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744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744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佐格等人的领导下,发挥野战骑射之长,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

1900年12月至1901年4月,布尔游击队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深入英属开普殖民地作战。1901年4月到9月的冬季战役中,布军游击队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多次偷袭,并屡屡得手,俘获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

1901年9月至1902年5月,史末资和赫尔佐格再次进入开普殖民地。他们率领5000名骑兵,分成若干小股游击队,奔袭千里,深入英军大后方,一直推进到大西洋沿岸和开普敦近郊,迫使英国在开普地区宣布戒严。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从1901年3月开始,基钦纳采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设置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布尔游击队活动的地区,英军架设铁丝网,将布尔共和国分割成若干绥靖区域,进行分区扫荡。铁丝网的总长度达6000公里。绥靖区内每隔1至2公里设一座木板碉堡,派士兵驻守,凡是有人走近碉堡射程,一律射杀。共设置了八千多座碉堡。在这些绥靖地区内,凡发现布尔农场主帮助游击队,则周围10英里内的农场、房舍一律烧毁。此外,基钦纳还一改以往对战俘的宽大政策,投降、被俘的游击队成员,以及参加过游击队的成年男性公民,一律流放到遥远的印度、锡兰和百慕大战俘营。在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殖民地,凡有响应“拿起武器”的号召的荷裔英国公民,一旦被俘皆判处死刑。

为了彻底消灭游击队的活动基础,基钦纳下令先后将13。6万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八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集中营。

集中营的高死亡率严重动摇了布尔军人的士气,同时也使英国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

布尔战争旷日持久,双方精疲力尽,欧洲各国对英国的抨击和指责也日益激烈。1901年2月,基钦纳已经开始和路易?博塔进行秘密谈判。

到1902年5月为止,英军已经在南非靡耗战争费用两亿两千万英镑,死亡两万一千多人。布尔人的作战能力也在迅速下降,兵力从最高时期的88000人减少到22000人,由于得不到补给,民团士兵营养不良、衣衫褴褛,士气沮丧。他们的粮秣弹药已经耗尽,只能依赖战利品为生。

1902年,英布双方开始正式举行和谈。5月31日,英布双方在弗里尼欣正式签订和约。持续31个月的英布战争宣告结束。

布尔战争中,英国先后动员了45万军队,其中25。6万为英国正规军,10。9万为英国志愿军,5。3万为南非英国殖民地军队,3。1万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通过海路运到南非的军队前后共计38万,此外还运送了35万匹马、10万匹骡子,134万吨军事装备和其他物资,先后动用了1027艘舰船。参加战争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部队共有1072名军官和20870名士兵阵亡。

在英布战争之后,英国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控制了通向非洲腹地大湖区的走廊。好望角地区以广袤的南非内地为依托,成为英属海外帝国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之一。经济方面,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兰德金矿被英国把持,英国得以控制全球经济命脉。来自南非的黄金使得伦敦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业和黄金交易的中心。

这些是英国在这次战争当中,所得到的,然而和他们所失去的相比,这些得到的,简直不值一提,历史上发生的英布战争标志着英国的海外扩张史的终结。

英国政治家发觉由于近代化战争代价高昂,同时保卫大英帝国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做法,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是不可行的。因此英国不应当再保持孤立政策。布尔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便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欧洲。

英国政府虽然兼并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可是却没能结束战争。战争还在继续,布尔军在农村进行广泛的游击战,迫使英军采取野蛮残酷的“三光”政策来反击。

战争越来越走到尽头,双方伤亡惨重。布尔人几乎全国成年男子都被动员当兵,土地缺少人手耕种,牲畜濒临绝种。英国则三易主帅,投入45万军队,伤亡近10万人,耗资2。23亿英镑。这种沉重代价使国内人民反战情绪高涨,世界舆论也强烈地抨击英国。年迈的维多利亚女王为战争日夜焦虑,忧心忡忡,加之国内政。治。斗。争和丈夫过早逝世,女王最终于1901年1月病逝。

英国正是因为知道不能杀绝布尔人,不得不与其签订《弗里尼欣和约》,规定英国是布尔人的合法主权者,但承认布尔人的自由和财产,并拨款援助布尔人重整家园,设立自治政府。

布尔战争虽然以英国胜利而结束,然而,英国却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欧洲诸强几乎一致谴责英国在南非的政策,认为英国为了贪求黄金而欺凌两个布尔人小国。它们认为,英国在战胜布尔后所得到的巨大黄金利益,将使自己更处于劣势。于是,法俄德三国一度谋求联合,共同对抗英国。1900年,趁英国陷于战事无暇顾及之机,法俄两国绕开英国,偷偷地瓜分了在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对此,英国大为恐慌,急忙将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中的两个岛屿让给德国,又与当时尚不算超级大国的美国订约,给予美国在中美洲开凿使用运河的方便,接着,在1902年与日本签订了同盟协定。

英国试图通过这些行为,拉拢德美日,以抗衡法俄。然而,这一系列措施使英帝国被迫放弃外交传统中的“光辉孤立”政策和“大陆均衡”政策。

紧接着,出于无奈,英国与法国、俄国先后签订协议,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更深地卷入到欧洲政治漩涡中,把自己捆上了“协约国”的战车,为参与一战进而遭受巨大损失埋下伏笔。

布尔战争引起了大英帝国内部的巨大变化。高额的战争开支使英国无力再花巨大的代价来维持帝国体系,连一向热衷于帝国殖民事业的张伯伦也在战后感叹道“这是个负担”。

1902年开始,英国政府开始考虑通过关税改革,用关税特惠制维系帝国的团结。这种关税改革实际上提高了殖民地在帝国内的经济地位。同时,在布尔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召开军事首脑会议,决定向南非派遣志愿军,使它们的军队可以服务于领土外的行动。这一决定得到了加拿大、新西兰和印度等殖民地的响应,纷纷派遣志愿军到南非。这又使殖民地从英帝国内部争取到了军事自主的权利。

1901年、190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成为自治领。接着,诸多英帝国的殖民地也纷纷宣布成为自治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衰败的趋势已非常明显了。1931年,英国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宣称英国和各自治领地位平等,在它们的内政和外交事务等各方面互不从属,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极度下降。随着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相继**,到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一场布尔战争,让世界老大英国彻底没落,这其中的巨大损失,杜睿可不想让大唐再去体验一遍,杜睿并不否认,他同样垂涎于非洲大陆上丰富的矿藏资源,但是怎么取得这些利益,那可就是个大学问了。

薛仁贵闻言,便明白杜睿的意思了,当初薛讷跟随杜睿前往澳洲平叛,回去之后,也曾和他说起过杜睿在澳洲道的做法。

薛仁贵虽然不了解非洲,但是也知道那里肯定也生活着不少土人,对待这些土人绝不能一味杀戮,也不能一味的怀柔,大唐要想在非洲站稳脚跟,让非洲大陆彻底成为大唐的疆土,就必须要恩威并施才行。

想明白之后,薛仁贵连忙点头道:“兄长放心,小弟明白了!”

杜睿点点头,接着又道:“待稳定了局势,不妨将非洲的土人迁移一部分,可以安置在天竺道,波斯道,还可以在安南道,那里的气候和非洲相差无几,不但可以为那些地方提供劳力,还能分散非洲土人,让其无法聚集在一起反抗!”

薛仁贵又是连连点头。

杜睿又道:“这次出兵,禁军一部将抽调左千牛卫两万人,由杜耀祖率领,其中一万人,你定要替为兄看护好!”

薛仁贵闻言一愣,见杜睿说得这般郑重,想来定然是要紧的事,便问道:“兄长!那一万人,有何不同的?”

杜睿道:“最近兵部尚书张言硕开发出了一种新式武器,名为燧发枪,以火药为引,铅丸杀人,五百步之内,可取人性命,而且威力甚大,足以贯穿铁甲!”

薛仁贵也是个战争疯子,一听居然有这等神兵利器,顿时也来了兴趣,道:“兄长!究竟是何样的武器,居然能有这般大的威力!”

杜睿起身,对外吩咐道:“二郎!且将那一日张言硕送来的燧发枪送到演武场。”

杜睿说完,便带着薛仁贵往演武场走去,杜睿平日里就是在这里教习众多孩儿习武,家中的护院也都是在此处打熬筋骨。

杜平生已经在等着了,另一侧还竖着一支枪靶,杜睿上前接过燧发枪,道:“这便是燧发枪!”

薛仁贵看着,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根烧火棍能有多大的威力,居然可以拥有杜睿描述的那般威力,不禁问道:“兄长!此物该如何应用!”

杜睿也不说话,拿着燧发枪便掩饰一把,先是将包裹着火药和铅弹的硬纸壳塞进了枪膛,接着用铁钎压实,然后瞄准枪靶,一扣扳机,一声轰响,随着翻腾起来的黑烟,远处的枪靶顷刻间,四分五裂。

薛仁贵也好像前几日的刘仁轨王玄策一样,完全没有准备,结果被这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给惊得险些跌坐在地上,看着远处已经碎成了一片的枪靶,薛仁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呆愣愣的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杜睿将燧发枪丢给杜平生,走过去对着薛仁贵说道:“这燧发枪的威力如何?”

薛仁贵听到杜睿说话,这才从方才的震惊之中清醒了过来,双眼炙热的看着杜平生手中的火枪,恨不得一把抢过来才好。

“兄长方才说左千牛卫军中有万人都使用这燧发枪?”

杜睿点头道:“目前就是万人,日后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我大唐的所有部队都将换上这种燧发枪,火炮,霹雳弹,就像我当初和你们说的那样,从冷兵器,变成热兵器!这燧发枪,就是热兵器当中的代表!”

“好!好!好!”薛仁贵接连说了三个好字,方才见杜睿演示了一遍之后,他已经充分认可了这种武器,迫不及待的就想要带着这燧发枪到战场上去大显神威,“兄长!有了这燧发枪,日后天下间还有谁是我大唐军队的对手!”

杜睿笑道:“仁贵!战争,武器虽然是关键,可也不能完全的依靠武器,这其中还要看为将者如何使用这武器,为兄已经吩咐了杜耀祖,操演这火枪战阵。”

薛仁贵听着,不禁心痒难耐,道:“兄长!既然如此,不妨去观看一番如何,小弟也好看看这燧发枪如何应用,到了战场之上才不会出错!”

杜睿知道薛仁贵和苏麟,秦束一样,都是战争疯子,他既然生出了这个念头,杜睿就算是想要阻止都阻止不了,也只得应下,道:“好!便依你!”

两人正要出门,却撞见了宝钗,见二人要出去,忙道:“夫君!这会酒菜都准备好了,怎的还要出去,薛将军远来是客,总不能怠慢了!”

薛仁贵记挂着火枪战阵,哪里吃得下酒菜,忙道:“嫂嫂!小弟又不是外人,还是先去忙正事要紧!”

说着,便拉上了一脸无奈的杜睿跑了出去。

第七篇永徽第二十一章

杜睿和薛仁贵急匆匆的到了长安城外左千牛卫军的驻地,军制改革之后,大唐禁军之中的南衙北衙诸部禁军,除了部分担任守卫工作的之外,都搬到了城外,授兵部的统一节制。

两人赶到驻地营门外的时候,就听到营内传出来的火枪轰鸣声,薛仁贵听着不禁满脸的喜色,他虽然平日里老成持重,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立刻原形毕露,之前见识到了火枪的威力之后,更是见猎心喜,恨不得立刻就去亲眼见识一下杜睿所描绘的火枪战阵的巨大威力。

正在营内主持训练的杜耀祖听到杜睿来了,连忙跑到营门口迎接,见了杜睿忙躬身行礼:“大帅亲临,末将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杜睿看着杜耀祖,笑道:“好了!别说什么失礼不失礼的!耀祖!这位可还记得!?”

杜耀祖看向了薛仁贵,好半天才试探着问了一句:“可是姑老爷到了!?”

薛仁贵当初也曾见过杜耀祖,只不过那时候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