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倾宫 >

第127部分

倾宫-第127部分

小说: 倾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信,也好奇地询问。

“我贵为郡主,租你们的地,当然不是自己亲自来种的,而是雇佣佃农或者长工来帮我种!”萧绾早料到他们会想不通。把借口给想好了:“至于我为什么会开开最好年成的收入来给你们,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朋友给了我一个可以令稻田增产的方子,令我有把握让自己每亩地每年的收成在五石以上!”

“原来如此!”众乡绅都恍然大悟。

萧绾虽然表面看起来,给他们这些乡绅每年每亩四石稻米的价格很高。但是,如果她现在凭借她朋友给她的、令稻田增产的方子,让每亩地每年的收成真的在五石以上,那就意味着,即使她要雇佣佃农来代为租种,按照他们以往租地给佃农的价格来算,只需要每亩地每年给佃农付出五斗的代价就可以了,她本人每亩地每年至少可以赚五斗以上的租粮,燕州共有320000亩土地,其中。稻田占用236800亩,要是都交给她来租种,她每年等于至少可以获得118400石米,而现在燕州的米价是一两至一两二钱银子一石米,那怕是以最低的一两银子的价格来计算。118400石米折合成现银,也有118400两之巨,难怪萧绾会么大手笔地愿意给大家付出每年每亩四石稻米的价格!

其中,一个本就抱着要巴结萧绾的心思而来的乡绅,在想通了一切以后,率先大步走到萧绾跟前,朗声表示:“郡主娘娘。我有五百亩稻田,愿意以每年每亩三石稻米的价格租给你种,以支持你把可以令稻田增产的方子推广到我们整个燕州的壮举!”

“谢谢你的支持,不过,一是一,二是二。正因为你愿意以每年每亩三石稻米的价格租地给我种,我才更应该把给大家开的每年每亩四石稻米的价格用到你的身上!”萧绾不贪小便宜,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地边说边“刷刷刷”地写下协议,让乡绅签字、画押。

乡绅当着大家的面。也不敢表现得太巴结萧绾,引来公愤,倒是识趣地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马上乖乖地按照萧绾的要求,把协议给签好了。

萧绾很满意,在他离开时,特意当着大家的面,向他许诺:“待我租满二十年你的地以后,我会把我朋友给我那个可以令稻田增产的方子,无偿送给你和所有今天把地租给我的乡绅们!”

“谢谢郡主娘娘!”那个乡绅顿时喜出望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今天率先把地给萧绾租种的这份人情,比起萧绾以后把朋友给的那个可以令稻田增产的方子无偿送给他实在是要差太远了。

与此同时,其他众乡绅在看到刚刚那个乡绅跟萧绾签协议时,其实就有绝大多数也心动了,只不过因为跟萧绾不熟,虽然明白有三皇子和徐镇定当堂作证,不用担心萧绾以后万一亏了,会不认账,到底还是有些不敢做出头鸟,想先观望下再说,现在,听到萧绾作出的表态,一个个都意识到萧绾看来是底气十足,完全有把握把地种好,纷纷不再迟疑,开始争先恐后地上前跟萧绾签协议,共计签了195600亩地。

待跟众乡绅都签好协议以后,已是下午酉时末。

徐镇定这时已经在三皇子的授意下,示意众乡绅陆续回去了。

而陈姨考虑到萧绾忙了这么久,必定很累,早已在看到只剩下两、三个乡绅在跟萧绾签协议的时候,安排碧青、碧绿两个去吩咐郑李婶等人直接把饭菜送了过来,在大堂里布膳,又安排碧蓝、碧红两个拿来萧绾日常用的脸帕和盆子,盛了水给萧绾净手、洗脸。

萧绾如陈姨所料,忙了这么久,感到很累,自然是乐得坐享其成,并把三皇子与陈姨对自己的体贴暗暗记在了心里。

待用完午膳后,萧绾的精神看起来恢复了不少。

三皇子趁机关切地提醒:“绾绾,刚刚当着众乡绅的面,我也不好多问,现在,你能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在金蝶谷里,试过你那个朋友给你的、可以令稻田增产的方子收益如何?”

“我当然试过了,而且,那个方子的真正收益是每亩地每年收益在十石以上!”

“啊?这世上居然会有这么好的、令稻田增产的方子?”三皇子又惊又喜。

他目光灼热地看向萧绾,兴致勃勃提出:“绾绾,你把这个方子献给我父皇吧,要是有了这个方子,我们大周每年的粮食将会增产十五成,到时,碰上像现在陈州、重州、长州那边百姓闹饥荒的情况时,我父皇就可以有余粮拿出来救济了!”

“靖轩,我这个方子虽然很不错,但是,种子还不够好,且数量相当有限,需要进一步改进,还是待我先带领燕州的佃农们先试种个几年,待每亩每年的收成达到十五石以上时再说吧!”萧绾不温不火地回答。

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有给了她一个可以令稻田增产的方子,令她有把握让自己每亩地每年的收成在五石以上的朋友,而是她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亲恰好又是研究杂交水稻种子的专家,教过她一些如何研制杂交水稻的基本方法,这几年在金蝶谷试种得比较成功,令原本每亩每年只有四石左右的收成,变成了今年每亩每年十石左右的收成,心里有一定的底气,所以,今天才敢租种众地主的地。

不过,金蝶谷只有一亩多地,要获得足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并不太难,而这次,她可是签了195600亩地,怎么可能一下子搞到这么多的杂交水稻种子呢?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她得雇很多的人来协助她一起配制杂交种子,才有望早日把195600亩地都种上杂交水稻,否则,就会亏损!

同时,杂交水稻是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

由于这个世界科技的局限性,萧绾只能单纯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计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工作量极大,根本不可能解决生产太大量的用种。

因此,她现在准备找一种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的不育系水稻做母本,然后,给这母本找一个外表极象母本,但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的稻种,来给母本授粉,生成保持系新稻种;再找一个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远比母本高大,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的稻种,来给母本授粉,生成另一恢复系新稻种;最后,再根据这个原理,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到时,再将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

正文 214 出路

陈姨听了萧绾跟三皇子的话,却有些担心。

她提醒萧绾:“绾绾,你今天租种了燕州地主们的195600亩地,如果每亩地每年的收成真的像你说的那么好的话,那就意味着你每亩地每年能尽赚1173600石米。咱们大周的米价现在是每石一两银子左右,1173600石米等于就是1173600两银子,到时,你即使像那些地主一样,每亩地分出个五斗米给佃农,也会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人,令那些燕州租地给你的燕州地主和大周其他地主们地都眼红不已,想方设法来偷你令稻田增收的方子,一定得把那方子妥善保管好了才行!”

“嗯,我会的,陈姨,谢谢你的提醒。”萧绾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了,胸有成竹的地点点头,并告诉陈姨:“我每亩地每年的收入没有你说的这么高。因为,我租种燕州地主们的土地并不是为了自己赚钱,而是为了用二十年的时间,让所有的佃农都能像燕州地主们一样的富有!”

“啊?”陈姨很意外,好奇地问:“你的意思,是要把你每亩地每年的收入都让给那些佃农么?”

“是的。”萧绾肯定地点点头。

“可是,绾绾,那些佃农世世代代种田,没有文化,不懂资本运作,就算你把每亩地每年的收入都让给他们,也会被他们给挥霍一空的,未必能达到让他们都能像燕州地主们一样富有的目的呢!”陈俊璋觉得萧绾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好意提醒。

“没关系,这一点我早就考虑到了。”,萧绾微微一笑,认真解释:“我查过徐镇定给我的燕州佃农每年基本的收入情况了。他们以前每亩地最多也就是每年五斗米的收入,而每个正常人每年至少需要吃一石米,所以,一个五口之家。一年需要租种六亩地,才能达到基本的温饱。待我租地给他们时,会根据他们每家每户的人口数,把土地平均租给他们种。并根据他们每个正常人每年至少需要吃一石米的特点,每亩地暂时先给他们一石米的收入,把收成多余下来的部分全部留在我自己手里,卖掉折算成银子,去邻州买地。”

说到这里,萧绾顿了顿,接着说:“燕州这边通常是三十两银子一亩地,邻州还不如燕州富庶,想必价钱不会高过这个数。就拿这个数来算吧,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租种六亩地,收成依我现在的增产方子,暂时是六十石米,除去要每亩地分给地主的四石米,剩下三十六石米。再除去我暂时打算分给这个人家的每亩一石米,剩下三十石米,即使是以现在最便宜的石米一两银子的价钱卖掉,也能卖三十两银子,把这些银子用来买地的话,是一亩地。就这样,我一年一年地帮佃农们攒钱买地的话。只消三年,他们每人手里就至少会有一亩地,只消六年,他们每人手里就至少会有两亩地。而我租种燕州地主土地租期是二十年,将意味着二十年后,佃农们每人手里就至少会有七亩地左右!”

“照你这么算来。你一亩地收成十石以上,只分了四石给那些燕州地主,那些佃农反而等于是分了六成,等于是对那些佃农,远比对那些燕州地主要好得多。待二十年过后。就算你把地还给了那些燕州地主,那些自己都有了地的佃农们,哪里还会再去种他们的地?到时,他们必然会看清楚你的意图,因此对你怀恨在心的。你还不如把你买的那些地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多让利的方式租给佃农种,既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又可以缓解那些燕州地主们对你的意见。”三皇子听出味来,严肃提醒。

“行,你分析得很有道理,这主意很不错。”萧绾只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爽快答应了。

反正,她的主要目标,是让自己管理下的燕州百胜达到平富均衡,衣食无忧,倒也不在乎非要效仿现代社会主义形式,把土地真正分配到户,反正即使是在现代,土地最终还不是由国家所有,随时可以因为某种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给收回来!

考虑到现在已经是秋深,根本没有机会配杂交水稻种,接下来的时间,萧绾的主要精力开始放注兴建郡主府,在东正街开颜艺坊,在西正街培养花农、菜农、果农种植反季节苗木、花卉、蔬菜、瓜果,和在南正街开大酒店。

兴建郡主府一事,由于之前已经委托给了陈俊璋,她只是让李胜三个叔叔带回来的近六十余名泥瓦工全部跟自己签下死契,另花钱租下南正街一个靠近兴建郡主府地皮的大院子,给他们入住,安排郑李婶妯娌三人平时帮忙做好他们的饭菜,李胜三个叔叔则负责送去大院子,至于具体如何培养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匠工,带领他们动工兴建郡主府这些,都全权交给陈俊璋来培训和管理,她自己偶尔才带着三皇子,到兴建郡主府的工地上看下施工进度。

在东正街开颜艺坊一事,她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由她先设计颜艺坊的基本建设规划图样,交给陈俊璋改进,待建成郡主府以后,再让陈俊璋带领那六十个匠工来动工兴建;第二步,让陈姨利用带三皇子的十个暗卫一起查找她父母亲下落的机会,负责帮忙物色大周比较有名的、善于梳妆打扮、保养体形、且风格迥异的各地名伶定期过来坐馆,起到既能招徕顾客,又能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进行服务的作用;第三步,由她重金聘请燕州有名的成衣绣娘,根据自己的要求,在裁制出成套的这个世界各种时尚款式的衣裳的同时,尝试裁制出现代那些时尚的文胸、内裤和各种富有特色的欧式公主裙、韩版少女裙等等。

在西正街培养花农、菜农、果农种植反季节苗木、花卉、蔬菜、瓜果一事,她分成两步走,第一步,由她在三皇子的陪同下,去奴仆市场招收民工,去出售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的招收花农、菜农、果农,跟他们一一签下死契;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