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266部分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266部分

小说: 我的老婆是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越来越大了。

品着茶,叶昭沉吟着,镇海号等几艘舰船正准备起航,自己去见朱丝丝的时候刚刚把金凤送到船上,现今,俄国人的舰队却来了。

叶昭看了眼桌案旁坐在软墩上的海军提督马大勇,说道:“公颍,你看俄国人来意若何?”

马大勇忙起身,说道:“罗刹人狼子野心,但其在中国海域,并无必胜把握,又有英法掣肘,断不敢无端起衅,不过为北人张目而已。”

叶昭就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知不觉,马大勇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对于远东局势,早不似以前懵懂无知。

“那你说说,我们怎么应付。”叶昭饶有兴趣的放下了茶杯。

“属下认为,镇海等各船依旧起行,出吴淞口时小心在意就是,海军齐聚长崎,一来威慑东瀛,尽快稳住东洋局面,二来一旦上海有变,又可回师与俄国人决战,乃是一举两得。”

叶昭微微点头,马大勇倒与他不谋而合。

“只是属下有一疑问,万一俄国人穷凶极恶,炮击南京,实不知这扬子江中,第六镇炮兵能不能压制其船炮火力。”

叶昭又点点头,莫说马大勇,现今这个世界怕没人能说得清,因为铁甲蒸汽船刚刚出现,更没有与野战炮兵交手的战例,但叶昭相信,如果俄国人真的准备帮北国强行渡江攻打南京城,在这扬子江中,它却也讨不了好去。在平远军中,第六镇炮兵是最多的,不算小土炮,仅仅计算能对江中炮舰构成威胁的各种榴弹炮、加农炮、臼炮等足有上百门,口径不一,射程不一,但打击江中的舰队绰绰有余,而且实际上,第六镇炮兵团,又正是以岸防出色的重加农炮为主组建。

“这点不用担心,第六镇炮兵团定拱卫南京城稳如磐石。”叶昭说着又道:“我已经令第六镇全军戒备。”

马大勇微微颔首,说道:“属下这就传令镇海号启程。”王爷说南京城稳如磐石,那就定然稳如磐石,从出关就追随王爷,不管是大战略亦或小战役,王爷算无遗策,从没有错过一次。

叶昭挥了挥手,马大勇随即躬身,倒退而出。

而此时的上海近海,夜色如墨,玉盘映在海面,波光粼粼。

俄国远东舰队旗舰圣彼得堡号会议室内,弗拉基米尔正在踱步,他四十多岁,灰白的卷发,冷酷而阴森的褐色眼睛,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鹰鹫的气息,当他的眼神看向你,就会令你想起荒漠中择人而噬的响尾蛇,那种啪啪的充满死亡意味令人头皮发麻的感觉。

弗拉基米尔是新组建的俄国远东舰队司令官,也是俄国海军一颗袅袅升起的将星,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国遭到惨败,黑海舰队同样遇到重挫,但他所率领的编队却很是令英法奥三国海军吃了苦头。

不过因为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按照和约,俄国黑海舰队的数量不许超过奥斯曼帝国海军数量,更有数个海峡不许俄国舰队通过,西进之路完全被封死。

弗拉基米尔很想重振黑海舰队,与英法再决胜负,谁知道一纸调令,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远东舰队司令官,看来沙皇陛下,已经完全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弗拉基米尔心有不甘,却也没有办法,他来远东前,曾经消沉了好一段日子。

但来到远东后他才知道,备受他尊重的穆拉维约夫总督原来在远东遭遇了极为难堪的失败,只是当时正值克里木战争的尾声,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目光都投注在土耳其,投注在黑海,是以远东扩张的挫折在国内并没有激起太多涟漪。

但到了罗夫斯克才发现,穆拉维约夫先生每日忍受着怎样的煎熬,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又要压抑着强烈的痛苦感和失败感,忍辱负重的同北方中国人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来对抗咄咄逼人的南中国。

而正是南中国的领导人,令穆拉维约夫先生在远东的扩张计划变成了一张废纸,杀死了数百上千名俄国移民,是一个双手染满了俄罗斯人鲜血的刽子手。

现在,弗拉基米尔才觉得自己来远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将这个中国刽子手送上绞刑架,将会是他在远东一系列长远目标中最期待的一幕。

第九十七章上海和谈

上海理查饭店是一栋东印度风格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淡红色楼体,好似佛塔般的半圆楼顶,满是异国情调。

在上海参与南北谈判的南国使团就落脚于此,现今使团首席代表乃是外务部副相加鸿胪寺卿程祎,四川井盐人氏,坚毅,聪慧,喜新学,善言辞,乃是外务部干将之一。

鸿胪寺又挂牌为礼仪司,从三品机构,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以及外务接待事宜,程祎甚得外务相邹凯之赏识,在邹凯之离开上海后,程祎就成为使团的实际话事人。

南北双方正谈判上海之归属,程祎按照摄政王谕令、外务部议定的数个草案,同北国展开了拉锯战。

现今程祎给出的草案乃是南朝作了小小让步后的条件,即上海由南北共管,上海江海关之税收按照货物之南上北下的目的地分别交归南北税务机构,南朝过上海进入北国的商品免关税,同样,北朝过上海进入南国的商品亦免关税。

程祎在这个草案上已经与北朝官员磨了半个月嘴皮子,双方僵持不下,谁都不肯让步。

今天同样也是这般,在理查饭店一层专门开辟的会议室同北国官员争论了一个上午,下午时分,程祎又早早来到了会议室。

北国谈判钦使乃是军机行走、文渊阁大学士杜翰,六王的左膀右臂,不过因为南朝遣出的谈判使者乃是外务副相,不过区区一名从二品官员,是以杜翰也就不再参加会谈,而是由礼部侍郎鲍正平与程祎交手,算是对等谈判。

程祎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谈判室墙壁上的西洋油画,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教堂,看着它,心情渐渐平静,就好像耳边也响起了那隐隐约约的钟声。

敞开的大门,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程祎回头,微微一怔,多时不见露面的杜翰迈着四方步四平八稳的走进来,走在他身边的是一位灰发褐眼散发着阴冷气质的俄国戎装军官,鹰鹫般的眼神在程祎身上转了一圈,露出了几丝诧异,因为他马上就体会到了南北两国官员之间的差异,这位南国官员,平静安详,少了北国官员的那种难以言说的腐朽气息。

“程大人,来,本官给你介绍,这位是鄂罗斯远东舰队指挥官弗拉基米尔将军。”

程祎伸出手,和弗拉基米尔轻轻握手,颔首示意。

杜翰又笑着道:“程大人,弗拉基米尔将军是来旁听我们的谈判,并且希望能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

程祎想也没想,断然拒绝:“俄国并不在调停国行列,弗拉基米尔先生也不是调停国代表,无权参加我们的谈判。”

杜翰微微一笑,道:“程大人,那现今就将鄂罗斯加入调停国行列,这下你没意见了吧,坐,坐吧。”难得对程祎这般和蔼,往常他可端足了架子,是不屑跟程祎说什么的,当然,并不是自高自大,而是一种姿态,王朝官员特有的姿态。

说着话,杜翰就做个请的手势,请弗拉基米尔坐于长桌一侧。

程祎斩钉截铁道:“哪有这样的道理?杜大人太荒唐了吧,调停国是说加就能加的么?简直可笑!既然如此,我们只能退出今天的谈判。”

鲍正平皱眉道:“程大人,俄国远东海军的炮舰就在左近,您不会不知道吧?”

程祎不说话,掉头就走,坐在长桌后的七八名南国官员齐刷刷站起,跟在程祎身后鱼贯而出。

杜翰微微蹙眉,站在门前有四五名神情傲慢的俄国士兵,其中一人伸手拦住程祎,而另一侧穿着草绿军装的三四名南国士兵立时过来推开他。

俄国人是从本土刚刚到远东没多久,仅仅在罗夫斯克停留了几天,又在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村镇勘探了一番,准备在此建一座修船厂,因为在远东,俄国人根本就没有一座像样的维护海军舰船的基地,罗夫斯克船厂的技术力量虽勉强能维护铁甲战列舰,但却不是适合驻扎海军的港口。是以俄国人准备在北中国寻一处优良的不冻港修建船厂,供舰队停泊,这是头等大事,自不能怠慢,这个小渔村俄国人命名为“达尔尼(大连)”,当然,最后能不能在北中国建港,还要看与北中国谈判的结果。

这些俄国士兵并不大清楚前因后果,但国内对东方民族的种种渲染,自然不大将中国人看在眼里,见几名肌肉健硕的中国士兵推得他们连连后退,立时就来了脾气,其中一名俄国兵就伸手去拔匕首,手刚刚摸到匕首手柄,中国士兵已经齐刷刷摸出了左轮枪,一排七人,黑洞洞枪口冰冷,对准了这几名俄国士兵。

“你们这是干什么?!”站在门前,杜翰脸色微微发青,南朝这些官员各个狂妄,刚刚可是落了他的面子,他脸色又怎能好看?

“各位,各位!”饭店老板理查赔着笑跑过来,他是一名四十多岁的胖子白种人,腆着大肚子,气喘吁吁的。

而旁边,也很快涌上来十几名英人巡捕,将双方分隔开,对于礼查饭店的安全,租界工部局自然列为头等大事,抽调巡捕日夜巡逻,不管双方哪个官员出了事,租界工部局都担当不起。

弗拉基米尔看着程祎一行官员扬长上楼,眼里闪过一抹深思,挥了挥手,说了几句俄文,那些俄国士兵慢慢的退开。

“弗拉基米尔将军,实在抱歉。”礼部侍郎鲍正平赔着笑,看了眼脸色铁青的杜翰,心里却有些快意,这些日子他屡次被杜翰申饬,委实厌烦这老头到极点。

弗拉基米尔却是一笑,转向杜翰道:“杜大人,看来你们南方的对手很难对付啊!”

听通译翻了弗拉基米尔的话,杜翰蹙着眉,没吱声,知道,这位俄国将军是位厉害人物,南朝官员表现的越强硬,南国军队越难对付,这些俄国佬在与皇上合作时越发的漫天要价。

“杜翰先生,趁着您今天有时间,我们谈一谈怎么来打败你们在南方的敌人,好不好?”弗拉基米尔一脸微笑。

杜翰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第九十八章尘埃落定

惜阴书院,叶昭一边品茶,一边听着苏皖巡抚孙博正禀明宁国截粮案的始末和处理结果。

粮船已经放行,宁国府知府高之厚被撤职拿办,蛊惑乡民闹事的乡绅有十几人被下狱,超过百人被打了板子。

孙博正,端的是雷霆手段。

叶昭品着茶,一直没怎么说话。

“王爷,臣下又募集五十担粮米进入宁国接济乡民,现时宁国府已经宁定。臣下此次接连苛责拿办士绅,甚感惶恐,可若不如此,苏皖一带刁民横行,日后定生出许多事端。”

看着孙博正的吊眉三角眼,叶昭微微点头,这孙博正,以后在民间的声望怕是好不了了,想来在民间他已经是酷吏之类的形象了。

又看了看桌上的奏折,农务大臣李鸿章都上折子弹颏孙博正严苛太过,设大狱致使苏皖人心惶惶,又说苏皖一地刚刚平定,该当安抚为主。

虽然孙博正担任粤海关监督就是李小村推荐,又与李小村交好,但李鸿章这道折子未必是党争之言,李鸿章办事力求稳妥,讲究四平八稳,这性子可是一直没变过。

“你去吧。”叶昭挥了挥手。

孙博正躬身告退,慢慢退了出去。

叶昭又拿起了桌上的电文,是上海发来的,俄国人突然想介入谈判,南国官员退场以示抗议。

唉,北朝,叶昭实在有些挠头,北国官员的外交可真是一塌糊涂,杜翰在官场上或许是个强人,但外交谈判,实则是蹒跚学步的婴儿,难道不知道在没有向任何一方通风的情况下,突然把罗刹人扯进来,还要其成为调停国一员,不但得罪了南国,甚至英法美三个调停国也一并开罪了吗?不过英法等国想来习以为常,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琢磨着,叶昭慢慢拿起纸笔写了一封信,是给外务部的,自是要外务部利用这个得分的机会,同英法美三国沟通,使得三国更理解南朝的立场,向北国施压,在符合南朝最大利益的情况下解决上海的地位问题。

欧洲列强,叶昭还不想现在露出狰狞的獠牙,英法的重心虽不在远东,但也不会对俄国人在远东坐大坐视不理,尤其是克里木战争结束没多久的情况下,英法俄实则还处于敌对状态,英法等国,对俄国人的扩张倾向一向警觉,也一直将其视为威胁。

写了信,又从头到尾斟酌了一番,旁边一直伺立的年青文员忙接手中,飞步奔了出去。

“主子,马车准备好了!”一位铁塔般的汉子出现在厅门口,乾亲王府侍卫副总管乌尔登。

美国驻南京总领事馆已经初具规模,本来这处残壁断桓的荒地渐渐圈起了围墙,种上了绿草,颇具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小洋楼也拔地而起,彩色玻璃窗,好似教堂一般清幽。

叶昭的车队进入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