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行 >

第102部分

道行-第102部分

小说: 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喝一应,却是在神识之中激荡。整个大殿之中,有修为的人,都能感知,但其他人看来,那个提花篮的大婶没有说话,韩侯也没有开口。

师子玄却是大为震惊,暗道:“韩侯真是深藏不漏,他竟然修有神通在身!”

又听那大婶说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道友,换个地方吧。”

说完,便从这大殿之中消失了。

韩侯冷笑一声,也化出个假身在大殿,真身也已离开。

那小道童忽然叫道:“你们怎么都走了?等我一下!”

一拍那墨玉麒麟,四蹄生风,化作一团白光,也消失不见。

一旁众人看的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何事。

那留在殿中的“韩侯”淡然道:“都是些奇人异士,xìng情古怪,来去无踪,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无需理会。”

说完,转身回了龙座。

众人面面相觑,只能应是。

官席中,有两人都是心不在焉。

傅介子直打着哈欠,低声道:“海平兄,我昨天晚上做了一晚上噩梦,你非要拉着我来做甚?”

安如海打个哈哈,说道:“怎么说你也算是府城有名的富贾,你若不来,怎说的过去?”旋即低声道:“怎么样?你若不来,能看到今天这番好戏吗?”

傅介子哈气连天,眼皮都有点睁不开。说道:“有什么好看的。韩侯向来喜欢结交奇人异士,这有什么稀奇的?唔……为兄实在困的不行了。海平兄,你替我挡着点人,为兄小酣一会。”

此人困意一来,竟是趴在了席案上,打起了瞌睡来。

安如海目瞪口呆,这傅介子还真是不拘小节,竟然在世子婚宴中,众目睽睽下。安然的睡起大觉来了。

另一旁边,玄先生啧啧道:“有意思。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来了。和我预料的有点不一样啊。师子玄,我要去看热闹,你去不去?”

师子玄说道:“去。怎么不去?我很想知道,韩侯到底是谁,是哪个仙家的化身吗?”

玄先生说道:“都不是,他只是个凡人。神通在身,未必是修行人。好了,不多说了,你也有飞天之能。一起去吧。”

说完,抓住师子玄的肩膀,两人留了个假身,就上了天去。

府城外三十里空中。那提着花篮的大婶,俨然换了一个模样,一身宫装,慈眉善目。手中提着个装满芍药的花篮,坐下骑着一头蛟龙。四丈长,威仪不凡。

那小道士,在西方,趴在墨玉麒麟上,好奇的看着前方。

就在两人的前面,有一个男子,与韩侯长的一般无二,穿着九龙帝袍,眉心中一枚玄珠定在其中,宛如第三只眼,立在空中。

便见这男子淡然道:“两位仙家,不知下凡何事?仙凡之间自有立约,仙不落凡,化身行走,更不得插手世俗之事,你们难道忘记了吗?”

骑着蛟龙的女仙笑道:“这位道友,此话不必说。请问一声,你又是什么人?看你身上,帝气加身,有人主之相,还修有大神通,来历必当不凡。”

这男人冷笑道:“我能有什么来历?我便是韩侯,韩侯也是我。倒是你们,一声不响的就来到了我的府中,还要出手夺宝,这就是仙家行事的规矩吗?我看也不过如此。”

这女仙呵呵笑了两声,突然对那小道童笑道:“妙玄仙童,当rì你顽皮淘气,扔了三颗玄珠下来,却被此人得去。那珠子来是放在我宫中,照耀十方世界之物,有多重要,自不必说,现在请你给我讨要回来吧。”

这妙玄仙童挠了挠后脑勺,说道:“宝落人间,就是人间之物。他说是他的东西,也没错。你说真是你宫中之物,却也有理。哎呀,这可不好办了。”

“韩侯”咦了一声,说道:“没错,这玄珠的确是自天而落太牢山,被我偶然所得。但正如这位仙童所说,不管什么仙家宝物,只要落凡,就是凡间之宝,为我所有。这位女仙,若你有能耐收回去,自便就是。若是收不回去,就不要在孤面前放肆!”

此时,十几里外,玄先生和师子玄一同站在云中,远远的看着远处。

师子玄道:“真是没想到啊。韩侯身上那颗玄珠,竟然还有这般来历。不过那位仙家是不是有点太霸道了?我见此珠,浑天而成,并非某人私物,能入韩侯手中,也是此人机缘。”

玄先生嘿然道:“师子玄,我可知道你手中有一颗一模一样的珠子。你这么说,是怕那女仙会向你讨要吗?”

师子玄道:“当然不怕。此物是默娘赠我结缘之物。这女仙想要,可不是那么容易啊。就算我还了去,她还未必肯收。”

玄先生淡然道:“别把仙家想的那么循规蹈矩。此珠比较特殊,若是能激的仙家都起心动念,那可就说不准了……哦?那边看来是谈崩了,要动手了。”

那边,骑蛟龙的女仙说道:“道友。我看你身边,奇人异士不少,身上又有帝王之相,rì后天下可得,又何必非要将它强留在手中?不如将它还给我吧。”

“韩侯”冷笑道:“多说无益,你想要回此珠,就看你有没有这个事了。”

说完,不知从何处召来一柄剑,持剑虚引,便有九道金光飞出,直朝那女仙斩去。

ps:呜呜。。。求月票~~~~被爆菊了。。。。。

第131章神器至宝莫轻动,神仙打架好戏连台!

“韩侯”出手,挥剑就斩,这不是斗法,而是直接要人xìng命了。

九道金光斩来,那位女仙却没有躲闪,就站在那里,动也不动,那剑光却直接的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韩侯手中这剑中看不中用吗?

当然不是。

仙家神通,不修于外相,一念法随。怎么可能像世俗的武者你一刀,我一剑的砍杀,其中自有玄妙。

而韩侯这一剑,距离十几里外的师子玄,都能感到它的厉害。而且这股气息,师子玄竟然感觉有一点熟悉。

“韩侯是将这凌阳府附近的山川之力,都汇聚到了自己的身上?咦?好像还有点不同。”

师子玄略带困惑的说道。

玄先生说道:“你也感觉出来了吗?这韩侯身上的宝贝可是不少啊。他手上那把剑,似乎是久远之前,一位天下共主朝山祭天时的佩剑,不是凡物。”

师子玄匪夷所思道:“不过是一件古董,有这么厉害?”

玄先生说道:“器物可通灵,这你应该知道。我说的不是御器的术法。”

师子玄点头道:“我明白。气若通灵,任何人,任何动物,身上的气息都完全不同。就说那小小的银钱,是一件死物,自xìng无染。但是辗转过无数人的手后,上面自然沾有人心的yù念。寻常人看不到,修行人只要一碰触,就能够感觉到上面的私yù气息,让人很不舒服。”

玄先生点头道:“说的不错。世间之物,自xìng无染,许多都是因为俗世yù念而沾染变味。比如一枚好玉,落在不同人的手中,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

一个谦谦君子佩玉。天长rì久,此玉自会浑然通透,温润内敛。若是将军佩玉,征战沙场,沾染无尽杀戮气息。几百上千年后,被他人所得,佩在身边,都能感到森森的凉气,甚至半夜会做噩梦。”

顿了顿。玄先生继续说道:“所以人心之念,不容小视,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久远年间,人间共主为天下表率,自身就是天下黎民的道德榜样。一言一行,都会给世人带来巨大的影响。而那时人心单纯,没有现在人这么多私yù之心,每年的一月一rì,都会登高台祭天拜地,朝拜这山川水泽。感念天地造化万物,以养人身。

久而久之。这股感念就渐渐的与山川交融,冥冥相通。而那把剑,就正好成了沟通的桥梁。后来人间共主动用此剑,据说可以移山倒海。倒灌江河,大是不凡。在几次洪灾旱灾年间,此剑治水引流,平息大旱洪灾。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

师子玄听了这段秘辛,不由啧啧称奇。说道:“原来如此啊。可是玄先生,现在人间已无昔年仁德共主。这等宝物,为什么还会留在人间?人心都变化了,这器物怎么还会有当年的神力?”

玄先生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世间之事,千奇百怪,发生什么都不奇怪。不过我看此剑,灵xìng渐失,要说移山倒海,倒灌江河,已经是不可能了。最多还能借一些山川之力,而且用一点就少一点。

而持剑者若不修私德,倒行逆施,这剑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凡物。我看这韩侯应该也知道这个道理,却毫不犹豫的使用出来,若不是宝多在身不怕使,就是被逼的急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师子玄总觉得玄先生的语气中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意味。

“山川之力,自无情化有情。却奈何不得这位仙家啊。”

师子玄恍然大悟,难怪这骑蛟龙的女仙动也不动,就消了这剑光,因为仙家看似在这里,真身却在法界,对于这片山川来说,空无一物,能伤的了谁?

这女仙笑道:“道友,区区伎俩,莫要再试了。你斩了我九剑,也请你受我一指!”

这女仙,素手一指,遥空点向韩侯。

也无天旋地转,也无华光四shè。似乎仙家出手,都是这般不温不火。

但在师子玄神识窥测之后,这女仙一指,却把这四周百丈的空间,都割裂出了一道缝隙。韩侯手中剑器引动的山河之力,全部被法力逼开。

“哼!”

韩侯轻哼了一声,见这剑器奈何不了这女仙,便请动了那枚玄珠。

玄珠一出,毫光绽放,比起师子玄的那枚珠子可厉害的多,直照千里。连玄先生都皱起了眉,用折扇虚空点了几下,用法力将自己和师子玄两人护在其中。

师子玄还隐约听到玄先生自言自语道:“这破光到处乱照,还真是有些讨人厌。”

另一边,那妙玄小仙童也驾着墨玉麒麟逃的远远的,口中还喊道:“不要乱照,不要乱照。当年我拿着它四处乱照,可惹出了不少麻烦。你可不要学我。”

韩侯冷笑不语,那玄珠越来越明亮,宛如烈rì,让人不能直视。

“玄先生,这玄珠之中,自有明亮光,为什么不能乱照?”师子玄有些不解。

玄先生说道:“这玄珠中的明光,好虽好,但有三种人照不得。”

“哪三种人?”

“有心法密传之人,照不得。”

“有宿慧之人,照不得。”

“斩化身入轮转求证之人,照不得。”

师子玄疑惑道:“这是为何?”

玄先生说道:“这玄珠,说来有三妙。第一秒,能让被照之人,得正法加持,能与道交融,亲近正法,对修行有益。第二妙,法xìng深种之人,一照之下,可看尽三生。第三妙,此珠一照之下,一切外法,和光同尘,归于虚无。”

师子玄大吃一惊,他虽然知道这玄珠是一件宝物,但却没想到会这么厉害,有诸般妙用。

玄先生说那三种人不能照,这样也能理解了。

有心法密传之人,虽行正道,但所修的可能是外法,是上师自证自悟的东西,不属正法。被此珠一照,外法立消灭,和光同尘,自然照不得。

而有宿慧之人,因某种原因,前世识神未消的干净,若被此珠一照,立刻在元神之中,就会返照出前生,甚至许多世前的景象,全部显现出来。

若是修行境界到了,能定住心,出离观之,倒也无妨。但不是修行人,被这一照,一入数世景观,错乱复杂,立刻就会迷失,分不清前世今生,我到底是谁,只能陷入假识幻境之中。而旁人看来,这人就是得了失心疯,一会是一个人,一会又变了另外一个人,疯疯癫癫。

而第三种人,比较特殊,到了妙行真人之境,便可上行法界虚空,修成斩化身之法。为求证一段经历,增加见知,便斩下化身入轮转,以求证悟圆满。

但化身不是尊,没有真身的一切证悟和神通。这一世的修行,都要靠自己去证悟。求证圆满了,自然就功德圆满,归天法界。或是自成果位,成一番道果。或是被真身收回,全了一世修行。

而这种人,被这玄珠一照,因为法根深种,立刻就会明白自己的来历。而斩这尊化身入轮转的修行人,这番功夫就白费了,也许已经轮转九十九世,这一世就要功德圆满,却被这珠子一照,前功尽弃,还得重头再来。

所以玄先生说,这珠子不能乱照。那妙玄小仙童也说,乱照不得,曾经他胡闹动用此宝,惹出了不少的麻烦。

不过韩侯不知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因由,还是根不在乎,如若未闻,催动玄珠,直向那女仙照去。

如有实质的光芒落下,这女仙却不惊反喜,笑道:“此珠来就是我的东西,你反而用此宝来照我,真是可笑!”

就见这女仙捻指一点,取出一个用竹藤编织成的藤篓,口中念动真诀,那枚玄珠,骤然一定,然后猛的挣脱了韩侯的控制,向那滕篓飞去。

韩侯一见,顿时大惊!

这宝物自十八年前得来,一直陪在他身边,助他度过多少劫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