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曲江春 作者:辰沙若华 >

第58部分

曲江春 作者:辰沙若华-第58部分

小说: 曲江春 作者:辰沙若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秋娘低低一叹:“青娘忘了上官昭容了么?当年女帝何尝不是赐死上官一族,留下了她一个遗腹女,在身边为女官。”

    沈安青一怔,是了,嘉城长公主这是要效法女帝,只可惜这位信安公主不比上官,她已是成年,这份杀母去妹的仇恨未必肯放下。她望了眼信安公主不再多言。

    侍婢快步进来,打破了堂内热闹欢宴的气氛:“殿下,宫中来了给使,说是来传诏谕。”

    嘉城长公主眼色一厉,望向那侍婢:“可说了是与何人的不曾?”侍婢摇头却说不知。

    长公主冷笑一声:“让他进来。”

    一名宦者随着侍婢快步进来,却是拜倒道:“殿下,老奴奉命前来传诏。”正是曹伏灵。

    席上众人早已拜倒,嘉成长公主缓缓坐直了身子,要站起来时,却听曹伏灵忙道:“圣人特意交代,殿下近日为国分忧,最是事务繁多,需要多保重身子,不必起身接诏了。”

    他径直摊开明黄龙纹诏书,大声道:“嘉城长公主一心平叛,居功至伟,忠心可表,今特赐封为镇国嘉成长公主,加邑五千。”念罢,躬身笑着道:“贺喜殿下。”

    席上众人也都高声道:“贺喜殿下。”

    嘉城长公主已是大笑出声,朗声道:“皇兄盛情,我便却之不恭了。”又吩咐人取了百金与曹伏灵,送他出去。

    早有人在旁溜须拍马:“殿下功高盖世,这镇国二字着实当得。”

    “岂止当得,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嘉城长公主更是得意,高声吩咐侍婢再送了酒菜来,让一众歌舞伎歌舞不歇,笙歌频频高唱。

    沈安青却是还未回过神来,想不到中宗李存身边最得力的宦者曹伏灵竟然也是襄王的人,由此看来,这位往日不问朝事的散闲王爷只怕隐藏颇深,早有图谋,也无怪李晟从前一副不务正业的书呆子气,如今却是杀伐果断。

    宴乐直到二更才散,沈安青与瑛娘四人一并出来,嘉成长公主府安排地倒是极为周到,每辆车马都与了一张令书,却是与武侯夜禁所用,落款是嘉成长公主府,只怕与宫中令书已是不相上下。

    “待过几日便是上元节了,京都满城都要行灯会,还有踏歌会,你们可不能不去。”玛雅儿兴致勃勃地道。

    杜秋娘笑道:“我们都是闲人,自然是去的,只怕管家娘子是脱不开身去。”

    赵瑛娘紧了紧披风,笑道:“待过几日我邀了你们一道去鉴山寺燃灯拜佛,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沈安青点点头:“这风越发紧了,只怕要下雪了,快些回去吧。”四人作别,登车而去。

    马车在万籁俱寂的京都街市上快步驰骋,沈安青听着窗外呜咽的风声,只觉得有些倦乏,祸福难料的未来,还有宣城长公主府里纠结复杂的关系,都叫她心力憔悴。

    “娘子,下雪了。”金玲轻声道。

    沈安青挑开帘子,只见车前挑着的灯笼边,飞舞着一片片轻盈细小的雪花,风卷着冰冷的雪打着旋儿落入她怀里,元日夜,大雪。

正文第九十九卷 妾自肝肠断 旁人那得知

    上元节。人群涌动的京都天街,所有的市坊大门全部敞开,高高矮矮的檐角坊墙边都挂着各式花灯,街上人头涌动,有挑着花灯叫卖的小贩,还有许多挑着花灯含笑而行的女娘,临街的人家,都依在栏杆上笑着望着下边人来人往热闹的花灯夜市。

    沈安青一身雪青袍服,戴着幞头,难得做了一回男子打扮,施施然带着金玲与采容二人出府去,瑛娘几个早就在仙客来等着了,约好一起去观灯踏歌。这恐怕是瑛娘与沈安青在出阁前最后一次相约出行了。这一回,金玲与采容二人再不敢大意,紧紧跟着沈安青,不再东张西望,只是路旁形形色色,姿态各异的花灯还是叫她们收不住眼。

    玛雅儿挑着一盏绢纱八角灯,向沈安青几人笑着招手:“瞧瞧这灯儿,可是请人特意做的。”她拨弄着那盏灯笼。

    赵瑛娘上前揽过她,笑道:“那我这盏花影灯儿也不差。”她手里的是一盏贴了大红剪纸牡丹的纱面花灯,很是清雅脱俗。

    杜秋娘笑着道:“好了好了,别再攀比花灯了,前面有更多好的呢。”四人这才笑着往天街行去。

    街上并肩接踵行人如织,道旁还有百戏和游伎作歌,被人群围着争相瞧着,玛雅儿最是好奇,都要凑过去瞧一会才肯走。瑛娘再过月余便该嫁入东宫,早已藏了一心欢喜,也难得这般高兴,与沈安青和秋娘说说笑笑。

    “说来瑛娘出阁之后很快就是青娘了,陪嫁的物件可都备齐了?”秋娘笑道。

    沈安青笑望着道旁树上挂着花灯:“哪里比得过瑛娘那般早就备好了,还差上几件。”

    赵瑛娘白了她一眼,回头与金玲采容二人道:“你们两个也不催着点,看你家娘子的陪嫁绣工都未做好,到时候嫁过去。仔细叫婆母挑了理。”

    沈安青打了她一下:“坏嘴坏舌,日后做了太子妃,看你如何再贫嘴。”

    四人正说笑着,玛雅儿在前头忽然叫出声来:“那不是……太子么?”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处卖发簪水粉的小挑跟前立着一位玉色常服的郎君,正是太子李晟,赵瑛娘不由地露了喜色,待要上前作礼,却见李晟身旁一位弯腰挑着发钗的娘子抬起头来,笑盈盈与他说着什么。手里还拿着几只选好的发钗,李晟向她微笑,自袖中掏了钱袋与了小贩钱。二人一并走开去。那女娘是惠娘。

    四人都瞧得明白,俱是愣住了,赵瑛娘失魂落魄地望着二人离开的方向,远远看着他们走到人群中再也瞧不见,许久才收回目光。低低声说了一句:“无怪惠娘前些时候说要出府去,回老宅里住着,原来是因为这般。”

    玛雅儿气的骂了起来:“想不到太子居然跟惠娘会是……枉费瑛娘府里还一片好心收留了她,想不到还会做出这等事来,真是没羞没臊,我这就追上他们啐上几口。叫他们当众没脸。”

    杜秋娘忙拉住她,低声道:“少说几句吧,瑛娘如今心里不好受。”

    沈安青是最知道瑛娘心思的。从她当日那般不管不顾地要嫁与李晟起,她便一直看在眼里,如今却在临近成婚,得了这样当头一棒,还是自己最怜惜的妹妹。她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拉着有几分失神的瑛娘到一旁,低声道:“许是看错了。这长得相似的人哪里都有。”

    赵瑛娘嘴角噙着一丝凄然的笑:“一个或者是,怎么会两个都是。你不必劝我了。”她强撑起笑,向杜秋娘与玛雅儿招呼道:“难得今日大家一道出来,不如去前边的胡姬酒肆里吃上几杯水酒,也能尽兴。”

    杜秋娘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沈安青,见她也是一脸无奈,只得道:“那便少吃几碗吧,如今只得咱们四个带着几个侍婢,若是吃得醉了,只怕不好。”玛雅儿早就嚷着要陪瑛娘多吃几碗。

    上元节没了夜禁,当街的酒肆也大胆地开了门,招揽来往观灯走的乏了人进去歇歇脚吃几碗酒暖和暖和。赵瑛娘当先带着众人进了酒肆,与当胪的胡姬高声道:“来一个雅间,上一坛子郎官清,再要几份爽口的小菜。”

    那胡姬可算是见多识广,也不曾见一众女流进到酒肆来的,有些愣了:“几位娘子可是要吃酒?”

    赵瑛娘不痛快地道:“来酒肆自然是要吃酒,不会少了你的酒钱,只管招呼就是了。”胡姬忙引着她们到二楼临街的一处雅间坐下,自去张罗酒食。

    几碗烈性的郎官清下去,赵瑛娘脸上微微泛出绯色,带着点酒意与沈安青三人道:“你们怎么都不吃?来来来,难得尽兴。”

    沈安青与秋娘对视一眼,心头都是十分沉重,瑛娘如今的模样叫她们怎能不担心,只是谁也说不出叫她不要再吃了,还是玛雅儿拍开一坛酒的封泥,高声道:“我陪你吃,一醉方休。”

    沈安青按下瑛娘又要端起碗盏的手,低声道:“瑛娘,你如今作何打算?”

    赵瑛娘向她一笑:“还能作何打算,自然是安生等着全礼,嫁入东宫作东宫妃。”沈安青一叹,已是箭在弦上,瑛娘也只能如此,即便是可以反悔,只怕她也未必甘心。

    酒肆外人声沸腾,人们欢喜地观赏着精致的花灯,脸上都是喜色,忽而有人高声道:“快看,快看皇城城楼上圣人亲至了。”一时间人潮都向皇城城门前涌去。

    赵瑛娘有些醉了,摇摇晃晃站起身来,依靠在栏杆上,远远眺望着皇城城楼:“待明年上元,我便会立在那一处了。”

    沈安青分明瞧见她眉梢眼角的落寞,扶了她下来坐下:“别想了,或许是个误会。”

    赵瑛娘笑的灿烂:“我只是不知道他们如何相识的,难道是上回在宫中那一个不小心?”

    杜秋娘在旁低声道:“瑛娘不必如此,想来太子殿下不过是一时起了兴致,你嫁入宫中便是东宫正妃,时日一久便会夫妻同心,那时候这些也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事,不必记挂在心上。”

    赵瑛娘苦笑着:“是了,东宫中还有姬妾数人,哪里会只有我一人,我又何必自寻苦恼,且由着他去吧。”

    上元夜里,赵瑛娘吃了好几碗酒,醉倒在了秋娘怀里,是沈安青让人叫了辆马车亲自送了她回去,秋娘与玛雅儿也都怏怏地各自回府去了,她们都知道,下一回再见只怕是瑛娘的大婚之日。

    怀着满腔心事,沈安青有些郁郁,原本她并不看好瑛娘与李晟的婚事,只是李晟并未拒绝,待她们也是一如从前,她以为或许李晟原本就是不温不火的人,对待儿女之情也是这般温吞如水,只是今日在灯会上看见的李晟却是对着挑选发钗的惠娘笑的那般温柔,只怕真的有情意,那样瑛娘却要如何自处?她叹了口气,果然情这一字最是难为。

    才到宅院门前,还未下车,便看见崔奕牵着马立在门前,身后却是没有半个侍卫,她忙下了车,迎上前去:“郡王如何在此?怎么不进去?”

    崔奕笑望着她:“听张灵宝说,你去了灯会,我便等了一会。”他看了看身后的金玲与采容:“怎么,没有挑一盏花灯回来?”

    沈安青微微笑着摇头:“不曾见到喜欢的。”

    崔奕望着她,脸上多出了几分狡黠,自身后拿出一盏兔儿灯,送到沈安青跟前:“我却替你挑了一盏,也不知你瞧不瞧得上。”

    沈安青吃惊地望着那盏兔儿灯,分明与除夕夜里她瞧上的那盏一般无二,只是纱面更为细致,还用朱砂点了一对红红的眼,露着一对兔儿牙,很是讨人喜欢。她又惊又喜:“你怎么……怎么知道我喜欢这灯?”

    崔奕笑道:“除夕那晚,我来时远远正见你放下兔儿灯跟着傩队走了,知道你必然是喜欢,所以比着那个请人做了一盏与你,也不知好不好。”

    沈安青接过来,看着爱不释手地道:“好看,我很喜欢。”她抬头盈盈笑着:“多谢郡王。”

    崔奕轻声道:“喜欢便好。”笑望着她那副欢喜的模样。

    送走了崔奕,沈安青提着兔儿灯回了宅子里,身后的采容笑嘻嘻地道:“原本娘子瞧着还有些不痛快,幸好郡王来了,一盏兔儿灯就叫娘子喜欢起来了。”

    沈安青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又来贫嘴!”

    金玲笑着凑上前来:“郡王好生用心,连娘子瞧上的兔儿灯都送了来,也无怪娘子这般喜欢。”

    沈安青笑了一会,小心地把灯挂在床头,拨弄了一会,却是又想起瑛娘来,若是日后崔奕也喜欢上了别人,她又会如何?猛然想起那位郑娘子,若是崔奕真与她有情义,待她如待自己这般,只怕她会更加伤心。

    她叹了口气,不愿再想这许多,再过两月就该嫁去长公主府,是福是祸是喜是悲也都尽知了,无需做这无谓的猜测。

正文第一百卷今日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娘子,娘子该起身了。”早早便被采容叫醒,沈安青困意未消,掩着嘴打了个呵欠,“什么时候了?”

    “刚刚辰时,”金玲捧了铜盆进来,笑着道:“原该让娘子多睡会,长公主府的马车要申时才到呢。”

    采容却是连连摇头:“那怎么成,还得梳妆正冠,还需更衣,一会子太子妃和几位夫人都要过来呢。”

    沈安青无奈地笑道:“罢了罢了,这便起身吧,莫叫咱们的管家娘子着急坏了。”

    采容咕哝着:“婢子这不是怕失礼么,今日可是大日子,偏生娘子自个儿一点也不着急。”她快些上来给沈安青换下小衣,换上素纱中衣,绛紫广袖百花明鸾连裳,朱紫间花郁金裙,又取过一条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