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09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09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泄了一通,周慎对陶商说道:“这长安非久留之地,这几日想必太尉将令便会传到,你我还是早回洛阳吧!”

陶商也知道周慎不想在长安待下去,他本是朝廷大员,在这里一点权力没有不说,还要看董卓的脸色,哪里能有在洛阳过得舒坦?

如今四处都是贼患,却连周慎这样的人都想着贪图安逸,陶商不禁喟然而叹,一个帝国大厦的倾颓,或许并不是汉灵帝刘宏一人的错误,这里面牵扯的因素太多了。

十常侍弄权,何进这样的人独掌大权,毫无作为,这的确是直接因素,但更多像周慎这样独善其身,贪图安逸的人,又何尝不是罪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是众人能齐心协力,一样能重振河山,光复大业,只是这涣散的人心无人聚拢,没有一个能振臂高呼的人站出来!

第224章 探望

或许是为了纪念这一次吃到的大亏,本来晴朗的天空在晚上下起了小雨,秋雨绵绵,最是伤情。

安静下来,陶商想着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忽然迫切的带能有自己的一块地盘,正如董卓所说的,有了实力,才能自由掌控,生杀予夺!

来到这个乱世,陶商一直在准备,但都是被动的等待,因为历史上陶谦这个徐州牧的幌子,让他安居洛阳,等待那个历史时刻的到来!

但经过这次的变化,他的思想终于有了变化,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下落去,必须要先掌握主动,历史的进程已经在渐渐改变,他等的那个时机,不一定会有!

北宫伯玉、边章、李文侯已经身亡,韩遂提前独占凉州,这样的局势不知道会不会还留给马腾发展的机会。

而羌族更是一蹶不振,数十年不会有什么觊觎中原的实力了!

更让陶商触动的是刚才周慎无意中提到的一个消息,长沙区星聚众造反,声势浩大,朝廷已经命骑都尉鲍信为长沙太守前去平叛。

按照历史的发展,此时的孙坚应该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只因为孙坚受伤,而选了鲍信。

成为长沙太守,是孙氏霸业开始的基础,这一次孙坚没有了带兵出征的机会,不知道他的命运将会如何发展。

这个转变才让陶商意识到,他等待谋划的徐州发展大业也有可能成为泡影,若到那时候还一事无成,诸侯割据形成,他将真的没有立足之地!

彻底冷静下来之后,陶商暗自决定,这一次回到洛阳之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带兵,离开洛阳,寻找适合独自发展的地盘。

一场秋雨一场凉,第二天早晨起来,一股浓浓的凉意扑面而来,秋风萧瑟,却也让人精神一振。

大火正吃着饭,忽然有亲兵报告有人求见,来的正是董卓的孙女董白。

听到来人的身份,大家顿时怒上心头,让陶商不要去理会,他们去把来人赶走便是。

陶商知道董白对他并无恶意,那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已,倒要看看她又来找自己所为何事。

陶商先走出房门,其他人也不放心,跟了出来,却见院中站着一老一少两个女人,不由瞪大了眼睛。

来得正是董白和那个中年妇女,之所以让众人吃惊,不仅是因为今天刻意打扮过的董白美若天仙,更是因为她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这明显不是来问罪的,所以才让这些本以为董卓孙女是个丑八怪的士兵们有些发懵,一时间都呆住了。

被这么多双目光集中瞅着,董白俏脸不由再次发红,更显得娇艳欲滴,微微垂下螓首,言道:“小女是来探望陶将军的,不知可否方便?”

“……”

众人再次被董白的容貌所震惊,一时间竟然无人答话,陶商也是处在意外之中,他也想不到董白竟然会来探望他!

“陶将军,莫非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么?”那中年妇女淡淡一笑,在一旁看着一脸呆相的众人,眼神里带着戏谑。

“哦哦,对,快请进,请进!”陶商也反应过来,赶紧走下台阶,将董白和董氏迎进了一旁的客厅之中。

“这是董卓的孙女?怎么可能?”

“是啊,董卓比狗熊还丑的家伙,怎么会有这么水灵的孙女?”

“不会是董卓从哪捡来的吧?”

直到陶商关上房门,那些士兵才缩回僵直的脖子,个个满脸不可思议地议论起来。

有人又道:“你说这个小美妞来看将军,会不会是……嘿嘿嘿!”

听到这人不怀好意地笑声,众人顿时有些恍然,又有人嘘了一声:“这话可别乱说,要让将军知道了,小心被罚跑五十里,那可就惨了!”

“哈哈哈……”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有人趴在窗子上透过窗棂看着外面的动静,院子里又飘起了细雨,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到地上。

客堂之内,气氛略微有下尴尬,董白的脸红到了耳根,低着头一直不说话,再加上外面隐约传来的哄笑声,更是把下巴抵在了刚刚发育的胸脯之上。

董氏在一旁开口问道:“昨日段煨打伤将军,不知伤势是否要紧?”

陶商笑道:“出兵在外,经常厮杀惯了,这些皮肉之伤,不碍事的!”

董氏从董白手里接过食盒递给陶商:“这是小白今早特意为你熬制的羹汤,能补补身子,你尝尝!”

“这怎么使得?”陶商急忙摆手,推辞道:“小姐盛情在下心领了,但这羹汤,却实在承受不起,愧煞在下!”

董白闻言忽然抬起头来,脸色依旧绯红,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却直直地盯着陶商:“莫非将军不喜欢小女的手艺么?还是还在生气爷爷将你捉拿之事?”

直到陶商关上房门,那些士兵才缩回僵直的脖子,个个满脸不可思议地议论起来。

有人又道:“你说这个小美妞来看将军,会不会是……嘿嘿嘿!”

听到这人不怀好意地笑声,众人顿时有些恍然,又有人嘘了一声:“这话可别乱说,要让将军知道了,小心被罚跑五十里,那可就惨了!”

“哈哈哈……”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有人趴在窗子上透过窗棂看着外面的动静,院子里又飘起了细雨,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到地上。

客堂之内,气氛略微有下尴尬,董白的脸红到了耳根,低着头一直不说话,再加上外面隐约传来的哄笑声,更是把下巴抵在了刚刚发育的胸脯之上。

董氏在一旁开口问道:“昨日段煨打伤将军,不知伤势是否要紧?”

陶商笑道:“出兵在外,经常厮杀惯了,这些皮肉之伤,不碍事的!”

董氏从董白手里接过食盒递给陶商:“这是小白今早特意为你熬制的羹汤,能补补身子,你尝尝!”

“这怎么使得?”陶商急忙摆手,推辞道:“小姐盛情在下心领了,但这羹汤,却实在承受不起,愧煞在下!”

第225章 局势微变

秋雨断人魂,一下竟是半月时间,长安的天气变得很快,有的人已经换上了棉衣,满街的树枝上光秃秃的,只有几片干枯的叶子还在毫无生机地随风晃动。

董白竟然真如所说的那般,第二天又如约而至,这一次不仅有好喝的羹汤,还有美味的小菜,每一道都很精致,尤其是红烧鱼,让陶商这个吃过无数美食的人,也赞叹不已。

初时由董氏陪同着,后来的几天,竟然是董白一人前来,虽然大家都对董卓深恶痛绝,但对这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女孩却十分欢迎。

渐渐熟络以后,还不是和她开开玩笑,逗得董白双颊绯红,娇羞的姿态楚楚动人,大家这才满意,带着她去见陶商。

出征在外的士兵,冰冷血腥的战场,远赴异乡的苦闷,好不容易有了个赏心悦目的可爱佳人,谁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欢。

更何况,这个姑娘,还是对陶商爱慕有加的呢!

陶商就算再迟钝,也看出了董白的心思,毕竟他两世为人,并非表面上看起来是少不经事的初哥,但董白每日都来,显然是董卓默许的,这就让陶商觉得有些诧异。

难道董卓真的同意董白和自己交往,甚至走到谈婚论嫁的那一步?

一想到这个问题,陶商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想着自己以后会成为董卓的孙女婿,惊得出了一身冷汗,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虽然目前董卓只是有些骄傲,还没有显露出他历史上那般恶狠的一面来,但陶商却是清清楚楚,这尴尬的身份甚至连董卓女婿牛辅、李儒都不如。

更何况前一阵大家还在并肩作战,转眼间就有成为人家孙子的趋势,转眼间矮了两辈,陶商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可以接受成为杨家的女婿,杨赐的孙子,但绝不愿成为董卓的孙子,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大为不利,而且他对董白也没有一点感情,只是对一个可爱小姑娘的单纯喜爱罢了!

好几次,他也曾暗示自己已经有了婚约,或许这次出征回去,就要成亲,但董白却完全不在乎,因为在这个年代,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

陶商倍感无奈,却又不忍心就此赶走董白,每次看到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之下波光涟漪,他就没来由的心软了。

“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了,等分开的时间长了,或许就没事了,这只是一个小姑娘的懵懂爱恋而已!”每当送走董白,看着她娇小的身躯渐渐消失,陶商都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断断续续的阴雨之中,因为董白的到来,并不让人觉得等待有多萧索和无聊,看见那个一见人说笑就脸红的小姑娘已经成了大家每日最期待的事情。

半月已过,雨势未歇,没有等到洛阳的军令,却得到了西凉传来的消息。

叛军首领之一的边章病死在金城,逃到西凉的北宫伯玉被韩遂所杀。

边章究竟是不是真的病死,根本无人关心,大家清楚的是,从此往后,韩遂将独掌西凉,实力更增。

这个变化再次让陶商心中震动,韩遂果然独自占领西凉,没有了内讧,以韩遂的能力和手段,只怕不会再有马腾出头的日子了。

因为自己的参战,西凉局势有了变化,孙坚的命运也在改变,甚至连张温也因为这次大胜而名声俱佳,没有被解除职位,这已经不是他熟悉的汉末了,三国争霸的局面还会出现吗?

又等了几日,终于盼来洛阳的将令,除了张温召集他们班师回朝之外,还有对董卓的嘉奖。

因为破羌之功,董卓被拜为前将军,封为台乡侯,同行出征的各个将领具有加封,不过奖赏却少得可怜,只是象征性的发了些布帛和一把并不实用的佩剑。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圣旨,却是颁给抱罕的羌人,印绶等等一应俱全,光使者就派了足有二十四人,足见郑重。

董卓上书的请求顺利被通过,以滇吾为羌王,拓拔野为护羌大将军,管理羌族,不使复反,年年上贡,岁岁来朝!

大破羌兵,威震四野,这对朝野和十常侍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既然羌族愿意主动请和,他们也正好摆摆姿态,大汉朝在大展雄威的时候,也有宽宏的一面,知错能改,过往不究!

这是给北面蠢蠢欲动的匈奴做出的表率,同时也让一直被人诟病的十常侍出了一口气,因为张温是他们在疯狂买官中发掘的,自然要向灵帝好好吹嘘一番,他们如何慧眼识人,拔擢有度!

陶商听着那使者夸夸其谈,却想到张温阴差阳错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却又被十常侍大肆吹捧,没来由地和这些人搅在一起,想必也十分无奈吧?

使者盘桓了一日,自有董卓和盖勋派人接待,陶商也在周慎的催促之下准备次日就返回洛阳,他和周慎的封赏并没有提及,只说到了洛阳,陛下要当面嘉奖!

第二天兵马整备,在营门外集合,董卓只派了张济前来送行,这让周慎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阴沉着脸带兵走出长安城。

灞桥之侧,停着一定紫色的精致小轿,旁边守着四个雄壮的卫兵,周慎也听说了这几天的事情,知道这一定是董卓的孙女,其他人也没有这大的胆子和权力敢再行军的路途上近距离等候!

兵马徐徐而过,陶商自动走在最后,爪黄飞电也显得温顺了许多,低垂着头来到小轿跟前,响鼻也打得很轻微。

紫色的流苏晃动,轿帘轻轻掀开一角,董白的脸色略显苍白,却没有从轿中走下来,幽深的眼睛望着陶商:

“公子此行东去,还望一路保重,若还要西征,莫忘了小女!”

既然是要回朝,便知道无法挽留,董白略带幽怨的送别,反而让陶商心中沉重起来,两人并未发生什么,但怎么觉得像是辜负了对方?

称为公子,便是以好友甚至更深一层的关系相送。

不过很快他又想到董白的身份,还有董卓以后的作为,终归两人不可能是同路人,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抱拳道:“多谢小姐相送,后会有期!”

董白眼睛快速地眨动着,赶紧把轿帘放下来,没有再说话。

陶商提缰打马走上灞桥,秋风瑟瑟,灞水潇潇,身后隐约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第226章 凯旋而归

一路东行,远远望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