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785部分

宋阀-第785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要热闹了。

这些都是小事,大宗的,则是辽军。大宋方面这一系列的举动,在杭州那帮人看起来或者还觉得这是我内政,想怎样就怎样。但在契丹人看来,却是明白无误地释出了敌意。契丹人牢忘亡国之痛,志在东征,恢复旧疆。一旦感受到威胁,其反应之jī烈,不是旁人可想的。再者,边境贸易的禁绝,等同于对夏境进行经济制裁。萧朵鲁不若撑不下去,就会铤而走险。

吴拱的信里,倒没有提到女真人。看起来,完颜亮一则受困于自己篡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暂时隐忍,二则也在观望。宋辽双方,有任何一方先动了手,女真人立即就会有所反应,这是肯定的。

杭州如果聪明,就完完全全按照自己往日的方针路线来经营川陕。不是我徐卫聪明,而是我的政策,完全是经过十几年实践才制定下来的。符合各方的利益,大家都能互惠。如果非要“标新立异”,后果堪忧。

但是,朝廷又岂会新瓶装旧酒?整吧,尽管乱整。你整得越乱,我收拾起来越快。

六月。杭州行在,禁中。

皇帝赵谨下朝之后,漫无目的地宫中走着。本来。他一向习惯下了朝直接奔往中宫皇后处。但近来实在是烦心。接连着处理两位重臣的去留问题,惹得朝中暗潮涌动。如今偏又生出祸事来,契丹人袭击了大金国送予大宋的金肃军。朝中有大臣说,此举,形同宣战!

这可怎么得了?刚刚和女真人的关系缓和了,以为狼烟不起,化干戈为玉帛,谁料契丹人又挑出事来。真是一刻不得消停!

有大臣公开在朝堂上说,如果徐卫在。契丹人绝没有这个胆子。虽然这个大臣立即遭到了宰执的训斥,和朝上其他大臣的反驳,但说句实在话,如果徐卫没有去职,或许,契丹人还真不敢这样。据说,辽军当初想取河清、东胜、金肃等地,还事先派人向川陕宣抚处置司通报情况。当时,徐卫直接告诉他们,金肃挡在大宋边境丰州的北面。不容外人插手,这地方是大宋的了。辽人,还真就没取。

徐卫在西部多年,诸夷对他深为敬畏,许他去职,会不会是自毁长城?又联想起这件事最初的源头,皇帝不禁懊恼,如果当初不针对徐良,兴许,这一连串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想到此处时,赵谨抬头一看,却是个熟悉的所在。绣春堂。

“官家,回吧,已经走了这许久,想是也累了。”跟在后头的沈择进言道。

皇帝没有作声,犹豫片刻,竟抬脚往绣春堂里面去。沈择一见,也不可能阻拦,只能跟进去。自徐婕妤迁出此间后,绣春堂便没有人居住,只留了两个宫女负责日常维持。见皇帝来,都跪在一旁。

赵谨踏入里间,只见屋里所有的陈设都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就是在这里,他曾经和徐婕妤,朱宸妃谈笑风生,好不快活。如今,一个去了,一个走了,其他嫔妃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徒有其表,实在不想亲近。

皇后本是极好的,奈何xìng子急了些,操心的事太多。见了面,温存没有多少,有时倒惹些气受。

赵谨坐在徐婕妤原先的寝室中,一切如旧,却为何这般冷清?唉,前朝事情不断,后宫也没甚念想,这日子,怎么打发才好?

“沈择啊,徐婕妤最近怎么样?”感叹良久,赵谨还是开口问道。


沈择回答道:“小人一直在官家跟前,对徐婕妤的事并不知情。”

“唉,当初朱妃死时,恳求朕,将公主由徐婕妤抚养。结果……现在皇后虽养着,可朕看,她的心却不在孩子身上。公主时常哭闹,身子又瘦弱多病,叫朕担心呐。”赵谨一张脸苦得满是晦气。朱妃所生女儿,是他头一个孩子,哪怕是在重男轻女的时代,也不可能不疼。

沈择此时,当然要替皇后说话,因此道:“娘娘对公主视如己出,百般迁京,精心照料,便是亲娘,也未必如此。陛下,其实不必担心的。”

赵谨没说话,又重重地叹了口气,身上也像是没有力气,瘫软地靠在椅子上,整个人都没精神。沈择惟恐他胡思乱想,又想起不该想的人来,便有意岔开话题道:“官家,今日在朝上,有言官弹劾徐良,说他在泉州且不思悔过,时常抨击朝政,并不断地上书大放厥词,含沙射影。请陛下将他远窜海岛,陛下为何不发一言?”

赵谨果然被这话题吸引了注意力,摇头道:“朕是不想作得太绝啊。不管怎么说,徐良也是有大功于社稷的,而且又是拥立朕登基的主要功臣。朕不想逼他上绝路。他喜欢说,就让他说去吧。左右,朕不理就是。”

“可是……徐良上书中,却有言辞是直接批评官家的!这怎么能容忍助长?”沈择道。

赵谨又摇了摇头:“昔年仁宗孝皇帝在位时,殿中shì御史包拯因故劝谏,说到jī动处,直唾君面。仁宗不以为忤,传为美谈,朕没有祖先的大才,但这一点,还是能作到的。徐良本权倾一时。如今放到泉州作个知州,发发牢sāo也难免,由得他去吧。”

说到此处,他又想徐卫来,遂问道:“有徐卫的消息么?”

沈择想了想。回答道:“只听说他举家迁入四川,好像在梓州定居?哦。是了,就是初唐陈伯玉的家乡。”

“都干些什么呢?”皇帝又问。

“这小人倒没关注过,好像听说闭门谢客。终日垂钓什么的。作渔翁去了罢。”沈择道。

皇帝听在耳里,有些不是滋味。想徐卫向来忠于朝廷,事君得体,几代君主都对他称誉有加。如今,威震南北的军事统帅都去作个渔翁。想来,他是知道朝廷针对他,吓得赶紧放下所有权力,躲到穷乡僻壤去避祸。可大臣们还不放心,总说要监管他……

一想起这些烦心的事。皇帝就头疼,此间也坐不住,遂起身离开。沈择一见,这才悄悄松了口气,赶紧跟在后头。出了绣春堂,皇帝突然停下脚步,回身道:“徐婕妤现在何处?”

“官家……”沈择正要搪塞。

“带路。”皇帝大袖一甩,不容分说。

沈择见皇帝态度坚决,干着急也没用,只能前头引路。那徐婕妤迁出绣春堂以后。住进了远离此处的迎阳门丽泽轩。那本是太上皇当年的陈太妃生前所居,太妃死后一直闲置。徐婕妤顶撞官家,得罪皇后,遂被安排在那里,只有一个宫女shì奉。

因迎阳门已经是后宫最后一道门,再往后,就已经是苑林了,所以非常偏僻。沈择引着皇帝走了许久才到。

此处虽是皇家园林的一道入门,但通常皇帝妃嫔们都不会走这一道门,因此常年锁着,那丽泽苑的冷清可想而知,赵谨到的时候,甚至看到丽泽苑院墙的墙根底下,靠近迎阳门的地方,竟然长了草!皇帝面上罩了一层yīn气,便叫沈择去唤门。后者上得前门,正要伸手,却发现大门上门环都不见了,只能攥了拳头,咣咣地那个砸。

好半晌,才听到里头一个女人的声音道:“没了!没了!要让人活吗!明日再来罢!”

这话听得外头赵谨和沈择都是一头雾水,什么玩意没了?谁不叫谁活了?沈择见不开门,又咣咣地砸一阵,朝里喊道:“开门!官家驾临!”

“哼哼!官家驾临?你休拿这话来哄!门我是不开的!哪怕真是官家来了,也要有个说道!”那女子仍旧高声喝着,也不知哪来这么大的怨气。

沈择怒了,往后退一步,正要liáo起衣摆踹门,哪知台阶上长了青苔,滑得很,一个仰面下来,叭一声摔在古板上,着实挨得不轻。皇帝上前伸手要扶他,吓得沈择顾不得痛,一骨碌爬将起来,连称不敢。

皇帝没奈何,摇了摇头,亲自上前唤门道:“秀娘开门,朕来看你了。”

里头好一阵没有动静,皇帝又敲两下,门才开了一条缝。lù出一张黑脸来!愣是把赵谨吓了往后连退几步!沈择唯恐他摔倒,急忙扶了他腰,这才定住!

这两个定睛一看,哪是什么黑脸?却是个宫女,脸上也不知道是抹了锅底灰还是咋地!沈择当时就喝道:“大胆的婢子!你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不怕惊了圣驾么!”

那宫女见真是皇帝,慌忙开了门跑出来,跪地道:“奴婢有罪!”

赵谨心头还跳个不停,纵有心发火,对方也不过就是个宫女罢了,不值当,因此问道:“你因何这般模样?”

那宫女只顾跪着低头,却不回答,沈择又催促一次,才道:“奴婢正在替婕妤做中饭。”

“做饭你也能做成这模样?”皇帝不信。

“因婕妤近日身上不好,吃不得其他,只想熬些稀粥。只是那锅底烧得久了,灰太厚,因此奴婢正背了锅出来刮锅底灰,不慎涂抹在脸上,惊了圣驾,求官家饶恕。”宫女道。

赵谨听了,也不好再加责备。她一个女儿身,还要背了锅出来刮锅灰。锅灰为什么要刮?

“适才朕听你喊甚么没了没了,不叫人活,这是何意?”赵谨想起这个,遂问道。

那宫女又不作声了。沈择见状,喝道:“官家问你话,还不快答!仔细你的皮!”

谁曾想,这话还没答,那宫女突然哇一声哭出来。又把赵谨吓一跳。这怎么个情况这是?

“官家!发发慈悲罢!这丽泽苑原是个住不得的所在!奴婢与婕妤搬到此处,便是一桌一椅。一chuáng一几,都得自己动我主仆二人终究是女流,气力不济。便请管看园子的中官和干娘们帮忙。谁知竟是引狼入室。他们经常借着由头来讹诈,起初还有些银钱要,后来,竟连内shì省配发的食材也拿。今日,奴婢厚着脸皮求了押班老爷们,才求来一升粗米,捡了没去壳的,发了霉的,也剩不到几斤。以为那些人又来讨要。所以才……”

宫女泪流满面,把赵谨听得震惊不已,侧过身来劈头盖脸地就骂沈择道:“你个蠢才!偌大个内shì省交到你手里,竟出这种狗屁的事情!徐婕妤是朕娶进宫的,便是到了此处,身份与旁人也有不同,奴婢们怎敢如此!你是怎么管的事!”一国之君,饱读诗书,气极之下,竟也骂出脏话来。

沈择给他骂得tuǐ都软了。扑通跪下去领罪道:“是小人管束不严,纵容了刁奴!回去立马就查办!立马就查办!官家莫切生气,骂小人不打紧,只恐气大伤身,那小人真是万死难赎了!”说罢,磕头不止。

赵谨忿忿地撇下他,径直往门里去。到了里头,只见院落荒凉,角落处草都长一尺长,那门檐下,还真就扣着一口大黑锅,沿边掉了不少锅灰,lù出银白sè的底子来。原来,是要刮了锅灰,好烧得快一些。

又见那门窗都陈旧,心下不忍,又记挂着徐秀娘,便匆匆往里头去了。到了里间,终究还是要好看一些,至少桌椅家什都有。又转向旁边,掀起帘子,便看到了徐秀娘的卧室。此时,他也无心观察,奔着chuáng就去。

到了近前才发现,chuáng上一人,半躺半卧,腰以下盖着条薄毯,已经睡着了。即使如此,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书卷,连边角都磨残了。不是徐秀娘是谁?

赵谨看得心疼,轻轻在chuáng边坐下,又悄然伸出手去拿了书过来,再看那张脸时,不由得鼻头一酸。徐秀娘那张秀丽的脸庞上,少了红润,多了苍白,竟无几丝血sè。嘴chún也淡白,不似往日jiāo红。耳鬓处几缕乱发,显是没有梳妆的缘故。

无意间看了一眼手中的书,却是本《伤寒杂病论》。皇帝一时疑huò,怎秀娘到了此处,想要学医不成?仔细一想,顿时大悟!这不是要学医,这是要自救啊!

明白这一点,赵谨再忍不住,握了徐秀娘的手便唤道:“秀娘,秀娘醒来。”

徐婕妤徐徐剥开眼皮,看到面前一男子,便不自觉地猛力将手往回抽!奈何皇帝拉得紧,死也不肯放!等认清了,才无力地又躺下去,只是不言语。

皇实知道她心头有气,此时也都不怪了,柔声道:“秀娘,若不是朕今日来看你,还不知你是这般境遇。不要再倔强了,回去绣春堂罢,朕今日去看了,一切如故,只缺一个你。回去吧,此处,实在不是住的地方。”

徐婕妤将脸侧向里面,声音已经有些变调:“奴婢在此间住得很好,谢官家挂念。”

“这还好呐?你都自己看医书学治病了,还好呐?朕看得心痛,你就不要再倔了,回去吧!皇后那里,朕自去开解,量也不会难为你的。”皇帝再三劝道。

徐婕妤已然小声抽泣起来:“奴婢是犯了过错的人,不该shì奉在官家身旁。”

“你就不要说这些话罢!”皇帝急了。“你心里怪朕,朕知道!可朱妃之死,朕何尝不是痛彻心扉?想当初,朕与你们两个或同游园林,或诗词唱和,是有多快活?如今,一个yīn阳两隔,一个自弃于外,朕便是想找个说话逗趣的人也没有!朱妃生前住的所在,朕始终不敢去,只敢一去,想起那往日种种好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