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行 >

第2部分

道行-第2部分

小说: 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白狐狸长叹一声,眼角竟然盈盈生泪。

老狐狸一哭,倒让少年尴尬起来,不知该如何安慰,心说人活一世,不过百年光景,你能活八百年,也算赚了。只是这话却无法说出口。

那红衣女子突然冷笑一声,说道:“哭哭啼啼,让人心烦。小狐狸,我有一句话送你,你要不要听听?”

雪白狐狸擦了擦眼角,作揖道:“姑娘请讲。”

“修行不在口舌,求不来,争不得,且不说你机缘如何。我只说你自身福报不足,就算真入了道门,左右不过百年,免不了入轮回走一朝。”

雪白狐狸一拜到底:“总说机缘,胡桑却对‘机缘’二字茫然无知,还请姑娘教我。”

红衣女子“咯咯”一笑,说道:“所谓机缘,不过三物。一为自身福报。二为先天灵宝。三为护身道侣。前者为重中之重,中者次之,后者可忽略不计。我问你,你有何物在身?”

雪白狐狸满脸困惑:“这便是机缘?后两者还好说,只是这福报为何?”

少年看着狐狸,简直是笨的要死,哪有传说“狡诈”的本性,忍不住说道:“这还不好理解?福报就是你运气好到爆,出门能碰到神仙,随便摘个葫芦里面盛的都是仙丹,跳崖自杀都能找到道法秘籍,总而言之一句话,吃丹如吃饭,数宝数到手软,无数仙人磕头求你拜师。”

“咯咯!”红衣女子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咯咯笑道:“少年人,你真是有趣。”

雪白狐狸说不尽的失落道:“机缘……这就是机缘?那岂不说我这三百年来都是竹篮打水,到头一场空?”

红衣女子说道:“终究一场虚妄。”

雪白狐狸泣不成声,让人忍不住心酸。

少年看的不是滋味,说道:“你话也太伤人了。”又安慰道:“狐兄,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线生机。”

雪白狐狸叹息一声,拱了拱手,目光垂落,一片迷茫。

红衣女子冷笑一声,也不说话。

待天渐亮时,红衣女子终于失了耐性,举目望那道像,忽然扬声喝道:“老道士,姑奶奶来了,给我滚出来!”

声音不响,却有如神形,送入山谷之中,余声不绝。

雪白狐狸吓得脸发白,语无伦次道:“怎可失礼,怎可失礼!”

那磕头老乌龟也吓得不轻,头都缩回了乌龟壳里。

“你嗓门太小,怕是连狼都招不来。”少年嘟囔了一句。

红衣女子瞪了他一眼,又张口唤了三声,依旧没人回应。

嘻嘻……

少年和女童挨在一起,忍着笑,憋的很辛苦。

“你们两个小鬼也敢看我笑话!”红衣女子气的脸色发青,手掐了一个诀,喝了一声:“土地何在!”

只见一团黑气从地下冒出,滚出个老儿来,长的慈眉善目,笑呵呵的作揖道:“小老儿见过上仙。”

红衣女子面色不善的说道:“去把臭道士给我叫来。”

老儿苦着脸说道:“上仙休要为难小神,那洞天福地,别说是小神,就是此地山神老爷都进不得。”

“这清微洞天三十年开一次,正是今日,你敢欺我?”红衣女子冷冷说道。

土地一脸苦涩道:“好叫上仙知晓,小老儿本是这飞来峰下,滕家村人,因行善积功,死后得了三十里土地一职。领神位至今,不过二十余年,那清微洞天福地,真未曾去过。”

红衣女子皱了皱眉,正要说话,忽然一步跨出了道观。

雪白狐狸紧跟着,那只乌龟则一口咬住它的尾巴,窜出门去。

少年也好奇的要死,正在犹豫是不是趁机逃走,身体突然不由自主的飞了出去,等回过神来,已经落在飞来峰通山的山麓上。

飞来峰,好个飞来峰。

霞光烟彩,苍柏翠青,猿飞虎啸游林间。

少时,山麓上出现一头青黄老牛,身上坐着一个道童,风姿英伟,相貌清奇,歌曰:

我本渔樵夫,观棋入松冥。

偶入清微洞,拜师达贤明。

忙时下山南,闲来诵黄庭。

少不知岁月,老不知世情。

修一身道德,传一脉清宁。

去去去

寻个机缘道种。

来来来

谁愿入我门来。

第三章仙童指路入清微

黄牛走的不快,但眨眼间已到了众人眼前。~~

众人听那歌声飘渺,不由沉醉其中,只觉余音未尽,绕耳不绝。

红衣女子最先醒来,脸上露出怒容。那少年随即清醒,满是好奇。而雪白狐狸,老乌龟,女童几乎同时清醒。

扑通!

雪白狐狸直立立的跪在地上,哀求道:“小妖胡桑,拜见仙人,只求仙长点化,入门修行。”

老乌龟不会人言,只能把头伸在龟壳外,不断磕头。

道童避过跪拜,打了个揖,慌忙道:“受不得,受不得。小道不过是个捡香童子,如何教人修行。只是今日祖师开坛,算了天时,是三十年一次开山之日,让我出门,渡个有缘人。”

噗嗤!

少年看的有趣,突然笑出声来。

道童看少年也觉得有趣,问道:“为何笑话小道?”

少年有些尴尬道:“听你那歌声,想来最少也活了百八十年,又称自己是童子,实在是有点……”

最后“装嫩”两字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

道童也尴尬的挠挠头,嘿然道:“山中不知岁月,不计这个,不计这个。”

少年心中顿时大生好感,心道这被凡人当成神仙一样膜拜的修道人,似乎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

“小道士,你莫要左言他顾,你去叫那徐凌出来。”红衣女子面露肃然,声如雷鸣。

“女施主莫怒,那赤龙自愿入门修行,不愿见你,徐师叔也不欲与你纠缠,你何必强人所难?”道童说道。

“放屁!”

红衣女子暴怒,喝道:“本姑娘与那老道士定约,只要我寻两个福缘深厚的仙种,便算我兄长偿还毁山之罪。”

说罢,一把将少年和女童提上前来,说道:“你看这两人资质如何!”

道童掐了个法诀,眼中透出一道神光,照在女童身上,眼睛顿时一亮:“神清魂融,福祉长悠,可做个雾外门中客,山中永寿童。”

再一眼看那少年,浑身青绽,暗赞一声,正要一观福根,忽然一道青光爆闪,刺的目中花白。

“好少年,看不出根基,定是个长生道德人,还要让祖师看过才分明。”

道童暗道一声,对红衣女子打个揖,说道:“姑娘有心了,若论常理,那赤龙自然可以放出。只是那赤龙如今只求道果,不入红尘,你又何必坏他修行?”

“好道士!真要欺我!如此言而无信,还修什么道,积什么德!”红衣女子本性刚烈,一言不合,怒从心起,当下抽了发上玉簪。

这一怒,真个飞沙走石,天地变色。

红裳飘飞,肌如玉脂,一团清气托玉体,挥手招来半劫云。

玉簪一划,分出一道缝隙,好似银河垂落,雷云当头。

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红衣女子雌威一发,雪白狐狸便被一股雷火点着,惨叫滔天。那老乌龟倒是机灵,看风头不对,缩进乌龟壳,饶是如此,也被烤了个外焦里嫩。

少年护着女童,倒没受伤,反而看的目眩神迷。

道童说了声“罪过”,说道:“这飞来峰上无尽生灵,何其无辜,快快收了神通。”

红衣女子杀气滔天,喝道:“这满山生灵,与我何干!想那三千年岁月,我与兄长闲时遨游四海,行云布雨。兴起时上冲九霄,下入幽冥,探寻宇宙自然的奥秘,是何等逍遥。如今他被束了逆鳞,受囚困之苦,怎能让我心安!”

道童道:“赤龙女,赤龙可求道果,乃是祖师慈悲,怎生轻慢。”

“与我何干!”

赤龙女玉簪一点,风雨随落,云海雷至。

“得罪。”道童道了声得罪,从腰间取了个葫芦,掐个诀。

只见风龙俯首,雨龙低头,雷龙断脊,那葫芦好像大肚可容万物,一口全吞了下去。

赤龙女见神通无用,娇吟一声,化了龙身,直朝道童冲来。

赤龙遮天盖地,日月无光,眼看这道童就要命丧龙口,那女童禁不住“啊”了一声,缩进少年怀里,不敢再看。

道童笑道:“赤龙女,你要吃我,我也不欲害你,便送你去麒麟崖,磨了你的顽性。”

话音一落,收了葫芦,取了个如意,对着了龙头便是一击。

这一击平平无奇,那赤龙却如遭雷轰,赤龙女惨叫一声,腾空欲走,那道童笑道:“怎容你走得。”

从腰间取了个金绳,往空中一丢,捆住龙嘴,玉诀一掐,那十丈长的龙身,转眼间变成一条寸长小龙,被道童收到袖中。

少年目瞪口呆看着一面倒的斗法,震撼难言。

道童收复了赤龙女,看了一眼奄奄一息的雪白狐狸和老乌龟,眼中露出一丝怜悯,解开葫芦口,倒出两滴清露,撒在两妖身上。

片刻间,两妖身上雷火消去,竟是毫发无损。

雪白狐狸匍匐在地上,道了声:“多

谢上仙救命之恩。”

老乌龟缩在壳里,依旧瑟瑟发抖。

道童笑道:“顺手为之。”

翻身上了老黄牛,回身一挥如意。只见这无尽飞来峰中,苍翠蒙蒙,雾霭消散,内有洞天。玄猿白鹿游走,金狮玉象腾空。

真是内有逍遥气,外有七彩天。

少年正看的津津有味,忽听一人高歌,曰:

“一看福禄缘。”

“二观性善真。”

“三结妙缘法。”

“传我真妙诀。”

“真妙诀,真妙绝。”

“得传吾法道自昌。”

“修得命性自坚强。”

歌声茫茫,似有似无,只觉是从四面八方传来,又似心中涌念。

道童骑着黄牛,不知不觉已经入了洞天,忽然按住牛头停了下来,猛然回头,喝道:“天外飞来峰,指月玄光洞,来不来!”

来不来!

来不来!

来不来!

一喝三问,少年猛打了个机灵,高声道:“来!怎么不来!”

女童福至心灵,娇声道:“来。”

道童一摆手,两道灵光卷起少年和女童,一拍牛背,老黄牛“吽”的一声,传的千山万水,云中山外。

人去云聚,无尽飞来峰又复一片青蒙,似之前发生的只是一场梦。

雪白狐狸和老乌龟这时才反应过来,蓦然觉醒。

“天啊,仙人指路,这是仙人指路,天大的机缘,怎就没有抓住!”雪白狐狸透着哭腔,懊悔的心酸肺疼。

老乌龟两眼泪汪汪,这一次错过,下次又要等三十年。

世间难得长生种,又有几个三十年。

……

却说少年与那女童被道童引去,一阵迷糊,只知脚下一片白茫茫,似在云端。

少年看的一阵眼晕,却好像感受不到一丝风吹来,不由好奇问道:“怎么一丝风也没有?”

道童笑道:“你们两个未脱凡胎,受不得天风吹打,小道只能用闭风诀护你。”

少年点点头,又问起了问题。

他来历古怪,也不似寻常凡人见到神仙有敬畏之心,这道童也不觉有异,笑着一一解答,偶尔那少年一两道问题,竟把他也难住,时不时露出沉思之色。

女童年纪尚幼,半句也听不懂,缩在少年怀里,眼中透着好奇,四处张望。老黄牛一尾长毛甩上背来,总被她抓去几根毛去,乐的女童咯咯直笑。

不知行了多久,云霭散去,少年眺眼望去,只见得楼宇层层,藏于险峰,偶尔有怪鸟奇鹤飞过。

“小哥哥你看!这里有三个太阳!”女童忽然一指天空,好奇喊道。

少年举头一看,果不其然,东西南三方,各有一个太阳,笼罩当空。

“果然是三个太阳!”少年赞叹一声,啧啧称奇。

道童笑道:“此乃飞来峰七大胜景之一,金鼎三乌。”

果真是仙家妙境,不可言喻。

老黄牛一路东行,又走了许久,蓦然天上降下一道金光,化成了一座金桥。

少年大感有趣,从牛背上跳了下去,踩在上面,软绵绵,似有水流涌动,被光一照,映出七色光,如同走在彩虹上。

道童道:“这也是一景,称为雨湘虹桥。”

过了金桥,蓦地日落月升,黑夜骤降,繁星如灯,照的一片通明。

道童驾着黄牛,落入一片茫茫苍翠,墨绿如海的竹林中。

“这里是通幽竹海,亦是七大胜景之一。”道童又一指天上的玄月,随意拨弄,那月亮竟似牵线的风筝,随指尖转动。

“此乃指月玄光。”

少年和道童一路走来,早被这些仙家胜景震的麻木,但这指月玄光却更为有趣。特别是那女童,好像得到了一个新奇的玩具,左捏个泥娃,右弄个人偶,玩的爱不释手,咯咯清脆的笑声不断。

三人一路且走且闹,不知觉已出了竹海,遥望前去,约五六里外,有一福地洞天,隐在千苍绿柳,祥禽瑞兽之中。

少年一抬头,见的谷口立着一个六丈高,八寸长的巨碑,上面刻着十五个大字,正是:

“天外飞来峰,清微洞洞天,指月玄光洞。”

大约一炷香时间,三人行至洞天福地,道童整冠肃容,说道:“今日祖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