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 >

第164部分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第164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益州的司马防和并州的赵兴。

董卓想将小皇子控制在手里,主意自然是女婿李儒给出的。李儒建议董卓控制西都长安,将几位小皇子牢牢抓在手里,将来灵帝翘辫子之后,就可以向东都施压,要来不少的好处。

司马防盯着几位小皇子,主要是担心灵帝一旦驾崩之后,洛阳的太子上任,朝中大佬消减司马家的权柄,甚至是把司马家重新调回司隶地区。如果真是那样的情况,司马家在蜀中苦心经营的近十年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所以司马家想趁灵帝嗝屁的时候,至少弄回一个皇子到蜀中,以后干脆就拥戴皇子做个蜀王,朝廷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赵兴盯着几位小皇子,自然是担心董卓等人趁灵帝归西之日下手,趁机掠走几位毛孩子,以后打着正统的旗号作威作福。同时,赵兴也想抓一块皇家标签在自己手中,为以后跟洛阳对阵埋下棋子。

这种政治斗争的事情,赵兴、董卓、司马家看得清楚,身在洛阳的大佬们也同样看得分明。皇子们自然是不能杀的,尤其是手握重兵的保皇党一派,他们可以拥戴刘辨登基,却绝对不会帮着刘辨残害手足。个中缘由,分析起来十分的奥妙。

大家现在都在默默等待一个消息传来,那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刘宏,到底什么时候一命呜呼。

中平九年五月初七,伺候在灵帝身旁的大太监张让,正给躺在龙榻之上的灵帝讲着不咸不淡地笑话,一回头,发现灵帝已经睡着了,于是起身给皇帝捏被子。斜靠在床榻副手上的灵帝,脑袋一歪倒在张让怀中。

张让用手一探刘宏的鼻息,发现皇帝已经断了气,于是干嚎一声:“天子薨了!”

一时之间,宫内乱成一团,太医们、宫女们、侍卫们手忙脚乱起来。

皇帝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洛阳,朝中的诸位大臣们彷佛听到了起跑的发令枪,顿时全都动了起来,纷纷开始了明的暗的算计,想在旧帝驾崩、新皇即位的时候,尽力捞取一大笔好处。

云集于长安城内的各路探子,不等宫内向洛阳送信的人马冲出长安城,早已经得了线报,提前一步开始行动起来。

潜伏在长安城内已经有大半年时间的侯成和华卫国等人,在得了小太监三顺(见卷二五十七章)的急报之后,立即召集人手,准备实施精心布置了数年的“拯救贝比”计划。

计划是个好计划,只是这破名称是谁起的啊?怎么这么难听!名称当然是带头大哥起的,是不是有什么含义,除了赵兴是没人猜得到了。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零八章 猢狲散皇子遭劫

汉灵帝在长安断气的消息传到洛阳,快马尚需三日才能到,等那边传回来消息,又是三、五日,这么长的时间,皇帝的龙体在夏日里早发臭腐烂不堪了。

好在长安城内还有一帮老臣伺候着皇帝,分别是太尉樊陵、大鸿胪韩馥、内执金吾崔毅、太仆荀爽等人,他们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立即关闭宫门,将皇帝的遗体用藏于长安皇宫地窖深处的冰块镇住,等待新皇颁下旨意。

宫门一落,手中掌着长安内城兵马的崔毅立即命令士卒将皇宫团团围住,防止别有用心之人闯入皇宫,意图不轨。长安城门的防守,是由司隶校尉、卫尉皇甫嵩的叔父皇甫规和从子皇甫郦分别把守,并不受外人干预和指挥。

董卓的镇西将军府虽然设在漆县,但大军都在凉州境内活动。有东都洛阳几位军界大佬盯着他,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带着大军攻打长安。关键是没有那个必要,皇储在东都被二十万大军保护着,谁现在攻打长安就是找死的行为。

打下长安来不过得一座大城和几个皇子,皇储照样在东都登基。等到新皇帝一上任,喊一句谁来替先皇报仇的话,立即会得到天下诸侯的响应,单单是并州那一位老虎,要是打着勤王的旗号来攻打董卓,绝对都够他美美地喝上一壶了。

既然明着抢皇子不明智,那大家就打着暗中掳皇子的主意。所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长安城虽然坚固高大,却一样可以渗透进入。董卓派出了张绣亲自前往长安,任务是等皇帝驾崩之后,至少抢一位皇子到漆县,至于后面的事情,董卓自有安排;受主公司马防所托,张任派出了孟达和张翼两位猛将亲往长安,任务也是抢一位皇子到蜀中。

赵兴要是知道董卓竟然舍得派出张绣,张任也一口气派出了孟达和张翼,说不定当初就安排赵云跟典韦亲自前往长安了呢。侯成和华卫国两人要跟张绣、孟达和张翼等人抢东西,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灵帝在长安所生的三个儿子,最大的七岁,最小的三岁,都被人关在宫里一步也不许走动,等着他们的大哥刘辨登基之后具体安排呢。

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宦官出身的张让和赵忠等十几个阉人,如今变得栖栖遑遑,战战兢兢地不敢见人。士人和外戚恨他们,这个他们心中自然清楚。当初黄巾乱民洛阳造反时,要不是他们跟着皇帝跑的快,得了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当时就打算借着宦官封谞、徐奉与黄巾乱党合谋攻打北宫之事,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杀掉。

如今灵帝这顶保护伞没有了,今后他们的命运决计好不到哪里去。东都如今是外戚、士人和军人把持朝政,宦官被彻底打压的显出原型,只是太子身边的奴才和狗腿子,就这还被禁军时刻盯着,一旦发现蛊惑太子的人和事情,立即拖出去乱棒打杀。在这一点上,痛恨宦官乱政的何进、卢植、袁隗等人,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坚决不能再让皇帝陷在阉人的围绕之中。

张让、赵忠等人在为自己的出路发愁,这事情立即被同样在寻找出路的小太监们悄悄地转告了各方势力。向侯成通风报信的自然是赵兴的老交情三顺,向张绣报信的是赵忠手下的一个心腹,而跟孟达直接联系的则干脆便是十常侍之一的郭胜。

大家各自算计一番之后,觉得掳走幼皇子刘阗的效果最好,下手最容易。因为刘阗小,好忽悠,随便给点吃得玩得就可能堵上嘴巴,而且掳回去主公也最高兴,当然,要是能多带一个四皇子刘蔄回去,那就更是锦上添花。反正已经七岁的三皇子刘镕都被大家很自然地排到了最后。

时间紧迫,几股势力得到消息的当夜,便派出了得力人手前往皇宫附近,准备等待内部接应,将皇子偷出长安城。

大太监张让今天也不知是咋了,一张老脸上挂满泪珠,拽着自己的使唤太监三顺,有一遭没一遭地聊着以前灵帝在世时的事情,搞得心里有事地三顺万分着急。

十常侍郭胜与蜀中司马家派来的人早已经暗通曲款,眉来眼去许多时日了。郭胜的风头没有张让和赵忠等人大,可心眼却不比其他人少,自然看出来继续留在长安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十分卖力地帮着孟达和张翼等人设计拐带皇子。

傍晚时分,郭胜趁着给几位皇子送饭食的机会,按照孟达的提示,将几包蒙汗药悄悄地下在了饭食之中,直接将三个皇子全部麻倒,早早就放在床上扮作入睡的模样。

到了三更天的时候,郭胜带着潜进宫来的孟达和张翼,直接抱走了四皇子和五皇子,本来郭胜还想带走大皇子的,奈何身上没有力气,只好作罢,跟着孟达和张翼从狗洞之中钻出了皇宫。

事情也是巧了,张绣与赵忠手下一个小太监也是约好了此时前来劫人,正等在宫外墙下,却发现忽然钻出来三人,怀中抱着两个小孩,却不是跟他约好了的小太监。于是张绣大惊,立即拦住孟达和张翼的去路。

却说三顺忍着耐性,听张让絮叨到了三更天,老太监终于沉沉睡去,三顺赶紧前往几位皇子所住的地方,结果在前面发现了一个人影。三顺悄悄地摸了上去,仔细辨认了一番竟然是赵忠手下的小太监。

到了这种节骨眼上,三顺也顾不上许多,直接摸起墙角一块石头,来到正躬腰向皇子房间里窥探的小太监身后,一石头砸在这人的后脑勺上,当时便将小太监砸昏死过去。

三顺先摸进五皇子屋内,结果发现人已经不见了,于是赶紧又来找四皇子,还是没人,这下他吓坏了。三顺心里知道被别人得了先手,只好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寻三皇子,结果发现竟然还在,于是横下一条心来,赶紧咬牙背起刘镕,趁着夜色往事先约定好的另外一处狗洞附近挪动。

被张绣堵了一个正着的孟达和张翼,想走自然是不成,可张绣想要带着两个孩子全身而退,照样是不可能。双方四人王八瞅绿豆,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张翼心思活络,将四皇子刘蔄往地上一丢,转身带着孟达和郭胜就走,结果张绣果然不再拦截。

张绣见几人识相,也不客气,抱起地上的刘蔄赶紧离开宫墙,那个小太监他也不等了。

侯成和华卫国两人快到三更天的时候便在宫外等着,都过了半个时辰了也不见动静,着实急坏了俩人,正准备潜入宫中一探究竟时,竟然发现三顺从狗洞里面露出一个头来,于是赶紧上前帮忙,将三顺和刘镕拖了出来,也顾不得多言语,赶紧趁着夜色逃向远处。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零九章 太子辨顺利登基

第二天早晨,宫人们发现了倒在皇子门外一滩血迹的小太监,上前一探气息,发现竟然死硬了,顿时大呼小叫,喊来了大太监赵忠。赵忠一见死的是自己手下,赶紧推门看屋内的皇子,结果发现人去屋空,心中骇然,再到另外两个院子里去探查,这下赵忠想死的心都有了——三位皇子全都不见了!

这事想要掩盖根本不可能,三个大活人在宫里面丢了,谁信啊?赵忠赶紧跑到张让这里来商量如何拖延,张让一听也是大惊失色,急忙喊三顺前来帮着穿衣,结果喊了半天不见人来。等到发现三顺已经不见了之后,张让面如死灰,已经猜出了一些端倪。

没多久,闻讯而来的内执金吾崔毅,立即将宫里所有人扣了起来,张让和赵忠等人全都被关进大牢之中。

收拾了张让和赵忠等人,崔毅又赶紧去通知把守城门的皇甫规和皇甫郦,于是长安城立即紧闭各门,禁卫们开始四处搜捕掳走几位皇子的歹人。

只可惜,崔毅的动作还是慢了一些,在长安城门刚一打开的时候,就有几拨人马扮成不同的身份,向守城的士卒送上了非常丰厚的贿赂,早已经大摇大摆地出城而去,如今已经看不到人影了。

侯成自然是从北门而出,张绣是从西门而过,张翼、孟达则是从南门而走,除了朝向洛阳的东门没有奸细经过,三方势力各得其一,将灵帝留下的三位皇子,毫不犹豫地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今后还不知道会上演什么样的故事。

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之后,洛阳城内诸位大臣揉着干涩的眼眶,装模作样地嚎了几嗓子之后,首先讨论的不是如何埋葬旧皇帝,而是辅佐新皇登基这一大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皇储太子辨理所应当地被众人拥戴上了皇帝的龙椅,年号定为光熹,中平九年于是又被称为光熹元年。

高坐龙庭的小皇帝刘辨聚臣议事的第一个话题,自然是如何为先皇治丧。经过一番讨论,先皇谥号为“灵帝”,这与历史倒是相吻合。朝中大臣考虑到皇帝已经薨于西都长安,于是建议就近选择陵寝安葬,由留守西都的太尉樊陵全权负责治丧事宜,而新皇帝因为初登大宝,为避免国体动摇,只在洛阳北宫设下祭堂,早晚遥祭先皇,以托哀思。

正在洛阳诸臣商议新皇登基之后,如何大赦天下的时候,长安又传来急报,说三位皇子全部失踪,如今去向不明,有重大嫌疑的十常侍等人皆被内执金吾崔毅关进天牢,等候东都发落。

朝堂之上,群臣哗然,于是众人开始相互攻讦。有的人建议立即罢免太尉樊陵,革除内执金吾崔毅之职,追究皇甫规和皇甫郦的责任;有的人建议将十常侍开刀问斩,以谢天下;有的人建议立即派大军前往长安震慑宵小……

吵闹的过程,是各方争取利益和相互妥协的过程,尽管十八岁的新皇帝刘辨经验不够丰富,但仍然看得出来没有几个人真的在为几位皇子的失踪而着急上火,其实,他自己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皇甫嵩主动请辞司隶校尉和光禄勋之爵,承担荐人不明的责任,毕竟皇甫规是自己叔叔,皇甫嵩是自己从子,这一点怎么也绕不过去。

既然皇甫嵩主动请辞,别有用心的众人自然表示认同。于是皇帝将樊陵、皇甫嵩、崔毅等人一起免职,仅保留爵位。一下子空缺出好几个重要的职位,尤其是这太尉和司隶校尉的职位,绝对是让人眼红的不得了地职务,一个主掌兵权,一个掌控司隶地区,绝对属于实权派。

发现面前有了大肥肉,朝中大臣自然不会客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太尉一职由卢植担任,卢植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