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546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46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想听听两人的意见,甚至,就是李信自己也不拿不准这次京察的力度。

这个大杀器李信希望能震慑那些贪官污吏,昏庸无能之辈,斩杀一批,驱逐一批,但却不能破坏朝廷的稳定,李信还需要这些官员继续为自己服务,刚刚统一天下,官员上还缺少了许多,若不是要将关中的政策推行天下,铲除前朝和李氏的影响,李信恐怕也不会这么着急要推行京察。归根结底,就是从官场上开始,快速的增加国力。

“既然是京察,那就彻底的查下去,上从武德殿大学士下到六部吏都是京察的目标,凡是有违朝廷法律、有违私德者或是被贬、或是追究其责任。凡是有功之臣,能力突出者,当得到嘉勉。”长孙无忌毫不犹豫的道。

“臣以为朝廷之中尚且缺少官员。陛下用人,首重其能力,然后才是其德。能力出众者,虽然私德有亏,但是只要不违背朝廷法律,也不是不可以网开一面。”岑文本不紧不慢的道。

“私德有亏,那就是有亏,朝廷治理天下,首重其德,若是德行不够。如何能为老百姓办事?能力虽然不错,可是却是3∝3∝3∝3∝,m。≈。c♀omstyle_tt;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如何指望他效忠天子?”长孙无忌有些不满的反驳道。

这是一个好机会,安插人手,打击敌人的好机会,无论是长孙无忌或者岑文本都不想放弃,这就造成了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的观不一样,一个重其才,一个重其德。就是李信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照道理,官员首先要有德,这样才有仁心,有仁心才能善待百姓。帮助君王治理天下,若是无德之人,就算是有才干,也会对老百姓产生影响。可是有些官员是有德。但是治理地方却是不行。

“陛下,臣以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官员之中世家子弟居多,这些人多是无才无德之人。臣先从这方面着手,至于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有德,则另行商讨。”岑文本想了想,就换了一个办法。

李信了头,无疑相比较性格刚烈的长孙无忌,岑文本更加擅长做人,在京察这个方面来,岑文本在处理官员上的态度,无论是让世家或者是寒门出身的官员,都能接受。

“嗯,此事朕会认真考虑的,回头自有圣旨。”李信了头,扫了两人一眼,道:“辅机,朕准备让你去一趟洛阳,主持那里的秋闱,你可愿意?”

秋闱乃是大唐科举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在书院还没有全部兴建完毕,秋闱占据着很重要的方面,它选出来的学子叫做举人,可以做吏,食朝廷俸禄,更是最后春闱大比的最后一道障碍,十分重要。

“臣遵旨。”长孙无忌松了一口气,从这句话上,可以听的出来,李信对主持京察的人已经有人选,但是对自己还是有其他的补偿,甚至比主持京察更加让自己高兴,主持秋闱,这将是一份大功劳,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参加秋闱的学子,将和长孙无忌结下渊源,要知道这些学子日后就是大唐的栋梁之才,对于刚进官场上的他们,领路人就是长孙无忌。这对日后自己执掌武德殿,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然他也知道,李信让自己做秋闱的主考老师,主要还是看在汉王李承宗的份上,李承宗要继承江山社稷,身边若是没人帮衬,迟早会被其他的皇子给拉下马来,李信这是光明正大的为自己的儿子寻找人才。

“陛下,臣担心的是裴寂等人。”岑文本忽然深深的吸了口气道。

“陛下,这样的谄臣根本就没有必要留在朝廷里,臣建议将他们彻底的赶出朝廷。”李信还没有话,长孙无忌就开始了。他不屑的道:“都是一群愚蠢之人,平日里无所事事不,关键是一本事都没有。无论是在前朝,或者是在李氏都是如此。这样的人还有面皮要官爵,那我大唐百万将士恐怕就不会答应。”

“陛下。。。”

“不必了,辅机所言甚是,裴寂有什么能耐和功劳,也想要爵位?”李信也不满的道:“朕封他们做了翰林学士已经很不错了,清贵的很,没事钓钓鱼,唱唱曲,喝喝酒,不是很好吗?还想要爵位,我大唐得到爵位可是之前的很,他们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是。”岑文本听了叹了口气,实际上,他虽然很讨厌这些人,但还是想劝李信随便册封一些虚职,这样好歹也能安抚一下众人,这些家伙干事不行,但是捣乱还是可以的。可是,李信显然是不待见这几个家伙。所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等两人离开之后,李信才叹了口气,按了一下眉心,自己是皇帝,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乾纲独断,有的时候不得不做出妥协和平衡。就像刚才让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分别负责一件事情一样。(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八十八章 恶从胆边生'

“岑大人,下官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虽然在李氏那里做过官,但却是一个官,哎,本想着能为李氏做事情,但是李氏到底不是天命所归。这不来到大唐,陛下圣明,天命所归,这才有了今日的大唐盛世啊!下官想着,若是不出来做啥,岂不是对不起陛下圣恩!还请岑大人多多关照。”

“好,好。陈大人请回吧!文本会认真考虑的。”岑文本脸上堆满着笑容,望着一边的礼物,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

“陈大人,这边请。”一个面色俊秀的年轻人将那人送了出去,而岑文本却是轻轻的叹了口气,这种事情也不知道发生多少,自从朝廷公布了以岑文本为首、裴宣机为辅,主持大唐第一次京察之后,岑文本的府邸就热闹起来。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怀玉,看看,今天收了多少银钱。啧啧,陛下提高官员俸禄本身是好事,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家伙却是拿钱送礼。”岑文本看着旁边的一个袋子,这是刚才那人走后遗落在椅子上的,也是送给岑文本的,这在官场上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用来送礼的,若是不收,就对方丢了东西,这样双方面子上也能过得去。

“金币百枚。”秦怀玉将人送到滴水檐下后,拿起椅子角落处的钱袋,用手掂量着一番,道:“倒不算是一个富裕的官员。”

“金币百枚,这是多少人家才能耗费多少力气才能赚回来的。”岑文本却是不在意的道:“皇上让我主持京察,倒是让我富裕了一把。收起来吧!这些官员啊,想必是在李氏或者前朝那里做的习惯了。看看,以前关中的那些官员,有多少到本官这里送银钱来的?”

“他们若是知道岑大人收了钱不干事。恐怕会一起弹劾岑大人的。”秦怀玉这个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岑文本要让自己跟在后面,一方面是为了提自己,但是一方面却是做给李信看的。

“回头把这些钱送到陛下那里去。”岑文本头也不回的道:“我家就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需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现在我大唐《《《《,m。▼。co↙mstyle_tt;官员只要封了郡公。都不在乎钱财。怀玉,你知道为什么吗?”

“陛下要分封诸侯,自然是看不上这些钱财。”秦怀玉想也不想的道。程咬金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虽然不是中原之地,可到底是家族传承,若是因为家族传承而放弃了自己的爵位,那才是傻子呢!

“不错。”岑文本忽然想到了什么,道:“听裴寂去了裴家,嘿嘿。倒是有意思,那裴寂也是一个聪明人,刚刚入了大唐就去拜见了中山王,想要认祖归宗,中山王大度,让他重新回到了裴家,啧啧,现在裴家已经不是他做主了。已经落到了裴宣机头上,他也就去巴结裴宣机了。脸皮之厚。让人震惊啊!”

“子听当年裴大人在李氏那里也做过官的,后来不得意才回到了大唐。”秦怀玉想了想道:“裴寂若知道是我大唐定鼎天下,恐怕他不知道后悔到什么程度了,早知道应该对裴大人好。”

“他恐怕是要失望了。”岑文本不在意的道。裴宣机这个人能耐或许没有他老子强,但是有一裴宣机是有的,什么样的人应该帮。什么样的人不能帮,他还是分的清楚地,尤其是裴寂这样的人。

裴宣机确实知道这一,所以他十分恭敬的将裴寂送了出去,哪怕裴寂心中极为不爽。面色阴沉,可是裴宣机仍然是面带笑容,最起码让外人感觉不到什么。

“你这次可是将裴寂给得罪了。”李德武看着自己的大舅子,有些感叹的道:“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居然让你来参与这个得罪人的差事。”

“裴家要兴盛,只能是跟在陛下身后,不然的话,迟早会被陛下所淘汰。更何况,这件事情的主要人物不是我,而是岑大人,岑大人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裴宣机叹息了一声,他是外戚,虽然继承了裴世炬的国公爵位,但实际上,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根本就比不上自己的父亲,能让自己参与此事,也是看在裴世炬和裴馥两人的份上。只有足够的功绩,裴家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可是裴寂!”李德武还是有些担心。

“陛下要是用裴寂早就用了,哪里还需要什么京察,所以,他注定是被陛下抛弃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还需要害怕的吗?”裴宣机神情淡淡,隐隐还有一丝不屑之色,他的才能不如裴世炬,可也不是傻子,裴寂的情况他自然是看在眼中。这样的人若是自己给他提供方便,恐怕自己就要下课了。裴宣机可不是什么傻子。

“走吧!”李德武也了头,望着裴寂的背影,轻轻的叹了口气。

远处的裴寂却是恶狠狠的朝裴府吐了一口吐沫,老脸上更是露出阴沉之色,还有一丝疯狂,这些天听了岑文本主持京察之后,原本已经沉下去的心又回了过来,岑文本虽然不像韦园成那样出身世家,但是岑文本为人和善,对待下面的官员也很不错,从来就没有红过脸的,是典型的温和派,这样的人主持京察,足以明李信的态度。

裴寂原以为这是一个信号,所以就来渐渐裴宣机,想着从裴宣机这里打开口子,没想到裴宣机左顾右盼,就是不接自己的话茬,顿时让他的心都冷了下去,带着一丝耻辱出了裴家大门。

“李信,这是你逼我的,你手中官位无数,爵位任你分封,居然如此瞧不起老夫,那就不要怪我了。”裴寂望着远处巍峨而庄严的皇宫,面色狰狞。他知道,若是没有李信的吩咐,无论是岑文本也好,或者是裴宣机也好,绝对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李信很重视这次京察,必定有所吩咐。一想到这里,裴寂顿时恶从胆边生。(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八十九章 交易'

御书房内,李信望着眼前的地图,满意的了头,对周围的几个大学士道:“耗时五年的时间,才将长安到汉中的路打通,不容易啊,不容易啊!虽然耗费了不少的力气,不少的钱财,但是将深山险峻变成通途,能容两辆马车一起行走,很不容易啊,这件事情工部做的不错,传旨嘉奖。”

杜如晦等人听了纷纷头,心中却是一阵感叹,从李信下旨兴建汉中到长安的驰道到今,耗费了五年的时间,才将其打通,固然是耗费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让众人更加吃惊的是,死了不少人。可以,在这条驰道上,每一不脚下,都是一个死去的苦力。

大唐常年征战,也不知道俘获了多少的战俘,这些战俘都没有被释放回去,而是尽数发到筑路的大军之中,那里条件艰苦,加上是俘虏,常年劳作之下,有的人都已经是累死在筑路的道路上。如今这条道路已经建成了,人们只是会记起修路的李信,不会记起已经死去的那么多苦力。也许,在后世的史书上会有这么一段话。

“皇上英明睿智,才会使得长安到汉中的途径变成了坦途,天下百姓都会记住陛下的。”韦园成赶紧道。其余众人也都纷纷头。

“当年秦始皇兴建驰道,为大秦的统一作出了贡献,这次朕兴建驰道也是如此,只是大秦用的是民力,所以滥用民力,使得百姓纷纷起兵造反,但是我大唐却不行,就算是用民力,也要与民休养。要给钱,要在农闲十分,最好是用战俘,这些人虽然投降了,可也曾经杀了不少的将士,就让他们去劳作。”李信很得意的道。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人权。那些战俘死上再多。李信也不会心疼半分。相反,这个时代的人固执的很,有些人就认准了自己的家国天下,十年磨一剑,就是要对付李信呢?复国的事情经常做,所以削其民力,斩杀一切反抗的力量,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李信也是如此。

“进来边疆多有战事,三军连续作战。奋勇拼搏,想必会得到不少的战俘。”褚遂良出言道。其余众人也都纷纷头,〗〗〗〗,m。@。c≡omstyle_tt;这些人早就熟悉了李信的一番理念,这些人虽然出身儒家,但是对于异族人却是没有好感,送来中原修路,正好可以节省民力,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