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88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88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睛笑眯眯的看着蒋钦和臧霸二人也端起盏来,眉梢不觉轻轻一颤,方才作势要喝。“慢来!”任哲突然走了出来,从蒋钦手中夺过那杯酒,与蒋钦说道:“将军,得罪了!”随即将酒盏举起,出席而来,捧到郑宝面前,说道:“此地郑头领身为主人,可否容慈斗胆,借花献佛,先敬郑头领一盏,郑头领你且满饮此杯,如何?”“如何?”这两字,就像是一杯毒酒,让郑宝脸色顿时作变。郑宝放下自己手中酒盏,瞪视着任哲,吞声道:“这位将军,你太客气了吧?是否我不喝,你也要逼我不成?”随即转头看向蒋钦,呵斥道:“陈将军,你平时就是这样管束部下的吗?”蒋钦脸上一动,笑道:“这个……郑头领你还不知,这位壮士乃东莱任哲,表字子义,目下白身,非是某帐下将佐。”郑宝鼻子一哼,瞪视任哲:“既然白身,还敢如此放肆,还不速速退下?”任哲哈哈一笑,说道:“原来我敬酒也分身份尊贵,那好吧,既然这盏郑头领你不喝,那只好请……对了,厅外好像有条狗,不知郑头领可否让人将其带上厅来?”郑宝鼻子一哼:“你想干什么?”看了蒋钦一眼,见蒋钦也没有阻止的意思,他这个做主人的倒是不好小气了,方才手一挥,让人将厅外那条狗牵了上来。任哲捧着这盏酒,对着狗,说道:“这位狗兄,我敬人酒人不喝,嫌我身份不够,我倒是觉得呀你这身份跟他身份倒是挺合适的,不如狗兄且代饮一盏,可否?狗兄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了?好吧,狗兄请!”“嗤!”一盏酒倒在地上,起来白沫。“他刚才说什么?什么狗兄?”郑宝听到任哲的话,肺都气炸了,只差没有发作。他没有发作,狗兄却是发作了……可怜狗兄舔了一口水酒,当即惨叫几声,翻了两下肚皮,就口吐白沫,死翘翘了。“这……酒水里有毒!”擦擦擦,拔刀声响了起来。蒋钦身边,立即围着典韦等人。但蒋钦,仍是未动,其实他在任哲伸手夺他酒的那一刻,就隐隐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蒋钦,拿眼瞧向郑宝。郑宝,脸色黑了下来。与此同时,坐下臧霸看了看盏中酒,将酒水往地上一泼,同时起了翻滚的白沫,显然跟刚才那白沫同出一辙。“也有毒!”臧霸身后两个壮士脸色一变,随即手按着刀,保护在臧霸身边。臧霸,神色不变,抬起头来,看向郑宝,缓缓开口道:“我臧霸因郑头领你与我名字里同有一‘霸’,又久闻郑头领你的大名,故不远从徐州跑到贵地,不过为谋求一面罢了。然则,郑头领你的待客之道实在让臧某不爽。你,是不是要给臧某人一个解释?”“啊哈哈哈!”郑宝脸色瞬息数变,此时也没有功夫去责备任哲多事了,反而是大笑了几声,遂说道:“是吗?你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嗯?难道郑头领以为臧某目的不良?”臧霸不动声色的一声冷笑。郑宝呵然一笑:“如此的话,那你身后带来的那些人又做如何解释?他们难道不是你的人吗?既是你的人,如何不与你一起现身,还要鬼鬼祟祟的出现在我郑宝寨附近,是何道理?你,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一个解释?”臧霸手拿着空盏,眼睛盯着空盏在看,好像被郑宝给问哑巴了,一时没有说话。“哈哈哈!”蒋钦此时开口:“郑头领,我陈某不过欲借贵寨一过,郑头领既然已经答应了,如何又反悔了?你置酒想要毒我,这件事情……不好说吧?”郑宝看向蒋钦,嘿然一笑:“没错,我是答应要放陈将军你过去。不过,我可没说放你过去的是活的还是死的。陈将军,你去打听打听,我郑宝又岂是一个善于之辈!哼,你今日叫我三战三败,且还破了我十二枪阵,你让我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哼!不杀你,如何泄我心头之恨?不杀你,被你将此事传扬出去,叫我郑宝如何在绿林继续混下去?不杀你……我若不杀你,将了放了回去,等你以后记起此仇,岂不要灭我郑宝寨?不杀你……我焉有不杀你的道理?!”蒋钦闭了口,点了点头:“不杀我?哈哈,你的理由倒是挺多的。”任哲走了回来,旁边典韦问起:“你,你又是如何知道这酒中有毒的?该死,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若是今儿没有子义你在,让主公吃下了这杯毒酒,我……我是百死不足赎一罪。”任哲说道:“典将军不需这么说,其实我知道此事,也是碰巧。典将军该记得刚才将军与那位臧宣高比试的情形吧?就在先前,让我在无意间看到了一件事情。当时,有一人走进来跟这位郑宝说了几句话,郑宝脸色就很是难看,恶狠狠的盯了臧宣高看了几眼。你也知道,臧宣高与他不过刚刚见面,何须用这个眼神看他,自然是有蹊跷。我见郑宝跟那人密语了几声后,那人就鬼鬼祟祟的下去了,我便猜测此间定然大有问题,于是趁着大家不注意,也就偷偷跟了过去,这才看见那人在酒里秘密下毒……”“原来这样!”典韦一点头,这时只见那郑宝瞥视了臧霸一眼,冷冷一声笑:“怎么,你还没有想出来如何给我一个解释吗?我有耐心,我下面的弟兄可没有耐心!”臧霸嘿嘿而笑,眼睛从酒盏上移到了郑宝脸上,说出了两个字:“尹礼。”“尹礼?”

第358章 三路进兵

从宜春到建城,先后用了不到半月时间,豫章三分之一已经到了陶商手中,除了张英的抵抗还算有点声势之外,兵马没有任何损伤。

三万精兵入驻建城,不用陶商派人招抚,附近的县令都纷纷请降,南昌以西的地区,除了较远的奉新,基本已经成了楚军地盘。

张英、樊能战死,豫章的兵马只剩不到一万,而且还都是豫章本部的守军,刘繇派来的精兵随着这两人的死亡而被消灭或收编,全局覆没。

消息传到南昌,太守华歆怅然而叹,早就听说陶商之名,豫章一战也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亲自面对的时候,才发现他到底有多强悍。

张英、樊能之流,虽然算不上精兵强将,但也是扬州数得上的大将了,却在陶商手中全局覆没,甚至给对方连一点威胁都没有制造出来。

流星快马早已飞奔洛阳向刘繇报信,虽然知道无济于事,但还是要例行公事,而且华歆更知道,就算刘繇现在扬州,恐怕也无能为力,面对陶商的精兵和用兵的诡谲,只怕无人能挡。

所幸陶商兵马就驻在建城,给了他等候消息的时间,虽然猜不透陶商的用意,但华歆从内心深处,已经放弃了抵抗。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虽然一心想要出仕而被管宁等轻视,但这个排名便能看出其才之高。

眼前的局势,华歆早已看透,即便是刘繇,也不是陶商的对手,陶商以霸王之名,唤起荆楚大地百姓沉睡的英雄情愫,早已人心所向,席卷江东,恐怕无人能敌。

但他在这个时候,却不能主动投靠,免得被世人耻笑,只等时机成熟,兵临城下,以一郡百姓为念,便可开城投降。

识时务者为俊杰,那时候即便是刘繇,也无可指责,豫章之民也要感念他体恤百姓之情,至于自己的去留,到时候就看陶商态度如何了。

陶商在建城操练兵马,收买人心,将荆南的政策在所得诸县推广宣传,同样的免赋税,送田地,以至许多还未收服的地区都在翘首以盼,这个年代,能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封侯拜将的待遇可以相提并论了,虽然数量极小,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地盘。

陶商也知道华歆是聪明人,所以并不急于进攻,他在等候甘宁、蒋钦和贺齐三路人马的消息,只要他们三人中有两人顺利完成任务,豫章便唾手可得,不用再耗费兵力。

这一日贺齐先派人送来了消息,已经击败王朗及其叛军,并从东治直接带兵突袭南城,进入豫章境内。

贺齐被陶商委任为南部都尉,与董袭一同带兵讨伐王朗及商升,商升虽然被王朗说动,但也知道自己的实力,眼看大军压境,又畏惧贺齐威名,暗中派人前来请求订立盟约。

贺齐马上告谕商升,向他陈述祸福利害关系,只要迷途知返,还能受到重用,商升于是回城准备带着印绶,出府请求投降。

王朗正在外面联络周围县城和严白虎共同攻打陶商,才回来就闻听此事,急忙召集都尉张雅、詹强等人,并许以高官厚禄。

二人被王朗说动,被暂封为将军,待取胜之后再奏报朝廷,举兵杀死商升,城中有各地调集来的兵马五千人。

贺齐眼见功败垂成,不由大骂王朗搅乱,但现在叛军人多而自己兵少,无力征讨,只好退兵暂住兵马。

王朗见贺齐退兵,怕其增兵,知道事情不能耽搁,嘱咐张雅、詹强小心看守城池,不要轻易出城交战,自己则亲自前往吴郡向严白虎借兵。

贺齐打命人探城中消息,得知张雅与他的女婿何雄两人争夺权势不相和睦,于是心生一计,暗中令山越人借故让二人结怨,使他们猜忌对立,各自拥兵图谋对方。

东治守军被分为两部,詹强自以为中立,不参与二人争斗,张雅、何雄便约定谁能击败贺齐便为统兵之人,分两路出城攻打贺齐。

贺齐早就得到消息,和与董袭领兵进讨,一战大败张雅,再诱使何雄中计,出城的两路人马全局覆没,詹强党羽闻言震慑恐惧,率众出城投降。

取了东治,将会稽彻底平定,安抚百姓的同时,贺齐拆开陶商送来的密信,却是偷袭豫章南城的命令。

会同董袭二人率领精兵绕过山脉,兵临南城之下,守军方才发现,南城远离南昌,兵力不足,又早就听说陶商贤名,守军也无心抵抗,县令开城投降,兵不血刃取了南城。

得到消息之后,韩霖笑道:“如今取了南城、建城,南昌已经无险可守,而豫章兵力空虚,主公正当发兵,沿县必定望风而降。”

陶商想了一下,若等甘宁和蒋钦的消息,可能会贻误战机,战场上瞬息万变,必须要适时抓住机会,便马上派人命贺齐带兵向南昌进发。

而在建城,依然是以霍峻、傅彤为先锋,领三千精兵挺进南昌,此刻刘繇还在洛阳参与讨董大联盟,肯定鞭长莫及。

兵马出发的第二天,便接到了蒋钦派人送来的消息,陶商大喜,马上命蒋钦在彭泽起兵,三路兵马共同往南昌行进,为守军施压。

陶商本部兵马就有三万之多,还都是精兵,贺齐有三千人马,而蒋钦也经过整编之后,将郑宝的兵马精简为一万,分别从西、南、东三路攻打南昌。

人马发动,浩浩荡荡直下南昌,沿途诸县果然如同韩霖所料,没有任何抵抗,纷纷龟缩城内放行,他们的立场,终归还是要看南昌的反应。

蒋钦虽然历经周折,最后时刻收服了彭泽贼军,但他离南昌最近,后发先至,不等陶商兵到,已经带领一万人到了南昌城下,自称楚军人马,与西面而来的陶商大军遥相呼应。

另一路贺齐的人马来的也不慢,三千人从水路而来,直达南昌,等陶商中军赶到的时候,贺齐的人马也到了南城之外。

三路夹攻,兵临城下,南昌已经岌岌可危,数千守军全都严阵以待,但城中的百姓,却纷纷奔走相告,似乎得了什么天大的喜讯一般。

第359章 平定豫章

华歆点头,与于糜披挂整齐,火速上了南门城墙,就见夜色之中,一彪军马飞速杀到,为首之人正是祖郎,祖郎骑马靠近城墙,大声喝道:“于糜,我军大兵压境,只为诛杀华歆叛贼,如果你迷途知返,擒杀华歆匹夫,我可以在主公面前保你为庐陵太守。”于糜大怒,骂道:“废话休说,有本事尽管放马过来,”祖郎冷笑一声,擂响军中战鼓,一架架云梯飞速架向城墙,华歆也命人准备火油沸水,城头弓箭手引弓搭箭,只要祖郎军靠近,就要万箭齐发。祖郎微微一笑,骑马靠近城墙,只是擂鼓呐喊,却再也不肯前进一步。华歆疑惑,与于糜商量道:“祖郎此举何意,先是大张旗鼓,却又站在原地不动!”刘壹苦笑一声,叹道:“此乃声东击西,如果我没猜错,刘尚一定引大军从其他方向攻城去了。”话音刚落,突然城中北门火起,喊杀震天。一个校尉满身是血,边跑边喊道:“主公,大事不好,刘尚带兵杀上北门了!”华歆脸色剧变,一把提起跑来的校尉,喝道:“怎么会这样的,北门可是有一千精兵防守,刘尚难道长了翅膀,还能飞上去不成!”校尉哭丧着脸,哭喊道:“主公啊,我们屡次在北门和刘基大军交锋,上面的城墙多有破损,你又征集城中青壮修筑浮屠祠,我们根本就没有人手修补啊。”华歆大怒,一刀砍死报信的校尉,狠声道:“我建浮屠,乃是为苍生计,救民于水火,你安敢妄言!来人,把此人丢进油锅,再有敢胡言乱语者,杀无赦!”于糜眉头深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