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656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656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高句丽被消灭,那些高句丽人未必不会躲入深山之中,等到大军离开辽东的时候,这些山贼必定会兴风作浪,索性趁着大军聚集在辽东的时候,开始剿灭这些山贼。

大宴结束的时候,三军将士却是在辽东城内搜索残余的反抗分子,当然,所谓的反抗分子基本上都是手中握有武器的人,这些高句丽人顿时倒霉了,伤亡者不计其数,而那些高句丽女子更是倒霉,被侵犯者也不知道有多少。整个辽东城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信才接到锦衣卫的通知,下达圣旨的时候,全城遭劫者不计其数。长孙无忌原本是想让执法队对这些人进行严惩的,但是却被李信阻止,将士们征战在外,身心都受到了影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泄。

这种杀戮不能针对自己人,只能是找高句丽人算账,虽然有些残忍了点,但是只要振兴军心时期,又什么不可以的呢?李信对高句丽人没有什么好印象,反正这些高句丽男人能活下来的很少,至于这些高句丽女人时间久了,也会接受这些新的男人。

感情就是那个啥出来的。这个在任何时代的都是正确的。只要大唐的将士努力播种,日后整个辽东,乃至整个高句丽都将会是大唐的子民。

长孙无忌和韦园成相互望了一眼,脸上露出担忧之色,大唐将士在辽东城几乎是没有任何纪律可言,可以说是一群虎狼之师,如此下去,虽然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会增加许多,可是同样的,这样的军队若是放到国内去,对中原的百姓将会是一个考验。

“陛下,臣等可以进入辽东城吗?”大贺窟哥望着李信,脸上露出一丝希冀,大家都是大唐的将士,若是能进入其中,劫掠一番,契丹人也会在这次南下进攻中获得更多的资源。

“辽东城并不大,有我大唐将士就足够了。”李信还没有说话,一边的李玄霸忽然低声说道。

大贺窟哥正待反对,迎面而来却是李玄霸阴沉的面容和一双野狼似的眼神,黑黝黝的,蕴藏着无限的杀机,将大贺窟哥心中的不满瞬间就压了下来,一盆凉水从天而降,浇了一个透心凉。

“长孙大人,你好像有些担心?”韦园成靠近长孙无忌,低声询问道。

“陛下对武将太好,对这些将士们太好了。高句丽虽然以前对中原不亲厚,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落入我大唐之手,也算是我大唐的领土,高句丽的子民也是我大唐的子民,这个时候陛下应该收拢民心,让我大唐在高句丽得到更多的民心,这样更加有利于大唐在辽东的统治,可是如今看来,陛下显然不会在这里施舍过多的仁慈。将士们抢掠百姓,烧杀淫掳什么事情没有干过?”长孙无忌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皇上自然是有皇上的考虑,你我做臣子的就要议论了,反正这高句丽本身就是化外之地,日后是那些丘八们坐镇,就算再怎么闹起来,又能闹到哪里去呢?这些贱民,死了之后,再从中原迁移过来就行了。”韦园成不在意的说道。

长孙无忌面色一愣,最后摇摇头说道:“还是韦大人说的有道理,眼下大军在这里,刚好将整个辽东都犁一遍,将那些刺头都给产铲除,相信几十年后就没有人知道当年大唐在这里干的事情了。”

“长孙大人这样想才是正确,至于那些将士,就更加简单了,除掉了高句丽,下一个就是吐蕃,吐蕃人比高句丽人更加的凶残,听说还是生活茹毛饮血的阶段,有些吐蕃人还在吃人肉。想想就害怕啊!”韦园成做了一个害怕的神色。

“你是说,皇上有意将这些勇士送到吐蕃去?让这些家伙对付吐蕃人?”长孙无忌到底是当过谋士的人,一下子就想出了这里面的奥秘。

韦园成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有些话是可以说的,但是有些话,却不是一个做臣子可以说的,难道告诉别人皇帝陛下故意要磨练这些将士们的杀气吗?那不是会影响陛下的英明吗?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他认为这是李信放任士兵肆虐高句丽的最主要的理由。他对高句丽这个民族了解的不够深,不像李信,无论是前世或者现在,他都极为讨厌高句丽,高句丽和扶桑岛国一样,崇尚强者,等到李信消灭他们的文明之后,其他的问题都已经不叫问题。

“皇上准备让那些落榜的读书人来这边教书育人,两年之后,可以在此地为官,五年之后,在调到中原上县为官。”韦园成忽然低声说道。他从手袋中拿出一本奏章来,说道:“听说,这是岑文本的建议,啧啧,这个岑大人就算是在中原,也没有忘记辽东的事情啊!”

“岑大人总是考虑在我们前面,陛下有这样的能臣,在处理国事上也会轻松许多的。”长孙无忌心中一沉,不得不承认,岑文本在这方面已经走在自己的前头,相反,自己在前线,都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岑文本远在长安,将这些问题考虑的如此周到,而且还千里送到辽东来,这可比长孙无忌聪明的多。(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松州失陷'

松州是大唐和吐蕃的边境地带,双方在这里都布下了兵马,只是自从贺兰山大战之后,吐蕃老实了一段时间,不但没有派兵来骚扰大唐,甚至连边境的兵马都撤走了许多,并且还派出了使节,前来长安,准备再次求和亲,就算是被李信拒绝之后,也对大唐十分恭敬,在松州城外,还有榷场进行互市,互通有无,使得来往的商旅增多。八≯一 ≥ ≤

松州城外,尚囊望着远处的松州城,微微叹了口气,他身上穿着普通的吐蕃服装,身边跟着几个下人,行走在榷场之中,心情却是十分沉重。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从松州的繁华,可以看的出来,大唐的强大和繁荣之处,若是可以,他是不愿意和大唐开战的,但是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两人说的有道理,吐蕃太贫穷了,有些东西是可以学过的来的,但是有些东西却只能靠抢。

吐蕃人立足高原之上,俯视天下,手上有精兵数十万,缺少的不是猛将,而是人才,这些人才包括读书人、商人、工匠、农民等等,大唐的先进和繁华让吐蕃心生向往,松赞干布向大唐求亲,未必没有亲近大唐的想法,但是更多的,还是借着大唐的赏赐来展自己。按照他对中原皇帝的了解,若是陪嫁的话,不但有大批的金银,还有工匠、医师等等吐蕃缺少的人才。可惜的是,大唐拒绝了。

不管原因是什么,尚囊已经看出来了,大唐对吐蕃的提防,这种提防已经深入到大唐的人心之中,上至大唐皇帝,下至文臣武将,都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提防着吐蕃,另外一方面,还瞧不起吐蕃人。中原来的商人都是如此。

“皇帝陛下这个时候应该打下了辽东,等过了年,我要亲自去辽东,辽东的高丽参啊!毛皮啊!都是上等的货色。”

“那来一趟恐怕能赚不少了。”

尚囊旁边两个商人的交谈让尚囊心中的紧张感增加了许多,大唐皇帝进攻高句丽的事情,早就传了出来,甚至他前不久还接见了一个使臣,是来自遥远的辽东,大唐皇帝亲自率领几十万大军进攻辽东,不仅仅夺得了当年失去的土地,反而杀的高句丽军队连连后撤,马上都要退守辽东了。

“雄心勃勃的大唐皇帝,在消灭周围的敌人之后,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是吐蕃吗?”尚囊望着远处的松州,松州城高大,作为边境要塞,虽然驻守的兵马没有多少,可是,望着城墙上的士兵,坚挺的身姿和手中长枪,仍然给人一种极大的压迫。

他看着身边的亲兵望着大唐将士身上的盔甲,脸上都露出一丝艳羡之色来,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这些精良的盔甲,是吐蕃人现在制造不出来的,吐蕃人身上的铁甲还是很落后。从这个方面,他也知道为什么松赞干布,会在这个时候,下令对大唐的进攻,或者说是一次尝试性的进攻,或者说掠夺更加的恰当。

“可惜了如此祥和的场景,就要被我亲手给破坏掉了。”尚囊望着城下的榷场,面色微微露出一丝感叹,若是可以的话,他也不愿意破坏面前的一切,可惜的是,他只是一名将军,做不到这一切,只能奉着主君之命,向松州下达进攻的号角。

“事情都安排好了吗?”尚囊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都安排好了,我们的人已经化成商旅进了城中,这边只要起进攻,内城的人肯定会接应我们的,唐人或许有点本事,可是,松州城知县却是一个贪婪的货色,一些金银就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让将士们进入其中泄,让我们的商人进入其中交易。”尚囊身边的亲兵不屑的说道。

“那好,通知后面的将士们,迅占领城门,等到骑兵的到来。”尚囊捏紧了拳头,冷哼哼的说道。既然已经做出了准备,就不能随便更改。

片刻之后,尚囊离开了榷场,而在远处,十辆马车在几十个青壮的押解下,缓缓而来,到了吊桥前,为的一个中年人,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递给面前的士兵,说道:“张县令亲自签押的通行令,我们是鲜于知府的家将,运送一些东西的。”

“放行,放行。”小兵听了之后,赶紧下令放行。等众人进入城池之后,才低声对身边的战友说道:“哼,居然给吐蕃人签了通行令,这个鲜于大人为了钱财,可是什么都干的出来。”

“听说张大人不过是一个寒门出身,好不容易考取了科举,却来到了松州,一没前途,而来俸禄没有多少,现在不是靠啥吃啥,在这吐蕃,每次弄那么一点毛皮之类的,送到京师,将会得到更多!咦!怎么回事?”另外一个小兵正待说话,却见城门处传来一阵吵闹声,赶紧望了望去,却见一辆马车车辕断裂,一时间挡住了城门。

“怎么回事?赶紧让开。”士兵赶紧上前。城门是何等重要,一旦让这些人挡住了城门,别人根本就不能通行。

“快看,那是什么?快,关闭城门,敌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城楼之上,传来一阵凄厉的喊叫上,然后铜锣之声响起,守城校尉赶紧下令关闭城门。

“啊!”正在旁边指挥马车的士兵忽然出一阵凄厉的惨叫声,然后就见那些驱赶马车的青壮,纷纷从马车中抽出长刀,朝旁边的士兵、百姓砍了过去,一时间城墙下一片混乱。

“敌袭,敌袭。”城墙上的校尉很快就现了事情的不对,想也不想,就想着领着身边的士兵朝城下飞奔,敌人已经杀进来了,作为守城的校尉,第一时间要将敌人阻挡在城门处。

“杀!”然而就在他靠近城门的时候,远处的街道之山,又冲出了数十人,这些人身材高大健壮,手上却是拿着各种武器,面色狰狞,从城内杀了出来,一上来,就将校尉身边的数人斩杀。

“真是天亡我也!该死的张嵩,该死的鲜于同楼。”校尉望着杀来的青壮,面色苍白,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敌人为了这一天,恐怕早就有了预谋了。而松州知县和知府都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他拉过身边的一个亲兵,从自己身上撕下一片布片,咬破手指,在上面飞快的写了一行字,然后交给亲兵说道:“快,想办法离开这里,前往京师,将松州的事情告诉陛下,将张嵩和鲜于同楼贪赃枉法、勾结吐蕃的事情告诉朝廷。我掩护你突围。”校尉取了怀里的大印递给小兵,说道:“告诉皇帝陛下,末将蔡宋为皇上尽忠了。快走。”他手执钢刀,领着骑兵的兵马,将眼前的吐蕃人斩杀,就站在大街上,领着残兵死死的挡住吐蕃大队人马的进攻。

可惜的是,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吐蕃大队人马已经冲入城中,先攻入城池的就是骑兵,校尉拼死奋战,很快就倒在敌人的骑兵之下。

“唐人若都是这样的忠贞不屈之辈,恐怕我们吐蕃人就要倒霉了。”尚囊望着街道上唐军将士的尸体,微微感叹道。

“唐人中不也是有贪财好色的人吗?县令是如此,知府也是如此。”禄东赞骑着战马,笑呵呵的说道。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夺取松州是他早就计划好的,这次甚至还亲自走了一遭。为的就是要将松州城收入囊中。

“可惜了,因为这些人的阻挡,那县令逃走了。”尚囊苦笑道。

“逃了就逃了,李信会帮助我们杀了他的。将军,尽快迁移城中百姓前往吐蕃。免得唐军大队人马杀来。”禄东赞面色凝重,说道:“我们地处高原,李信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不会擅自进攻吐蕃,我们还有时间消化这些百姓。”

禄东赞敢在这个时候动手,不仅仅是因为李信的大军还在辽东,朝中无人,更重要的是,吐蕃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足以让大唐军队不敢进入其中。只要吐蕃人消化更多的中原汉人,吐蕃的实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相信李信就会正视吐蕃,被迫和吐蕃和亲,吐蕃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