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292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292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呐喊,全体唐军将士,只是催动胯下的战马,缓慢的朝前面移动着,积雪为战马的奔驰带来了不便,当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隐匿行迹。

唐军的队伍渐渐的铺排开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而后悄悄的朝着契丹人的老营压近。

契丹人此时还在大声的哭喊着,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快要降临到他们的身上,反而因为哭喊声,遮蔽了唐军行军带来的响动。

大屠杀已经结束了,一些契丹人走到那成堆的尸体面前,在里面寻找着自己亲人的踪迹,有的人寻到了,又是一阵痛苦,也有的人在找到之后,发现亲人还没有死透,也不施救,而是喊来同伴,再补上一刀,痛呼声还在不时的响起,整个老营都乱糟糟的。

“阿契合!”阿迦罗发泄过后站起身来,对着阿契合道,“去将所有的食物都收集起来,从今天开始统一分配!谁也不能多吃,包括本王在内!”

“是!我马上就去~~~~~~~~~~”

那个办字还没有说出口,阿契合的脸上就布满了惊恐的表情,一双眼睛睁得老大,嗓子就像是被堵住了一样,只能发出赫赫的响动。

阿迦罗也被吓了一跳,他清楚的看到阿契合的咽喉之间突然多出了一支羽箭,正在淙淙的冒着鲜血,僵硬的转过头,朝身后看过去。

“唐人!唐人来了!”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第一声,紧接着原本就因为大屠杀变得混乱起来的营地,更是混乱不堪,没有人组织防御更没有人试图发起攻击,所有人只是在漫无目的的奔逃着,呼喊着,绝望着。

原本因为屠杀了部族的老弱,带来生的希望,如今当然无措,有的只是对唐军深深的恐惧。

阿迦罗也僵立在了当场,看着不断从头顶,从身边飞射而过的羽箭,他甚至都忘记了躲避,不!不是忘记了,而是根本就没想要躲避。

契丹完了!彻底完了!完全没有希望了!

如果唐军在大屠杀之前到来的话,他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现在,因为这场大屠杀,他在部族之中的威信已经荡然无存,更要命的是,经历了这场大屠杀,契丹兵将已经疲惫不堪,这个时候,还如何作战?

“噗通!”

阿迦罗突然跪了下来,看着身边倒在雪地里,已经渐渐没有了声息的阿契合,这个契丹的智者,恐怕就算是还活着,面对这样的危局,大概也没有办法了吧!

唐军还在缓慢的前进着,一波。波的羽箭不断的飞射而出,倾泻在契丹的老营之中,根本就不需要瞄准,此时契丹人完全乱作了一团,一支羽箭射出去,总能带走一条生命。

“大王!怎么办?我们现在怎么办?”

一个部族首领扑了过来,拉着阿迦罗的狐裘,大声喊叫着,眼神中带着惊恐,不甘和愤怒,大声质问着阿迦罗。

“完了!都完了!”阿迦罗失神的说着,突然一把推开那个部族首领,大声喊道,“逃命啊!快逃命吧!”

逃命!

契丹人反映了过来,四处张望着,可是这个时候他们还能向什么地方逃,正面是如狼似虎的唐军,身后就是辽河。

也不知道是因果报应,还是怎的,此时原本封冻的辽河,居然开封了,那些被屠杀的老弱,鲜血流进了辽河之中,瞬间就将辽河上的冰层融化。

天做孽犹可违,自做孽不可活!

他们自己造下的孽,如今转眼报应就到了!

契丹人绝望了,大声的哭喊着,眼看着成群结队的唐军涌进了老营,开始对着他们举起了屠刀,他们就好像刚才那些被屠杀的老弱一样,跪倒在地,乞求着宽恕。

但是这些刚刚发泄了兽。欲的契丹人,等来的只是冰冷的刀锋划过他们的脖颈,而后鲜血喷涌而出,倾洒在雪地上,将原本就一片殷红的大地,然的更加妖艳。

阿迦罗此时也反映了过来,大声呼喊着,希望能够阻止唐军的屠杀,但是根本就没人理会他,没有人将其砍杀,只是因为唐军的将士看出他衣着的不同,料想身份应该不差的缘故。

阿迦罗此时也发现了杜睿,他们两人并没有直接见过面,但是他曾经在战场上见过杜睿带着的那个金属面具,知道这就是唐军主帅,急忙连滚带爬的扑了过去,还没跑到近前,就被杜睿的亲兵拦了下来。

“不!让我过去,我是契丹的新王阿迦罗,我要见你们的主帅!”阿迦罗大喊着,形状仿佛疯了一般。

杜睿也早就注意到了阿迦罗,冷笑了一声,下令道:“把他带过来吧!”

亲兵压着阿迦罗到了杜睿的马前,不用人推,阿迦罗就主动跪在了杜睿的马前,就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拉着杜睿的马缰,悲道:“唐人将军!将军!放过契丹吧!放过契丹人吧!我们愿意降服,我们愿意归顺!我们愿意做您的奴隶,放过契丹人吧!不要再杀了!”

杜睿冷哼了一声,道:“你们南下的时候,可曾想过饶那些百姓一条性命,你们攻破肃州的时候,可曾想过放过那些百姓!你们方才屠杀自己部族老弱的时候,可曾想过你们也会有相同的命运呢!?”

阿迦罗愣住了,回头看着还在被屠杀的部众,面色凄苦的说道:“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天狼神降下的惩罚,将军!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恕罪!求求您,放过这些部众吧!他们都只是遵照我的命令在行事!”

“用你一人抵命!”杜睿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一样,大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在阿迦罗听来,无异于是九幽地狱传来的勾魂曲,“你还不配,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天狼神的惩罚,只是大唐,是大唐给予你们的惩罚,记住一句话,有敢明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下辈子记着点儿!”

杜睿说完,手中的宝剑猛地下劈,直接让阿迦罗的脑袋和脖子分了家,将宝剑收归剑鞘,轻描淡写的说道:“传令下去,寸草不留,凡是高过车轮以上的男丁,一律处死!让那些百姓也上来吧!契丹人已经丧胆,这是他们报仇的好机会!”

有了数十万百姓的加入,这场大屠杀进行的更顺利了,大唐不禁民间拥有兵器,跟随而来的百姓队伍手中拿着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他们虽然没有经搜过严格的训练,但是自杜睿倡导军制改革以来,民间的团练,民兵,预备役多如牛毛,而且新的兵役制度,更是让大唐几乎全民皆兵,人人都受过军事训练,对付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的契丹人,自然不在话下。

呼喊声,惨叫声,喊杀声不断响起,契丹人渐渐的有了反抗,毕竟没有人愿意做待宰的羔羊,更何况契丹人也不是羔羊,是一群杀人成性的恶狼。

只不过契丹人的反抗并没有给唐军造成太大的麻烦,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屠杀,这些期待那兵将早就疲惫至极,再加上没有人组织,形成的反抗也是微乎其微。

这场大屠杀足足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一直到转天正午才算结束,契丹营地之中的青壮年男丁被屠杀殆尽,只剩下了一些妇人和幼年孩童。

“兄长!都料理完了!”秦束抹了一把脸上沾染的鲜血,道,“那些妇人和小蛮子该怎么办?”

杜睿面无表情,道:“老规矩!都扔给百姓料理!是生是死都由得他们!”

如果是苏麟的话,或许还要埋怨杜睿心狠,可秦束就完全没有这些心思,他只知道但凡是杜睿说的,就全都是对的,要毫不犹豫的执行。

屠杀过后的大地之上殷红一片,血实在是太多了,都无法凝结成冰,契丹老营之内,泥泞不堪。

“平生!遣人将那些契丹人的尸首都堆积在一处烧了!现在天气冷,还没什么,要是等到开春,难免就要发生瘟疫,还是早早处理的好!”

杜平生领命去了,唐军将士已经杀了一整天的时间,早就累了,这种事自然有百姓料理,像这种打扫战场的事,教给他们,百姓们也不会有怨言,反而绅士欢喜,契丹虽然穷困,但是四处劫掠,就算是一般的兵士,身上都带着不少金银,翻翻找着,就能收获颇丰。

杜睿带着众将,走进了阿迦罗的王帐,首先就看到了那个简陋的王座,当即命人搬到了一边,这个座位即便是再怎么简陋,也不是杜睿能坐的。

等众人落座之后,杜睿首先开言道:“契丹老营已被贡献,诸位劳苦功高,班师回朝之日,本帅自会据实请功!”

“谢大帅!”

杜睿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接着说道:“苏麟!这捷报该如何写,你自己负责一下!还有那些百姓的安置,你也要多多费心,秦用,屈突寿,屈突诠你二人从旁协助!”

三人连忙起身领命。

剿灭了契丹一族,解除了中原北方的一个心腹大患,杜睿也是开怀不已,虽然因此杀人不少,更是让一个民族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但杜睿还是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

一想到日后大唐衰微,中原大乱之时,契丹人居然趁机占据了华夏的燕云十六州,致使此后的宋朝北疆无险可守,始终处于辽人的攻击之下,他就愤恨不已,好在如今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

“大军在此地休整数日,待风雪小时,便班师回朝!”

杜睿说着,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了日后如何治理辽东,移民实边自然是必须的,而后还要在辽东大地上筑城自守,接下来要做什么?杜睿的眼睛已经看向了东边,那里还有一个大唐的强敌。

第四篇拓土第三十章捷报传来

夜色沉沉,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伸手不见五指。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大明宫内,却早已是灯火通明,宫娥内侍奔来走去,正忙着为太宗早朝做准备。

太极殿前,文武大臣们三五成群的赶来,快步进入大殿,等着朝见太宗。

此时的太宗,正在两仪殿内,自打长孙皇后仙去,太宗便将居所搬到了这座宫殿内,这里距离雍德殿最近,太宗住在这里,就好像能离得长孙皇后近一些,都说天家无私请,而太宗和长孙皇后明显是一个例外。

此时太宗正双眉紧锁,脸上带着忧色,不住的踱来踱去,好象有天大的烦心事似的。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王德快步走了进来,还没有开口,太宗就问道:“可是有边关军报?”

“圣上,该上朝了!”王德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哦!上朝的时间到了!”太宗好象兴趣缺缺,停了下来,问道,“可有边关急报送来?”

“回圣上,没有。若是有,会第一时间呈给圣上御览的。”王德的声音放得极低,生怕触怒了太宗。

这几日里,太宗整天愁眉不展,忧心忡忡,一见面就问边关军报的事情。这弄得王德也不明所以,实在是忍不住了,试探着道:“圣上,老奴有一句话,想问圣上,又不敢问。”

“说吧!”太宗的眉头一点儿也没有散开的迹象。

“圣上,老奴是想问圣上。肃州大捷,斩首四十万,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可为何圣上欢喜过后,就是愁眉不展呢?整日里忧心忡忡,茶饭不思,一见面就问边关军报。”王德奓着胆子说出自己的疑虑。

太宗闻言,又踱起了步子:“肃州大捷,固然是可喜之事,这事朕也欢喜。可是欢喜归欢喜,也要看得明白,也要看到忧虑。”

太宗略一停顿,接着道:“肃州这一仗,杜睿打得漂亮,一举解了大唐北疆的困局,让契丹人从此不敢南下牧马,可前几日接到肃州孙兴发来的奏报,辽东赶上了雪灾,而且是五十年不遇的大雪灾,杜睿大军深入辽东,也不知道如今怎样了!?”

“圣上是在担心驸马爷,圣上且放宽心,驸马爷定然不会有事的!”

太宗闻言,淡淡的一笑,道:“是啊!杜睿允文允武,总会化险为夷,远涉重洋都能平安归来,看起来是朕太多心了,可人力如何能与上天相抗,杜睿在肃州杀戮太重,朕也是担心他啊!万一杜睿被风雪所阻,但有所碍,大唐折一栋梁之才,朕也不知道该如何像汝南,安康交代了!况且契丹在辽河一代盘踞多年,占着天时地利,结果如何,还犹未可知啊!”

听了太宗的一番剖析,王德的眉头也拧在一起了,想了想道:“圣上,尽管放心。于打仗这些事,老奴是不懂,可老奴懂得一样,边关的将士一定会尽心竭力,打好这一仗,驸马爷也会平安归来,驸马爷身经百战,怎么会在着小小的契丹身上栽跟头!”

“你这老货!转会说些宽心话!”太宗笑道,“有你这话,朕心里好受些。走,上朝吧!”

太宗说着,快步出了两仪殿。

来到太极殿,群臣早就恭候多时了,一见太宗到来,连忙施礼相见。

太宗刚坐了下来,还没等将平身两个字说出来,突然,殿外传来雷鸣般的吼声,仿佛天外来音似的。

“辽东大捷!斩首百万!”

太宗闻言,猛然起身,朝殿外望去,只见一个浑身汗渍渍的军士,在几个执殿武士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