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337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337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夫婿的选择问题上,太宗却过于偏颇了,安康公主嫁得如意郎君,而他的夫君确实个粗鄙莽夫。

突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高阳公主居然拉着安康公主的手,朝着杜睿走了过来,杜睿见躲不过去,赶紧起身行礼。

“臣杜睿,拜见公主殿下!”

高阳公主一笑,道:“姐夫万万不可如此,没得折杀了小妹,要说安康姐姐和汝南姐姐也真是好福气,居然嫁得如此如意郎君!”

杜睿低着头,回道:“公主殿下过誉了!”

高阳公主嫣然一笑,倒也不再纠缠,转身便去了主位,房遗爱则侍立在一旁,看上去倒像是个护卫一般。

“诸位姐妹,诸位驸马,今日难得团聚,还请畅饮!”高阳公主饮罢一杯酒,接着话锋一转,道,“今日难得有这般闲暇之时,高阳为诸位姐姐妹妹们请来了一位高人。”

高人!

众人皆是一愣,这可是家宴,尤其还是皇家的家宴,高阳公主居然找来了一个外人,说起来却是于理不合。

高阳公主看也不看众人的表情,吩咐道:“还不快请辩机大师出来!”

辩机!

杜睿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身子猛地一颤,急忙像厅堂门口看去,总算见到了神交很久的辩机大师了。一身灰色僧袍,年青俊俏的光头佬,扭着水蛇腰,飘飘渺渺的走了进来,很是文质彬彬的朝着众人颔首为礼,长的不错,有股子浓重的奶油小生味,也算得是个风度翩翩的家伙:“诸位施主,贫僧有礼了!”

“你就是辩机高僧?”安康公主也曾听说过辩机的声名,知道他是玄奘法师门下的译经大德之一,佛法高深的很。

辩机和尚一闻此言,原本古井无波的嘴脸突然间有点儿走形,嘴角扯了扯,连念几声佛祖慈悲之后才恢复平静:“小僧并非高僧,不过是一苦参佛理的俗人罢了。”

果然,一句话就让他佛心起波澜,看样子,这家伙并非是啥佛心坚定、心如止水之人,怪不得日后会干出那样的破事,这种人要是在后世就该乘早清除出革命队伍,免得日后当上叛徒汉奸。

最让杜睿恼火的是,他看到了这个妖僧眼中那转瞬即失的亮芒,那是一种惊艳与贪慕的综合之光,杜睿的目光一凛,心中已然生出了杀机,只是不知道此时他和高阳公主之间是否已经行了那龌龊事,要是没有的话,杜睿一点儿都不介意宰了这个佛门败类。

不过看高阳公主看辩机和尚的眼神,分明就是在看情郎,显而易见,两人此时已经败坏了李唐皇室的清名。

杜睿前世在读史的时候,就十分不理解,要说高阳公主的夫家也算是大唐顶级的豪门了,那可是清河房氏出身山东高门,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

房玄龄又以“房谋杜断”成为太宗建国治国的左膀右臂,能嫁入房家足见太宗对高阳公主相当的重视。

高阳公主深得太宗宠爱正史亦有佐证,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以主宠“故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也就是说在已经出嫁的所有嫡庶公主当中,房遗爱以高阳公主得宠的缘故在太宗前的待遇比其他驸马都尉要优惠,礼秩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房遗爱官至太府卿后为房州刺史,太府卿乃从三品“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凡四方贡赋、百官俸秩,谨其出纳。赋物任土所出,定精粗之差,祭祀币帛皆供焉”是太宗朝驸马都尉中少有的财物实权肥缺。

同时高阳公主的婆母范阳卢氏也性格刚烈非常有名,在《新唐书》列女传中记载了卢氏剜目明志的典故,又有《隋唐嘉话》趣事“千古风流一坛醋”的名号。想来高阳公主嫁入房家遇到这样一个性格鲜明的婆婆想要为所欲为也当有所顾忌。

房玄龄见诸史料有三子一女:长子房遗直为嗣,妻杜氏未见有载,次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第三子房遗则娶荆王李元景之女,女为韩王李元嘉王妃,传说名曰奉珠。

房家子女可谓个个攀龙附凤,地位显赫,这样的豪门,高阳公主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当然,有唐一代,妇女的地位很高,其生活开放之程度让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而李唐皇室的宫闱之内,便盛传着许多风流艳事。

高阳公主,也称合浦公主,《新唐书》记载了她的生平:“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骄。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禄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玄龄卒,主导遗爱异赀,既而反谮之,遗直自言,帝痛让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

高阳公主原本依仗太宗的宠爱而骄横,但却因为想独霸家产而被太宗大骂,以至于怏怏不乐。

再加上原本就对自己的驸马房遗爱不满意,这才有了之后,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私通,实际上,辨机并不是高阳唯一私通的和尚,《新唐书》记载,和尚智勖能占卜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医术高明,全都私下和高阳公主有过私通。

关于辩机和尚,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年少即以能文著称,贞观十九年玄奘于长安开始译经,参预其事。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即由玄奘撰述,辩机缀辑。

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自述,他少怀高蹈之节,十五岁时剃发出家,隶名坐落在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大总持寺,为著名法师道岳的弟子。后来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位于长安城西北金城坊的会昌寺。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至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

与辩机同时入选为缀文大德的还有另外八人。这九人皆为一时上选,而辩机、道宣、靖迈、慧立四人名声特著,因为他们除了参与译经之外,都另有史传著作行世。辩机编撰了《大唐西域记》,道宣著有《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靖迈著有《古今译经图记》,慧立则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不但功在释氏,且为一般士人所喜读而乐道。

而这四人中辩机最年轻,风韵高朗,文采斐然,尤为俊异。他在玄奘译场中担任缀文译出的经典计有《显扬圣教论颂》1卷,《六门陀罗尼经》1卷,《佛地经》1卷,《天请问经》1卷;又参加译出《瑜伽师地论》要典,在100卷经文中由他受旨证文者30卷,足见他才能兼人,深受玄奘器重。

《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玄奘奉太宗的诏命撰著的重要著作。此书记述玄奘游历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经国家和城邑的见闻,范围广泛,材料丰富,除大量关于佛教圣迹和神话传说的记载外,还有许多关于各地政治、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当时太宗怀着开拓疆域的大志,急切需要了解西域及其以远各地的上述情况,所以初与玄奘见面,便郑重地嘱他将亲睹亲闻,修成一传,以示未闻。

玄奘见太宗如此重视,不敢怠慢,特选自己最所倚重的辩机作撰写此书的助手,将自己游历时记下的资料,交给辩机排比整理,成此巨著。此书问世后,影响极大,致使一些同类著作相形见绌。如隋代吏部侍郎裴矩所撰《西域图记》、唐初出使西域的王玄策所撰《中天竺国行记》,高宗时史官奉诏撰成的《西域图志》,今皆不传,唯独《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备受中外学者的珍重。这固然由其书内容丰富所决定,也与它的文采优美有关。

辩机之死是否因与高阳公主私通而死,在后世,大部分学者均采信。但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太宗杀辩机,完全是因与高阳公主父女之间交恶,而利用公主将金宝神枕供养辩机而大作文章,用以震摄教训其女。

其实辩机和尚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辩机没有想到,他的师父玄奘大师也没有想到,这个未来可能会继承他衣钵的,已逐渐成为僧林中新一代领袖的弟子有一天会被戴上“通奸”的罪名腰斩于世人面前,而在历史中,留下“淫僧”“恶僧”之名让后人口诛笔伐。

贞观十九年,四十六岁的佛门龙象玄奘大师从印度归来。正月二十四日进入长安,稍作安顿,即赴洛阳面谒将伐辽的太宗皇帝。二月初太宗皇帝见到了这位高僧,在请求玄奘还俗,和一起出征均遭婉拒后,让留守的司空房玄龄广召佛界硕学之士,在长安弘福寺准备译注,其参与者均为当世高僧大德。

后人汤用彤先生以如此之言语描述汇集在这个译注团队中的人:“集一时还内之硕彦,且可谓历代佛徒之英华”。

辩机是这个由“硕彦”和“英华”组成的团队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当时被选入“缀文”一组,与其余八人被时誉为“九德”。

他的任务是把由梵文翻译成的汉文进行整理和修饰,前提是他必须要通熟于当时流行的大小乘经文和出众之文学才能。玄奘法师应该是很满意这个容貌俊逸,气宇不凡,且才情横溢的小伙子。能够进入“缀文”一组的九人,皆是唐初名噪当世的大德,辩机能解大小乘经论,为当世备受推崇。

贞观二十二,辩机还笔受了《天请问经》一卷,看到在玄奘法师最受重视的百卷《瑜伽师地论》中,年轻的辩机笔受并缀文其中《摄抉择分》三十卷,足见玄奘对他的倚重。

玄奘为何西去印度,直接一点说,就是为了这部《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相传为弥勒所说,是瑜伽行宗学说的根本,是最主要的论典,也是大乘经论中规模最大,法义最完备,而且体系完整,组织谨密,说理究竟的权威之著。玄奘认为求得此经纶,可以解决当时中国佛教“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的混乱之状。而回到大唐,集结天下著名义学僧人,全力以赴。谨慎再三,各委其任,作为玄奘大师最喜欢,也最倚重的弟子,辩机当仁不让,为此论笔受者之冠。

《瑜伽师地论》自贞观二十一年五月起开译,到二十二年七月结,玄奘率辩机等弟子完成他西行之初衷,也让他内心愉快起来。这样的岁月变成文字在历史中会积沙成金般烁烁闪着自己的光芒。

缀文九德,以辩机、道宣、靖迈、慧立四人为最著,辩机为“四德”之首。

许多年后,年长辩机二十岁左右的道宣在《大唐内典录》和《续高僧传?玄奘传》中,一再提及了当年的辩机执笔,录文,虽无详语,但追怀雀谊,耿耿思念之心跃然于目。那时的辩机不足而立之年名列“九德”之首,俊朗高材,不仅仅是玄奘大师喜欢,与之相处之人,会有谁不喜欢这个年轻的僧人呢?

知道“九德”中最盛名者为此“四德”,道宣,佛门大德高僧,律宗之“南山宗”创始人,学识之渊博,可谓佛史少有,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负盛名的史学大师。有律宗著作《四分戒律本疏》、《四分戒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戒拾毗尼义钞》三卷、《四分戒删补随羯磨疏》二卷,使律学成为系统之学。而于佛史,则著有《徐高僧传》三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内典录》十卷,并有《集古今佛道论衡》,《集神州三宝感通灵》,《道宣律师感通灵》,《释迦氏谱》等著作。其门下弟子众多。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是道宣的徒孙,将律宗传入日本,确定日本之施戒制度,奠定律宗在日本之影响和地位。

道宣之声名,玄奘在印度时就闻其“秉持第一”,并对这位年岁相仿的同道表示了欣佩。

道宣都如此了得,更何况是九德之首的辩机和尚了。

唐贞观末年,有人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事情既然关系到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八九年之久了。

说到房遗爱,他和以学识、识才知名的父亲不同。从小讨厌学问,却有一身蛮力。他借着父亲的威势,成为太宗爱女高阳公主的丈夫,因此被封为右卫将军,得到了比其他驸马都尉优厚许多的待遇。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