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607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607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夜长安不夜天,你们也在这里看看灯火。”李信摆了摆手说道:“明日又不用上朝。诸位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承宗,我们回去吧!”说着另外一只手牵着李承宗,一家三口身后跟着李芷婉等宫中嫔妃、皇子下了朱雀城楼。

“臣等恭送陛下。”李靖等人却是恭恭敬敬的恭送李信的离开,直到李信下了城墙之后,城楼上的气氛这才好了许多。

“大将军。一路辛苦啊!”杜如晦笑呵呵的迎了上来,对李靖说道:“今年大将军恐怕是可以好好休息一阵了。”

“陛下说今年大旱,怎么,你们武德殿已经有章程了?”李靖并不知道朝中发生的一切,有些迟疑的说道:“历年这个时候,陛下那里恐怕已经收到了不少的奏章了吧!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钦天监怎么没有半点消息啊!”

“皇上宁愿命令士兵兴修水利,也不愿意斋戒祈祷上天降雨,听说钦天监那里将礼仪都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着陛下圣旨的到来呢!最后好了,陛下不但没有任何圣旨,还将孔颖达狠狠的骂了一顿。到现在,孔老大人还没有出来呢!”杜如晦指着不远处的人群,低声说道:“皇上说,这关中干旱与朝廷的一些政策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朕一个祈祷,上天就会降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做的不够,若是天下水利修的不错,就算是有再强大的干旱,也不能阻止老百姓丰收。”

“这样也好,那些钦天监的家伙,终日无所事事,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就会说什么这是上苍的警示,君王要如何如何,宰相要如何如何,等等,让人心烦。”李靖也点头赞道:“咱们这位陛下和其他人不一样,自然是不用相信这些东西。”

“不过陛下准备今年让许玄彻进攻林邑,而且,方式恐怕有些出人意料啊!”杜如晦低声说道:“毕竟林邑到现在还没有反我们,只是我们的属国。林邑等过粮食众多,那个地方水稻是可以三熟,粮草堆积如山,若是我们用来购买,恐怕也会耗费大量的金钱。陛下,只能是向林邑等国动手。而且这修水利,修驰道,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以前有突厥人,人力方面自然是不用多做考虑,现在只能是对林邑动手,沈千秋已经不在长安城了。”

“相比较中原百姓,我还是希望用林邑人。”李靖沉吟了半响,说道:“手段虽然残忍点,可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一件好事。林邑等国,关我们中原何事?”(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九十九章 争权夺利'

“杜大人,怎么今天宫中的将士好像都少了许多,怎么回事?”武德殿内,韦园成看着杜如晦,扫了外面一眼,说道:“怎么感觉这里面少了一点什么?”

“能少什么呢?不就是人少了一点吗?”杜如晦看着面前的堆成道:“已经有十五天没有下雨了,加上二月份的情况,就将近一个月没有下雨了。。。看看面前的折子,都是前来报灾的,山东、关中、河北等地都有,现在就差了江南和湖北的了。”

“江南或者湖北应该不会吧!那些地方水众多,加上有龙骨水车,想来春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韦园成有些迟疑的说道:“长孙大人,这些东西没有交给陛下?”

“交给了又如何?皇上那里有什么办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陛下本领再怎么强大,也不能让上天下雨。现在只能是自己出力,想办法让老百姓能够及时的浇地而已,春耕可不能耽误了。”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这些王八蛋,平日里只知道吟诗弄月,却不知道如何为百姓办事。都是一些愚蠢的家伙。”

韦园成闻言一愣,忍不住扫了武德殿内众人一眼,说道:“诸位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或者说我来迟了,陛下已经下过圣旨了?”

“陛下现在哪里有时间管我们,这些政事都交给武德殿,北伐将士们叙功的事情也交给了武英殿,大将军和淩敬等人现在还在武英殿内休息着呢!几十万将士的军功,可不是短短几天就能核对出来的。。。”杜如晦放下手中的毛笔,苦笑道:“若不是皇后娘娘派人告诉我们,我们恐怕还不知道陛下已经离开了皇宫,连大殿下也去了关中。”

“这是为什么?”韦园成惊讶的询问道。

“陛下亲自劳作,挖沟渠。”长孙无忌苦笑道:“文官倒是好一点,但是武将们可都是跟着陛下出去了,这个时候应该在郑国渠那里,用陛下的话来说。上天或许不会下雨,那我们就引渭河和泾河的水来灌溉关中,陛下这是要以身作则,号令天下人。说实在的。我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然的话,我恐怕也愿意跟着陛下前去劳作。”

韦园成听了不做声,李信这个人在许多地方都给了他很大的惊喜,越是因为如此。这让他心中更是看不清楚李信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有的时候冷血无情,有的时候却如同过一个妇人一样,有的时候办事果断,有的时候却是拖拖拉拉,有的时候高高在上,是大唐的至尊,有的时候却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一样。

现在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去挖沟渠,这倒是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或许,就是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一点。当下说道:“那就派人在唐风上刊登此事,也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在大旱面前,并没有放弃,而是和大唐的百姓在一起,兴修水利。”

“正是如此,干旱不仅仅是关中,河北等地也是如此,只有将陛下的消息传出去。才让天下人都明白,连陛下都亲自下田干活,那些大人将军们为何不行。”长孙无忌冷哼了一声,说道:“还有那些世家。平日都说,是朝廷中出了奸臣,要陛下斋戒祈雨,惩治奸臣,只有这样才能让上天感觉到陛下的诚意,才能让上天下雨。我呸。谁是奸臣,我看那些大族就是看不惯如今的武德殿大臣没有关东世家子弟,才会如此,哼哼,就他们那个样子,也想着成为武德殿的一员?”

如今的武德殿并没有关东世家的成员,尽管朝廷之中,也是有关东世家出身的大臣,但到底是没有武德殿大学士来的显赫,那些人这个时候说朝中有奸臣,实际上,就是想借着机会让关东世家的人进入朝廷,最起码也要做到在朝廷中占据一半的位置。

“可恶。”韦园成面色一愣,忽然是恍然大悟,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这些关东世家所谓朝中有奸臣,他们不敢对付李信,所以才会对付这些大臣,将目标锁定在武德殿的几位大臣身上,这些年随着武德殿的权力越来越大,前朝留下来的中书令、尚书令等等都已经被武德殿所取代,武德殿大学士代替李信处理朝中大事,武德殿大学士权力之大,充斥着诱惑,偏偏因为关东时间最后加入大唐,武德殿大学士位置都是有定数的,或是七个人,或是五个人,根本就没有关东世家的位置,也只有最近,关东世家才找到了一个机会,这些世家大族岂会放弃?

“回头我也让我的家人一起去田间地头去,兴修水利,连陛下都已经亲自下田了,我们这些人也不能落后啊!”韦园成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奇异之色,说道:“诸位,可不能让关东那些家伙笑话,这些年,我们赖陛下信任,朝中武德殿或是关中,或是江南世家,现在武德殿内还有一个名额,原本陛下是准备送给关东世家的,但是现在看来,关东世家的胃口太大,一个名额恐怕是不行了,他们看中了更多的名额。”

大殿内,众人一愣,不得不承认韦园成说的有点道理,此事关系着众人的权利和职位之争。就算是杜如晦也是一阵平静。他是首辅大臣,按照道理,这件事情第一个要问罪的就是自己,也就是李信,根本就不相信这些谣言,才会保下自己,眼下这些关东世家们显然是不愿意。

他们反对李信吗?没有,他们只是在叙说一件事情,偏偏这件事情在上古时期都是这么干的,任何天灾人祸,不会对付皇帝动手,而是对宰相大臣动手。

“关东世家真的是这么想的吗?现在连一个关东世家子弟都没有进入武德殿,难道还想要第二个武德殿大学士吗?”杜如晦只能是摇摇头,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在李信身上发生的,甚至,他感觉到,这个剩下来的武德殿大学士的位置都轮不到关东世家。(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章 大学士人选'

关中鄠县一处工地上,李信手上拿着挖锄,每次都狠狠的刺入土地之中,然后带出大片的泥土来,在他身边,还有无数的人正在拼命的劳作,或是挖土,或是挑土,工地上还传来一阵阵号角声,这里面有百姓,有士兵,有将军,甚至还有皇帝。。。

“陛下,都中午了,要不要休息一会,岑大人已经等候许久了。”程咬金摸了摸额头,将额头上的汗水甩在一边,喘着粗气说道。

他用尊敬的眼神望着李信,作为将军,这种农活很久都没有干过了,若非是身强力壮,恐怕还真的承受不了这么强大的劳动,不过,看着李信,他心中的一丝劳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仍然低着头干活,在现场不光是他,其他的将军、士兵也是如此,连皇帝陛下都亲自劳动,身上穿着一件粗布衣,赤着脚,干着肮脏又辛苦的农户,却没有任何的怨言,其他人更加不敢说话了。

“让弟兄们都休息一会。”李信点了点头,如今的他脸上已经有了一丝漆黑,这是这些天被太阳炙烤的结果,不过,成就也是让人高兴的,最起码几十万将士在李信的带领下,将郑国渠周围的沟壑都翻新了一遍,关中各地在短时间内,不会有缺水的问题。

“岑先生,大老远的从长安前来,莫非朝中有什么大事不成?”李信从宋和手中接过一碗凉白开来,张口就喝了下去,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反而才询问道。

“陛下,武德殿如今只有六人,还需要增添一名,杜大人说此事已经耽误不得了,请陛下早日下旨。。。”岑文本低声说道。

如今武德殿内,杜如晦、褚遂良、韦园成、马周、长孙无忌、岑文本刚好六个人,按照李信的规矩。是少了一个人。以前还不会有什么问题,每七天一个轮回,现在少了一个人,在一些决议上。也就出现了问题,表决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三对三的情况,最后只能请李信做主,大大的降低了办事的效率。

“你们说说。这第七个人,谁能担任?”李信好奇的询问道。

“崔君肃大人如何?郑继伯大人也可以。”岑文本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信一眼,想了想说道:“此二人在朝中多有建树,而且在关东士林之中,声望很大,若是能得其中之一,处理朝政会更加的快速。还请陛下圣裁。”岑文本说到最后,赶紧低头说道。

李信笑呵呵的望着岑文本,并没有说话,他知道岑文本前来。不仅仅是提醒自己武德殿还少了一个人,更重要是对自己说,关东世家已经有了诉求,足见这次干旱所造成的影响之大。关东世家想接着天意来推动崔君肃或者郑继伯两人入武德殿。

这是正常的诉求,或者说,他们这是正常的诉求,想在政治上的突破,最起码,不是在挑战李信的底线。所以岑文本就亲自来了一遭。

李信应该答应吗?李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沉默了半响。将手中的挖锄放在一边,站起身来,招过岑文本,说道:“朕不想用关东世家的人。想换一个人,不知道岑先生以为可行?”

岑文本闻言心中一叹,这个时候不得不承认李信的强势,也为关东世家感到一阵惋惜,显然若是在以前,或者说。是在任何时候,关东世家的诉求都会答应,偏偏是在这个时候,李信认为关东世家这个时候提出这个建议来,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里面带有一种要挟之意。不管李信在关东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政策,新生的大唐政权,在关东的影响力还是不如这些世家大族。

按照常人的理解,李信需要这些世家大族为自己服务,可惜的是,李信另外一个身份决定着,关东世家大族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得逞,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岂会再会别人对自己的威胁,大不了,打碎了江山,再重新造一个就是了,反正李信现在还年轻得很。

所以冲着这一点,岑文本就知道这些武德殿好不容易露出来的一个名额,恐怕是没有关东世家的份了,当下忍不住说道:“不知道陛下决定让何人担任这个武德殿大学士之位?”

“窦义,你以为如何?”李信忽然笑呵呵的说道。

“大唐钱庄主管,户部左侍郎窦义?”岑文本面色一变,变动极为怪异起来,没想到李信在这个时候居然提拔一个商人出身的人作为武德殿大学士,脸色顿时变的更差了,忍不住低声说道:“陛下,这个,这个窦义恐怕有些不妥啊!”

窦义封了侯爵,窦义是户部左侍郎,有可能成为户部尚书,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