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五胡乱华 >

第302部分

穿越五胡乱华-第302部分

小说: 穿越五胡乱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几名女罗刹一脸兴奋的施了一礼,折磨人的活计她们最爱干了。

其中分出四名女罗刹涌了上前,同时出刀,寒光仅一闪,刘遐的手腕脚腕立时各现出了一道血痕!

刘遐迅速痛醒过来,下意识的想爬起身,却发现手脚已变得酸软无力,连身体都支不住,很快就明白到自已被废了,一时又恨又悔,连声骂道:“姓云的,有种就一刀杀了老子!看老子可会皱下眉头?你他娘的不得好死。。。。。”

云峰示意道:“把他嘴堵起来!”

这四名女罗刹伸手解起了刘遐披的甲胄,几下就扯了下来,然后就着衣服一撕,撕下一大条烂布团成了个布球塞进刘遐嘴里,再用根带子紧紧一勒,顿时,刘遐唔唔唔一阵脑袋乱晃,尽管面孔憋的通红,却骂不出来了。

这边的女罗刹们还未尽兴,那边的十字架已送了过来,她们又把刘遐搬上去,随手掰下四根长矛的矛尖,狠狠一刺,对着手臂小腿钉入了十字架里!

“唔唔唔”刘遐疼的连声闷哼,然而,四肢被固定住,连挣扎都办不到,越挣扎越疼。

荀灌娘有些不解云峰的举动,忍不住问道:“断山,你这是要做什么?”

“哼!”云峰冷哼一声:“这么让他死太便宜了他!弟子要当着天下人之面把刘遐明正典刑!”

“不错,这等无恶不作之徒就该有此下场!”荀灌娘点着头,目光却重新投向了那一片修罗地狱。

第三五三章羌族渊源

渐渐地,这一场屠杀接近了尾声,流民们几乎没有逃掉的,西面被云峰率骑堵住,向南则是大江,只能往东北方向逃窜,可是两条腿再怎么跑也跑不过四条腿。

没多久,羌军纷纷归队,分出一部分整理营寨,刘遐的营寨刚好便宜了他们,另还有小部分收拾起了战场,他们现在也养成了雁过毛拨光的好习惯,不过流民们大多比较穷困,汉军战士的地位远远不如胡族战士,很少有人佩带金银首饰,也仅仅扒了些甲胄衣服罢了。

更有些人还扒开死尸的嘴检查牙齿呢,这倒让云峰暗暗好笑,汉民可没有把好牙敲下来再镶上金牙的习惯。果然,所有检查口腔的羌军陆续现出了失望之sè。而搬运的尸体的活计交给了荆州降卒,这些人已被承诺战后发给粮食各自返乡,倒也积极xìng大涨,把尸体堆上了一辆辆的大车,集中起来运往江边,这就是在江边作战的好处,往江里一扔,用不了两天就能被水流冲入大海,省了挖土的工夫。

见着已收拾的七七八八了,云峰让姚益生招来部分羌军,与亲卫们凑齐八千人列队排好,然后一招手:“走,咱们进城!”于是,大队骑兵列着整齐的队形入东篱门后一路向西。

此时的宫城正南方宣阳门的城头上已站满了人,司马绍、郗鉴、汴壸、温峤、庾亮等人以及其他的权贵与宗室诸王皆云集于此。面sè凝重的看着正缓缓驰近的近万人骑队。

骑队正前方高高举起一个十字型木架。/刘遐的四肢都贯穿着一根粗大的矛尖被生生钉在上面,如温峤等眼力好的能明显看到,刘遐的呼吸细而急促,双腿亦尽可能的蜷起,似乎有一个无形的重物正挤压着他的胸膛一般。

这是由于钉在十字架上的死囚背部紧贴十字架,无法使肺部有充足的扩张空间吸入新鲜空气,因此呼吸时需依靠双腿撑起全身,令背部稍微离开十字架的中后部以获得撑起肺部的些许空间,直到力气耗尽再无法撑起身体,最终缺氧窒息而亡!可以说。钉上十字架是一种非常残忍而又缓慢的处决人犯方法。刘遐虽不抱生还希望,可身体的缺氧促使他本能的微微蜷起双腿以吸入空气,正如每天自杀的人有很多,却从无一人靠主动憋气把自已憋死是同样的道理。

在骑队的中后部一看就是边塞游骑。这些人服sè甲胄不整,大多数披头结辫,手持的武器也较为驳杂,根据个人喜好分别为矛、刀、狼牙棒等各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面容粗糙、神情剽悍、眼中shè出凶厉的光芒,与云峰的亲卫们有明显不同。亲卫基本上面无表情,目不斜视,显示有良好的军纪约束。

这令闻讯跟来的百姓们有些害怕,均是远远缀着不敢过于接近。另有个别人竟被触发了心里的不美好回忆。没办法,建康有相当一部分百姓由北方迁来,当年胡骑肆虐中原所带来的伤痛至今仍是历历在目。

郗鉴忍不住道:“云将军第一次潜了五千骑进来也就罢了,可第二次又潜了万骑入京,谯王是怎么回事?同样的错误怎么老犯?该不是年纪老迈无力处理政事了?”

这话一出,宗室诸王及司马绍均是面泛不悦,司马绍冷哼道:“尚令言重了,湘州地广人稀,诸多地域皆为蛮荒野地,且俚僚苗蛮分布于境内各处。朝庭所辖不过有限数郡罢了,谯王刺湘州仅两三载,手中兵力众不过万,又如何防范得了那人由西面把骑兵潜伏进来?只是尚令所言亦非毫无道理,朝庭腹地空虚终将酿成大患啊!而那人竟勾结胡骑入京。当真是犯天下之大不讳!”

众人都知道司马绍说的是实话,司马承根本就没法防住云峰的骑兵偷渡。可以说,建康的后花园完全暴露在这人的铁蹄之下了,不由得更是忧心忡忡。

“止步!”城头下的一声喝令把众人拉回了现实当中,只见骑队于城下五百步处勒住队形,云峰带着数人缓缓策出,另还有被钉上木架的刘遐。

汴壸开声斥道:“云将军,你末得朝庭诏令私挟外军入京,究竟意yù何为?莫非yù谋反不成?”

云峰拱了拱手:“汴尚此言末将可承受不起,末将若不多带些人手岂不是没命了?”说着,一指刘遐:“刘遐出于个人泄愤发兵围攻末将,怎不见朝庭阻止,如今竟怪责起了末将,这是何道理?”

司马绍接过来,扯着嗓子道:“哼!花言巧语!朕问你,我朝士民皆受过胡骑祸害,而你却勾结胡兵入京,莫非不怕激起公愤?”司马绍的声音几乎是叫出来的,江东人士对胡族均是深恶痛绝,他要让百姓们都看清云峰的真面目,也把云峰的名声搞臭。

云峰却微微笑道:“陛下,臣给您引荐一人。”又转头向姚益生示意道:“这位是秦州南安郡羌族酋帅姚戈仲长子姚益生将军,可不是为祸中原的匈奴、羯等胡族。”

姚益生施礼道:“臣姚益生参见陛下!”虽说是施礼,但他与云峰一样,仍然骑在马上。

司马绍暗自恼火,重重哼了一声。

云峰视而不见,继续解释起来,声音比司马绍还大,也要说给百姓们听,使他们去了心里畏惧:“陛下熟读经,想必对羌族的历史颇为了解,羌族渊远流长,《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晋语国语》又云:“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即属古羌族部落。另《史记》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同样出自于古羌部落,大禹王治水功泽天下,其子启立国号夏,为我华夏开国之第一人,为百世之表率,可见羌族与匈奴、羯等野蛮胡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司马绍一时哑口无言,这几本他也看过的,云峰引用的羌族渊源并无不当之处,不过,他总觉得云峰有牵强附会的嫌疑,上古时期并无民族存在,有的只是部族与宗族。黄帝等人出身于古羌是没错,可是说成现今羌族的始祖就有些夸大其辞了。

第三五四章以儆效尤

见着司马绍的神sè变化,云峰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夸道:“姚姓羌族源于烧当羌,后汉中叶,受汉室允许,南迁内附居于南安郡赤亭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羌族百姓勤劳朴实,受后汉、曹魏、大晋三朝管辖,该纳的税不少一文,该服的徭役绝不推辞,与我晋人和睦相处,尤其是自惠帝元康六年齐万年叛乱以来,姚姓羌族便与我凉州军民唇齿相依,近几年,更是互扶互助,共同兵先后击破残暴野蛮的氐族与匈奴,由此可见,羌人与我晋人实为一体,建康的乡亲们无须惧怕,本将敢担保羌军绝不会侵扰你们。”

这个牛皮吹的就太过了,包括姚益生在内,一众羌军们无不是暗自赫然,一遍又一遍的扪心自问,自已的部族真有那么安份,真有那么好吗?而且云峰说的上古历史,羌族中除了少数读过汉人史的高层,甚至包括姚益生在内,大部分族人并不清楚这一历史。一时心里均是充斥着满满的自豪。

张灵芸则哭笑不得,身为土生土长的凉州人,她自然清楚羌族的真正面目,虽为祸不及蒲洪的氐族,那是由于弱小的缘故,却也是好之有限。总之,羌族与凉州说不上有多大的仇怨,可夸成友好明显是言过其实了。其实她也挺佩服云峰的,竟然能把这么一支充满着野xìng的部族给拉拢过来替他冲锋陷阵,这是她父亲在生时既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也难以做到的事情。

百姓们对羌族可不大了解,一听云峰如此夸赞羌族,皆是纷纷现出了如释重负之sè,他们不信司马绍,不信朝庭,只相信云峰,既然云峰保证羌族骑兵不会侵扰他们,那么就没有人会怀疑。

司马绍虽看不清百姓们的神sè变化。不过数万人同松一口气使得弥漫于建康上空的紧张气息渐渐地消散无踪,却使他清晰的感受到了由此所导致的气场改变,心里不由得异常恼火。

其实他也明白。云峰的言辞或许有夸大事实的嫌疑,问题是,司马绍并不清楚羌族的具体状况,毕竟朝庭与西北不通往来已久。忍不住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权贵们,希望他们能帮着戳穿此人的慌言,但令他失望的是,无人有伸出援手之意,没办法。权贵们对羌族也不大了解。

身为士族,怎可能把视线投注到个僻处西北的小小部族身上?或许姚戈仲认为自已的身份不低,然而,在朝庭眼里,姚戈仲仅是个部族酋帅,地位相当于上等良人。

自从云峰下都已来,司马绍次次在这人手上吃瘪,尤为不甘。总想着扳回一城。不禁苦苦思索起来,突然灵机一动,还真他给抓住了云峰言语中的一处破绽,当即冷哼道:“哼!市坊间皆猜测你遣两千骑是往吴兴抄没沈充家财,不知传言是否属实?”

云峰毫不讳言道:“回陛下,的确如此!”

顿时。城头上方哗声四起,乱成了一窝蜂。总之,可以归纳为五个字:羡慕嫉妒恨!沈充家财钜亿。尤其是驯养的数百名歌姬闻名于江东地面,他们也眼红,也想分一杯羹啊。只是这些人也清楚,云峰把好处拿出来大家分享的可能xìng无限接近于零。恨就恨在虽然几yù狂,却没有能力去阻止云峰。

司马绍很满意于众人的愤慨,连忙把脸一板,义正严辞斥道:“朝庭尚末给沈充定罪,你却私自出兵,你说,你置朝庭律法为何物?眼里还有没有朝庭了?”接着,转头看了看身边的权贵们,见他们大多现出了一幅同仇敌忾之sè,又得意道:“何况朕还记得前些rì子你曾言生平有三恨,其中一恨为掳人家财,你兵前溪算不算掳人家财?哼!那天朕见你一幅大义凛然模样,还真信了你,却没料到,你竟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此言辞不一,实令人齿冷!”

云峰冷冷一笑:“陛下此言差矣,臣与沈充结怨起于宋袆,天下人众所皆知,后越闹越大,终至刀兵相见,说到底,实为私人恩怨,刘遐攻打臣也为私怨,皆因他亲弟被臣绳之以法,陛下不但不谴责刘遐,反右来指责臣,这是哪门子道理?莫非觉得如臣般的西北边民老实好欺不成?

至于沈充既然身死,臣为何要将他抄家灭族?陛下恐怕以为臣是贪图他的家财美人,实为大谬!沈充钜亿家财从何而来?无非依靠强取豪强,私铸劣币获取暴利,皆为不义之财!沈充能劫掠他人,臣如何不能劫掠沈充?何况斩草不除根,chūn风吹又生!或有可能,刘遐亲族臣也要斩尽杀绝!怎可能为自已数十年后留一祸患?”

这还是城头众人第一次听到这么狠的话,他们明白,这就是云峰的处事原则,而且从他把秦州蒲洪这一族杀的干干净净可以看出来,他的确是这么做的。一瞬间,均觉得有一股寒意从脊椎深处快蔓延到了四肢百骸!

这人太狠了,有些人已开始重新审视起了与云峰的关系,如今谁都知道,朝庭已奈何不得他了,行王敦故事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谁也不愿得罪他太狠,落得个抄家灭族的结局,所能期盼的,唯有云峰陷在北方腾出不手。当然了,也有个别xìng子刚烈的看不惯云峰这种不留余地的作为,下定决心要与他周旋下去。

司马绍也是面sè煞白,被云峰的狠话镇住了,好半天才强撑着不甘道:“好,你既说自已不贪图沈充的家财美人,那么,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