,能够避免朝廷受到世家的影响,但是贸然迁都只是会引起天下大乱,当年前朝也是如此,杨广贸然迁都,不但是得罪了关东世家,还得罪了关中世家,现在的世家对朝廷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可是一旦让他们一起反抗,大唐根基肯定会受到影响。短时间内,恐怕迁都是不可能的。”

沈千秋听了也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杜如晦说的不错,别看现在世家大族都听李信的话,尤其是关中世家,但是一旦李信要迁都,必定会损害关中世家的利益,若是迁都洛阳,关东世家或许会支持,但是迁都涿郡,恐怕就没有哪个世家支持了。

在杜如晦看来,迁都涿郡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只是杜如晦不敢因为这件事情而在李信面前劝说,只能是暂时拖延北都兴建的速度。

“还有,让秦琼等将军快些回朝,陛下恐怕很快就会进攻吐蕃了。”杜如晦有些担心的说道:“朝中的兵马倒是足够了,但是手下的将军还是缺少了许多。”

“末将看陛下有可能将战场设置在松州,甚至陛下很快就会去松州。”沈千秋低声说道:“陛下一向是如此,若是能凭借手中的兵马拖住松赞干布,严肃将军那里恐怕就能取得战果。”

杜如晦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或许真的会这么做的。放眼四海,也只有吐蕃才是他的大敌,消灭吐蕃之后四海升平,能将尽快解决吐蕃,大唐才能休养生息。”

“末将担心,陛下解决了吐蕃,还有其他的敌人出现,无穷无尽,我大唐岂不是年年都处在征战的状态?”沈千秋苦笑道:“末将干的是锦衣卫的活,但是也算是军人,虽然向往着大战,可是从隋朝末年到现在,天下百姓就从来就没有修养过。我大唐有赫赫威名,但是下层的百姓,苦难者甚多啊!”

“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只是你能想到,陛下也能想到。”杜如晦宽慰道。

“大人,陛下去了蓝田大营。”这个时候,外面有内侍闯了进来,就听见他有些担心的说道:“随行的还有有李玄霸等将军。”

“陛下已经等不急了,他准备征讨吐蕃了,这才回来多长时间。”杜如晦听了之后,深深的长叹一声,说道:“看来,本官也有准备粮草了,希望陛下能尽早结束吐蕃的战争吧!”

果然,不过三天的时间,才回到长安不到一个月的李信,下旨征讨吐蕃的圣旨,这个时候秦琼等大唐的名将还在涿郡,朝长安而来,跟随李信出征的也不过罗士信、李玄霸和程咬金三个人,当然,论武力,罗士信和李玄霸两人就能战胜其他的将军。

而在遥远的大非川,作为大唐帝国西北大军的领导者严肃,却是接到了一个不妙的消息,吐谷浑、党项、白兰诸多部族居然有相互串联的迹象,而且隐隐有吐蕃人在里面运作的痕迹,他就知道,自己这边恐怕会出现大问题。从大非川进攻吐蕃的想法,恐怕很难实施了。

这个时候吐谷浑、党项并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彻底的臣服于大唐,这与大唐所实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李信这个民族主义者吗,对那些少数民族虽然不是说盘剥的比较严重,但是相对于汉人来说,自然是差了许多。在西域,一个汉人杀了吐谷浑人,杖责、赔偿,但若是吐谷浑人杀了大唐汉人,全家处死。每年的时候,大唐都会征调吐谷浑人在西北修路,这就是服徭役,但是大唐的百姓就不一样了,若是修路等徭役,不但吃的不错,还有工钱,这就是天壤之别。

这种差别也就造成了吐谷浑人的不满,只是面对大唐在西域的十万大军,吐谷浑人虽然反感,摄于李信的强大的武力,想到当初李靖纵横西北的威风,也只能是将这种不满放在心里。

这个时候,吐蕃的使者来了,论钦陵行走在吐谷浑各部,将各部的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在经过李信等人的杀戮之后,吐谷浑的力量削弱了许多,在吐谷浑旁边党项族中有强大的部族,如同拓跋部、细封部、白兰部等部族见识了大唐的政策,对大唐十分不满,这次正好有吐蕃使者前来,两者相互勾结,这才有西北复杂的局势。让严肃的十万大军不敢乱动,无奈之下,只能命人传信给李信。

?(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武威风云'

武威城,无武威郡公是武威城的土皇帝,虽然严肃治军严谨,基本上一心都是在军队中,政事从来不干涉,但是因为他是李信的心腹大将,坐镇西北近十年之久,在武威城中可以说说树大根深,不管是严家人做了什么事情,地方官府都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严肃成亲比较早,现在生了三个儿子,长子严飞,次子严路,三子严重。三个儿子倒是继承了严飞的武勇,但是心性却是各有不同,长子严飞专横跋扈,次子严路办事谨慎,三子严重酷似严肃,倒是能得到严肃的信任。这家大业大,尤其是武威郡公这个爵位就让三个儿子有些想法了。尤其是最近传来皇帝陛下已经剿灭高句丽,下一步就有可能是吐蕃。

作为训练了大唐十万大军的严肃,在征讨吐蕃的时候,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一旦拿下吐蕃之后,这个爵位将会再次得到提升,最起码也是一各国公,按照大唐皇帝的分封方式,一个国公最起码能得到百里之地,这就说明一个新的勋贵世家崛起。若是能继承严肃的爵位,那就是一个地方之主了。严家三兄弟都想得到,只是各自的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

“大公子,这边请。”武威城内的一处酒楼之中,掌柜领着严飞走进了一个阁楼,这个酒楼就是严飞自己开的,毕竟是想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用钱,严飞想要拉拢严肃身边的将军,也是需要钱财的,这才有了这个酒楼。不过,今日酒楼掌柜亲自来见严飞,说是有一个重要的客人想见他,并且送上了金币百枚,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所以严飞决定亲自来见见这个人。

“你是什么人?”严飞走进小房间,却见房间内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正站在窗子旁边,他不由的皱了皱眉头,他看到出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求自己办事的,那百枚金币恐怕是有其他的用途了。心中微微有些不满。

“论钦陵见过大公子。”年轻人笑吟吟的望着严飞,拱手说道。没想到对方居然是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更是没有想到论钦陵居然来到了武威,而且还能见到严飞,倒是没有想到。

“你不是我大唐人,而且,也不是来自中原。”严飞双目中露出一丝不屑,径自坐在上,十分平静的说道。这个时候,他的架势却是高高在上,丝毫没有将对方放在心里。

论钦陵目光一阵阴沉,双目中闪烁着一阵杀机,只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自己也坐在下相陪,并且为严飞斟上酒,笑道:“在下是吐蕃人。”

“吐蕃?”严飞猛得站起身来,双目如电,面色狰狞,冷笑道:“真是没有想到,我朝准备征讨吐蕃,没想到你们居然送上门来了,本公子还没有上战场,就送来了一个人头,倒是没有想到啊!”

“若是没有胆子,小人岂会来这里见大公子?”论钦陵面色平静,笑道:“大公子放心,小人前来,绝对是为了送大公子一桩天大的富贵,大公子若是听完之后,认为小人是胡言乱语,可以直接将小人交给令尊,成全大公子一番功劳,如何?”

“什么事情?”原本准备离开的严飞听到这句话后,面色一愣,最后又坐了下来,十分平静的询问道。虽然严肃很是讨厌吐蕃人,甚至他还知道,眼前的这个论钦陵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若是让严肃知道自己和吐蕃人接触,莫说是爵位了,就是性命都很难保证。

“严肃将军有三个儿子,马上要是征讨我吐蕃,弄不好还会从郡公升到国公,只是严肃将军百年之后,这个国公的爵位就要落到三位公子手中,小人听说,大公子在郡公心中可不怎么样啊?”论钦陵见严飞坐了下来,嘴角顿时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他就怕严飞什么话都不听,直接把自己送到严肃面前,那才是找死的节奏,既然对方能坐下来,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哼,我是长子,这个爵位自然是我的了。”严飞面色阴沉,忍不住冷哼道。

    “江山有德者居之,作为一个家族的传承,这个继承人肯定是很重要的,武威郡公选人恐怕不是看他是不是长子,而是看他的才能吧!这一点,恐怕二公子和三公子更有优势。”论钦陵得意的说道。他既然敢来见严飞,自然是将严肃的家事调查的很清楚。

“说吧,什么事情?”严飞双目中闪烁着阴沉之色,望着论钦陵说道。

“成为家族的继承人很不容易,但是若是成为太子的话,那就说不定了。”论钦陵低声说道:“若是严肃将军高升一步,大公子是嫡长子,那太子之位就是大公子的掌中之物了。”

“放肆。”严飞吓的面如土色,猛的一下站起身来,望着论钦陵说道:“你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居然,居然说出如此悖逆之话,难道就不怕诛灭九族吗?”严飞嘴唇直哆嗦,这是他听的最可怕的一句话,此刻的他,心中暗自后悔,就不应该来见这个家伙,如今听到这种话,这让他不知道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