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808部分

宋阀-第808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有,看想来这些人并不是单独出门,而是结伴搭伙!这模样,象是,逃难?

不对吧,近来秦凤泾原不见什么灾害啊,今年陕西各地收成都还不错,总不至于缺盐就闹得背井离乡?

张宗本越想越不对,便派了一军官去问。正是杨再兴的长杨继嗣,这厮离了队伍,催马拦了一家人,见有老有小,被服等行他都装在板车上,头一抬,问道:“那汉,你们打哪处来,要往哪处去?”

赶车的汉约莫四十不到,一看便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见这威风凛凛的军官一挡,已然有些慌,听他问起,竟结结巴巴说不上来。倒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车上一娃娃,估计只有七八岁,脆声答道:“我们从熙宁寨来,要去渭州。”

他若说旁的,杨继嗣未必知道,但这“熙宁”曾是神宗皇帝的年号,所以熙宁寨秦凤军官大多晓得,那正是镇戎军防区内的一个军寨。

杨继嗣还想问时,那娃娃已经被母亲捂了嘴,他一见,就怒了:“你这妇人好没道理!我又不会害你,你捂他嘴作甚?”

妇人只管将头埋下去,不敢应声,那汉这道:“官人莫怪,莫怪。小人一家都是熙宁寨人,因前方开仗,所以要去渭州投亲。”

杨继嗣听了有些疑惑:“前方开仗,离着镇戎军好几百里,你们慌个甚?”

汉一听,连连摆手:“好叫官人晓得!小人们离乡时,就听说贼破了怀德西安,骇得全庄老小纷纷离乡避祸!若走得迟了,只怕要遭!”

杨继嗣吃了一惊,疑他那汉扯谎,撇下他一家,又连着问了几拨人,都是这般说法。不得了,赶紧扯马回去!

“大帅,这些百姓,大多是镇戎军本地住户,也有从怀德南下的。都说贼破了怀德西安,因此逃亡!”

杨继嗣此话一出,张宗本脸sè大变!他们此行北上,是要去救援威州。威州地处宋辽边境,往南便是怀德军,再往南,便是此刻所在的镇戎军。现百姓传言贼破了怀德西安,那威州……

“坏了!契丹人好的手脚!这都打到跟前了!”杜飞虎道。

张宪手一举:“别急,事情还不一定。”辽军未必就破了威州,也有可能是分遣兵马趁泾原防备空虚,四处扫荡也未可知。略一思索,即下令道:“杨继嗣,予你五百骑,疾驰往前刺探。若遇敌时,休与它纠缠,尽速回报!”

杨继嗣领了命令,即率五百jīng骑风驰电掣脱离了主力向北而去。因敌情未明,张宪也不敢再让部队继续北上,遂下令往开远堡靠近休整,按下不表。却说杨继嗣领了五百jīng骑,恰似蛟龙入了大海,一路上纵马狂奔往北推进。

但见路上拖家带口逃难的人群络绎不绝,心里猜测着百姓所言,未必是空穴来风。搞不好这一趟出去,就得碰上辽军!

杨继嗣为啥这么激动?他父亲杨再兴,是徐卫麾下数得着的悍将,如今即便年岁高了,但英勇如昨,西军里大大地有名。虎父无犬,杨继嗣完全继承了父亲的武艺和xìng格,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杀敌立功。这回秦凤军北上驰援,他就很欢喜,如今又得了这么个好差使,领兵先行,刺探军情,便打定主意,要立首功。所以,他是巴不得碰上辽军,撸他一串首级回去!

第三卷第八百七十七章

五百骑沿驿道往北快速行进着,隆隆的蹄声仿佛敲打在骑士们的心坎上,渐渐激起了将士们的求战之心。往北的路途上,仍时常可见拖家带口南去的百姓,杨继嗣不停地在马背上询问着,百姓都言今日还不曾见过辽军。

将士们不禁有些失意,难不成今天碰不上了?真若如此,那往前巡个一百多里就得掉转马头回去。沿着蔚茹河走了六七十里,仍不见异常,再往前,就快到高平寨了。杨继嗣有些气馁,传下命令,巡到高平寨就回去。

这命令刚下不久,忽然有骑士叫道:“狼烟!”

这两个字如同一柄巨锤砸在将士们的心弦上,不少人抬头眺去,只见远处半空之中,果然升起狼烟!狼烟就是敌情,敌情就是命令!杨继嗣什么话也没有,突然催动胯下坐骑,口中那一声“哈”,洪亮而震撼!

铁骑发动,在蔚茹河边疾驰而北!

惊慌失措的百姓纷纷停下逃亡的脚步,望见眼前的官军,有人大声喝起彩来!不一阵,骑兵们已然看到高平寨,那狼烟正是从寨内升起,但令人疑惑的是,并不曾见到半个敌人的影子。

五百骑在高平寨前停下,城上的守军早已戒备起来,杨继嗣命一军官上前打听,城上守军只遥指北面,大声喊着熙宁寨!杨继嗣听了,也不多言,挥军向北!奔跑不一阵,又望得前方狼烟滚滚,五百将士是马不停蹄,风驰电掣。

在这陕西边境上,因当年仁宗朝时范仲淹治陕,大力推行“堡垒战术”,所以在一些战略要地,军寨壁垒密布。这种战术,并非只为了防守,宋军的用意,是借由堡垒军寨,稳步推进,蚕食绞杀,一寸一寸地把土地夺回来。

所以,仅在这镇戎军小小地盘上,军寨堡垒达九处之多!其密度可想而知!熙宁寨距离高平寨不过三十几里地,杨继嗣五百马军说眨眼就到那是夸张,但盯着那腾起的滚滚狼烟不一阵,骑兵们就已经听到了嘈杂的呼喝声。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吃了一惊!

小小一座熙宁寨,除靠山一面外,其他三面被围得水泄不通!将士们首先看到的,便是那已经攀上军寨的敌人!陕西边境上这些军事建筑,除了各府州县的城池之外,主要有三种,便是“城、堡、寨”。城,比如当年由徐卫亲自坐镇,熙河军平定边境少数民族暴动的猫牛城。城,规模较大,设施完备,坚固难攻;堡,比如镇戎军境内的开远堡,张义堡等,亦有永久性的坚固建筑,规模较城要小;寨,就更次一些了,大多没有坚固厚实的城墙,立木为栅,里头一般都是士兵住的营房。

它本来也并不是作为一个据点存在,军寨一般设在道路要冲,是为了策应城池堡垒,或者维持地方上的治安,驻兵通常来说不会太多,几百人而已。

所以这么一说就不难明白,这种军寨它是挡不住敌人优势兵力进攻的。一般遇上重大战事,如果有必要,军寨都会提前撤离。偏生此番敌人来得极快,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让熙宁寨的守军猝不及防。军官仓促之下组织防守时,敌人已经越过了高高的栅栏……此时熙宁寨的情况可说是千钧一发,万分危急!

而辽军将士们也很着急,当然,他们急的和宋军不一样。他们是着急赶紧拔了这一寨,然后继续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镇戎,将这泾原一路搅得底朝天!所以,辽军将领焦急地指挥着部下,他的吼声不时从阵中传出,号角声随着他的命令响起,激励着辽军士兵勇往直前。

就当此时!

辽军嘹亮的号角声中,突然掺进了一丝杂音。想这号角是传递主将军令,作用一如汉军之战鼓鸣金,但凡当兵的,从进队伍开始,就开始听,有谁会不熟悉?这一丝杂音,显然不是辽军的号角所发出!那是西军,尤其是徐九各嫡系部队马军所用的银号角!

如女真、党项、契丹各族军队,其号角声大多嘹亮雄浑,而西军的银号角则尖锐高亢,宛若乱石穿云,惊涛拍岸!

很快,辽军骑士们纷纷侧首,他们赫然发现,打南边袭来一支骑兵,那丝“杂音”正是他们所发出的!

辽军主将是耶律铁哥麾下的一名悍将,他既不是契丹人,也不是汉人,而是西域的回回。耶律大石征服西域后,他效力于军中,作战勇猛,所以跟随精锐部队一起调到了夏境。从耶律铁哥命他南击泾原就可以看出,此人甚得上头信任。

发现敌军来袭,他没太当回事。一则,辽军历来以骑兵为主力,对其马军的战力非常自信;二则,正好相反的是,宋军一直缺乏大规模精锐的骑兵军团,而且眼前袭来的部队兵力非常有限。

这回将倒有些佩服宋军的胆气,就凭这点兵力,敢向我发动攻击?但佩服归佩服,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甚至没有拔刀,只将手中马鞭一挥,军令即刻下达,一部骑兵离了阵营,迎向来袭之宋军。

回将下达命令之后,便转过头来,他在意的是熙宁寨。速速拔了这一处,也该调头北回了。这两天从威州南下,扫荡泾原,战果可谓辉煌。以目下之情况看,应该是宋军大举来援了。否则,不会突然之间冒出这么股子马军来。

偏生此时,熙宁寨的守军也发现了援兵赶到,立时士兵大振。虽说辽军已经越过障碍,攻入了寨中,但幸存的守军仍旧结成严阵,作最后一搏。回将看到这里,鼻子里“哼”了一声,随即又增派一部士卒……眼下已是十月,秋高气爽,呼呼的风声在骑士们耳边呼啸。杨继嗣一双虎目中快要喷出火来,他手中的战刀直直往前,一马当先,冲向了敌人。身后,五百弟兄战刀雪亮,面对优势敌人,全无惧色!

风声几乎掩盖住了轰鸣的马蹄声,战士们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吼叫,但如鹰一般的眼睛却已经死死盯住了自己的目标!

短兵相接!

钢铁的碰撞声,战刀砍过铠甲的铿锵声,刺耳而尖锐!被刀锋撕裂的皮肉,甚至高高弹起的头颅,都考验着骑士们的勇气!

不用置疑辽军的勇敢,在伟大的菊儿汗统率下,他们横扫西域,破十余国,所向披靡!如今,他们回归东土,志在复国,每一名战士都甘愿抛头洒血!任何敢于阻拦他们的人,都将被消灭!

也不用置疑西军的胆气。这是一支拥有值得骄傲历史的军队,在徐卫重建它以后,西军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威风。西军将士百战余生,在血与火的淬炼之中,铸就了无所畏惧的军魂!

两军穿插而过,尸体,伤兵,无主的战马被抛在了后头。没有犹豫,没有迟疑,很快,双方都重新集结成阵,准备再度发起冲击!

一直注意着战况的辽将露出惊讶的神情,他扭过脑袋,对密切关注熙宁寨的回将道:“将军。”

“嗯?”回将终于将脸侧了过来。当他发现宋军再次进攻时,也有些意外。往常都说西军的步卒坚韧强悍,器械精良,怎么?难道骑兵也值得一提?当他观看完一个回合之后,脸垮了下来。

这怎么可能?我们在西域纵横多年,罕见敌手!纵使西域最优良的战马,配上最勇猛的骑士也不是我的对手!宋军的骑兵,凭什么跟我战两个回合不败?无信无义之国,怎会有如此骁勇的军队?

“将军,这彪军马来得蹊跷,想是宋军大举来援。末将听说,这西军之中,尤以秦凤军最是剽悍,乃是徐王嫡系部队。秦凤便在泾原以南,这来援的,十有**是秦凤军,不可轻视。我部脱离主力,深入泾原数百里,还是小心为上,莫如先北撤,待摸清有敌情……”

部将的话还没有说完,回将已经怒道:“退?你几时见过我临敌退却?往年追随先帝时,再苦再恶的仗也打过了,岂惧西军?”

部将不敢再说,可心里却不以为然。西域是西域,中土是中土,在西域打扰,和在中土作战,根本就是两回事情。而且面对的是西军,这可不是西域那些乌合之众可比的。

此时,两边都战况胶着。熙宁寨的守军受援兵鼓舞,拼死抵抗,而杨继嗣五百骑虽然不断折损,但辽军显然也没有讨到便宜,硬是打了一个旗鼓相当。要这么一回合一回合拼下去,还真不好说谁生谁死。偏杨继嗣是个二愣子,他的任务本是为大军前哨,侦察消息。这遇敌拔寨,救援是应该的,可敌我力量悬殊,虚晃一枪走人得了,赶紧回去催动大军是紧要。可他立功心切,派人回去禀报之后,便打定主意要死磕了!

也难怪他狂妄,他爹是杨再兴,徐卫麾下老资格的悍将。军中又那么大的名声,他作为长子,自然眼睛长在头顶上,这北上第一功,说什么也要抢下来!哪怕抢不到功劳,我拼个一死,也非要咬下契丹人一口肉来!

回将一思量,熙宁寨是十拿十稳了,倒是这部宋骑,不知道天高地厚!一念至此,便伸手要去拔刀!正在这时,有那眼尖的士卒,突然发现南面那山坡顶上,摇起一面军旗来!紧接着,号角声隐隐传来!

未及参战的辽军将士纷纷侧目,怎么?宋军大部队到了?

辽将作势拔刀的手收了回来。此番南下,是奉命袭击泾原,震慑西军,从威州一直打到镇戎军,也不差这小小熙宁寨。现在敌情未明,不必为一时之气而置身于险地。撤倒未必,却需先将部队聚拢,看他是实是虚。

“收兵。”想明白了,便不拖延,即刻下令。号角一响,攻进熙宁寨的辽军便往回撤。守军苦苦支撑,此时自然不会追赶。倒是与杨继嗣杀得红了眼的骑兵们乍听收兵号角,一时回不过神来。

最后,也只得悻悻调转马头,奔回主阵。杨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