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544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44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如此,朕和你的儿子将会是新的新罗王。”李信拦腰将金德曼抱了起来,就进入后殿之中,半响之后,就听见后殿传来一阵异样之声。

在夹缝之中的起居郎在贞观起居录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夜,大皇帝陛下在御书房后殿幸新罗女王金德曼,陛下许诺留其宗庙,册封其子为新罗王。”

半夜之后,两人欢好之后,李信神清气爽,有些得意的说道:“朕会先纳金德曼为妃,等平了高句丽、百济之后,再纳你为妃,这样就能和平解决新罗之事。保存你的金氏宗庙也有了借口。”

“任凭陛下做主。”金德曼想了想,还是说道:“臣妾愿意领军击败百济,夺取百济之地。”任何时候,这个女人也不会放弃一个女强人的愿望。

“你若喜欢,朕答应你就是了,而且我还会派兵协助你。”李信听了之后不在意的说道:“朕身边将军无数,为了配合你,会挑选一名女将军领军三万前往新罗。”

“多谢陛下。”金德曼听了之后,脸上顿时露出笑容,经过李信开发之后的面容上,又平添了几分姿色,让一边的李信食指大动,再次将金德曼压在身下。

驿馆之中,金胜曼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之中想的却是金德曼白天所讲的事情,和亲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中原的历代王朝都发生这件事情,但是在新罗却从来没有,新罗讲究的是圣骨制度,圣骨一脉男子例外,女子若是想继承江山社稷,是不允许有其他骨血的存在。所以金德曼是不能和亲的,也是不能成亲的。

现在和亲的对象只能是金胜曼,为了新罗的江山社稷,金胜曼虽然不满,但是也只能答应此事。更何况,和亲的对象是天朝上国的皇帝,就算是成为妃嫔,回到新罗,那也是万人敬仰的对象,尤其是新罗的那些宿老们,肯定是将自己奉为上宾。

一想到这里,金胜曼顿时睡不着了,翻来覆去一番之后,忍不住披上了大氅打开了房门,朝一边金德曼的房间走去,她要和自己的姐姐商议一下,如何回去应付新罗的那些老顽固们,毕竟想将自己的儿子当做新罗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大王可在?”金胜曼来到门前,见两个侍女正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忍不住询问道。

“大皇帝陛下相召,已经离开两个时辰了。”一个侍女恭恭敬敬的说道。

“两个时辰?”金胜曼望着天空,只见一轮明月升起,已经是月上中天,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让金胜曼心中不由的一阵疑虑,大唐皇帝想做什么?自己的姐姐孤身一人进入深宫,若是发生什么事情,那如何了得。金胜曼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去的,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坐在床榻之上,身上还有一丝寒冷,忍不住又躺在床榻之上。

朦朦胧胧之中,忽然房门被打开,一阵香风席卷而来,金胜曼猛然之间惊醒,入眼的却是一个曼妙的身材,不是金德曼又是何人,忍不住爬了起来,口中喊着“姐姐。”

“没事,没事。”金德曼心情复杂,感受到金胜曼的关心,忍不住轻抚后背安慰道:“已经没事了。”

“大皇帝他?”金胜曼抬起头来,才发现自己的姐姐有些不一样,面色红润,双目中光芒流露,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金胜曼却又说不出来,只能是静静的望着金德曼。

“大皇帝陛下已经同意和亲了,不久之后,你将嫁入皇室,服侍天子。”金德曼面色一红,最后想了想,还是说道:“陛下将册封我为新罗郡公,日后我的孩子就是新罗王。保存新罗金氏宗庙。”

“哦,这样,啊!姐姐,你是说?”金胜曼猛然之间醒悟过来,用惊骇的眼神望着金德曼。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姐姐会做出这种选择。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皇帝陛下心很大,胃口大的不仅仅是高句丽,还有百济、新罗,我没有其他的选择。不如此,连宗庙都保存不了。”金德曼想到李信的话,娇躯一阵颤抖,言语之中还有一丝慌乱。(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八十四章 官场'

李信是在第三天的时候,在武德殿聚集群臣,召见金德曼和金胜曼姐妹两人,册封金德曼为新罗郡王,诏令将军刘黑闼、阚棱领军三万配合新罗进攻百济,三万兵马虽然不多,但却是表明了李信的态度,足以让新罗军心大震。

在大殿之上,李信并且纳新罗金胜曼为嫔妃,册封其为美人,彻底的将新罗绑上了大唐的战车,当然杜如晦等人知道,李信这已经开始对新罗三国布局了,在不久的将来,大唐的军队将会出现在新罗三国的土地上。

金德曼带着李信赐予的许多军需器材离开了大唐,随行的还有三十名军事学院的学子,他们将成为首批驻扎在新罗的教官,专门负责对新罗军队的训练和改造。更重要的是将大唐的荣光带到军队中去,在一定的时候,策反新罗的军中将士。

送走了金德曼,李信就将国事暂时放在一边,安心享受一边新罗留下长安的美人。可惜的是,刚刚夺取天下的大唐,无疑还没有到这一步。刚刚坐下来休息,就见杜如晦在宋和的带领下,来到御花园。

“陛下,这是魏征大人从河北呈送上来的奏折,臣等不敢做出决定,请陛下乾纲独断。”杜如晦手上捧着奏章,隐隐可见额头上还有一丝热汗,也不知道是天气炎热,或者是被奏章中的内容所惊讶。

“魏征这个家伙在河北莫非又做了什么要不得的事情不成?”李信笑呵呵的接过奏章来,说道:“不会是又抄了哪一家吧!”

“若是抄了一个家族也就算了,实在是魏征在河北不仅仅是打老虎,更重要的是,连旁边的野狗也都在被打之列,臣感觉到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山东之地,将再次出现反复的情况。”杜如晦面色凝重说道。

李信打开奏章,看了一下,脸色也差了许多。说道:“山东的地主豪强们真的有如此厉害?私下里动作也就算了,还有这些公子哥们真的闹到这样地步了,上面说的事情,锦衣卫和刑部都查了吗?”

“陛下。这些东西都不用查了,世家子弟虽然有些人是有真实才能的,但是同样的,还有一部分仗着家族的势力,欺男霸女之事经常有之。魏大人本意是好的,但是一口气惩处这么多人,臣担心会出乱子,而且,而且这里面还有孔家的人。”杜如晦有些担心的说道:“玄成虽然是找了一些借口,但实际上,目标还是很明确的,私兵、土地,都是山东世家的命根子,他这个谏议大夫盯在那边倒是不会出什么问题。只是这一次动的人多啊!”

“那你的意思是?”李信想了想询问道。

“要干就干一场大的,就看陛下有没有信心。臣以为第一步可以让唐风将上面的事情刊行天下,孔家在士林之中还是有些身份的,唯独如此,才能让我们在道义上占据上风,真正的有识之士也不会被孔家人所迷惑。”

“强行推行此事恐怕有些困难。有其他的办法吗?”李信又问道。

“或者是调回魏征,或者是出兵。”杜如晦低声说道:“调回魏征,可以暂时缓解朝廷和山东世家之间的紧张局面,若是出兵,则可以镇压山东世家。彻底的解决山东之事,但是同样的山东或许会出现问题。”

“不用调回魏征,我们要相信魏征。”李信沉吟了片刻,说道:“山东局面复杂。魏征一个人恐怕解决不了,传旨张镇周,领军两万坐镇临淄,配合魏征,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山东世家的私兵,大唐范围内。是不允许有私兵的存在。”

“是。”杜如晦点了点头,山东就是钉子,山东世家牢牢的钉在那个地方,让朝廷束手束脚,这种感觉让杜如晦这样的大臣十分恼火,却又偏偏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此事。

“对了,李家的那些官员还好用吗?”李信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询问道。

“有些可以使用,有些却是不行。”杜如晦看了李信一眼,忽然说道:“朝廷实际上对这些人已经做了妥善的安置,但是有一点这些人恐怕心中不服啊!”

“爵位吗?”李信冷哼了一声,说道:“我大唐讲究的是军功封侯,你们文官也是看对朝廷贡献的大小而封侯、封公。你们都是跟着朕的老臣子了,所以才会有公、郡公的出现,那些人有什么资格可以封公,封侯的?”

“裴寂曾经说,是他劝降了李氏,所以才能使得大唐兵不血刃就得到了信都。可是皇上却没有对他做出任何封赏。”杜如晦赶紧说道。

“就他,也还想着要封赏,那真是天大的笑话,不过佞臣一个,在李氏手下,就没有做什么好事情,在新朝还想着要封赏,世间还有这样无耻的人吗?”李信对裴寂的印象实际上并不好,认为对方根本就没有什么才能,只是清谈而已。

实际上李渊手下的武将不少,真正有能力的人也很多,但是文官多是为世家所出,难免会沾上一些坏的习惯,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在新朝担任官吏。

“臣以为这样的人应该命令他们回家休养,裴寂等人的年龄大了,不适合朝廷的重任。”杜如晦想了想说道:“不光是裴寂这些人,还有以前前朝的官员,臣认为其中有些人并不能适用大唐的官员机制,当年陛下统一天下,我们对各地的官员一般都采用了留用的方法,这样能快速的维持当地的秩序,现在我们彻底的统一天下,臣认为这个时候,就应该对全国的官员进行考察,胜任者当留任,甚至升迁,若是不行,则罢免其官职,用优秀的人担任。”

“这件事情,你们武德殿商量过了吗?”李信迟疑了一阵说道。

考察官员是一件大事情,必定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想要解决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李信也要小心翼翼。只是杜如晦提出来的事情,也是一件大事,李信坐镇天下也有几年了,根基稳定,这个时候动官场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

“还没有提交武德殿讨论。”杜如晦知道李信有所意动,赶紧解释说道。

“那就先提交武德殿,诸位大学士讨论之后,看看能不能实行。”李信想了想还是决定让众人讨论之后,再做计较。(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百八十五章 断人前程如同杀人父母'

可以说官场上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尤其是在京师更是如此,武德殿大学士济济一堂,所商议的事情虽然很重要,但是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使得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师。

京察开始了!

就好像一股旋风一样,很快就笼罩在京师众多官员的头顶上,这是一尊大杀器,可以铲除自己的对手,打击敌人,提拔自己人。任何一个人在官场上都是有自己的三五个好友,大家一起前进一起后退,朝中若无党,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京察一出,整个官场都是人人自危了,谁也不知道这主持京察的官员是谁,若是自己一方人,自然是安然无忧,若是自己的敌人,那恐怕就要倒霉。更为重要的是,曾经有人向天子谏言,重点针对前朝留下来的官员和李氏的官员,一时间,长安官场一阵大哗。大家现在都是大唐的官员,为大唐效命,什么时候还分什么前朝的,李氏的,这不是明摆着歧视吗?

“都是那杜如晦,小小年纪,能做一个大学士,主持朝政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这个时候居然向陛下进言,要开始京察,这不是要人命的东西吗?他何德何能能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武德殿其他的大学士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厉害之处?”独孤怀恩府上,裴寂老脸涨的通红,在那里咆哮着。

同样的,独孤怀恩的脸色也不好看,像裴寂、独孤怀恩等人跟随李渊归唐之后,李信并没有给他们什么职务,一律都是清闲的翰林院学士,整天除掉看书,那还是看书,根本就不会有其他的什么事情,更不要说是参与朝政了,那更加的不可能。

这次京察到来。第一批就是要考核前朝和李氏的官员,独孤怀恩知道这是任何一个朝代,在立国之初都要进行的事情,毕竟谁知道前朝的官员还是不是忠心于前朝。可是关键是,独孤怀恩等人现在只是一个清闲的官位,每个月拿了一点薪俸,一点成绩都没有,按照规矩。这些人也是会被清退的对象,独孤怀恩顿时有些不愿意了。

同样不愿意的还有裴寂这些人,大家都是同病相怜,只是这又能如何呢?主持京察的弄不好就是杜如晦,这个家伙可是李信的老臣了,传闻之中,日后或许也是和中山王、岐山王并列的人物,自己需要去得罪他吗?独孤怀恩心中有些不淡定了。

“独孤兄,这件事情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好歹也是关陇世家的一员。虽然后来跟着李氏,但是那个时候也是各为其主吗?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可是朝廷没有让我们发挥而已。”裴寂又说道:“这件事情,我们可得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