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571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571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天,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一直都是心惊胆颤,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唐军就会杀到帕雷瑟,要是帕雷瑟丢了的话,他可就真的没地方去了,去向穆阿维叶表示臣服,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绝对不甘心,可是要他独自面对唐军的进攻,他又实在没有信心可以将唐军打退,现在好了,唐军撤退了,至少在短时间内,他是没有危险了。

不过,杜睿为什么要撤退,现在唐军的形式一片大好,只要攻陷了帕雷瑟,就可以继续向西,直逼大马士革,甚至是阿拉伯帝国的首府巴格达,杜睿却在这个时候撤军,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实在是想不明白。

左思右想,也琢磨不透杜睿的用意,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也只得命人继续见识喀布尔方向的唐军,加固城防,准备迎敌。

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想不明白,只能时时刻刻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杜睿却满心轻松的率领着大军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常年的征战,杜睿也有些厌烦了,战场上的杀戮,让他也不禁身心俱疲,这一战大唐虽然胜了,可是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唐军,包括回纥,突厥等归附的部众,战死者超过了二十万,这在大唐立国以来都不曾出现过。

一想到那些战死者,尤其是苏定方战死之时,仰天高呼,脸上那深深的不甘,杜睿的心中对李承乾就更多了几分怨恨。

原本那些将士是不用死的,原本苏定方能善始善终,被后世人当成一代名将,加以祭祀的,可是都因为李承乾的好大喜功,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全都葬送了。

不知道此次回返,又要有多少家带孝,多少家举哀,多少孩子失去父亲,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父母失去儿子。

杜睿就这般满腹心事的到了龟兹,席君买将不会去长安,他的职责是稳定西域的局势,两人就要在此分别了。

“席将军!多保重!”

在龟兹休整了两日,把那些栗特人全都交给了席君买安置,杜睿又要离开了。

席君买也对杜睿拱手道:“大帅!多保重!不知大帅此次回返,有何打算!?”

杜睿知道席君买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也不想隐瞒,道:“此番率军出征实非我的本意,此次回去,待交割了职司,我便准备返回杜陵,从此也不想再过问朝政了!”

席君买道:“大帅可是还在埋怨圣上!”

杜睿闻言笑道:“席将军何出此言!?”

席君买笑道:“大帅的心思都在脸上,末将如何会猜不到,只是大帅想的有些偏颇了!圣上虽然急功,然此番大战,想来苏将军以及那些战死的将士都不会埋怨圣上的!”

杜睿道:“这是为何?此番如果不是圣上好大喜功,仓促进军的话,如何会用葱岭之败,十余万将士也不会战死沙场了!这难道不是圣上之过?”

席君买闻言,连忙向四周看了看,心中不禁一阵苦笑,像这般直言圣上之过的事情,也就只有杜睿能做得出来。

“圣上虽有小过,然身为大唐将士,征战沙场,是每一个人的心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大帅当年的诗句犹然在耳,激励着多少大唐男儿奔赴战场,为国效力,为何大帅却忘记了!末将当初还在且末之时,便时常听闻大帅的战绩,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这是军人的宿命,又有什么好怨恨的!”

杜睿闻言也是一阵怅然,仔细想来,席君买说得未必没有道理,李承乾虽然有错,可是那些战死疆场的大唐将士,谁会去怨恨呢!

“席将军的话,我记下了!”

席君买又道:“大帅!方今大唐之强盛,远超汉晋,末将并非谬赞,然天下人都看得分明,大唐能有今日,大帅出力颇多,末将只盼大帅能以国事为重,来日若是还有机会,末将还愿在大帅麾下效力,为国建功立业!”

杜睿看着席君买满眼的热切,心下也不由得一阵感动,如今的杜睿还缺什么,论财富,他富可敌国,杜家商会开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论名望,他身为大唐文坛泰斗,一部《资治通鉴》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杜睿现在所盼的也不过是,千百年后人们提起他的时候,能说上一句:华夏之强盛,盖因杜承明!

杜睿想着,对席君买一拱手,道:“杜某记下了!保重!”

席君买道:“保重!”

大军继续向东开拔,距离长安也越来越近了。

长安城中,杜睿的捷报早已送来,又是一次大胜,让长安再一次沸腾了,人们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豪,能生在这么一个盛世,实在是大唐百姓的幸事。

李承乾欢喜过后,心中不由得有些失落,杜睿回师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原本他还在盼着杜睿能趁势将阿拉伯帝国给灭了,成就一番不朽的功业,这个时候撤军,在他看来实在是有些虎头蛇尾。

不过李承乾也知道,眼下的大唐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进兵了,原本他还觉得,以大唐兵锋之盛,要灭阿拉伯帝国的话,定然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容易,可是随着战事的不断进行,他也清醒了。

李承乾认识到,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强国,是一个不弱于大唐的强国,想要将其灭亡,绝非一朝一夕的时间能完成的。

同时李承乾也知道了苏定方战死的消息,这让他不禁深深的自责,苏定方是太宗皇帝的爱将,为大唐灭亡西突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苏定方战死沙场,他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责任,若不是他将李义府派去做监军的话,苏定方如何会死。

还有一件事,让李承乾陷入了深深的惆怅之中,那就是杜睿,当初杜睿曾有明言,不进宫,不面军,一旦战事结束,立刻返回杜陵。

可是李承乾如何舍得杜睿走,经历了此番战事,李承乾已经彻底消除了心中杜睿的猜忌,杜睿是个当真一心为国的人,如若不然的话,他怎会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便召之即来。

可是李承乾也知道,他此前的猜疑,已经让杜睿寒心了,如何才能将杜睿留下来,就成了他眼下最为头疼的事情。

李承乾对杜睿十分了解,知道杜睿一身傲骨,根本就不会畏惧皇权,杜睿若是想走的恶化,他便是降下多少圣旨都无济于事。

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李承乾只能再次求助于李世绩。

只是可怜李世绩老先生,偌大的年纪,身体又不好,刚刚回府,还没等喘口气,又被召进了皇宫,似李世绩这般几乎要成精的人,只是一想,便猜到了李承乾的心思。

其实他何尝不是盼着杜睿能留在朝堂,如今皇后武京娘的手越伸越长,朝中那些少壮派大多都投在了武京娘的门下,那些人只会夸夸其谈,全无半分真本事,特别是这次,为了迎合李承乾的心思,居然有人弹劾杜睿未经圣命,擅自撤军,是大逆不道,要不是李承乾还算清醒,说不得杜睿又要负气出走了。

而像他们这样务实,敢于担当国事的老臣,却是越来越少,若是杜睿能留下来的话,肯定会有所改变。

当初杜睿主持变法,那个时候杜睿的手段,他可是记忆犹新,只要杜睿留下来,李世绩相信朝中的风气肯定会大为改观。

到了承庆殿,君臣见礼毕,李承乾便迫不及待道:“英国公!杜承明的大军不日便要到长安,老爱卿好歹想个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将杜承明留住才是!”

李世绩闻言,忙道:“圣上!要想留住宋国公并不难,关键是,圣上将来要如何待宋国公,这个才是关键!”

李世绩虽然没有明言,但是李承乾也听出李世绩言语之中是在埋怨他当初猜忌杜睿,才气的杜睿去职还乡。

“当初确实是朕的过错,朕自当反省,若是杜承明能留下,朕保证以后决不再犯!”

做皇帝能做到李承乾这个份上,其实也殊为难得了,便是当初的太宗皇帝,即便是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却也不肯在嘴上承认。

李世绩见李承乾一脸的诚恳,也是老怀弥慰,道:“圣上能有此心,想来宋国公也非铁石心肠,况且圣上与宋国公自幼相善,宋国公又一心为国,定然不会在纠结往事,重回朝堂!不过要想将宋国公留下,圣上还需去找几个人,代为说和!”

李承乾忙问道:“是何人?能有这样本事?”

李世绩笑道:“正是三位公主殿下!”

长安城中,杜睿当初的宋国公府邸内,汝南公主,安康公主,晋阳公主三女面面相觑,看着眼前的兄长,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前次上元佳节关灯之后,恰逢安康公主临产,三人便留在了长安,一直不曾回返杜陵,这一次,李承乾深夜来访,确实出乎了她们的预料。

“皇兄有事只管明言!”虽然心中对李承乾也有些埋怨,但是李承乾毕竟是她们的长兄,又是皇帝,汝南公主也不好太冷淡了。

李承乾的心里纠结了一阵,道:“三位皇妹想来也都知道了,承明即将回返的事!”

汝南公主点头,道:“自然知晓,前番皇兄不是派人来知会了吗?”

“对!对!”李承乾犹豫了半晌,才道,“三位皇妹,承明对~~~~~对朕怕是有些误会,如今朝堂正是用人之际,朕想要承明留在长安,辅佐朝政,又怕承明记挂前事,不肯留下,这才来找三位皇妹商议,究竟怎样,才能让承明回心转意!”

汝南公主三女闻言,心中都是一阵好笑,安康公主抢着说道:“皇兄!当初要赶睿郎离开的是你,现在要他留下的也是你,小妹如何有本事能让睿郎留下!”

李承乾知道当初他猜忌杜睿,致使杜睿负气去职还乡,安康公主心中对他满是怨恨,不过此时有事相求,尽管李承乾是皇帝,也不得不陪着小心。

“是!是!都是皇兄的错,现在皇兄已经知道当初错了,还望三位皇妹既往不咎,承明身负大才学,乃是大唐的擎天巨柱,当初父皇驾崩之时,又曾以朝政相托付,若是不留在长安施展才学,造福天下去不可惜,又辜负了父皇当年的嘱托啊!”

“哼!”安康公主闻言气道,“这话都是皇兄说的,如何是睿郎辜负了父皇,分明是皇兄才对。”

晋阳公主也在一旁帮腔,道:“就是!就是!当初父皇以睿郎为托孤大臣,还让皇兄以师礼待之,皇兄自家忘了,如何能怪到睿郎的头上!”

李承乾闻言,顿时大感头疼,当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有了如意郎君,将自家的兄长都忘到了脑后,这会儿群起而攻,让李承乾也是无法回嘴,只能听着,不停的认错。

汝南公主见两女说得有些过了,忙道:“好了!此事皇兄既然已经知错了,你们如何能抓住不放,不过皇兄!让小妹三人劝说睿郎留下不难,小妹只盼皇兄日后,不可再行猜忌,睿郎一心为公,从不曾为自己谋半点儿好处,而皇兄横加猜忌,这才让睿郎痛心而走,这一次小妹只盼你们君臣能够相得,善始善终!”

李承乾听汝南公主这话,分明是答应了,登时大喜,连连保证道:“朕当日也是悔恨不已,这一次决不再犯,其实朕也知道承明的忠心!”

安康公主道:“皇兄知道就好,皇兄也不想想,当初睿郎若是当真对这大唐的江山社稷有野心的话,如何会帮着你对付青雀哥哥和稚奴两人,莫不是你不知道晋王妃可就是睿郎的嫡亲妹妹杜云莲!”

李承乾自然知道,被安康公主一说,更是悔恨不已,当初要不是他疑心病太重的话,如何会有今日的事,就连那战死沙场的十余万将士也不会白白送了性命。

李承乾这次也是下定了决心,忙道:“三位皇妹放心,这一次朕决不再犯,还望三位皇妹能玉成此事!”

汝南公主答应道:“皇兄!我们三姐妹也是大唐的公主,父皇的骨血,如何会不希望大唐更加强盛,既然皇兄觉得睿郎还能一用,我们自然会尽力,让他留下,辅佐社稷江山!”

李承乾闻言大喜,忙道:“三位皇妹若是肯帮忙的话,此事必成!”

汝南公主却道:“皇兄!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与睿郎自少时起,便为密友,难道你还不了解睿郎的性子,最是吃软不吃硬,当年你对睿郎横加猜忌,睿郎伤心怒极之下,才去职还乡,如今要让他回心转意,还需皇兄去请!”

李承乾也知道,汝南公主三人纵然是能劝得杜睿改变主意,可是这要紧的事情,还是要他亲自去做,毕竟当初是他把杜睿排挤走的,如今要让杜睿回来扶保江山社稷,他不出面的话根本就不行。

要是换作其他的皇帝,这件事肯定要告吹,可是李承乾不同,毕竟他与杜睿的友谊深厚,两人相识二十年,在别人身上,他放不开面子,但是在杜睿的身上,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

“好!此事朕自会去做,不过三位皇妹也不可携带!以前千错万错都是朕做差了,还望三位皇妹能不计前嫌!”

要说当初李承乾逼得杜睿去职还乡,汝南公主等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