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泱泱大唐 >

第11部分

泱泱大唐-第11部分

小说: 泱泱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少爷,今年收成欠好!”王作叹了口气,脸上有担忧的神色,“今年春季时候逢倒春寒,夏天时候遭遇了几场年夜的风暴,临秋收了又是阴雨绵绵,总体收成很差,麦、粟产量极低,幸好所种的水稻还有点收成,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种植的又少,交了租税后,看情况只够庄内几合家人一年的口粮,没有积余了!”

    今年的天气还真的怪,种植作物间几乎都是坏天气,春种后竟然下了冰雹,把许多作物都打折了;麦收时候时常下雨,麦子来不及收割,许多麦子都倒伏在地抽芽了;夏天时候几场年夜的台风来袭,破坏更是年夜,把田地里种的许多作物几乎都吹光了,补种都来不及;临近秋收,又遭连绵的阴雨,许多作物都被泡烂了,所幸这半个月来艳阳高照,否则地里的作物也收割不起来。

    据已经收割回来的粮食总量上估算,今年粮食总的产量是这几年来最低的,这让王作忧心忡忡,今天王易问起来,王作稍想一下后,也没有隐瞒,老实地了出来。

    “今年灾情这么严重!”王易听了有些惊异,他知道历史上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时常遭灾,各地收成都欠好,但听刚刚王作所的,灾难还不是一般的严重,不过他在回味刚才王作所讲的后面一句话,也有些疑惑,“作叔,那为何不多种植水稻?水稻产量高,更能抗灾?”

    “二公子,您怎么知道水稻产量更高?更能抗灾?”一边的王近忍不住作声问道。王易这些年历来没有到田间来过,再加上一直神智不太清醒,知道水稻的情况让王近很是受惊。

    面对王近受惊的问询,王易却很平淡地回答:“近叔,我是从书上看来的,书上水稻产量比其他作物都高,生长周期短,可以在水源丰富的江南一带年夜规模种植!”

    后世时候家乡在浙江,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了三十几年,自幼又擅长农村的王易,对这一片土地上能种植哪些工具固然很清楚。后世时候,杭嘉湖一带种植最多的作物固然是水稻。水稻产量高,但需要年夜量的水灌溉,还需要充分的阳光,这些条件杭州及附近一带都能完全满足,在王易的时候在农村,他清楚地记的家里是种早晚两季水稻,晚稻收割后还种一熟麦子,一年可以有三熟作物,那时家里总共才两三亩田地,但这两三亩田地所种植出来的粮食可供一家人吃上一年还有余了。

    后世时候,也经常有自然灾害,王易也知道,即使遭灾,只要有一季水稻能收割,应该也不会差的,更不要晚稻在台风袭击后,补种基本上来得及的,不该该呈现这种情况的…

    如今王作却,因为遭灾,几万亩田地所种植的粮食,供庄内数合家人吃,竟然其实不是很丰裕,这让他很是疑惑,又很是不解,即使这个时代粮食产出低,水稻的产量也远不克不及和后世时候杂交稻相比,但到底有数万亩的田地,除那些山林地外,能种植庄稼的田地数量不会很少,唐初时候所交的赋税也应该不会很高,为何会呈现这种情况呢?

    不成今年遭遇的灾害是他历来没有看到过的,可以让田地绝收?再加上庄内种植的都是一些产量不高的,如粟米、豆类等作物,才致使这样的情况产生?或者另外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庄内还要积蓄一定命量的粮食,以作他用,今年收成低,但所需的积蓄不克不及少,能支配的粮食就少了!

    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王易知道庄内有几个年夜的像仓库一样的房子,还有人据守,但他没进去过,有可能是堆放粮食的,若那几个仓库堆放粮食,应该可以放很大都量的粮食。

    王易很有这种预感,庄内肯定在积蓄粮食,以作他用,他很想问问身边的王作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但看到边上还有其他几个人,也生生地忍住了,他想听听王作是如何回答他刚才的问题的。

    王作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惊异,在怔了好一会后才回答道:“少爷,不知道,官府收的田租里面,规定要有一定命量的粟米,粟米所占比很高,因此也只能多种粟米!并且庄内还需要积存一定命量的粮食,用备不时之需,在粮价高的时候可以抛售,赚取利润!”

    “原来是这样!”王易听了点颔首,看到边上几人惊异的眼神,虽然心内还有很多疑惑,但想想现在出来不太合适,也没再问什么,继续往前走。

    这时跑到远处去采野花的王昙飞跑着回来,举着手中的野花向王易炫耀:“二哥,看看,昙儿摘了一束很漂亮的花,用给好欠好?”

    “昙儿,这野菊花真的很漂亮,一会我们回去拿个瓶子插起来…”

    “少爷连这野菊花都认识?”王作更是惊讶,今天王易的表示,让人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傻了五年,并且这五年之内几乎没有出过庄的人。

    要知道,庄内可是没有野菊花的,也没有人采摘回去过,固然更加没有水稻、粟米等物,这些都是种在外面的田地里的…

第十九章 私自外出

    接下来的日子,王易每天所要做的事都有点机械重复了。

    每天一年夜早就被唤醒,起来练武,并且一练就是年夜半天,让这段时间挺贪睡的王易感觉挺累。

    后世时候王易是个夜猫子,习惯晚睡晚起,但穿越来到年夜唐之后,生活节律却完全变了,因为没有夜生活,没有电灯可以照明,没有电视、电脑等一切可以娱乐的工具,屋内只有几盏昏暗的油灯,连看书都没兴致,最多编些故事讲给王昙听,但也不会很晚,可以每天晚上都是早早地睡。

    睡的早,不等于就能起的早,有可能这具身体过于年轻,正在发育阶段,能量需要多,相应的睡眠时间也更多,或者整个人还处于一个灵魂与的磨合时间,需要更多的睡眠,王易每天都感觉睡不醒,被候在屋外的王周或者王宁唤醒好一会后,才很不情愿才起身。

    随着王易状态的恢复,练武时间在逐日地延长,王作、王复及其他几个人教授给他的招式也越来越多,马术、箭术、枪法,都要练,可能是对这具身体适应了,王易在接下来几天内,无论马术、箭术还是枪法,都表示不错,虽然在王作等人眼里,现在的王易状态还是不如神智未恢复过来之前的王易,但在王易自己的感觉中,却觉得身手已经挺不错,至少王作、王复等作为他武术老师等人所教授的招式已经能灵活地使出来,并且一天比一天顺畅,骑马时候都可以耍一些花样,箭术也进步的很快,在百步的距离射击也基本没有脱靶的情况产生,甚至偶尔可以射中靶心。

    虽然在王作等人眼里,王易的训练强度还没有到以前的水平,但后世时候历来没有这样高强度练武的王易却感觉很累了,一个上午练武下来,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样,下午就懒的动了。

    但下午王作和王复还强迫着让王易看书练字,甚至还要抚琴,作画,这让王易更是苦不堪言,这些方面这具身体留存的本能有一些,但却不多,对王易来,这些技艺差不多都要从头开始学,这让王易觉得比后世上高中年夜学时候的日子还要累多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天,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状态刚刚恢复过来时候所有的兴奋劲早已经过去,每天高强度的练武还有看书练字让王易很累,虽然近傍晚时分可以到庄外溜溜,但也不克不及跑远,边上还有多个人跟着,一点不自由,这让王易感觉很是的不舒服,连心情都焦躁起来。他也在嘀咕,穿越重生了,竟然是来受苦找郁闷来了的,真的有些乏味,很想找机会偷懒!

    但那日田间归来后,王作却不允许王易偷懒,每天都亲自监督王易练武,下午的看书习字也让王周等人看着,还要问询王周等人他的日常练武看书等情况,这让王易有逆反心理起来。

    除这个,还有一点让王易感觉很是的不快,虽然他是这个庄院的主人,但庄上的所有事情还是王作了算,王作最多在做出决按时候来和王易一声,但不会来问询王易的意见,这让王易觉得自己像一个傀儡一样。王作和王复不单主管着庄内的事务,并且他这个所谓的“主人”的事也要管,就如每天强迫他练武,还有看书习字等务一样!

    已经是九月初了,王易穿越来以年夜唐已经半个多月了,在王作和王复父子强迫下练武习字的“痛苦”日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这种很是折磨人的生活让王易挺是恼火,他有一种想抵挡的想法,他要树立作为庄子“主人”的威严,自个决定生活的体例!

    但在站立间有种无形的威严流露出来的王作面前,心内有火气的王易又不敢轻易爆发,只得暂时把牢骚闷在心里,他在想着对策,怎么样让包含王作在内的所有人听服于他!

    这段时间有一个挺让王易不解的现象,就是庄内人都是在他差不多起身的时候,被什么人带出庄去的,因此对庄内年夜部分人,他都是挺陌生,甚至没谋过面,王易弄不清楚王作为何这样放置!

    -----------

    又一天一早起来练武。

    不过今天王作只看了王易练了一会,就示意他停下来,上前来作礼问候,“少爷,所使的招式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只是熟练水平上还差一些,再过一些日子,一定会比以前更好了!”

    虽然王易心内有不满,但难得地获得王作的表扬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当下也对王作道:“都是作叔和其他几位叔伯尽心教授的结果,我一定要坚持训练下去的…”

    王作继续叮咛,“少爷,今天是重阳节了,老朽要去杭州城里办些事,王复也随老朽一道去,可能要明日才能回来,庄内的事暂时交由王近掌管,有事可以和他一声!”

    “作叔,那去吧!”没有王作和王复在边上,王易感觉轻松多了。

    “那少爷,继续练武,老朽就先去了!”王作对王易施了一礼,其他几人也过来施礼,再都跟着王作走了;指导王易练武的只剩下王近等几人。

    威严水平与王作八两半斤的王近在身边,王易依然不敢偷懒,很认真地练着,不过待了一会后,王近也被庄内一人唤走,去措置事儿了,剩下王周、王宁等王易身边的几个人陪着他练习。

    看到边上没有人“监看”,王易憋了好几天的心思又活跃起来,练武时候也有点心猿意马。

    看看时间王作他们都走了,王近也没回来,王易在练了一会枪法后,就停枪不练了,对陪在身边的王周和王宁道:“王周、王宁,少爷不练了,今天身体有点不太舒服,要休息一会了!”

    王周和王宁对看了一眼,露出了一点苦笑,他们固然知道王易的心思,但也不敢要求什么,只得顺着王易的意思道:“二少爷,那您休息一下吧,一会再练!”

    王易将枪扔给王周,从王宁手中拿过一块手巾,擦了擦汗,走到坐在一边观看他练武的王昙身边,附着王昙耳朵悄悄地了几句话。

    “二哥,真的?”王昙听了很是惊喜。

    “固然是真的!”王易用力地址颔首,还对王昙挤了个眼神,示意她先不要声张。

    王昙也很懂事地没有年夜声嚷嚷。

    王易示意王周和王宁走到他身边,对这两位随从轻声地道:“王周、王宁,今天是重阳节,少爷想带昙儿去杭州玩一下,去爬山登高,们也一道去吧!”

    “…二少爷,这…”还以为王易只是想偷懒的王周和王宁都没想到王易会做这样的决定,一下子回不过神来,还是王周反应灵敏一点,结结巴巴地劝阻道:“二少爷,作伯和复哥他们刚去杭州,近叔也有事去了,庄内没有个做主的人儿,您想去杭州玩,这可欠好…”

    “谁庄内没有做主的人?少爷我不是人吗?庄内的事少爷都了算,想去杭州玩,还要向谁请示?”王易露出一点不讲理的蛮横,瞪着脸有惊色的王周和王宁叫道。

    “二少爷,这…二少爷,您要是这样去,作叔回来一定要责罚我们的!”王宁有点想哭。

    “就不怕少爷现在就责罚吗?”王易恨恨地道,竟然身边的两名随从就命令不动,还真的窝囊,当下拉着脸,用很严厉的声音道,“若们不去,那我自个去,少爷我带昙儿去玩就是!”

    王易这决定再次把面前两人吓了一跳,还是王周机灵,马上反应过来,对王易道:“二少爷,您想去杭州玩那就去吧,的先陪您去准备一下,王宁,再在去找两个人来,一起跟二少爷去!”王周着还对王宁丢了个眼神。

    “少爷,那的先和庄上人一下,再叮咛几个人一道跟去,我们也没去过杭州,不知道怎么去的,”王宁着对王易施了一礼,就跑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