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166部分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166部分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

当然李信并没有死,而是的比较委婉。当然李信也没有拒绝对方,在这个时代,最有能力的人仍然是在世家之中,就是李信也认识到这一,只是认识归认识,不可能对这些世家子弟另眼相看,想要高官厚禄,那就按照自己的规矩来,不然的话,就给我滚蛋。李信就是摆明了车马放在高孝基面前,就等着高孝基自己的决定。

高孝基认真的看着李信一眼,见李信目光坚决,顿时知道此事不可能改变,心中更是叹了口气,当初李信拒绝的时候,渤海高氏也曾经在背后有一些动作,想要制衡李信,让李信乖乖的听话,可惜的是,李信根本就不就范。就算是到了贫苦的西北,李信仍然是活的好好的,手下兵马达到十万之数,爵位也到了凉国公,地位之显赫,丝毫不在高家之下,相比较而言,渤海高家,高颖死后,高孝基辞官。渤海高家几乎是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因为杨广对高家的提防和大家,渤海高家连关东的五姓七望都算不得,威望在关东世家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怎么,莫非闻名关东的渤海高家连一个像样的人才都拿不出手吗?”李信不屑的道:“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前朝,前朝渤海高家是皇族,就算是没有成才的,也能做一个纨绔子弟,现在却不行。若是没有人才,迟早都是会被时代所淘汰,看看其他的世家,哪家没有几个有用的人才?在我西北。无论是世家大族,或者是寒门子弟,只要有才能,都能升官发财。若是一些米虫,就算是我的儿子,也不过是得到一些安稳日子而已。老大人。你以前帮助我李信,所以才会对你这些,若是渤海高氏都是诸如老大人这样的人,有多少我李信要多少,若是诸如以前的那位高公子,还是算了吧!我李信可是惹不起这些人的。”

“李将军所言甚是,是我高孝基想的太天真了。”高孝基听了之后了头,苦笑道:“高家若是自身不正,就算李将军给了再好的位置也是好不了多少的,自身人才众多,就算李将军不帮助我们高家,我们高家也不在乎。老夫就此告辞了。”高孝基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朝李信拱了拱手,就朝大帐外走去。

背后的李信却是叹了口气,道:“秋风煞人,老大人还是不要在京师的好,早些回渤海去吧!”

高孝基面色一愣,身形一动,最后道:“多谢凉国公提醒。”着身形出了大帐,逐渐消失在李信的面前。

“渤海高氏还真是将我李信当做傻子,居然给我来这一招,这算是什么,哀兵必胜吗?或者认为我李信就是一个傻子?”李信等高孝基走后,面色阴沉了许多,冷哼哼的道。

“大都督,要不要让人监视一下高氏?”沈千秋走了进来低声道。

“不必了,渤海高氏当不得我们如此重视,一个破落的皇族,能值得我们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的吗?在关东世家当中,恐怕没有人还依附在他们的麾下了,渤海高氏注定着只能生活在渤海,最后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消失在时间的岁月之中。”李信很不在意的道。他的目光已经放在新兴的世家大族之中,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是他还是知道,在隋朝末年这段历史中,几支比较有名的义军和势力,诸如李渊、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以及江南萧氏等等才是李信注意的对象。

“是。”沈千秋也为李信的心胸感到惊讶。

“齐王之事,李渊可有插手其中?”李信忽然询问道。

“尚且没有,不过独孤家却是插手了。”沈千秋突然摇头道:“那些关陇世家都是如此,基本上都没有露面,露面的也只是一些人物而已,恐怕也只有齐王,早已被皇位所迷昏了头脑,自以为有关陇世家的支持,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恩,不管怎样,都要心翼翼,记住了,一旦皇宫内发生危机,不能轻易出兵,我什么时候发动讯号,立刻率领大军攻城,我相信关陇世家绝对不是真正的支持齐王,洛阳城门肯定会打开,齐王控制不了这么多城门,一旦看见我的信号,立刻领军杀入洛阳城。”李信叮嘱道,他固然很神勇,但若是关陇世家在算计杨广的同时,也来算计自己,那自己就太吃亏了。

“将军放心,只要见到都督信号,我们立刻杀入城中。”沈千秋大声道。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等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李信身上并没有穿着朱紫的官袍,虽然他是凉国公,算是勋贵,可以穿朱紫,可是今日之事还是让他穿着盔甲上殿,乱军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就是李信也得心一二。

“李将军。”李信领着一百亲兵穿过朱雀大道,朝皇宫而去,这个时候,虽然太阳并没有出来,甚至可以还是早上五六钟,可是洛阳城的各大坊门打开,许多权贵官员们在下人的引领下,打着灯笼,在天街上行走,将整个洛阳都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声势极为浩大,就是李信这个见过不夜城的家伙,见到眼前的这种情况也是惊呆了。

曾经有记载唐朝官员上朝的时候有“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的法,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最起码李信认为这是最真实的写照。

“咳咳,李将军。”

李信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人群之中,忽然旁边传来一阵咳嗽声,李信望了过去,却见是一辆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李信望了过去,却见是虞世基。他面色苍白,双目中甚至还有血丝,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

“虞大人。这位是?”李信忽然望见旁边还有一个中年人,面带笑容,不知道为什么,他对眼前的男子并没有什么好感,从对方的眼神之中,李信看到了好奇、探寻,甚至还有一丝阴沉的模样。

“这是内史舍人封德彝。”虞世基望着李信一眼,道:“今天洛阳早上分外冷了一些,不知道将军可准备了御寒之物?”

李信闻言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虞世基想什么,顿时笑呵呵的道:“末将征战疆场,杀人无数,在西北的时候,有的时候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气温非常的低,末将还是穿着一身的盔甲,寒冷对于末将来,不过是锻炼筋骨的调料而已。”

虞世基闻言一愣,最后哈哈大笑,指着李信道:“还是李将军厉害,老夫的身子骨可是差的很,比不得李将军啊!”

“身受皇恩,若不以身报国,李信就不会来洛阳了,虞大人以为呢?”李信也若有所指的道。

“世上能与李将军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板荡识诚臣,今日一见,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忠臣。”虞世基正容道:“今日之后,我虞世基愿意为李将军结为生死之交。”

“虞大人太抬举李信了。”李信听了之后心中直摇头,这个虞世基表面上忠于杨广,但是在心中也未必没有自己的思考,这个代表着江南世家大族的虞世基,心中还是为江南的世家大族考虑,杨广若是死了,对江南世家大族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虞大人,乾阳殿已经安排好了吗?”李信这个时候可以确定,当初送信给自己的人必定是眼前的虞世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虞世基的利益才和杨广联系在一起。

“已经安排妥当了,只是此事不能先和皇上,李将军,到时候皇上的安全就靠将军了。”虞世基身形再次靠近李信,低声道:“皇上的生命安全才是最主要的。”

“好。”李信想了想了头,至于能不能保证杨广的性命,李信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也只能是尽力而为。唯独如此,才会让自己的名声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逼宫之请立太P

乾阳殿装饰的不仅仅是奢华来形容,高大威严才是它本来的面目,在这个庄严的大殿之中,能够同时容纳数百人聚集在这里议事,杨广所在的宝座高高在上,能够俯视整个大殿,大殿极为空旷,虽然没有后世的扩音器,李信还是深信,杨广在上面的讲话,整个大殿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因为是面南,阳光照耀,杨广能够看的清楚每个人,可是群臣却是看不清楚杨广。李信也不得不佩服天朝古代人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如此的强大。

李信的位置绝对不是在后方,而是在前方,而且根据今天的议程,李信是要讲话的,他要向皇帝陛下和群臣禀报自己出征西域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当然,李信更是知道这一切在今天不过是一个过场,最重要的进程还是齐王的兵变。

众人山呼万岁之后,就各自寻了一个锦凳坐了下来,当然真正有资格坐下来的人都是身着朱紫的人,宋朝之前,皇帝与三公坐而论道,李信虽然不是三公,却是身着朱紫,也是坐下来的资格,至于其他人却是没有这个资格。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宋和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顿时拉开了今日议事的进程。

“老臣有本启奏!”

李信正待上前,忽然耳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李信望了过去,眉头顿时皱了皱,出列的不是别人,正是庾质,庾质是谁,庾质是一个名臣,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庾俭是齐王杨暕的部署,而且李信还知道,庾质的观就是让杨广坐镇关中。为杨广所拒绝。

“庾质,你。”杨广的声音中听不出任何的感情,可是李信却知道,庾质的下场已经确定,杨广的心思绝对不是在关中的大兴,哪里是关陇世家的摇篮,杨广若是去了关中,肯定受到关陇世家的控制。

“臣请陛下镇抚关内,使百姓归农,或三五年。令四海少丰,然后巡省。。。”果然庾质一张口就出一番大话来,的洋洋洒洒,都是在明关中的重要性,告诉杨广巡视江南绝对不是在现在。

“关中自然是很重要,但是江南难道就不是我大隋的疆土了吗?朕要巡视江南,难道也有错误吗?”杨广声音有些不耐烦了,自己巡视扬州,居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在他看来,这些人不是在反对他的行动,而是在反对他自己。

“皇上乃是一国之主,当坐镇关中。处理天下国事,而不是四处巡游。”庾质大声道:“最近天下盗匪四起,朝廷当务之急就是要剿灭这些盗匪,陛下也应该坐镇关中。防备宵。”

“关中有盗匪吗?”杨广冷哼哼的扫了众人一眼,道:“朕养了那么多的将军,难道连这些盗匪都打不过吗?那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大殿之上顿时间群臣不敢话。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是当年文皇帝时候的天下了,群雄奋起,每年元旦的时候,那些地方上的官员都因为盗匪的缘故,进贡的东西都少了。人数也是每年减少,杨广这个时候还出这样的话来,让众人心中一阵凄凉。

“陛下,老臣有一物想进献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传来,李信望了过去,又缩回了脑袋,对方身着朱紫,满头的白发,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皇宫前给了李信难堪的苏威,对于这样的老臣,李信还真是不敢惹他,就是杨广也忌惮他三分。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广,还是很喜欢苏威的出现,最起码他不用面对庾质的责问了。

“哦!是什么东西能让苏卿如此郑重的?”杨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宋和示意了一下,那宋和赶紧跑了下去,准备去接苏威呈送上的宝物,等到苏威拿出来的时候,面色顿时变了,只见苏威送上的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本书而已。哪里有送皇上只送一本书的?宋和迟疑了一阵望着苏威,见他面色不变,也只得将书送了上去。

“尚书?”

李信看的分明,只见宋和手上的那本书正是尚书,而且用的还是李信发明的白纸,甚至还用的是馆阁体印刷的,李信顿时好奇了,《尚书》虽然是读书人都必读的物品,但是也不算是什么宝物,而且还是印刷的,更不算是什么了,苏威是何等的人物,要送的话也应该送正品吧!却拿着一个几文钱的印刷品,这算是什么事情。不过等到他看其他人脸色的时候,就知道,苏威送的这本书恐怕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老匹夫,你在朕是太康吗?你朕的大隋会亡国吗?”

果然,宝座之上传来一声暴怒来,却见杨广怒火冲天,一本书从宝座上扔了下来,差砸中苏威,书本在地面上滚了两下,居然滚在李信的脚下。

李信看了一下,面色顿时变了变,因为书本打开,一个鲜红的印记出现在李信面前,在黑色的字体之中,是那样的醒目。

“五子之歌。”

李信脸上露出一丝奇异来,只见上面写着:“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这个意思是,远古时期,太康处在王位上而不理政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心怀怨恨之心,太康又喜欢到处游玩,到洛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