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26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26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吧,走吧,三郎身上鲜血淋漓,想来也不舒服,先回府。辅机,正好你来了,我也有话要。”李渊望着那胖子一眼,轻轻的叹了口气道。

“侄遵命。”长孙无忌神情一愣,赶紧应了一声,目光却是从李信身上收了回来。

“长孙无忌,没想到这个胖子就是日后太宗朝的权臣长孙无忌。”李信心中翻起了无数个惊涛骇浪来,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家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孙无忌,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偌大的功勋,在太宗朝上是有名的权臣,可惜的是,后来还是死在武则天那个妖孽手中。

一行人在李渊的带领下回到了李府,李信在李秀宁的带领下,来到客房,命人上了热水,舒舒服服的将身上的鲜血冲洗的干净。而李渊却是拉着长孙无忌等人进了书房。

“这次得三郎之助,我好不容易脱身,原本想着寻求一个外放的机会,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李渊望着长孙无忌和李世民身上,感到一丝为难来。

“怎么?父亲,难道有什么变化不成?”李建成迟疑的道:“皇上私下里对李姓的人可是提防的很,难道这次还准备重用父亲不成?”大兴城内的童谣早就是传的沸沸扬扬的了,李建成等人也是知道的,以前的李浑等人之死,莫不是不是和这些童谣有很大关系,李渊这些年装成无能的模样,更多的也是自保。这次大狱之后,就是想着如何离开朝廷这趟浑水,免得被宇文世家所算计了。

“皇上已经让为父去怀远镇,督运粮草。”李渊叹息道,目光中露出一丝迷茫来,有些高兴,还有一些担忧。督运粮草乃是军中重任,非亲信不能为之,显然杨广让李渊督运粮草,显然是对李渊的信任。

“这是好事啊!”李世民有些高兴的道。

“除掉三娘以外,嗯,元吉还比较,建成和世民都已经成年,这次也是在征召之列。”李渊叹息道:“原本是想让二郎成亲之后再走,这次恐怕是没有时间安排了,辅机,你看能不能将婚期向后延迟,等大战结束之后再做计较。”李渊有些为难的望着长孙无忌,两家成亲这是早有的决定,只是这次恐怕要换个时间了。

“二郎建功立业,这也是妹的心思,想来妹一定会支持的。”长孙无忌想也不想的道。李世民成就越大,他这个作为大舅哥的脸上也有光彩。

“父亲,李信是不是也要前往?”李元吉忽然眼珠转动笑吟吟的道。

“三郎乃是盖世猛将,自然是要前往了。”李渊想也不想的道。李元吉了头,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欢喜。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杜如晦'

李信穿着一身青衣,行走在李府之中,这是一个花园,就在客房附近,大战之后,李信十分的疲惫,虽然交战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精气神的消耗却是很大的。李信洗了一个热水澡,十分的舒爽。

“观音婢,这次唐国公决定推迟婚期,等大战之后,再成亲,为兄已经答应了,你不会有意见吧!”一个浑厚而低沉的声音响起,接着径上走出两个人来,一个身材肥胖,一个却是身材高挑细长,穿着米黄色襦裙,裙摆之间,露出一丝雍容来。

“长孙无垢。”李信想也不想就知道这两个人是谁,没想到自己居然在这里碰见了千古一后,这位皇后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名声,有的人曾经猜测,若是这个长孙无垢活的更长一些,或许就没有武则天这样的人存在了。可惜的是她活的太短了。

“兄长的决定,妹并没有意见。”长孙无垢的声音很好听,就像是一阵清风一样,吹动了心田,让人的热血瞬间平静下来,宛若清泉在石头上流过,十分的动听。让李信忍不住望了一眼,果然见到一个年轻娘,面如满月,凤目柔和,就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在这个时代也是已经可以嫁人了。

“咦!李将军。”长孙无忌一下子就发现了李信,双目中奇光一闪而过。他是一个聪明人,他的父亲长孙晟名震天下,自己幼时得其教育,也知道李信得威风,看上去也很的李渊的信赖,只是今天的议事,连长孙无忌和柴绍都能入得书房,偏偏没有叫上李信,虽然那个时候李信正在沐浴,可是长孙无忌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李渊不信任李信。这让长孙无忌感觉到无奈,也隐隐有一丝悲哀。李信这样的猛将却不被信任,而且可以还救了李渊一命,这样的人还不被信任,还有谁愿意为李渊卖命呢?

“长孙公子。”李信也还了一礼,别看长孙无忌笑容满面,实际上却是一个笑面虎,作为李世民的主要臣子,在背后也不知道算计了多少人。实在的,李信并不想和这种人交往,这种人若是不能成为朋友,那就是敌人,必须先斩为妙。

“见过李将军。”长孙无忌好奇的望着李信。李信名声长孙无垢也是听过的,护送李三娘千里回大兴,李渊之所以能出来,也是因为李信的缘故,上午大战三国使者,只身斩杀雄狮,威震天下,可以,片刻之间李信的名声就传了出来。

“长孙姐。”李信对这个长孙无垢可是很有好感,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她的性格,她的为人处世,在她临死的时候,还警告李世民,让他不要重用长孙无忌。事实证明,后来的长孙无忌就是一个权臣。可惜的是,死的太早了。

“听李将军会酿酒?”长孙无忌忽然双眼一亮,道:“学生可是好酒,不知道将军手中可有美酒?”

“长孙公子笑了,只是一个设想而已,哪里有什么酒来。”李信心中一吐,摇摇头道:“一切都是在计划当中,现在还没有出来的呢!日后等出来之后,再送与长孙公子品尝。”

“李大哥。”远处一个年轻公子大踏步而来,正是李世民,站在那里,身上的英武之气跃然而出,极为不俗,李信等人双眼一亮,不得不,十几岁的李世民卖相相当的不错。

“二公子。”李信看了看身边的长孙无垢,还以为他要找长孙无垢,笑呵呵的道:“看来不久之后,就能喝到二公子的喜酒了。”

“唐国公已经决定等皇上第二次征东之后再行成亲。”长孙无忌挺着肚子,笑眯眯的道:“毕竟二郎这次出征,是要建功立业的,不久之后就要出征,唐国公事务繁忙,恐怕短时间内也没有时间。倒是三娘子弄不好快要成亲了。”

“哦!”李信听了了头,目光中露出一丝奇异之色来,拱手道:“二公子,末将还有事前往城外,答应了虞世基,有些事情还是要赶紧做出来,免得日后又出了什么问题。”

“啊!”李世民听了面色一变,正待话,却见李信早已转身就走,很快就消失在三人面前。

“辅机,这是?”李世民迟疑的望着李信的背影。

“唐国公可是不想将酿酒的方子送出去?”长孙无忌轻声问道:“二郎前来可是想告诉李将军此事的?”

“不错,正是如此,这是四弟的看法,不但要把持美酒的方子,更是连彩票的事情也让我们自己做。”李世民了头,道:“毕竟,此事若是让我们李家来做的话,必定能得到大量的好处。三娘不好开口,所以才让我来。”

“人无信则不立。虞世基虽然是奸臣,但是这个时候反悔有些不妥当。李将军恐怕是看出来这一,所以才不给二郎开口的机会。”长孙无垢摇摇头道。

长孙无忌了头,实际上,他心中想的比长孙无垢想的更多,李信之所以突然离开,连话的机会都没有给李世民,不仅仅是猜到李渊准备过河拆桥,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被信任。李渊招人议事,却没有喊李信,这就是不被重视的表现。李信心中岂会高兴?

正是如同长孙无忌所猜想的那样,李信对李渊的做法十分不满,且不过河拆桥,更重要的是,自己将李渊救出来,却没有被李渊所接受,这才是让人很痛苦的。

大兴城中极为热闹,李信骑着玉夜照狮子,行走在大街上,环顾左右,各种叫嚷声传入自己的耳中,心中的一烦躁倒是消失了许多。

“下面可是折冲都尉李信李将军?”忽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耳边传来,李信抬头望去,却见是旁边酒肆之中,一个穿着白袍的年轻书生正举起酒杯,笑眯眯的和自己打招呼。书生面色黑瘦,唯独一双眸子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尊驾如何认识我?”李信抬头望去,狐疑的问道。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整个大兴城中,如此打扮的人,除掉李将军之外,恐怕再没有其他的人了。将军,若有闲暇,何不上来饮上一杯?”年轻书生拱手道。

“好。”李信心中一动,顿时将手中的玉夜照狮子丢给二,道:“好生照亮着。”随手从怀里摸出十几块肉好丢给二,那二赶紧双手接了过来,欢天喜地的牵着玉夜照狮子。

“将军请放心,我们这边有上好的黑豆,保证能伺候好公子的宝马。”店二得了好处,自然会帮助李信服务。

李信在一个胡姬的带领下,上了二楼,来到书生的房间,仔细打量着书生一眼,见书生衣着朴素,唯独身上的气息让人感觉对方不简单。

“在下李信见过先生。”李信打量着书生一眼,十分恭敬的称呼对方为先生,乱世之中,武将固然很重要,但是读书人更加的重要,尤其是眼前这样的读书人,非是一般人。

“学生杜克明见过将军。”书生见李信如此礼遇,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可以,李信现在为折冲都尉,一只脚已经踏入帝国上层,自己只是一个书生,实在是当不得对方礼遇,一见此,对李信的好感就更深了。

“杜克明?”李信在脑海里想了想,发现自己的记忆里并没有这样的一个人,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正是,京兆杜陵人杜如晦,草字克明。”年纪书生又道。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杜断'

“杜如晦?”李信原本正待坐了下来,听到这个名字,猛然之间站了起来,目光圆睁,望着杜如晦。杜克明是谁,他不知道,但是杜如晦是谁,他却是知道的。那是大唐鼎鼎有名的人物,就算是李信也记得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房谋杜断”的法,没想到眼前之人居然是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

“将军认识学生?”杜如晦也很好奇。

“先生大名,李信自然是知道的。”李信将自己的态度再次放低,道:“没想到在这里居然遇见了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先生,请坐。”

“将军少年得志,按照道理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学生刚才在楼上看将军眉头紧锁,这是为何?莫非是认为皇上册封的官位不高?”杜如晦好奇的问道。

“自然不是如此,皇上隆恩,李信原本不过是一个草民而已,如今却是折冲都尉,怎么可能还有不满足的呢?”李信苦笑的摇摇头。

“可有男女之事?克明听将军和唐国公之女李三娘关系甚好?莫非唐国公不同意将军之事?”杜如晦略带深意的道。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李信心中一动,暗自惊讶于杜如晦的眼光,想了想,也就感觉到自然了,杜如晦若不是如此,岂能为天下人所称颂?

“所谓交浅言深,将军不也是正常。”杜如晦看了李信一眼,然后端详着手中的酒杯,道:“将军虽然出身赵郡李氏,可是却是旁门庶子,唐国公最重视的就是这一,他岂会答应将军之事?更何况,将军雄威,柴氏可是天下第一首富,家产无数,勇猛之士,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可是这天下第一首富却只有柴家一家,将军以为呢?”

“先生笑了。”李信心中一阵咯噔,脸色顿时不大好看了,若是放在平日里,李信倒是没怎么感觉到,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他想要的是打入李家内部,以后李渊起兵的时候,他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虽然跟随李世民,也可以名垂千古,相比较而言,危险度高了许多。

不过,杜如晦的话却是像一根刺一样,刺入李信的心口,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李渊的不信任,还有李渊目光中的冷芒,面色顿时变了起来。

“先生乃是天下难得的智慧之士,今日为何要对李信这些话呢?”李信死死的盯着杜如晦,不知道杜如晦为何要对自己这些话。

“将军乃是盖世英雄,有功于天下,克明只是不想让将军心中有什么不满而已,最后害人害己。”杜如晦微微叹息道:“当今天下,要想出人头地,要么自己乃是世家之后,以世家之力帮助自己成长;或者就是投靠世家,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人,就是如同将军这样,第三就是依附皇权,三者之中,各有优劣,不知道将军可知道自己眼下的优劣?”

“先生请言之。”李信本来只是想过投靠李世民,自己活的很轻松,不过眼下看着杜如晦的模样,心中倒是生出一丝好奇来,想听听杜如晦如何看待自己眼前的情况。

“先第一种情况,世家之中,固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只是眼下皇上对世家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