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772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772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仁贵被这突然发出的呐喊声弄得一愣,接着反应过来之后,看着站在身侧的杜学文和薛讷,笑道:“看看,这才叫真正的万邦归服,天竺如此,埃及也应如是!”

杜学文和薛讷这两个小年青,并没有经历过多大的战事,大唐开疆拓土的历程,他们大多也都是从父辈的口中听说的,直到看到这一幕,他们才真正的理解了,为什么大唐会有万邦来朝,四夷宾服的盛况。

出发!

庞大的船队驶入了阿拉伯海,一切都风平浪静,大食人似乎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大唐的兵锋已经伸向了他们的腹地。

在进入红海之后,船队便要分开了,薛仁贵将带领一路人马,杀入西奈半岛,在图尔登陆,吸引大食军的主力,另一路则在杜学文和薛讷的率领下,直扑苏伊士。

西奈半岛,自史前时代起就一直有人居住,关于这里最早的文字记载,约始於西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记录他们来此找寻开采铜矿一事。

然而西奈半岛似乎在更早便已闻名,其名可能源於中东最早的一个宗教名称。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曾经过西奈是无疑的,但路线及时间存在着争议。

西奈半岛以摩西接受律法的地点闻名,但那一座山是确实的所在仍然存疑。一条沿着西奈半岛北岸的道路,是埃及和巴勒斯坦间许多世纪以来的主要贸易路线,埃及曾建筑一连串的要塞来守卫这条路线。

在埃及帝国没落后,来自佩特拉的纳巴泰人控制了西奈的贸易路线达2个世纪之久,直到西元106年,遭罗马打败,该地区遂成为罗马帝国阿拉比亚行省的一部分。

西元初期,西奈半岛变成许多隐士和苦行者的居地,特别是南部山区。公元530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曾在西奈山的低坡上兴筑圣凯瑟琳修道院,该院成为该地区散布的各基督教团体的中心,并且一直是中世纪的朝圣地。

在历史上,1517年后,西奈半岛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并由君士坦丁堡派来的官员治理,直到19世纪初埃及脱离土耳其的直接统治而**。

在原本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里什地区成为英国与土耳其的战场,战争结束时西奈半岛复归埃及,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侵入西奈半岛前一直受埃及治理。

在后世,西奈半岛一直是以色列和埃及每次兵戎相见的争夺焦点,半岛东北部的吉迪及米特拉两山口曾经发生过惨烈的战争。

后世的考古学家,根据迈加拉山谷发现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载,认为西奈半岛至少有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1992年,一支美国考古队在费兰洼地发掘出一具距今3。3万年的人类骨骼化石,说明西奈的文明史还可追溯到更遥远的年代。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在半岛上开采铜矿、绿松石矿。从这里开采的花岗石,供作在尼罗河河谷修建寺院、宏伟宫殿的建筑材料。半岛的东北部地区,在纪元前和1世纪时曾是人烟稠密的地方,人们在那里修建储水池,灌溉山坡耕地。

西奈半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古战争中的“行军之路”。公元前1479年4月,新王国时期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率领埃及士兵远征亚洲,曾途经西奈半岛。

在上埃及的神庙里,还有记载那次在西奈荒漠和石山中艰难行军九天的壁画,其行军路线仍清晰可辨。

公元前13世纪,拉美西斯二世率军穿过西奈沙漠,征服巴勒斯坦、黎巴嫩,并在贝鲁特郊外的狗河边,竖起一块铭记其战功的石碑。

公元前6至4世纪,古亚述人、波斯人和希腊人都是从这里入侵埃及的。后来的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和奥斯曼帝**队,也选择了这条进入埃及的道路。

后世的名将拿破仑,则将阿里什看成是打开埃及和叙利亚等国大门的“一把钥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阿以战争,西奈半岛都是主战场之一。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来,“历史之路”又是埃及同西亚国家和海湾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尼罗河文明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文明等的交汇点。另外,西奈也是几种宗教信徒崇敬的地方。

在历史上,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也是如此,薛仁贵将从图尔登陆,然后从西奈半岛这里,征服整个埃及。

薛仁贵在图尔登陆,并没有遭受多大的麻烦,如今的阿拉伯帝国正与拜占庭帝国,以及伊斯兰王国打得热火朝天,不单单西亚的兵力被抽调一空,就连西奈半岛也是如此,大量的守军被抽调,奔赴其他的战场,而且叶齐德在埃及的防守中心也并不在西奈半岛上,整个埃及行省的十几万大军,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亚历山大港和塞得港一线,防备着拜占庭人突然偷袭,当然主要防备的还是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上的唐军。

于是薛仁贵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在图尔顺利构建了防御体系,并且做出了要向西方进攻,攻击叙利亚的姿态,以达到吸引大食主力的目的。

另一路的杜学文和薛讷却不像薛仁贵这般轻松,当他们和主力舰队分开之后,就遇到了麻烦。

大军分开的第三天,他们突然从大海上打捞上来了一具人形棺椁,这种东西,在大唐可从来没出现过,棺椁上清洗的向人们展示着一张人脸,看着都透着诡异。

杜学文忙让人将薛仁贵派给他们的那个古埃及祭司后裔哈图斯喊了过来,谁想到哈图斯看了一眼之后,突然就跪倒在了地上,似乎被惊吓到了,面无人色。

哈图斯浑身上下就好像筛糠一般,抖个不停,嘴里还在喃喃自语:“奥西里斯!是奥里西斯!”

杜学文闻言,不禁大皱起眉,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因为在出发之前,他们这些主要将领都曾被薛仁贵强制接受了一番关于古埃及历史的教育,特别是埃及人所信仰的神明,更是耳熟能详。

哈图斯所说的这个奥西里斯,是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之一,传说他生前是一个开明的国王,死后是地界主宰和死亡判官。他还是复活、降雨和植物之神,被称为丰饶之神。他是文明的赐予者,冥界之王,执行人死后是否可得到永生的审判。

奥里西斯大地之神格布与天神努特的第一个儿子。与其姐妹依西斯结为夫妇,将埃及引向繁荣的伟**老。

传说奥里西斯因为被自己的弟弟赛特嫉妒,在一次酒宴上,被弟弟塞特用阴谋害死。赛特制作了一个以珍贵木材制作华美的棺材,上面装饰满了美丽的宝石和黄金,并且是按自己哥哥的身材量身定做的,他在酒宴上宣称:“能够完美躺在箱子里的人,将得到这个棺材。”

结果塞特将自己的哥哥关在里面,盖好盖子并用沸腾的水浇洗,扔进尼罗河。他的妻子伊西斯在丛林里找到了奥西里斯的尸体,然后藏在沼泽里并准备使自己的丈夫复活。

但被出去打猎的赛特发现。他将自己的哥哥分尸成十四块,扔到了埃及的各个角落。虽然伊西斯再次找到他的尸骸,但只找到十三块,生。殖。器部分被鱼吃掉了,最后伊西斯用橄榄木雕刻一个代替

所以奥西里斯只复活了一个晚上并生出了一个儿子荷鲁斯为他复仇。荷鲁斯因此失去一眼,作为丰饶之神及复活之神,干旱时死去,丰水时重生。

因为奥里西斯已经无法在人间复活更久了,便成了地界的主宰和死亡判官。虽然他是冥界之神,但他并不是魔鬼或黑暗之神。相反,他象征着埃及人所相信的死后可以永世荣耀的希望。

当然,这些都只是神话故事,不过这个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之后,被埃及的法老听到了,便利用它来欺骗人民,说法老有神的帮助,因此活着是统治者,死后还是统治者。谁要是反对法老,那么,他活着时会受到惩罚,死后也不能顺利通过奥西里斯的阴间审判。

此后,每一个埃及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第一步是举行寻尸仪式。第二点是举行洁身仪式,即把尸体解剖,取出内脏和骨髓,制成干尸“木乃伊”。具体方法是,先把尸体浸在一种防腐液里,溶去油脂,洗掉表皮。四十天后,把尸体取出晾干。在腔内填入香料,外面涂上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和细菌,然后用布把尸体严密包裹起来。这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制成了。第三步是诵念咒法,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饭了。最后是埋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进他们生前为自己经营的“永恒住所”坟墓里去。

难道这东西里面装着的是木乃伊?

杜学文的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不过既然是木乃伊,这东西在埃及应该不少啊,哈图斯怎么会如此恐惧?

“哈图斯!你这是怎么了?”

哈图斯被猛然间惊醒,看着杜学文,那双眼睛简直就好像看到了死神一样,道:“天朝将军!我们不能再往前了,我们已经惊动了奥里西斯神,惊动了他在冥界的真身,我们会受到诅咒的,奥里西斯神的真身出现在这里,就是要警告我们,不能再往前,再往前的话,他将会降下诅咒!”

木乃伊的诅咒,对后世的人来说,一点儿都不稀奇,甚至还堂而皇之的登上电视节目,被大肆的宣扬,成了众多未解之谜当中的一个。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就是,在后世公元1922年,在埃及国王之谷一座金字塔脚下的陡峭的地下通道里,来了两个面色严肃的人。他们是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和卡纳冯勋爵。为寻找这个墓穴,霍华德?卡特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卡纳冯勋爵则在后来的8年里,为支持卡特揭开埃及王墓的秘密,投入了大量的金钱。

那一刻,他们所面对的是一座封闭了三千余年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门。

卡特小心翼翼的凿开墓门的一角,卡纳冯在他身后睁大眼睛往里瞧。随着洞口的扩大,气氛越来越紧张。卡特用颤抖的手举起电筒向里看去,半天没有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卡纳冯憋不住了,终于用嘶哑的声音问道:“你看见了什么没有?”

卡特转过身子眼睛里闪着光芒,结结巴巴地说:“我看见了一个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卡纳冯勋爵接过卡特递过来的手电,向里一看,便惊呆了,在他的眼前,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堆着的包金战车,饰有巨大镀金狮子和怪兽的卧榻,一人高的国王雕像,以及数不清的箱子和笼子。

这就是在后世曾经轰动了全世界的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一一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年轻的法老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

图坦卡蒙统治埃及9年,公元前1323年,他18岁的时候,神秘地死去。大概图坦卡蒙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被埋葬数千年后,他竟然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图坦卡蒙的墓位于埋葬法老的“国王之谷”的峭壁脚下。它由四个墓室组成。丢散在地上的珠宝说明曾经有盗墓者潜入墓室,但是没有拿走什么东西,可能是盗墓的人受到了意外的惊吓逃跑了,墓门后来又被重新密封起来。

图坦卡蒙的墓室就像一个收藏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墓内的珠宝、工艺品、家具、衣物、化妆品以及各种兵器多达五千余件。

在粉红色前室里,有三张四周雕成怪兽形的金床,床旁是两个真人般大小,相对而立的黑色卫士雕像,身穿金裙,手执锤矛。室中到处都是珍贵的宝物,镶有宝石的王座、金光闪闪的古代战车、洁白似玉的花瓶、雕刻精美的金床和金椅、各种乐器等等。

在墓室内,人们还发现一只盛有泥灰的碗,显然是当时封闭墓穴时使用过的,不知哪一名民工在油漆表面留下一个手指印,依然清晰可见。

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里面有四个金色的神龛,一具水晶石棺和三个套棺,内棺由纯金制成,上面写着年轻法老的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躺在棺内的吐坦哈蒙带着一副很大的金面具,这副面具和他本人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X光检查只发现面具上一块伤疤和法老本人脸上的伤疤,厚度稍微有点不同。

这位年轻的法老看上去既悲伤又静穆,胸前陈放着由念珠和花形雕刻串成的领饰,手执枷链和钩索,矢车菊、百合、荷花等色彩虽已剥落,但仍依稀可辨。专家们认为这个领饰是法老的年轻王后,在盖棺之前献上的。

墓内还有一幅壁画,表现这位年轻而又神气的法老,正被两位天神接往天国。

图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由薄薄的布裹缠着,浑身布满了项圈、护身符、戒指、金银手镯以及各种宝石。其中还有两把短剑,一把是金的,另一把是金柄铁刃的。后一把极为罕见,因为埃及人那时候刚刚知道用铁。

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集中在一个古墓内出土,这是史无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