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297部分

宋阀-第297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后,徐卫下令体整一天。安置伤员,整顿器械,于十一月二十。直扑耀州!

当初徐严趁虚连克宁坊二州,粘罕派遣完颜银术可和完颜活女前往阻击。后来收到南朝少帝答应议和条件之后,撤回两人。命银术可驻扎万年等候接收长安。又命蒲察石家奴进驻耀州,只等泾原军一撤,便接收宁坊二州。

在留军长安周边的问题上,军中部分将领认为,还是应该多留一些部队,毕竟据张深说。徐卫麾下应该带甲五万左右。粘罕虽然认为和谈既已成功,徐卫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不轨之举,但谨慎起见,还是留银术可率军一万五驻扎距离长安不远的万年,让蒲察石家奴领兵两万扎在耀州。一来是配合银术可,二来接管宁坊二州之后,也可防备泾原的徐原。这三万五千人。粘罕已经是倾尽全力了。延安那头西有曲端北有折家,够他头疼的。

而且和谈一妥,他就忙着屯田去,已经是十一月了小麦要是再不种,明年军队的补给就得靠河东和国内。问题是,河东饱经战乱,户口锐减,根本指望不上。要从国内运吧,路途遥远,万一有个变数。远水解不了近渴。想在陕西扎稳脚根,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宋金和议的约束下,先解决后勤问题。

十一月二十日下午,徐卫率四万余母步军网走到咸阳,祸事就来了。

当时,部队正在全行军。旌旗漫天,人马如潮。这一趟去耀州。徐卫比前天打万年更有信心,因为他已经知会了徐严,到时两面夹攻。

“大帅。若再击溃耀州之敌,关中势必大震!到时,无论环庆曲端。还是泾原徐经略,相信都会有所举动。

这局死棋,便让大帅盘活了吴阶跟徐卫就差半个马头,一前一后并行。

“那还得感谢粘罕,不,感谢朝廷。如果不是南北媾和,粘罕放松警惧,哪会给我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不过,相信不用多久,各方都会接到宣谕使传达宋金议和割地的消息。泾原徐经略有可能兵,但曲端就不一定了徐卫说道。

吴阶闻言笑,片刻之后,道:“卑职倒认为,最好的局面。莫过于粘罕闻听此讯。怒而兴师复仇。那位曲大帅见有空子可钻,袭取延安。如此一来,金军可就热闹了“他复个鸟的仇,估算一下。此时金军的粮草恐怕已经不多了。”徐卫冷笑道。

吴阶频频点头。这倒真的。从金军围长安的规模来看,十万人是肯定不止的。这么大的兵团,每日所耗甚巨。而且不要忘了,金军攻陕西,是从完颜娄宿开始,我就当他带了半年的粮。可定戎一役,金军溃败。粮草插重为我所获者甚多。那时,妾宿率残军守潢关,据洛阳,想必日子也过得紧巴。等到粘罕亲自来援,我也当他带了半年的粮。可他这半年的粮,还得照顾完颜娄宿的部队,够吃多久?

用在攻陷延安的时间,不算短吧,这得消耗多少?就算他又抢收了陕西的粮食并得到张深的帮助。可围长安就围了三个月,他多少粮禁得住这么吃?难怪大帅信心十足。甘冒风险要吃掉万年和耀州的金军。原来是算准了粘罕没本钱再打。朝廷议和归议和。只要没有正式饰结和约,老子们先打了再说!反正我们不怕没饭吃,背靠着天府之国。物产丰饶,打十年都奉陪到底!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吴阶恐怕不会明白。

徐卫跟赵桓见面的次数,一双手就能数完,但他从朝廷几年来政策变化上。可以看出这位大宋天子的性格。那就是,摇摆不定!看到有便宜,他想占一下。一旦没讨着好,又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所以,打打和和,一直没个定数。

这回,他看到金东路二误二东中原,直沾着他到了江路军叉攻陷眺世,飞沾关中平原。于是慌了,改弦易辙。想要和谈。如果这个时候,他听到前线打了胜仗。官军接连收复失地。恐怕马上换一副态度,欣欣然。飘飘然。

“大帅!大帅!”背后传来呼声。徐卫回望去,只见一名军官纵马狂奔而来,至他跟前,抱个拳,喘息道:“大帅!长安来人了!”

“谁?来干什么?”徐卫心头一跳,脱口问道。

“不知。只说是镇江行在派员!”那军官回答道。

徐卫和吴阶两人脸色都变,镇江行在?怎么回事?镇江行在派出的官员。来追我干什么?难道,操!这节骨眼上,可别给我来什么十二道金牌!

正疑惑时,便瞥见数骑远远奔来。因他们中有人着官袍,因此惹得行进中的将士们纷纷侧目!奔到跟前,徐卫现那为一人,约三十出头,相貌俊朗。气宇轩昂,穿身青色官袍,戴交脚帧头,几缕长须飘飘。很是儒雅。这厮好像在哪里见过,有几分眼熟!

那人冲紫金虎作揖道:“下官见过经略相公。”

徐卫上上下下地打量他,问道:“这位大人好生面善,从前见过?”

“大帅戎马侄德,军务繁忙,自是健忘,下官张淡。”那人轻笑道。

张俊?张俊”哦,是了,当初在东京时,记得和折彦质还是谁,一起去枢密院办什么事的时候,途中就碰到过他,见过一面,难怪觉得有几分面善。这都有几年了吧。怎么还一身青皮?不见升迁?

“哦,不知张大人到此,所为何来?”徐卫试探着问道。

张俊一阵张望,见徐卫所部军容鼎盛,行进迅,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叹了一声:“唉,大帅恐怕要下令勒兵了。”

果然如此!娘的!扯后腿的来了!

“为何?”徐卫心中虽怒,不形于外,仍旧平静地问道。

“请大帅下令停止进军,下官再详细禀报不迟。”张俊朗声道。

徐卫不假思索道:“无妨,边走边说吧。”语毕,催动战马,往前而行。张俊一怔,还是追了上去。

吴阶等人以及张俊的随扈都跟在后头,徐卫心里窝火,回头一虚鞭:“别跟着!”

张俊亦回头阻止随从,而后与徐卫并鞍而行,等了一阵,见徐卫不问他。便自顾言道:“下官此来,是奉命入陕西传诏。”

徐卫直视着前方,问道:“圣上有何旨意?”

“着即免去李纲陕西宣抚使差遣,解回镇江听候落。”张俊低声说道。

尽管早料到有这一天,可徐卫亲耳听到时,还是不免暗叹。正唏嘘时,突然转过头:“你说什么?“解。回镇江?”这官员被免职,要召回朝廷的,自己回去听候落便是。为何对李纲,却要将他押解到行在?这预示着什么吗?

张淡默默地点头。并无半句话。徐卫叹了一声,亦无下文。

良久,又听张俊言道:“另有一诏,是给大帅的。”

徐卫没心情。随口道:“甲胄在身,恕难行礼,还是请张大人回到长安后再宣示吧。”

“理当如此,不过,下官倒是可以提前告诉大帅。行在授大帅为“上护军。正三品。距“建节。只半步之遥。”张俊道。

这上护军,也是个虚衔,宋军军制,设军阶五十余等,最高一阶,便是正二品太尉,次之,便是正五品通侍大夫。当然,一个武臣不可能从正五品一下子升到正二品乙在这两个军阶之间,还有从四品的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卫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的上护军,加上武臣们望眼欲穿的至高荣耀“从二品节度使”武臣从九品至正二品才算齐活。当然,如果皇帝爱你爱得不行,可以给你“加官”加成一品大员。从此可以看出,上护军这个虚衔,距离节度使,确实只有半步之遥。

徐卫面无表情,这些虚头巴脑的官衔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此外,秦凤帅赵点,调往行在,任“行在都巡检使”秦凤帅印,由大帅接掌。”张俊满以为,这句话说出来。你徐九总该有点表示了吧?哪知,徐卫就跟没听见一般,继续前行。这根本就不稀奇朝廷把嘟延割出去了,把陕华也割出去小永兴军路也十割其九。当然要给自己找个安置的地方,秦凤是最好的选择。

张俊见此情形,心说这徐经略相公怎么油盐不进呢?一横心。干脆合盘托出:“令兄权陕西制置副使的任命,镇江行在没有通过,已经撤销东京留守司下达的任命状。由折枢密提议,经“详议司,合议,一致认为,在宣抚使与制置使都出缺的情况下,政务由宣抚判官王庶主持,军务应由徐大帅暂掌。”

第一卷第三百八十一章意外之喜

,“到这句话。徐卫就不能再玩深沉了六政务由互庶主持。剁刃由我主持?什么意思?让我主持制置司?也不对啊,如果是这样,朝廷应该有明确的任命,让自己代理制置副使才对。只说句“主持军务这算什么事?

在宋代,某一咋。机构如果暂时没有人掌管,需要有人来主持日常的工作,但选中的这个人资历又不够,不足以让他担任或者代理,一般就不给任命和头衔,以公文和诏书的形式,公示他主持这个机构的日常事务。比如,徐卫当初任定戎知卓时,朝廷让他“同节陕华兵马。”同节就是共同节制,共同管理的意思。

镇江行在是考虑到,李纲被罢免后,陕西的军政长官都出缺了。不过和议既然已经达到,估计也没什么重要军事行动,想来想去,在陕西本地的官员中,好像也只有徐卫合适暂时帮忙张罗一下制置司的事务。徐原“制置副使。的任命之所以没有通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虽然是出自徐家,但却是个纯粹的西军将领。但既然是朝廷的诏命,就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只要没有正式派出制置使的人选,陕西的军务,理论上说,就得听徐卫的。当然,其他各路大帅会不会把徐卫放在眼里,那得单说。

“大帅,下官来时,官家嘱咐给大帅带句话,官家的原话是,陕西局势复杂,望徐子昂勉力而为。又言,子昂在陕西多有功劳,联心里是有数的张俊说道。

徐卫没空却猜度上意,眼下最要紧的是,我带着四万人,挟胜利之威,马上就要打到耀州了,你这个时候让我勒兵回去,这不是扯蛋么?可问题是,张俊虽然是个穿身青皮的芝麻小官,可他代表的却是朝廷。娘的,不能撤,绝对不能撤。

徐卫苦思对策时同,张俊忽地问了一句:“行在以陕西局势堪忧,长安不保,而与北夷议和。大帅为何还出兵?”

“什么长安不保?慢,女真人难道对行在说,攻长安易如反掌?而行在也相信了了”徐卫非常惊讶。

可张俊更惊讶:“难道不是?。

“狗屁!他围了我三个月,折了无数兵马,连座城门都没攻下来!本帅已经决定战略反攻了,结果突然收到消息,说是议和了,让我们交了土地、城池、百姓。我找谁说理去?”徐卫这话,当然是吹牛,可这个牛必须吹!

张淡闻言,疑惑不定。这怎么回事?黄右承代表大宋与金人谈判,对方口口声声地威胁说,再不答应条件,便要血洗长安。朝廷此时也正有意议和。所以谈了一阵,便答应下来。可谁知,徐经略却这么说!

见他模样,徐卫趁热打铁:“张大人,本帅刚刚在万年打完击溃金营名将完颜银术可,此贼仅以身免。现在,便是去耀州征讨,这仗打完,长安周边的金军便全部肃清!正是战略反攻之时啊!”

张淡半信半疑。四周一张望,不解道:“下官看大帅所部。也没带多少粮草物资

徐卫一怔,谁说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这个挺机灵的嘛。居然看出来我没带几天军粮!我就打个耀州而已,带那么多粮干嘛?

“哦,耀州之敌,兵力不多,打完这场。本帅便回长安,请示宣抚司,准备反攻

张俊不说话,如果徐卫所说属实,那事情就值得推敲了。朝廷虽然有意议和,但事先议定底线,就是陕西不能让金人沾指。只割两河,顶天了,把山东那地搭上。可因为脚延沦陷,关中平原不保,连长安也破城在即。

因此,才会作出让步。徐卫现在一说,倒是我们被女真人蒙蔽了?

就在他沉思之际,徐卫突然想了起来,这厮是张淡?不就是宋代继李纲之后,主战派的代表么?等会儿,是这个张淡,还是大哥徐原麾下那个张俊?这两人怎么回事,取同样一名?

管他娘的,死马当活马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这士气正旺,坚决不能撤!不过,看情形,这厮也不是个好糊弄的,怎么说动他?先吓一吓再说!

“张大人,不怕跟你说句实话。如果金军在陕西站稳了脚,那么,不出三年,这八百里秦川可能就都姓金了。到时,西军可能只能守着蜀地周旋,难图恢复。若四川再有失,女真人就可沿江而进,直取东南!本帅绝不是危言耸听,陕西局势复杂,相信镇江行在也是知道的,张大人你也当有所耳闻。如果让金军沾指关中,后果不堪设想

紫金虎一面说,一面注意观察对方神情。张淡倒也沉得住气,”说得众么玄乎,他眉头都没皱下六

徐卫见状,便把刚才跟吴阶讨论的关于两军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